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巴亥最后会被殉葬,背后隐藏了什么样的真相?
- 中文名:乌喇那拉·阿巴亥
- 外文名:穆麟德:Abahai
- 别名:孝烈武皇后
- 国籍:中国(清朝)
- 民族:满族
- 出生地:吉林省吉林市乌拉街满族乡
- 出生日期:明万历十八年 (1590年)
- 逝世日期:后金天命十一年(1626年)9月30日
- 职业:大妃
- 主要成就:努尔哈赤第四任大妃、生三子
- 丈夫:清太祖努尔哈赤
- 儿子:阿济格、多尔衮、多铎
- 封号:侧福晋→大妃
- 外貌:饶丰姿
- 才智:有机变
- 陵墓:福陵
- 父亲:乌拉部满泰贝勒
- 享年:37岁
阿巴亥的一生,只能用一句话来形容,那就是传奇且凄凉。今天历史名人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
清太祖努尔哈赤最为宠爱的女人,先后为努尔哈赤生下三个儿子,从“丰姿貌美,颇有机变”到领衔众福晋,阿巴亥的少女心着实不柔弱。
阿巴亥,一个让一代雄主努尔哈赤二度废立大妃的女人,独占风光、独得恩宠,但她最后竟然落得“殉葬”的凄惨下场,不禁让人唏嘘。试问,阿巴亥的三个儿子此时在哪,为什么对自己母亲的死无动于衷,这是一场政治阴谋、实力不济还是另有隐情呢?要解开这些谜团,必须从努尔哈赤说起。
01
豆蔻年华得恩宠,阿巴亥领衔众福晋
金钗之年,阿巴亥12岁就嫁给了比自己大31岁的努尔哈赤,从此之后,开始了她不寻常的一生。很明显,这是一场政治联姻。
命有不凡,锋芒初露。跟了努尔哈赤之后,年少的阿巴亥就透露出“丰姿貌美,颇有机变”的成熟气质。由于天资聪慧,善于心机,阿巴亥以独特的气质赢得努尔哈赤的欢心。即使当时努尔哈赤已经有7位福晋。阿巴亥入宫后两年,努尔哈赤就封她为大福晋。不得不说,这份独宠让阿巴亥受宠若惊。
自古以来母凭子贵,阿巴亥不但勤奋,而且自己的肚子也很争气,在嫁给努尔哈赤之后的几年间,她先后生了三个儿子,分别是第十二子阿济格,第十四子多尔衮和第十五子多铎。了解大清历史我们知道,这三位阿哥都是难得的将才,尤其是多尔衮,最后甚至位极人臣。由于是嫡出,努尔哈赤将八旗军队中的三旗交给他们分别掌管。此时的阿巴亥已经成为努尔哈赤枕边最亲密的女人,而她在众福晋中的位置已是无法撼动。
民谚有云,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阿巴亥的生活环境毕竟不同于平民百姓,她可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的女人,而且后宫本来就是一块政治燃烧场地,所以她面临的危险也处处存在。
剧照:阿巴亥与努尔哈赤
02
皇八子野心膨胀,阿巴亥陷“收继婚”风波
我们知道,在中国封建历史上,一旦新主登基之后,想着的第一件事是就是立储,即选好太子。努尔哈赤力克中原以后,长子褚英被指定为汗位继承人,但最后因为种种原因被圈禁处死。之后努尔哈赤立皇次子代善为太子。代善是努尔哈赤15个皇子中最为年长的一个,也是褚英之后最有勇有谋的一个。代善是努尔哈赤第一位大福晋佟佳氏所生,所以立他为皇太子,合乎礼制,也可避免不必要的朋党之争。
历代以来,皇家子嗣兴旺是一个朝代兴盛的重要标志,例如唐朝的帝王大都是多子多女的皇族群体,除唐哀帝以外,每个帝王都有子嗣,唐玄宗李隆基更是一位“高产”皇帝,他的儿女多达59人,这也是唐王朝能绵延300年的重要原因之一。
