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和吕布二人的真实关系如何?发生过哪些交集?
- 中文名:刘备(161~223.6.10)
- 别名:汉昭烈帝、汉先主、刘玄德、刘皇叔
- 国籍:中国
- 民族:汉
- 出生地:涿郡涿县(今河北涿州)
- 出生日期:公元161年7月16日
- 逝世日期:公元223年6月10日
- 主要成就:夺取两川、建立蜀汉、对抗曹操
- 庙号:烈祖
- 谥号:昭烈皇帝
- 在位 :221年4月—223年6月10日
- 中文名:吕布(161~198)
- 别名:飞将、吕温侯、吕奉先
- 国籍:中国(东汉)
- 民族:汉族
- 出生地:五原郡九原县(今内蒙古包头)
- 逝世日期:建安第三年十二月癸酉
- 职业:武将,割据军阀
- 主要成就:诛杀董卓,击破张燕,大败袁术
- 爵位:温侯
- 职位:奋武将军,假节,徐州牧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各位读者就和历史名人小编一起来了解吧!
受文学影视作品影响,提起吕布和刘备,大家会想起很多典故,比如“三英战吕布”、“辕门射戟”、“白门楼”、“大耳贼”等等。那么历史上这些故事是否真的发生过,刘备和吕布关系如何,经历了哪些事情?
吕布初见刘备——一个“社牛”的自我修养
受文学影视作品影响,大家印象当中的吕布是一个勇猛无敌同时却反复无常的人,但除了这些,吕布其实还是个“社牛”。194年吕布在和曹操争夺兖州败下阵来,于是只好向东投靠据有徐州的刘备,这是他们第一次见面,《三国演义》中所说“三英战吕布”其实是不存在的。
据《三国志》记载,195年吕布见到刘备后,对其非常尊敬,对刘备说:“我和阁下都是北疆边境的人。我杀了董卓东出,关东诸将却没有一个接纳我,都想要杀了我。”吕布还请刘备坐在帐中的床上,令妻妾向刘备行礼,酌酒饮食,称刘备为贤弟。刘备见吕布语言无常,表面以为然之,但心里却不开心。
吕布说自己和刘备都是北疆边境的人,是在套近乎,而且属于硬拉关系那种。然后吹嘘自己是杀了董卓的,对朝廷有功劳,至于请刘备坐在帐中床上,让妻妾行李,则有些不合规矩。后边称刘备为“贤弟”则有些过了,所以刘备表面敷衍,但内心却不喜欢吕布的言语无常。
放今天来说,就是一个不熟的人,拍着刘备的肩膀一句一个“老弟”,这估计任谁也不舒服。但刘备还是接纳了吕布,其实刘备也是有私心的,毕竟当时刘备初掌徐州,南有袁术,东有曹操,北有袁术,处在各方势力中间,接纳吕布让其屯兵小沛自然有利用吕布的意思。
尔虞我诈,相互倾轧
然而尴尬的是,刘备低估了吕布的“不要脸”,高估了自己的能力。196年袁术率军攻打徐州,刘备、关羽率军迎战,留张飞守下邳。袁术私下写信给吕布,许诺送上二十万斛大米,诱使其袭击下邳抄刘备后路,于是吕布率军赶往下邳。
徐州城内丹杨人许耽派人前来迎接吕布,并向吕布透露了张飞和曹豹相争,下邳城内大乱,丹阳兵都在西白门城内等待吕布的到来,于是吕布便大举进军,早晨到达城下。丹阳兵打开城门,吕布坐在城门上指挥军队大破张飞,俘虏刘备的妻妾儿女及其部曲的家眷。
刘备为袁术所败逃往海西,饥饿疲惫,无奈之下向吕布请求投降。吕布又恼火袁术不再运粮来,就准备了车马迎接刘备,让刘备担任豫州刺史,派他驻守小沛,吕布自称为徐州牧。吕布这一手“鸠占鹊巢”玩得好,刘备又屯驻小沛,两人掉了个个。
刘备本想利用吕布,却丢了徐州,现在吕布又利用刘备屏蔽东方。袁术对刘备赶尽杀绝,派大将纪灵率军讨伐刘备,吕布不想看到袁术势力壮大,上演了“辕门射戟”的好戏,帮助刘备度过了一次危机。
198年刘备实力重新壮大起来,吕布看不过眼,于是派张辽、高顺等人进攻刘备,再次击败了刘备,并俘虏了他的妻儿,无奈之下刘备西撤投靠曹操。曹操、刘备联合进攻吕布,曹刘围城三月,由于部下叛变,吕布投降曹操。
