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盛是什么人?他的一生有何贡献?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下面由历史名人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
汉末三国是一个人才辈出的时代,四方群雄逐鹿中原争霸天下。各个地方都出了很多优秀的人才,比如颍川的谋士集团,曹操老家的谯沛武将集团,来自幽州的刘备、张飞、程普、韩当等等。
琅琊莒人,避乱江东
徐盛,字文向,琅邪莒ju县(今山东省莒县)人。由于遭遇战乱,避难到了江东。琅琊郡在东汉属徐州刺史部,大名鼎鼎的诸葛亮,是琅琊阳都(山东沂南)人。因此徐盛和诸葛亮算是同郡的老乡,其实徐盛避的谁的乱大家肯定都不陌生,那就是曹操。
公元193年,曹操东征徐州,制造了“徐州大屠杀”,所过皆残破,据《后汉书》,死者十几万人,泗水为之不流。徐盛、诸葛亮作为徐州琅琊人,只好南下避难。当时避难的人可谓数不胜数,徐盛只能算是其中一个小人物。
徐盛到了吴地后,以勇气闻名,孙权统事后任用徐盛为别部司马,率军五百人守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并担任柴桑县令,以抵御黄祖的入侵。黄祖的儿子黄射曾经率领数千人南下柴桑,攻击徐盛。徐盛以不到二百人的兵力抵抗,杀伤黄射的部队千余人。其后开门主动出战,大败黄射,黄射被击退后再也不敢前来侵犯。
征战四方,战功赫赫
后来孙权加徐盛为校尉、芜湖县令,又因为徐盛讨伐临城南阿一带的山贼有功,加徐盛为中郎将,督校兵。公元215年(建安二十年)八月,徐盛跟随孙权攻打合肥,由于张辽太过勇猛,陈武被阵斩,徐盛、宋谦被张辽击伤,徐盛的长矛都遗失在战场上。
合肥之战,不止是孙权的耻辱,更是整个东吴将领的耻辱。好在徐盛知耻而后勇,并没有因此一蹶不振。公元217年,曹操出兵濡须口,徐盛跟随孙权一同迎击。当时魏军无法攻克濡须口的濡须坞,于是改走历阳陆路尝试大举转攻横江,徐盛与东吴诸将前往迎战。
不料突然遭遇大风,吴军的蒙冲战船被吹到敌军岸边,东吴诸将心中恐惧,没有人敢出战,只有徐盛单独率领士兵上岸砍杀敌人,敌军被徐盛吓破而溃逃,死伤甚大。孙权非常看重徐盛在此战中立下重大功劳,史载“权大壮之”。“大壮”两字在《三国志》里仅用过两次,分别是在《张辽传》 、《徐盛传》,可见其分量之重。
公元221年,孙权向曹丕称臣,曹魏派邢贞前往东吴,拜孙权为诸侯王吴王。孙权出都亭等候邢贞,邢贞脸上露出骄横跋扈的神情。张昭见状大怒,徐盛也十分气愤,对身边的同僚们说:“我们不能奋身出命,为国家吞并许昌、洛阳、巴蜀,反而让主君和这个邢贞进行结盟事宜,简直不能忍受这样的耻辱!”
说着,不禁泪流满面。邢贞听说后,对随行人员说道:“江东有这样的将相,恐怕不会久居人下啊!”公元222年夷陵之战,徐盛攻取了刘备的多处营寨,立下功绩;同年有参与击退了曹丕的伐吴大军。
百里疑城,吓退曹丕
公元224年,魏文帝曹丕率领大军南征,企图渡过长江。徐盛献计在建业(周边百里筑起围栏,制造篱笆,围栏上设下假楼稻草人,在江面设置浮船。诸将认为这样做没什么意义,但徐盛坚持己见,孙权采纳徐盛,百里伪长城一夜建成。
曹丕大军到达广陵,看到绵延数百里的围栏,心中惊愕,曹丕感叹:“虽然魏有千群骑兵,但也没有用途” ,随即曹丕乘坐的龙舟遇到暴风海浪,船身几乎完全覆灭。魏国的人从江中西望,而非常惮惧。
同年九月,曹丕出广陵,望着长江而不敢渡江,再次感叹苍天果然要把魏、吴分隔两边了,说道:“孙权果然有人才也,现在还不可以图谋吞并东吴啊” ,于是引军撤退。诸将这才明白徐盛有先见之明,纷纷拜服。在黄武年间(222-229)的中期,徐盛去世,其官爵由儿子徐楷继承。
同为江表十二虎臣的蒋钦曾评价:盛忠而勤强,有胆略器用,好万人督也。毛宗岗则评价徐盛:“有穰苴、孙武之风”。生逢乱世,避乱江东,能够成就一番功业,青史留名,徐盛实为小子所敬佩的同乡前辈!
