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赏赐下属黄金20万斤是真的吗?汉朝有很多黄金吗
- 姓名:刘彻(公元前156~公元前87)
- 别称:刘彘、汉武帝
- 国籍:中国(汉朝)
- 民族:汉族
- 出生地:长安皇宫
- 出生日期:公元前156年(景帝前元元年)
- 逝世日期:公元前87年(武帝后元二年)
- 宗教信仰:儒家之学
- 主要成就:开创汉王朝军事最鼎盛时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首开丝路,大破匈奴,征服西域,吞并朝鲜
- 代表作品:《秋风辞》《瓠子歌》《天马歌》《悼李夫人赋》
- 谥号:孝武皇帝
- 庙号:世宗
- 陵墓:茂陵
汉武帝的故事大家了解吗?今天历史名人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
据《史记·平淮书》“捕斩首虏之士受赐黄金二十馀万斤”。汉武帝对于寻常斩杀敌人首领的士兵都封赏黄金二十多万金,而汉武帝在位时是对匈奴作战的高频率时期,大大小小的对外战争打了不计其数场。
这样算下来,汉武帝要赏出去的黄金简直不可估量。而这只是汉武帝这一个汉朝帝王,赏赐出去的数目,那纵观整个汉王朝该花出去多少黄金啊。
汉朝君王的赏赐动辄千金
汉高祖刘邦去世以后,继位的汉惠帝刘盈觉得操办父亲丧事的官员干得不错,于是对其大加赏赐。《汉书·惠帝纪》载,“将军四十金,二千石二十金,六百石以上六金,五百石以下至佐史二金”。这可真是财大气粗,那么多黄金眼皮都不眨一下就送出去了。
《史记·梁孝王世家》记载“而府库金钱且百巨万,珠玉宝器多於京师”。梁孝王是窦太后的小儿子,十分受宠。单是太后赏赐给他的金银珠宝就不可胜数,更何况父兄呢?这一句话就表明他的府邸里有黄金和财币将近百万,也从侧面反映了汉朝时黄金之多。
这些只是赏赐出去的黄金,还有多少是没有赏赐出去的我们不得而知。但是可以确定的是,两者加起来必然是个天文数字。但是汉王朝真的有这么多黄金吗?
是黄金还是铜?
从秦始皇统一六国,规定秦半两为法定货币开始,一直到明朝,这期间铜钱是最主要使用的货币。虽然不同的朝代铜钱的形制不一样,有的时候朝廷也采用实物货币,但最主要的还是铜,汉朝也是如此。那么以铜钱为主要货币的汉朝,真的有那么多黄金吗?
有的研究者认为,这些“黄金”并不是真正的黄金,只是铜钱而已,汉朝并没有非常数额巨大的黄金。为什么这么说呢?
《汉书》里说,“凡言黄金,真金也。不言黄,谓钱也”。什么意思呢?这就是说,史书里说赏赐的时候,只有明确写了是黄金多少多少的才是真正地赏赐了黄金,没有说黄金,只说多少多少金的,就是指钱,也就是通用的铜币。
比如《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里的“大将军既还,赐千金”。这里的“千金”就不是黄金,只是铜币而已。
除此之外,赏赐的真正的黄金其实也有“水分”。古代生产力不发达,采集到的黄金不会很多,冶炼和锻造技术水平也有限,冶炼出来的黄金肯定有赤金,但是数量定然也不会很多,大部分的还是含量低的并且混有铜等金属在内的黄金。
不仅如此,汉朝时期的“一斤黄金”并不等于我们今天所说的一斤黄金。西汉时一斤黄金大约是248克,所以“黄金二十馀万斤”可不是真真正正的有二十万斤那么多。
学者龚鹏九认为,西汉其实并没有那么多黄金,只是因为全国大部分黄金都集中在统治阶层或者富商大贾手上,并且习惯用黄金作为一种价值尺度,才显得黄金很多。
前者很好理解,黄金都握在社会上次人士手中,自然就显得他们有很多黄金。而以黄金作为价值尺度是什么意思呢?以刚刚说的“赐千金”为例,“千”是数词,“金”就相当于量词。在汉朝,“一金”等于“万钱”。就好像你说一百不会说十个十,说一石来表示一百斤一样。
所以汉朝时期的黄金可能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多。
