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信当初手握重兵 韩信为何没有造反
- 中文名:韩信(公元前231~公元前196)
- 国籍:中国(汉朝)
- 民族:汉族
- 出生地:