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如果能统一三国之,一定会除掉哪些人?
- 中文名:刘备(161~223.6.10)
- 别名:汉昭烈帝、汉先主、刘玄德、刘皇叔
- 国籍:中国
- 民族:汉
- 出生地:涿郡涿县(今河北涿州)
- 出生日期:公元161年7月16日
- 逝世日期:公元223年6月10日
- 主要成就:夺取两川、建立蜀汉、对抗曹操
- 庙号:烈祖
- 谥号:昭烈皇帝
- 在位 :221年4月—223年6月10日
刘备,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谥号昭烈皇帝,史家又称为先主。人物介绍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
“兔死狗烹”的故事想必大家早已熟悉了。它的意思是指兔子死了,猎狗就被人烹食,比喻给统治者效劳的人事成后被抛弃或杀掉。这个成语出自《史记·越王勾践世家》。
在三国之前,汉高祖刘邦建立汉朝霸业之后,为了加强中央集权,为了将权力牢牢掌控在自己的手中,先后开始诛杀韩信、萧何等开国功臣,这就是典型的“兔死狗烹”的例证。
东汉末年,三分天下。蜀魏吴三国争霸称雄,刘备是蜀国的创始人,是在逆境中突袭的那个霸主。从自己卖草鞋,到遇到关羽、张飞,三兄弟桃园结义,最后刘备凭借着自己是汉室宗亲的旗号投靠了袁绍,得到了一些人马。经三顾茅庐,将诸葛亮请出山之后,经过几人南征北战,之后渐渐站稳了脚跟,成为了一方领袖,建立了蜀汉新政。
从隆中对,到逐步占领一方(益州)天下,刘备的目标就有了统一天下的想法。刘备虽然表面上以仁义著称于世,但如果他一统中原,势必会效法刘邦,诛杀开国功臣也是必然采取的措施。而首先走上兔死狗烹的人,首当其冲有三个:诸葛亮、关羽和马超。其实,诸葛亮对于自己的宿命和关羽、马超的命运早已看穿,只是没有言明而已。那么,为什么是这三个人呢?
第一,为什么是诸葛亮?三顾茅庐刘备请得卧龙出山,隆中对让刘备“茅塞顿开”,所以诸葛亮运筹帷幄超刘备十万八千里。作为首席军师,刘备取得蜀汉政权,很大程度上是诸葛亮的功劳,这是历史已经证明了的。但功高震主历来是作为臣子的大忌,所以,刘备一统中原之后,首先必除诸葛亮。这从刘备白帝城托孤就可看出端倪。
托孤时,刘备跟诸葛亮说:“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表面上这是刘备的真心话,可是实际上这是他以退为进的策略。而诸葛亮又怎是庸俗之辈,听完刘备这段话后他就赶紧表忠心,只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了。
其实诸葛亮早已看破,早就明白了自己跟随的这个人的心思,只不过回想起多年的恩义,又不忍心看着自己操劳多年而功亏一篑,才没有甩手离开,而是夙兴夜寐,继续努力罢了。
第二,为什么是关羽?张良萧何包括韩信,曾经都是刘邦的好兄弟,刘邦最后之所以起了杀心,并不是萧何等人的叛变,而是君臣之间的地位和性质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
作为曾经的桃园三结义的兄弟,按理说“有福同享有难同当”肯定是佳话绵长,可为什么刘备会渐渐容不下关羽。还有,历史上的真刘备跟小说演义里的刘备又是判若两人,所以刘备此时想杀昔日的兄弟,也是有原因的。
关二爷有勇有谋无可厚非,但关羽这个人性子傲,有点不好管理,最重要的是他在部队声望很高,如果他要造反除了刘备无人能治,他要造反也是易如反掌。
吕蒙:“性颇自负,好凌人”。
如,为了稳固孙刘联盟,孙权决定将自己的儿子嫁给关羽的女儿,但是关羽对此非常不屑,不仅痛骂来使,拒绝孙权的提亲,更是用一句“虎女焉能嫁犬子”得罪了孙权,导致但是两方的联盟分崩离析。孙权的儿子虽然不如刘备的儿子那般世人皆知,但好歹他们有野心有抱负,不像刘禅那般扶不起。在刘备看来,关羽既看不起孙权的儿子,更会看不起自己的儿子刘禅,虽然他与自己关系密切,但是谁又能保证他能够向一个自己看不起的人俯首称臣呢?而且,刘备深知以关羽的傲气,他日后会做出怎样的举动谁都说不准。所以关羽也成了刘备的众矢之的。
第三,为什么是马超?马超是马腾之子,年纪轻轻就位列五虎上将,因为实力太强,却又没有受到刘备的重用,所以在刘备的心中还是对马超有防备,害怕马超之后会重返西凉,最后和刘备成为敌人,由此可知在刘备统一天下之后,马超也将会被刘备所杀。
真实的刘备,也许跟你我想象的不一样,有仁义的一面,但为了巩固自家江山,奸诈也是必须的手段。你说呢?