但子嗣一多不可避免会分成若干阵营,因为他们都觊觎着至高无上的皇权,都有一个“皇帝梦”。所以兄弟相残、同胞互斗一直在宫廷内不断上演。因此,每位阿哥都必须小心翼翼,一个不小心就会陷入万劫不复之地。代善由于战功卓著,离大汗之位可谓一步之遥,然而一步之错,努尔哈赤最终将其废黜,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清史上明确记载着这件事,那就是代善私通阿巴亥。
后金有“收继婚”的习俗,阿巴亥生下三个孩子之后,也不过才二十五岁,所以努尔哈赤有意在自己身后将阿巴亥再许配给代善。但收继婚都是先主死后发生的事情,努尔哈赤健在人世的时候,居然就被告发说大妃阿巴亥跟皇太子代善有私情,这是儿子给爹戴了绿帽子,努尔哈赤岂能容忍。而告发此事的人正是努尔哈赤的小福晋德因泽,这就是清朝天命五年引发的“大妃事件”。
努尔哈赤心里清楚,“后院起火”如果处理不当,势必引发更多的政治争斗。为了平衡其中的利害关系,也为了给大家一个交代,更为了避免家丑外扬,代善的太子之位被废,同时阿巴亥的大妃之位被废。
考虑当时的政治环境,能接替努尔哈赤之位的无疑在八大贝勒当中产生。代善被废之后,阿敏和济尔哈朗是努尔哈赤之侄,予以排除,剩下的5位贝勒,除了努尔哈赤皇五子莽古尔泰、皇八子皇太极之外,还有三位贝勒,就是阿巴亥的三个儿子:阿济格、多尔衮和多铎。
众所周知,皇太极对于太子之位是最为处心积虑的一个。苦于找不到时机,这次大妃事件,正好为皇太极提供了绝佳机会,因为他心里清楚,要想夺得太子之位,必须钳制代善并除去阿巴亥以控制她的三个儿子,大妃事件正好随了他的愿。
03
母亲被殉葬,多尔衮兄弟选择“袖手旁观”
前文有述,阿巴亥并非平凡之女,对于皇太极等党羽的野心,阿巴亥心里是洞若明镜的,而此时自己的儿子,除了长子阿济格22岁之外,多尔衮15岁,三子多铎才13岁。大妃事件之后,一个柔弱女子想要扳倒皇太极又谈何容易?何况自己现在已经失宠。
幸运的是,大妃事件一年之后,阿巴亥又重回大福晋之位,可以看出,努尔哈赤不单单只是因为对阿巴亥念念不忘,更多的是阿巴亥早已成为他事业中的重要助手,努尔哈赤离不开阿巴亥。阿巴亥此后逐渐由幕后走向台前,逐渐由闺阁走上政殿,这些福晋在阿巴亥的带领下,已不只是帝王的附庸,这不得不归功于阿巴亥的领衔作用。风生水起的阿巴亥似乎要重新洗牌后宫格局,此时的皇太极自然浑身不适,阿巴亥一天不死,他就寝食难安。
1626年,努尔哈赤两度征战,不料旧病复发,他自知大限已到。弥留之际,他命人将阿巴亥接到清河,对阿巴亥交代了一些后事,几天之后,努尔哈赤便一命呜呼了。
可以说,努尔哈赤在世的时候,阿巴亥是安全无忧的,清太祖一死,接下来瞬息万变的时局,就非一个柔弱的女人所能掌控得了了。皇太极觊觎帝王之位已久,努尔哈赤已死,他觉得最佳时机已到。他联络其他贝勒,上演了一出“逼宫”大戏。他要如何施展自己的妙招呢?
皇太极闯入后宫,传达了所谓的“帝遗言”,里面有一条很重要的内容就是要求阿巴亥“殉葬”。阿巴亥百口莫辩,自知难逃此劫,虽然明知这是一场惊天阴谋,但她却无力反抗、无力回天。
《太祖武皇帝实录》:
“后饶丰姿,然心怀嫉妒,每致帝不悦,虽有机变,终为帝之明所制。留之恐后为国乱,预遗言于诸王曰:“俟吾终,必令之殉。”诸王以帝遗言告后,后支吾不从。诸王曰:“先帝有命,虽欲不从,不可得也。”后遂服礼衣,尽以珠宝饰之,哀谓诸王曰:“吾自十二岁事先帝,丰衣美食,已二十六年,吾不忍离,故相从于地下。吾二子多尔衮、多铎,当恩养之。”诸王泣而对曰:“二幼弟,吾等若无恩养,是忘父也。岂有不恩养之理!”于是,后于十二日辛亥辰时自尽,寿三十七,乃与帝同柩。”
这是文献记载阿巴亥临死之时的情形。虽然阿巴亥三个儿子年龄尚轻,但在古代已是成年,对于皇太极逼死母亲之事,孩子们会坐视不理吗?这明显不合常理。但仔细分析不难看出,他们对于母亲的死持将信将疑的态度,而且和母亲的日常交代分不开,所以他们只能“视而不见”。为什么会有这种态度呢?
