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懿既然识破了诸葛亮的空城计 司马懿为什么还要选择撤军
- 中文名:司马懿(公元179年~公元251年)
- 别 名:仲达
- 国 籍:三国曹魏
- 民 族:汉族
- 出生地:河内郡温县孝敬里(今河南温县)
- 出生日期:公元179年
- 逝世日期:公元251年
- 职 业:政治家,军事家
- 主要成就:抵抗诸葛亮北伐,屯田水利,平定辽东
- 屯田水利,灭公孙渊
- 官 职:太尉、太傅
- 谥 号:(文贞)→宣文→宣王→宣皇帝
- 庙 号:高祖
- 封 爵:舞阳侯
- 享 年:73岁
- 葬 处:首阳山
- 中文名: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 )
- 别名:孔明,卧龙
- 国籍:蜀汉
- 民族:汉族
- 出生地: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
- 出生日期:181年农历七月二十三(辛酉年)
- 逝世日期:234年(甲寅年)农历八月二十八
- 职业:政治家、军事家、散文家、发明家
- 主要成就:助刘备建立蜀汉基业
- 治理蜀地,平定南蛮
- 制作孔明灯,发明诸葛连弩
- 代表作品:《出师表》《诫子书》
- 封爵:武乡侯
- 谥号:忠武侯
- 逝世地点:宝鸡岐山五丈原
- 祠庙:武侯祠
对司马懿明明识破了空城计,为何还要撤军?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名人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小说《三国演义》描述司马懿是一个城府颇深的奸臣,正史《三国志》中描述司马懿是一个老谋深算,为曹魏鞠躬尽瘁的权臣。
不论对司马懿的描述是好是坏,他们都表现了司马懿的不属于诸葛亮的强大智慧。
《三国演义》小说中,诸葛亮失街亭后使用空城计故意大开城门并在城楼上抚琴,逼退了司马懿。
读者都笑司马懿多疑,失去了活捉诸葛亮的好机会,可专家却宣称:司马懿不撤兵他就死定了。为什么司马懿不撤兵就死定了呢?其中另有文章。
一曲琴声吓走数万大军
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时,路经阳平并在阳平屯兵,他将蜀军全部派出给赵子龙和马谡去攻打郿县和防守街亭,只留了少数伤残老兵在城中。
后来赵子龙攻打郿县失败,马谡丢下所有士兵自己先逃跑,导致街亭失守。
诸葛亮失去了马谡的后盾大军,随时都有遭到前后夹击的危险,此时司马懿率领十几万大军直逼西城。
诸葛亮心生一计,他命人打开城门,自己坐在城楼上抚琴,司马懿见诸葛亮不仅悠闲地坐在城楼上弹琴,还邀请司马懿进入城里。
司马懿知道诸葛亮善于谋略,担心城中有埋伏,就连侦察兵都没有派,在一天之内将十几万大军全都撤走了。
虽然司马懿谋略不如诸葛亮,但是他作为一个军事谋略家,他一定能摸清蜀汉和孙吴的情况。
蜀汉最大的弱点就在于蜀汉是一个小国,人口稀少粮食不够,三国时期到处都是战火,如果说实力雄厚的
魏国能让百姓饭饱都勉勉强强,那蜀国绝不可能让自己的百姓顿顿都温饱,诸葛亮对外宣称的三十万大军绝对是一个夸大的数字。
赵子龙攻打郿县需要大量兵力,马谡防守街亭也需要巨大的兵力,诸葛亮身边肯定没有足够的兵力来抵御司马懿的十几万大军。
就算阳平城中确实有埋伏,如果司马懿坚持攻城,诸葛亮的埋伏和抵抗也只是杯水车薪,阳平城被攻破、诸葛亮被活捉都是迟早的事。
司马懿知道自己攻城,则诸葛亮必败,但司马懿却没有攻城,他连一个侦察兵都没有派出,就带着十几万大军撤退了。
对此,很多人认为是司马懿多疑,所以他丧失了这次活捉诸葛亮的机会。那么,事实真的是如此吗?真的是因为司马懿多疑吗?
答案当然不是,曾有一些喜欢《三国》的专家表示:"司马懿如果不撤军,那么他就死定了",为何会有这一说法呢?