如何看待汉王朝的“土豪”行为
不管汉武帝有没有赏赐将士二十万斤黄金,前线将士作为抗击匈奴的功臣。至于为什么赏赐这么多,一方面肯定是皇帝因为击退匈奴而开心,另一方面也是让臣子明白,他是一个赏罚分明的君主。这样的做法确实很明智,既稳住功臣的心,也彰显了汉王朝的大气。
其实关于汉朝到底有没有那么多黄金的问题,学术界也一直在争论当中。基于上文的论述,笔者个人认为西汉时期确实有相当一部分的黄金,但是远远达不到十分吓人的地步。就像吕思勉所说的那样,“史传所载汉室黄金之多,亦不可尽信”。
-
董卓进京行废立之事时,为何没有人阻止他? 2023-12-26
-
王莽为何杀光自己的儿子? 2023-12-13
-
汉文帝的政治智慧:一封书信免兵戈 2023-12-09
-
光武帝刘秀是怎么笼络人心的 2023-12-09
-
刘秀是怎么在西汉乱世中获得了天下的? 2024-01-01
-
韩信能够当上“王侯将相”第一人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023-12-22
朝代 | 都城 | 建立者 | ||
---|---|---|---|---|
夏朝 | 安邑 | 大禹 | ||
商朝 | 亳 | 商汤 | ||
周朝 | 西周 | 镐京 | 周武王姬发 | |
东周 | 洛邑 | 周平王姬宜臼 | ||
春秋 | - | - | ||
战国 | - | - | ||
秦朝 | 咸阳 | 始皇帝嬴政 | ||
西楚 | 彭城 | 西楚霸王项羽 | ||
汉朝 | 西汉 | 长安 | 汉高帝刘邦 | |
新 | 常安 | 王莽 | ||
玄汉 | 宛城 洛阳 长安 |
汉更始帝刘玄 | ||
东汉 | 洛阳 | 汉光武帝刘秀 | ||
三国 | 曹魏 | 洛阳 | 魏文帝曹丕 | |
蜀汉 | 成都 | 汉昭烈帝刘备 | ||
东吴 | 建业 | 吴大帝孙权 | ||
晋朝 | 西晋 | 洛阳 | 晋武帝司马炎 | |
东晋 | 建康 | 晋元帝司马睿 | ||
五胡十六国 | - | 见五胡十六国表 | ||
南 北 朝 |
南朝 | 刘宋 | 建康 | 宋武帝刘裕 |
萧齐 | 建康 | 齐高帝萧道成 | ||
萧梁 | 建康 | 梁武帝萧衍 | ||
南陈 | 建康 | 陈武帝陈霸先 | ||
北朝 | 北魏 | 平城 | 魏道武帝拓跋珪 | |
洛阳 | 魏孝文帝拓跋宏 | |||
东魏 | 邺 | 魏孝静帝元善见 | ||
西魏 | 长安 | 魏文帝元宝炬 | ||
北齐 | 邺 | 齐文宣帝高洋 | ||
北周 | 长安 | 周孝闵帝宇文觉 | ||
隋朝 | 大兴 | 隋文帝杨坚 | ||
唐朝 | 长安 | 唐高祖李渊 | ||
五代 十国 |
后梁 | 开封 | 后梁太祖朱温 | |
后唐 | 洛阳 | 后唐庄宗李存勖 | ||
后晋 | 开封 | 后晋高祖石敬瑭 | ||
后汉 | 开封 | 后汉高祖刘暠 | ||
后周 | 开封 | 后周太祖郭威 | ||
十国 | - | 见五代十国表 | ||
宋朝 | 北宋 | 开封 | 宋太祖赵匡胤 | |
南宋 | 临安 | 宋高宗赵构 | ||
契丹 辽朝 西辽 |
上京 汴京 虎思斡耳朵 |
辽太祖耶律阿保机 辽太宗耶律德光 辽德宗耶律大石 |
||
大理国 | 太和城 | 大理太祖段思平 | ||
西夏 | 兴庆府 | 夏景宗李元昊 | ||
金朝 | 会宁 | 金太祖完颜阿骨打 | ||
中都 | 海陵王完颜亮 | |||
开封 | 金宣宗完颜珣 | |||
元朝 | 大都 | 铁木真 元世祖忽必烈 |
||
明朝 | 北京 | 明太祖朱元璋 | ||
清朝 | 盛京 北京 |
清太祖努尔哈赤 清太宗皇太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