(一)阿济格性格粗暴,有勇无谋。据史料记载,阿济格骁勇善战,是清初著名的将领,但阿济格缺少智慧,意气用事,想要对付老谋深算的皇太极,以镶黄旗、正黄旗去攻打贝勒们的六旗,根本就是以卵击石,更何况,皇太极打的是“帝遗言”之牌,所以阿济格不敢轻举妄动。
(二)对于“殉葬”,兄弟三人将信将疑。殉葬一直是女真人奴隶制的一个陋习,此前由于自己的母亲与代善出轨在先,加上私藏金银事件被揭发,故而三个儿子认为母亲有大错,被要求殉葬也是极有可能的事情,所以他们选择了“默许”。
(三)为保全儿子性命,母亲不得不作出牺牲。阿巴亥生前一定经常跟三个儿子讨论宫中时局,一方面要他们精诚团结,另一方就是要提防“四大贝勒”。当时除了阿济格,多尔衮和多铎毕竟年纪尚轻,为护儿子周全,唯有牺牲自己。所以,事前阿巴亥一定会要求三个孩子学会隐忍和自我保护。
结语:阿巴亥之死,或许还有很多种猜想,只是一个女人在孤立无援、孤独立世的时候,想要撑住场面,没有过人的智慧和非凡的政治手腕,是根本做不到的。身在皇宫帝王之家,身处深宫大院,面对尔虞我诈、风云变幻的政治格局,阿巴亥虽然牺牲了自己,但却成就了自己的三个儿子。阿巴亥失败了吗,并没有,她恰恰创造了奇迹,赢得了自己。“伴君如伴虎”不过如此罢了。
-
俗话说虎毒不食子 道光为何对自己的儿子下此毒手? 2024-01-25
-
莽古济:努尔哈赤的三女儿,她为何会被弟弟下令凌迟? 2024-02-29
-
皇太极最早宠爱的女人是谁?不是宸妃海兰珠 2024-02-24
-
和敬公主在富察氏离世后是什么生活?乾隆对她如何 2024-01-28
-
同治皇帝为什么十九岁就驾崩 同治皇帝死因是什么 2024-07-23
-
乾隆后宫中一共有43个妃子 其中乾隆最爱的人是谁 2024-06-01
朝代 | 都城 | 建立者 | ||
---|---|---|---|---|
夏朝 | 安邑 | 大禹 | ||
商朝 | 亳 | 商汤 | ||
周朝 | 西周 | 镐京 | 周武王姬发 | |
东周 | 洛邑 | 周平王姬宜臼 | ||
春秋 | - | - | ||
战国 | - | - | ||
秦朝 | 咸阳 | 始皇帝嬴政 | ||
西楚 | 彭城 | 西楚霸王项羽 | ||
汉朝 | 西汉 | 长安 | 汉高帝刘邦 | |
新 | 常安 | 王莽 | ||
玄汉 | 宛城 洛阳 长安 |
汉更始帝刘玄 | ||
东汉 | 洛阳 | 汉光武帝刘秀 | ||
三国 | 曹魏 | 洛阳 | 魏文帝曹丕 | |
蜀汉 | 成都 | 汉昭烈帝刘备 | ||
东吴 | 建业 | 吴大帝孙权 | ||
晋朝 | 西晋 | 洛阳 | 晋武帝司马炎 | |
东晋 | 建康 | 晋元帝司马睿 | ||
五胡十六国 | - | 见五胡十六国表 | ||
南 北 朝 |
南朝 | 刘宋 | 建康 | 宋武帝刘裕 |
萧齐 | 建康 | 齐高帝萧道成 | ||
萧梁 | 建康 | 梁武帝萧衍 | ||
南陈 | 建康 | 陈武帝陈霸先 | ||
北朝 | 北魏 | 平城 | 魏道武帝拓跋珪 | |
洛阳 | 魏孝文帝拓跋宏 | |||
东魏 | 邺 | 魏孝静帝元善见 | ||
西魏 | 长安 | 魏文帝元宝炬 | ||
北齐 | 邺 | 齐文宣帝高洋 | ||
北周 | 长安 | 周孝闵帝宇文觉 | ||
隋朝 | 大兴 | 隋文帝杨坚 | ||
唐朝 | 长安 | 唐高祖李渊 | ||
五代 十国 |
后梁 | 开封 | 后梁太祖朱温 | |
后唐 | 洛阳 | 后唐庄宗李存勖 | ||
后晋 | 开封 | 后晋高祖石敬瑭 | ||
后汉 | 开封 | 后汉高祖刘暠 | ||
后周 | 开封 | 后周太祖郭威 | ||
十国 | - | 见五代十国表 | ||
宋朝 | 北宋 | 开封 | 宋太祖赵匡胤 | |
南宋 | 临安 | 宋高宗赵构 | ||
契丹 辽朝 西辽 |
上京 汴京 虎思斡耳朵 |
辽太祖耶律阿保机 辽太宗耶律德光 辽德宗耶律大石 |
||
大理国 | 太和城 | 大理太祖段思平 | ||
西夏 | 兴庆府 | 夏景宗李元昊 | ||
金朝 | 会宁 | 金太祖完颜阿骨打 | ||
中都 | 海陵王完颜亮 | |||
开封 | 金宣宗完颜珣 | |||
元朝 | 大都 | 铁木真 元世祖忽必烈 |
||
明朝 | 北京 | 明太祖朱元璋 | ||
清朝 | 盛京 北京 |
清太祖努尔哈赤 清太宗皇太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