养匪以保全自己
如果司马懿真的攻下阳平,诸葛亮很有可能阵亡。没有诸葛亮的蜀汉就是一盘散沙,灭亡也只是弹指一瞬的事。
可是,蜀国灭亡与否对于司马懿来说非常重要,因为他需要"养匪以保全自己"。
曹操和曹叡虽然一直都重用司马懿,但是他们对司马懿也一直存在戒备之心,魏帝一直认为司马懿有谋权篡位之心,所以一直不愿给司马懿兵权。
司马懿替魏出征,魏帝也暗中派各种将军使者监视司马懿,假如蜀汉被司马懿灭了,下一个死的就是司马懿。
司马懿在对阵诸葛亮时从未赢过,曹操、曹叡为什么要一直提防司马懿,将他视作巨大威胁呢?
在司马懿还小的时候,曹氏已经控制了汉室,当时的曹操还不是曹魏的君主,只是一个丞相。
曹操知道司马懿自幼聪明多大略,博学洽闻,如果将司马懿收编将来一定能帮助曹魏做出一番事业,曹操不顾司马懿的拒绝强行辟司马懿做文学掾。
在曹氏大势已去时,司马懿竟不计前嫌支持曹操称帝,但曹操并没有因为司马懿支持自己称帝就完全信任司马懿。
他听闻司马懿有狼顾之相,便让司马懿走在他前面,然后故意喊司马懿,只见司马懿身体不动,只有头转向后看,司马懿确实有狼顾之相,这让曹操对司马懿充满戒备。
但司马懿跟随曹操一直跟随曹操出生入死忠心耿耿,这让曹操渐渐放下了对司马懿的戒备之心。
得到曹操信任的司马懿逐渐被重用,他的战略计谋帮助曹操在很多战争中取得胜利,曹魏开始不断壮大。
曹家三代人都在防备司马懿
在整个曹魏上下都在为国家越来越强大感到高兴的时候,司马懿却好像遭遇了"瓶颈"——他遇到了诸葛亮。
他每次与诸葛亮交战,都被打得节节败退,司马懿甚至还决定以后的战事遇到诸葛亮要一直消极避战。
司马懿没有记恨曹操,而是支持曹操称帝,是因为他虽然记恨曹氏夺取汉室江山,记恨曹操强迫他做官。
但是司马懿胸怀大志,如果他不计前嫌推举曹操称帝,曹操一定会任他为官,自己就会有更多的机会。
司马懿也深知曹操是个多疑之人,世人称自己有狼顾之相,曹操一定会提防自己,只有表现出自己赴汤蹈火的忠心才能让曹操信任自己。
可是,后来为什么司马懿在蜀魏战争中表现得那么平庸呢?
不可否认诸葛亮智慧超群,但是司马懿在当时也是整个三国里数一数二的谋略家,他怎么会被诸葛亮打得如此狼狈多次撤兵呢?
原因是司马懿帮助曹操打下江山,曹魏的实力开始不断壮大,曹操对待司马懿的态度开始从稍许防备,变成了极其防备。
临死前,曹操还交代曹丕等人一定要提防司马懿,曹叡继承了曹操的多疑,对待司马懿更是小心翼翼。
如果司马懿不在战场上表现的平庸,那一定会惹上杀身之祸。因此司马懿对战诸葛亮从未赢过,不仅仅是因为诸葛亮的智慧过人,也是司马懿有意输给诸葛亮。
他让诸葛亮多活一阵,蜀国就会多活一阵,蜀国存在得越久,司马懿也就活得越久。
狼顾之相意为谨慎多疑,心怀不轨,曹叡死后,司马懿趁曹爽陪曹芳去高平陵祭祖时发动了高平陵事变,一举拿下曹氏江山。
总而言之,司马懿有野心,但他十分谨慎,他为曹魏出生入死,却故意一次次被诸葛亮打败,诸葛亮的智慧被三国时期所有人承认。
因此,司马懿输给诸葛亮只会被人理解成,是诸葛亮有过人的智慧而不是司马懿故意放水。
司马懿利用诸葛亮来使多疑的两位魏帝放下对自己的戒备,他故意放水让蜀国多存活一会,就是为了让自己多活一会,在将来找到机会谋权篡位。
曹操、曹叡三位帝王对司马懿确实有杀心,但是他们都更希望利用司马懿使蜀国灭亡,如果司马懿当时真的攻进阳平,那司马懿确实死定了。
