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翊钧20多年不上朝,背后的真相到底是什么?
- 本名:朱翊钧
- 别称:万历帝
- 所处时代:明朝
- 民族族群:汉人
- 出生地:北京裕王府
- 出生时间:1563年(嘉靖四十二年)9月4日
- 去世时间:1620年8(万历四十八年)月18日
- 主要成就:万历中兴;平定宁夏、播州叛乱;万历援朝战争;征收矿税银等
- 年号:万历
- 庙号:神宗
- 谥号:显皇帝
- 陵寝:明定陵
今天历史名人小编带来朱翊钧的故事,欢迎阅读。
封建时期,判断一位明君是否勤政,比较直接的就表现在上朝议政,听奏批折。历代做的较好的,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有清代的雍正和明代的朱元璋等。清朝有康熙数次的微服私访,还有乾隆的江南六游,但是却从未有记载雍正在位13年间出游的历史,在位近13年,一共审阅奏折4万份,每日都沉浸在批折和官员议政之中,为乾隆打下了深厚的家底。
而朱元璋,相传勤政程度比起雍正有过之而不及,这可能所处的身世不同,心态不同,朱元璋属于创业型,刚刚亲身经历过开国立业,责任巨大,危机感十足。而雍正属于守江山型,前朝和前任都已经形成了轨制,没有了朱元璋的处境,也就少了份压力
然而,明代万历年间有一位皇帝,却背负着懒惰的骂名300余年,究其缘由,却是因为坐皇位期间有30载没有踏上朝堂一次,他是谁呢?就是万历皇帝朱翊钧。今天小编一起来讲下万里君主朱翊钧的故事。
朱翊钧是明朝的第13为帝王,掌权皇位之时仅仅10岁,在辅政大臣的协助下,勤奋敬业,也心系天下苍生,黎民百姓的生死安定,曾因为天下大旱,为了不让百姓减产绝收,亲自出动前往二十公里之远祈雨求收,此举深得民心,在万历年之初,明朝经济情况和国力安防都有明显的提升,但是没过多久,明神宗却半次也不再踏进金銮殿一步了!为什么呢?
根据史书记载,资料显示,朱翊钧因为身体疾病,健康欠佳,不便于登堂议政和出外活动,但是当时这样的说法却被大臣们,当成了搪塞的借口,没人相信这样牵强的理由,渐渐的竟产生了恶感,却不约而同的都认为皇上纵欲过度,荒淫无道,酒色之下才造成的身体损伤,使得无法理朝政,于是,皇上的荒淫无度恶名一传十十传百的开了!并且对于太医和身边太监所说的,陛下走路艰难,脸肿体虚毫不认同,竟说成是淫乱所致,还传言皇上自找苦吃。
对于朱翊钧来说,他当然知道这样做不妥,曾公开给朝廷的大臣多次解说自己的情况,但是文武百官早已认定自己想的就是事实,皇上的说辞他们也表面敷衍,私下里没法改变真实的想法,时间越长,事情就恶化的越来严重,君臣之间的怨恨也愈发深烈,后来,有些大臣为了出名,竟公开指责皇上昏君,后来,朱宇峻眼看事实已成,也感觉争议无用,就听之任之了!
这样的骂名一直延续了300余年,建国后,58年,著名文学家兼历史学家郭沫若,曾为了科研打开无数古陵墓的他,也打开了葬着明神宗的定陵,这一打开不要紧,发现了重要的历史秘密。明神宗的遗骸出土后,经过现代技术的复原考察时,惊人的发现明神宗的两条腿一长一短,而且异常明显,其中一条腿已经因为长期的受到牵扯,严重弯曲变形,这样的状态躺着不动可能都难受,更别说到处活动了!
