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军事将领那么多 为何独称韩信为兵仙
- 中文名:韩信(公元前231~公元前196)
- 国籍:中国(汉朝)
- 民族:汉族
- 出生地:淮阴(今江苏淮安)
- 出生日期:公元前231年(辛丑年)
- 逝世日期:公元前196年
- 职业:大将军、左丞相
- 主要成就:虏魏、破代、平赵、下燕、定齐
- 潍水杀龙且,垓下破项羽
- 封爵:齐王→楚王→淮阴侯
今天历史名人小编给大家带来韩信为何被称为兵仙?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名人小编一起看一看。
韩信是西汉初年最璀璨的军事明星之一,其军事能力仅仅略逊于项羽。甚至有人觉得比项羽更强!那么韩信为什么被人称为兵仙?这和他年青时候的经历有关系吗?
一:韩信年青的时候
韩信年青的时候,生活非常穷困,有一个漂母看他太可怜,于是请他吃鱼。韩信说以后有机会一定要报答漂母,漂母没有理会,而是激励韩信,年轻人要积极向上,不能放弃生活。所以有一个一饭之恩的成语。后来韩信又被一个恶霸为难钻裤裆,韩信为了生存,还是钻了裤裆,所以有一个胯下之辱的成语。但韩信这段时间主要做一件事情,那就是读书,读兵书。为后面成为兵仙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韩信的军事能力
最能体现韩信军事能力的是三场战役,我们来看看井陉之战、潍水之战和垓下之战。
井陉之战,韩信灭魏之后,很快军队就来到了赵国。赵国的陈馀是赵国贵族的后人,本身就有一定的军事能力。当时赵军20万,韩信本来也有很多的军队,但刘邦在韩信攻打赵国之前,抽取了韩信大量的精兵,来抵荥阳成皋一线项羽的压力。而留给了韩信3万老弱病残!所以这一战是韩信3万VS赵军20万。这一战出现了一个经典成语,背水一战!3万军队将20万赵军按在地上摩擦。这一战韩信出名了!
潍水之战,韩信破魏、攻赵、伐代之后,很快就来到了齐国。齐国本来是郦食其说课说服了,但韩信却没有接到不攻打的命令,还是狠狠地揍了一顿齐国。结果项羽马上派出自己手下第一大将龙且和齐国的剩余军队合军20万。韩信军队不详,反正肯定不超过20万,姑且就算他20万。20万VS20万,这一战,龙且战死,项羽感觉自己大势已去。这一战让韩信的实力达到了巅峰,几乎可以和刘邦项羽三分天下!
垓下之战,这一战是群殴项羽之战,刘邦、韩信、彭越、英布主要是这四路大军号称60万,韩信是总指挥。而项羽只有10万大军,60万VS10万,这一战打得很漂亮,项羽寡不敌众,最后自刎乌江!
三次大战最能够体现韩信的军事能力,我们看看军事力量的对比,不管是以少打多,以多打少都能赢,所以有一个成语叫韩信点兵多多益善。
韩信还有一些军事思想和理论,还汇集成了一本书,但已经失传了。
三:韩信为何称为兵仙
韩信的成功几乎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刚开始似乎就是赵括之流,只懂得纸上谈兵,但实践却非常棒。军事才能能够和项羽媲美!另外我觉得最重要的是韩信的军事才能根本无法复制!后世有很多人效仿,结果都身败名裂。比如三国时期的马谡,搞一个背水之战,结果被张郃按在地上摩擦,成为了笑柄。后面还有一些不知名的军事家也想复制韩信,均已失败告终。其他人的战术,后人还是多多少少能够学习一番的,而韩信的似乎就很难复制。
这就是韩信成为兵仙的原因!
-
戚父手握重兵 面对女儿被害为何没有出手 2024-04-08
-
从放羊大叔逆袭成御史大夫,揭秘卜式的为官之路 2024-02-15
-
汉末时期袁术为何会成为第一个称帝的诸侯? 2024-05-07
-
陈阿娇身份尊贵,为什么会被卫子夫所打败? 2024-06-28
-
吕雉垂帘听政,她为什么没有选择登基上位? 2024-01-24
-
汉朝最惨公主,先后服侍爷孙2人最后结局如何? 2024-01-02
朝代 | 都城 | 建立者 | ||
---|---|---|---|---|
夏朝 | 安邑 | 大禹 | ||
商朝 | 亳 | 商汤 | ||
周朝 | 西周 | 镐京 | 周武王姬发 | |
东周 | 洛邑 | 周平王姬宜臼 | ||
春秋 | - | - | ||
战国 | - | - | ||
秦朝 | 咸阳 | 始皇帝嬴政 | ||
西楚 | 彭城 | 西楚霸王项羽 | ||
汉朝 | 西汉 | 长安 | 汉高帝刘邦 | |
新 | 常安 | 王莽 | ||
玄汉 | 宛城 洛阳 长安 |
汉更始帝刘玄 | ||
东汉 | 洛阳 | 汉光武帝刘秀 | ||
三国 | 曹魏 | 洛阳 | 魏文帝曹丕 | |
蜀汉 | 成都 | 汉昭烈帝刘备 | ||
东吴 | 建业 | 吴大帝孙权 | ||
晋朝 | 西晋 | 洛阳 | 晋武帝司马炎 | |
东晋 | 建康 | 晋元帝司马睿 | ||
五胡十六国 | - | 见五胡十六国表 | ||
南 北 朝 |
南朝 | 刘宋 | 建康 | 宋武帝刘裕 |
萧齐 | 建康 | 齐高帝萧道成 | ||
萧梁 | 建康 | 梁武帝萧衍 | ||
南陈 | 建康 | 陈武帝陈霸先 | ||
北朝 | 北魏 | 平城 | 魏道武帝拓跋珪 | |
洛阳 | 魏孝文帝拓跋宏 | |||
东魏 | 邺 | 魏孝静帝元善见 | ||
西魏 | 长安 | 魏文帝元宝炬 | ||
北齐 | 邺 | 齐文宣帝高洋 | ||
北周 | 长安 | 周孝闵帝宇文觉 | ||
隋朝 | 大兴 | 隋文帝杨坚 | ||
唐朝 | 长安 | 唐高祖李渊 | ||
五代 十国 |
后梁 | 开封 | 后梁太祖朱温 | |
后唐 | 洛阳 | 后唐庄宗李存勖 | ||
后晋 | 开封 | 后晋高祖石敬瑭 | ||
后汉 | 开封 | 后汉高祖刘暠 | ||
后周 | 开封 | 后周太祖郭威 | ||
十国 | - | 见五代十国表 | ||
宋朝 | 北宋 | 开封 | 宋太祖赵匡胤 | |
南宋 | 临安 | 宋高宗赵构 | ||
契丹 辽朝 西辽 |
上京 汴京 虎思斡耳朵 |
辽太祖耶律阿保机 辽太宗耶律德光 辽德宗耶律大石 |
||
大理国 | 太和城 | 大理太祖段思平 | ||
西夏 | 兴庆府 | 夏景宗李元昊 | ||
金朝 | 会宁 | 金太祖完颜阿骨打 | ||
中都 | 海陵王完颜亮 | |||
开封 | 金宣宗完颜珣 | |||
元朝 | 大都 | 铁木真 元世祖忽必烈 |
||
明朝 | 北京 | 明太祖朱元璋 | ||
清朝 | 盛京 北京 |
清太祖努尔哈赤 清太宗皇太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