-
姜维为什么投降蜀汉?他降蜀后为什么那么忠诚? 2024-03-18
-
东吴丞相濮阳兴为何失信于孙休?他最后的结局怎么样? 2024-06-22
-
三国正史上真正的白马将军是谁?详解公孙瓒和庞德 2024-06-28
-
诸葛亮为何说张郃有万夫不当之勇?原因是什么 2024-05-14
-
曹魏第一大将张辽的军事能力有多强? 2023-12-24
-
盘点蜀汉后期的这四位猛将,立下了汗马功劳 2024-02-01
朝代 | 都城 | 建立者 | ||
---|---|---|---|---|
夏朝 | 安邑 | 大禹 | ||
商朝 | 亳 | 商汤 | ||
周朝 | 西周 | 镐京 | 周武王姬发 | |
东周 | 洛邑 | 周平王姬宜臼 | ||
春秋 | - | - | ||
战国 | - | - | ||
秦朝 | 咸阳 | 始皇帝嬴政 | ||
西楚 | 彭城 | 西楚霸王项羽 | ||
汉朝 | 西汉 | 长安 | 汉高帝刘邦 | |
新 | 常安 | 王莽 | ||
玄汉 | 宛城 洛阳 长安 |
汉更始帝刘玄 | ||
东汉 | 洛阳 | 汉光武帝刘秀 | ||
三国 | 曹魏 | 洛阳 | 魏文帝曹丕 | |
蜀汉 | 成都 | 汉昭烈帝刘备 | ||
东吴 | 建业 | 吴大帝孙权 | ||
晋朝 | 西晋 | 洛阳 | 晋武帝司马炎 | |
东晋 | 建康 | 晋元帝司马睿 | ||
五胡十六国 | - | 见五胡十六国表 | ||
南 北 朝 |
南朝 | 刘宋 | 建康 | 宋武帝刘裕 |
萧齐 | 建康 | 齐高帝萧道成 | ||
萧梁 | 建康 | 梁武帝萧衍 | ||
南陈 | 建康 | 陈武帝陈霸先 | ||
北朝 | 北魏 | 平城 | 魏道武帝拓跋珪 | |
洛阳 | 魏孝文帝拓跋宏 | |||
东魏 | 邺 | 魏孝静帝元善见 | ||
西魏 | 长安 | 魏文帝元宝炬 | ||
北齐 | 邺 | 齐文宣帝高洋 | ||
北周 | 长安 | 周孝闵帝宇文觉 | ||
隋朝 | 大兴 | 隋文帝杨坚 | ||
唐朝 | 长安 | 唐高祖李渊 | ||
五代 十国 |
后梁 | 开封 | 后梁太祖朱温 | |
后唐 | 洛阳 | 后唐庄宗李存勖 | ||
后晋 | 开封 | 后晋高祖石敬瑭 | ||
后汉 | 开封 | 后汉高祖刘暠 | ||
后周 | 开封 | 后周太祖郭威 | ||
十国 | - | 见五代十国表 | ||
宋朝 | 北宋 | 开封 | 宋太祖赵匡胤 | |
南宋 | 临安 | 宋高宗赵构 | ||
契丹 辽朝 西辽 |
上京 汴京 虎思斡耳朵 |
辽太祖耶律阿保机 辽太宗耶律德光 辽德宗耶律大石 |
||
大理国 | 太和城 | 大理太祖段思平 | ||
西夏 | 兴庆府 | 夏景宗李元昊 | ||
金朝 | 会宁 | 金太祖完颜阿骨打 | ||
中都 | 海陵王完颜亮 | |||
开封 | 金宣宗完颜珣 | |||
元朝 | 大都 | 铁木真 元世祖忽必烈 |
||
明朝 | 北京 | 明太祖朱元璋 | ||
清朝 | 盛京 北京 |
清太祖努尔哈赤 清太宗皇太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