至此,朱翊钧为什么三十载不理朝政的真相也揭开了!历史的记载是真实的,并非大臣们猜想的荒淫无度,酒色伤身,朱翊钧的身体确实出现了严重萎缩和变形,苦于古时候医术落后,无法医治,让他的臣民臣民的不理解,还背负了三百余年的骂名。这样的疾病,肯本没办法正常行走的,皇帝上朝议事时,要在文武百官就位后,百余双眼睛下,恭恭敬敬的坐上龙椅的,试想,一代帝王,步履蹒跚,歪歪咧咧的走上朝堂,那么君威何在?所以他宁可被骂也不丢这个人,这也是可以理解他的。
尽管,明神宗那么久不曾议政听奏,但是从未放下治国爱民的心,一直在宫中默默无闻的为江山做着贡献,万历年间,国家安定和经济形势都还是较好的,发起的三场出名的战争也让明朝可以趾高气扬,所以尽管朱翊钧没有更大的建树,也有很多争议,但是也有着不可磨灭的治世之功,至少算的上是一代明君。
-
一生充满传奇的李自成,为什么会死在一个农民手上? 2023-12-28
-
“三杨”之一杨溥简介 和杨士奇的区别 杨溥家训 2023-12-19
-
倒打一耙:朱棣如何给朱标泼脏水 2023-12-11
-
李自成攻破北京后 李自成的皇帝梦为何没有做成 2023-12-27
-
杨廷和助朱厚熜当皇帝,朱厚熜为何反过来打击他? 2023-12-31
-
朱元璋见过真龙脉吗?他为什么要斩断龙脉? 2023-12-30
朝代 | 都城 | 建立者 | ||
---|---|---|---|---|
夏朝 | 安邑 | 大禹 | ||
商朝 | 亳 | 商汤 | ||
周朝 | 西周 | 镐京 | 周武王姬发 | |
东周 | 洛邑 | 周平王姬宜臼 | ||
春秋 | - | - | ||
战国 | - | - | ||
秦朝 | 咸阳 | 始皇帝嬴政 | ||
西楚 | 彭城 | 西楚霸王项羽 | ||
汉朝 | 西汉 | 长安 | 汉高帝刘邦 | |
新 | 常安 | 王莽 | ||
玄汉 | 宛城 洛阳 长安 |
汉更始帝刘玄 | ||
东汉 | 洛阳 | 汉光武帝刘秀 | ||
三国 | 曹魏 | 洛阳 | 魏文帝曹丕 | |
蜀汉 | 成都 | 汉昭烈帝刘备 | ||
东吴 | 建业 | 吴大帝孙权 | ||
晋朝 | 西晋 | 洛阳 | 晋武帝司马炎 | |
东晋 | 建康 | 晋元帝司马睿 | ||
五胡十六国 | - | 见五胡十六国表 | ||
南 北 朝 |
南朝 | 刘宋 | 建康 | 宋武帝刘裕 |
萧齐 | 建康 | 齐高帝萧道成 | ||
萧梁 | 建康 | 梁武帝萧衍 | ||
南陈 | 建康 | 陈武帝陈霸先 | ||
北朝 | 北魏 | 平城 | 魏道武帝拓跋珪 | |
洛阳 | 魏孝文帝拓跋宏 | |||
东魏 | 邺 | 魏孝静帝元善见 | ||
西魏 | 长安 | 魏文帝元宝炬 | ||
北齐 | 邺 | 齐文宣帝高洋 | ||
北周 | 长安 | 周孝闵帝宇文觉 | ||
隋朝 | 大兴 | 隋文帝杨坚 | ||
唐朝 | 长安 | 唐高祖李渊 | ||
五代 十国 |
后梁 | 开封 | 后梁太祖朱温 | |
后唐 | 洛阳 | 后唐庄宗李存勖 | ||
后晋 | 开封 | 后晋高祖石敬瑭 | ||
后汉 | 开封 | 后汉高祖刘暠 | ||
后周 | 开封 | 后周太祖郭威 | ||
十国 | - | 见五代十国表 | ||
宋朝 | 北宋 | 开封 | 宋太祖赵匡胤 | |
南宋 | 临安 | 宋高宗赵构 | ||
契丹 辽朝 西辽 |
上京 汴京 虎思斡耳朵 |
辽太祖耶律阿保机 辽太宗耶律德光 辽德宗耶律大石 |
||
大理国 | 太和城 | 大理太祖段思平 | ||
西夏 | 兴庆府 | 夏景宗李元昊 | ||
金朝 | 会宁 | 金太祖完颜阿骨打 | ||
中都 | 海陵王完颜亮 | |||
开封 | 金宣宗完颜珣 | |||
元朝 | 大都 | 铁木真 元世祖忽必烈 |
||
明朝 | 北京 | 明太祖朱元璋 | ||
清朝 | 盛京 北京 |
清太祖努尔哈赤 清太宗皇太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