历史上朱元璋与苏坦妹之间有何故事?
- 姓 名:朱元璋(1328.10.21~1398.6.24)
- 别 名:重八兴宗国瑞
- 国 籍:中国明朝
- 民 族:汉族
- 出生地: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
- 出生日期:1328年10月21日(戊辰年)
- 逝世日期:1398年6月24日
- 职 业:皇帝
- 主要作品《大明太祖高皇帝御注道德真经》《御制皇陵碑》《周颠仙人传》等
- 主要成就:推翻蒙元统治,恢复华夏政权;结束民族压迫,恢复民族平等;剿灭群雄,驱逐胡元,建立明朝;加强中央集权,确立一世一元制;发展经济,恢复生产,开创洪武之治;重视文化教育,整顿吏治;恢复朝贡体系,提出“不征之国”
- 即位地点:应天(南京)
- 在位时间:1368年1月23日—1398年6月24日
- 即位年龄:40岁
- 在位时间:31年
- 享 年:71岁
- 庙 号:太祖
- 谥 号:高皇帝
- 年 号:洪武
- 陵 寝:明孝陵
明太祖朱元璋,明朝开国皇帝, 年号“洪武”。下面历史名人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
刘辰的《国初事迹》记载了一件事,朱元璋的部下送给他一个名叫苏坦妹的美女,同时她也是一个才女。可是第二天朱元璋就把她杀掉了。这是怎么回事呢?
(苏坦妹剧照)
苏坦妹是浙江金华人,出身于书香人家,由于自幼耳濡目染,长大后不仅出落得亭亭玉立,容貌动人。在琴棋书画上也颇为精通,在诗赋上更是一绝。因此,在江南文人中芳名远播。
按说,苏坦妹的一生本该是觅得一才华横溢的良人,每日里弹琴赋诗共谱爱曲,幸福安逸地度过一生,可是她生的时候不对,是元末明初的乱世。
江南是富庶之地,亦是兵家争夺之地。朱元璋在打败陈友谅后,便率军攻打占据江南的吴王张士诚。
奢侈骄纵的张士诚,哪里是朱元璋的对手呢?也不过一年有余,便战败而死。于是江南一带尽落到朱元璋的手中。
朱元璋是个很有政治能力的人,他深知要取天下必先安民心的道理,所以他在夺取江南后,四处张贴安民告示。
然而,问题来了。
原来,古代的老百姓大多都是没机会识字的文盲,他们围在告示前,却不知道上面写的是什么。
正好,苏坦妹从旁边经过,便好心走上前去为大家解读告示。
朱文正惊艳于苏坦妹绝色之貌,于是捏了个“惑乱百姓”的罪名,将她掳走。但思前想后,不敢自己享受,为表孝心,又把苏坦妹献给朱元璋。
朱元璋初见苏坦妹,竟半天惊得说不出话来。
他自思忖,这样美貌的女子,无论是什么样的男人只怕都难抵挡诱惑。于是强按心神,勉强走开去。不过回去后,却又情不自禁好一番胡思乱想。
不曾想第二日有人状告胡德济,说他强抢青楼女子纵淫宣乐,败坏军纪。
说起来,胡德济也是一员屡获战功的猛将,他又是朱元璋的心腹大将胡大海的养子,按说该网开一面。但朱元璋深知,此事若不公正处理,必将导致民心不附,于他取天下不利。
所以,朱元璋便亲自审理胡德济一案,没想到胡德济却颇不服气,当着众人还说出“前有车,后有辙”这样的话来。
朱元璋明白胡大海暗指的是朱文正敬献苏坦妹的事情,所以他又将苏坦妹带上堂来,将她定斩处死,随后又将胡大海和那些青楼女子全部问斩。
朱元璋之所以要处死苏坦妹,原因无外乎3个。
一是胡大海手握兵权,万一由于审理不公斩了胡德济,他倒戈相向怎么办?