-
杜微:三国时期蜀汉官员,他与诸葛亮之间有何故事? 2024-05-25
-
汉中之战曹操为什么会被刘备打败 曹操就没有兵力优势吗 2024-05-11
-
三国时期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最终会失败,诗什么原因导致的? 2024-03-26
-
曹丕当初有灭东吴统一天下的机会 曹丕为何会错失良机 2024-04-29
-
诸葛亮都劝谏过刘备 刘备为什么还要坚持攻打东吴 2024-07-31
-
司马懿知道诸葛亮的伙食后 司马懿为何断定诸葛亮命不久矣 2024-07-13
朝代 | 都城 | 建立者 | ||
---|---|---|---|---|
夏朝 | 安邑 | 大禹 | ||
商朝 | 亳 | 商汤 | ||
周朝 | 西周 | 镐京 | 周武王姬发 | |
东周 | 洛邑 | 周平王姬宜臼 | ||
春秋 | - | - | ||
战国 | - | - | ||
秦朝 | 咸阳 | 始皇帝嬴政 | ||
西楚 | 彭城 | 西楚霸王项羽 | ||
汉朝 | 西汉 | 长安 | 汉高帝刘邦 | |
新 | 常安 | 王莽 | ||
玄汉 | 宛城 洛阳 长安 |
汉更始帝刘玄 | ||
东汉 | 洛阳 | 汉光武帝刘秀 | ||
三国 | 曹魏 | 洛阳 | 魏文帝曹丕 | |
蜀汉 | 成都 | 汉昭烈帝刘备 | ||
东吴 | 建业 | 吴大帝孙权 | ||
晋朝 | 西晋 | 洛阳 | 晋武帝司马炎 | |
东晋 | 建康 | 晋元帝司马睿 | ||
五胡十六国 | - | 见五胡十六国表 | ||
南 北 朝 |
南朝 | 刘宋 | 建康 | 宋武帝刘裕 |
萧齐 | 建康 | 齐高帝萧道成 | ||
萧梁 | 建康 | 梁武帝萧衍 | ||
南陈 | 建康 | 陈武帝陈霸先 | ||
北朝 | 北魏 | 平城 | 魏道武帝拓跋珪 | |
洛阳 | 魏孝文帝拓跋宏 | |||
东魏 | 邺 | 魏孝静帝元善见 | ||
西魏 | 长安 | 魏文帝元宝炬 | ||
北齐 | 邺 | 齐文宣帝高洋 | ||
北周 | 长安 | 周孝闵帝宇文觉 | ||
隋朝 | 大兴 | 隋文帝杨坚 | ||
唐朝 | 长安 | 唐高祖李渊 | ||
五代 十国 |
后梁 | 开封 | 后梁太祖朱温 | |
后唐 | 洛阳 | 后唐庄宗李存勖 | ||
后晋 | 开封 | 后晋高祖石敬瑭 | ||
后汉 | 开封 | 后汉高祖刘暠 | ||
后周 | 开封 | 后周太祖郭威 | ||
十国 | - | 见五代十国表 | ||
宋朝 | 北宋 | 开封 | 宋太祖赵匡胤 | |
南宋 | 临安 | 宋高宗赵构 | ||
契丹 辽朝 西辽 |
上京 汴京 虎思斡耳朵 |
辽太祖耶律阿保机 辽太宗耶律德光 辽德宗耶律大石 |
||
大理国 | 太和城 | 大理太祖段思平 | ||
西夏 | 兴庆府 | 夏景宗李元昊 | ||
金朝 | 会宁 | 金太祖完颜阿骨打 | ||
中都 | 海陵王完颜亮 | |||
开封 | 金宣宗完颜珣 | |||
元朝 | 大都 | 铁木真 元世祖忽必烈 |
||
明朝 | 北京 | 明太祖朱元璋 | ||
清朝 | 盛京 北京 |
清太祖努尔哈赤 清太宗皇太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