吕布被捆到曹操面前,吕布曾要求松绑,曹操笑说:“捆绑老虎不得不紧。”吕布又说:“曹公得到我,由我率领骑兵,曹公率领步兵,可以统一天下了。”曹操颇为心动,但刘备在一旁说:“明公您忘了吕布是如何侍奉丁建阳和董太师的吗!”吕布死前说:“大耳儿刘备最不能相信!”最终吕布被缢杀,然后枭首。
刘备一句话让曹操下定决心杀了吕布,也算解了心头之恨。当年陶谦临终让徐州,刘备终于跻身一流诸侯,可还没到两年就被吕布夺走,其内心对吕布的恨可想而知。当然这并不是说刘备就是什么好人,乱世之中哪有什么好坏之分,不过是尔虞我诈,相互倾轧罢了…
-
他一生追杀过曹操、刘备、孙权,此人是谁? 2024-03-31
-
司马懿在发动高平陵之变的时候 司马家族都有谁参与了 2024-06-03
-
董卓为什么不敢杀袁绍?原因是什么 2024-02-03
-
曹髦的一生是什么样的?他为何不谋划之后再去刺杀司马昭 2024-05-21
-
刘备当初没有请来诸葛亮 刘备的结局又会是什么样的 2024-06-11
-
袁绍作为刘备昔日的敌人 袁绍为什么还要接纳刘备 2024-07-31
朝代 | 都城 | 建立者 | ||
---|---|---|---|---|
夏朝 | 安邑 | 大禹 | ||
商朝 | 亳 | 商汤 | ||
周朝 | 西周 | 镐京 | 周武王姬发 | |
东周 | 洛邑 | 周平王姬宜臼 | ||
春秋 | - | - | ||
战国 | - | - | ||
秦朝 | 咸阳 | 始皇帝嬴政 | ||
西楚 | 彭城 | 西楚霸王项羽 | ||
汉朝 | 西汉 | 长安 | 汉高帝刘邦 | |
新 | 常安 | 王莽 | ||
玄汉 | 宛城 洛阳 长安 |
汉更始帝刘玄 | ||
东汉 | 洛阳 | 汉光武帝刘秀 | ||
三国 | 曹魏 | 洛阳 | 魏文帝曹丕 | |
蜀汉 | 成都 | 汉昭烈帝刘备 | ||
东吴 | 建业 | 吴大帝孙权 | ||
晋朝 | 西晋 | 洛阳 | 晋武帝司马炎 | |
东晋 | 建康 | 晋元帝司马睿 | ||
五胡十六国 | - | 见五胡十六国表 | ||
南 北 朝 |
南朝 | 刘宋 | 建康 | 宋武帝刘裕 |
萧齐 | 建康 | 齐高帝萧道成 | ||
萧梁 | 建康 | 梁武帝萧衍 | ||
南陈 | 建康 | 陈武帝陈霸先 | ||
北朝 | 北魏 | 平城 | 魏道武帝拓跋珪 | |
洛阳 | 魏孝文帝拓跋宏 | |||
东魏 | 邺 | 魏孝静帝元善见 | ||
西魏 | 长安 | 魏文帝元宝炬 | ||
北齐 | 邺 | 齐文宣帝高洋 | ||
北周 | 长安 | 周孝闵帝宇文觉 | ||
隋朝 | 大兴 | 隋文帝杨坚 | ||
唐朝 | 长安 | 唐高祖李渊 | ||
五代 十国 |
后梁 | 开封 | 后梁太祖朱温 | |
后唐 | 洛阳 | 后唐庄宗李存勖 | ||
后晋 | 开封 | 后晋高祖石敬瑭 | ||
后汉 | 开封 | 后汉高祖刘暠 | ||
后周 | 开封 | 后周太祖郭威 | ||
十国 | - | 见五代十国表 | ||
宋朝 | 北宋 | 开封 | 宋太祖赵匡胤 | |
南宋 | 临安 | 宋高宗赵构 | ||
契丹 辽朝 西辽 |
上京 汴京 虎思斡耳朵 |
辽太祖耶律阿保机 辽太宗耶律德光 辽德宗耶律大石 |
||
大理国 | 太和城 | 大理太祖段思平 | ||
西夏 | 兴庆府 | 夏景宗李元昊 | ||
金朝 | 会宁 | 金太祖完颜阿骨打 | ||
中都 | 海陵王完颜亮 | |||
开封 | 金宣宗完颜珣 | |||
元朝 | 大都 | 铁木真 元世祖忽必烈 |
||
明朝 | 北京 | 明太祖朱元璋 | ||
清朝 | 盛京 北京 |
清太祖努尔哈赤 清太宗皇太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