二是苏坦妹这样漂亮的女人,有着男人无法抗拒的魅力,在朱元璋看来,这就是红颜祸水。他害怕会沉醉其中而消磨锐气,到时候只怕功亏一篑。
三是为了以后不再出现敬献美女的事,所以他要杀一儆百,杜绝再出现这样的事情。
这样一来,百姓都深赞朱元璋是个不好女色,军纪严明,执法公正的人,在众人的拥戴下,朱元璋在南京建立都城,并建立明朝政权,随即登基称帝。
朱元璋称帝后,为休养生息,大力鼓励农业生产,并兴修水利,积极支持种植桑麻和果木等经济作物。同时他又轻徭薄赋,整顿官吏,于是天下太平,百姓安乐,国家的经济和军事也都得到了很好的发展。
朱元璋对自己的一生,自然是相当满意的,觉得自己没做过什么措施。不过就在此时,有人呈上苏坦妹生前所写的诗词。朱元璋读罢,深深觉得苏坦妹果然名不虚传,心里不免有些懊悔当初不该杀了她,于是在苏坦妹的坟前竖了块“罪已碑”,在碑上不光记录了苏坦妹之死的经过,还坦诚地表达了自己的懊悔之心。
结果这样一来,天下的读书人都颇为感动,大家认为朱元璋是个知错能改的好皇帝,于是免不了写些文章来歌颂他。
-
雍正最宠爱的妃子是谁?与和珅是什么关系 2024-01-31
-
石达开兵败大渡河葬送了10万太平军 石达开到底犯了什么错误 2024-03-07
-
从奴才到大清的皇贵妃,揭秘纯懿皇贵妃的晋升之路 2024-01-30
-
历史上真实的果郡王是什么出身?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2024-07-22
-
慈禧最爱吃的一道菜,知道原材料以后为何大发雷霆? 2024-02-20
-
历史上李卫的官位是怎么来的?他最后的结局怎么样 2024-04-16
朝代 | 都城 | 建立者 | ||
---|---|---|---|---|
夏朝 | 安邑 | 大禹 | ||
商朝 | 亳 | 商汤 | ||
周朝 | 西周 | 镐京 | 周武王姬发 | |
东周 | 洛邑 | 周平王姬宜臼 | ||
春秋 | - | - | ||
战国 | - | - | ||
秦朝 | 咸阳 | 始皇帝嬴政 | ||
西楚 | 彭城 | 西楚霸王项羽 | ||
汉朝 | 西汉 | 长安 | 汉高帝刘邦 | |
新 | 常安 | 王莽 | ||
玄汉 | 宛城 洛阳 长安 |
汉更始帝刘玄 | ||
东汉 | 洛阳 | 汉光武帝刘秀 | ||
三国 | 曹魏 | 洛阳 | 魏文帝曹丕 | |
蜀汉 | 成都 | 汉昭烈帝刘备 | ||
东吴 | 建业 | 吴大帝孙权 | ||
晋朝 | 西晋 | 洛阳 | 晋武帝司马炎 | |
东晋 | 建康 | 晋元帝司马睿 | ||
五胡十六国 | - | 见五胡十六国表 | ||
南 北 朝 |
南朝 | 刘宋 | 建康 | 宋武帝刘裕 |
萧齐 | 建康 | 齐高帝萧道成 | ||
萧梁 | 建康 | 梁武帝萧衍 | ||
南陈 | 建康 | 陈武帝陈霸先 | ||
北朝 | 北魏 | 平城 | 魏道武帝拓跋珪 | |
洛阳 | 魏孝文帝拓跋宏 | |||
东魏 | 邺 | 魏孝静帝元善见 | ||
西魏 | 长安 | 魏文帝元宝炬 | ||
北齐 | 邺 | 齐文宣帝高洋 | ||
北周 | 长安 | 周孝闵帝宇文觉 | ||
隋朝 | 大兴 | 隋文帝杨坚 | ||
唐朝 | 长安 | 唐高祖李渊 | ||
五代 十国 |
后梁 | 开封 | 后梁太祖朱温 | |
后唐 | 洛阳 | 后唐庄宗李存勖 | ||
后晋 | 开封 | 后晋高祖石敬瑭 | ||
后汉 | 开封 | 后汉高祖刘暠 | ||
后周 | 开封 | 后周太祖郭威 | ||
十国 | - | 见五代十国表 | ||
宋朝 | 北宋 | 开封 | 宋太祖赵匡胤 | |
南宋 | 临安 | 宋高宗赵构 | ||
契丹 辽朝 西辽 |
上京 汴京 虎思斡耳朵 |
辽太祖耶律阿保机 辽太宗耶律德光 辽德宗耶律大石 |
||
大理国 | 太和城 | 大理太祖段思平 | ||
西夏 | 兴庆府 | 夏景宗李元昊 | ||
金朝 | 会宁 | 金太祖完颜阿骨打 | ||
中都 | 海陵王完颜亮 | |||
开封 | 金宣宗完颜珣 | |||
元朝 | 大都 | 铁木真 元世祖忽必烈 |
||
明朝 | 北京 | 明太祖朱元璋 | ||
清朝 | 盛京 北京 |
清太祖努尔哈赤 清太宗皇太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