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灭,谋臣亡,这是帝王之道,而养匪以保全自己这是权臣之道。
-
庞柔在蜀汉阵营,庞德为什么会归附曹操? 2024-02-18
-
三国正史上真正的白马将军是谁?详解公孙瓒和庞德 2024-06-28
-
关羽在丢失荆州之后 刘备为何没有去救关羽 2024-06-29
-
明知汉室难复,诸葛亮还一直殚精竭虑是为何? 2024-03-22
-
高顺和张辽被俘之后 曹操为何不杀张辽杀高顺 2024-06-26
-
曹操八员大将围困张飞,他是怎么逃出来的? 2024-02-16
朝代 | 都城 | 建立者 | ||
---|---|---|---|---|
夏朝 | 安邑 | 大禹 | ||
商朝 | 亳 | 商汤 | ||
周朝 | 西周 | 镐京 | 周武王姬发 | |
东周 | 洛邑 | 周平王姬宜臼 | ||
春秋 | - | - | ||
战国 | - | - | ||
秦朝 | 咸阳 | 始皇帝嬴政 | ||
西楚 | 彭城 | 西楚霸王项羽 | ||
汉朝 | 西汉 | 长安 | 汉高帝刘邦 | |
新 | 常安 | 王莽 | ||
玄汉 | 宛城 洛阳 长安 |
汉更始帝刘玄 | ||
东汉 | 洛阳 | 汉光武帝刘秀 | ||
三国 | 曹魏 | 洛阳 | 魏文帝曹丕 | |
蜀汉 | 成都 | 汉昭烈帝刘备 | ||
东吴 | 建业 | 吴大帝孙权 | ||
晋朝 | 西晋 | 洛阳 | 晋武帝司马炎 | |
东晋 | 建康 | 晋元帝司马睿 | ||
五胡十六国 | - | 见五胡十六国表 | ||
南 北 朝 |
南朝 | 刘宋 | 建康 | 宋武帝刘裕 |
萧齐 | 建康 | 齐高帝萧道成 | ||
萧梁 | 建康 | 梁武帝萧衍 | ||
南陈 | 建康 | 陈武帝陈霸先 | ||
北朝 | 北魏 | 平城 | 魏道武帝拓跋珪 | |
洛阳 | 魏孝文帝拓跋宏 | |||
东魏 | 邺 | 魏孝静帝元善见 | ||
西魏 | 长安 | 魏文帝元宝炬 | ||
北齐 | 邺 | 齐文宣帝高洋 | ||
北周 | 长安 | 周孝闵帝宇文觉 | ||
隋朝 | 大兴 | 隋文帝杨坚 | ||
唐朝 | 长安 | 唐高祖李渊 | ||
五代 十国 |
后梁 | 开封 | 后梁太祖朱温 | |
后唐 | 洛阳 | 后唐庄宗李存勖 | ||
后晋 | 开封 | 后晋高祖石敬瑭 | ||
后汉 | 开封 | 后汉高祖刘暠 | ||
后周 | 开封 | 后周太祖郭威 | ||
十国 | - | 见五代十国表 | ||
宋朝 | 北宋 | 开封 | 宋太祖赵匡胤 | |
南宋 | 临安 | 宋高宗赵构 | ||
契丹 辽朝 西辽 |
上京 汴京 虎思斡耳朵 |
辽太祖耶律阿保机 辽太宗耶律德光 辽德宗耶律大石 |
||
大理国 | 太和城 | 大理太祖段思平 | ||
西夏 | 兴庆府 | 夏景宗李元昊 | ||
金朝 | 会宁 | 金太祖完颜阿骨打 | ||
中都 | 海陵王完颜亮 | |||
开封 | 金宣宗完颜珣 | |||
元朝 | 大都 | 铁木真 元世祖忽必烈 |
||
明朝 | 北京 | 明太祖朱元璋 | ||
清朝 | 盛京 北京 |
清太祖努尔哈赤 清太宗皇太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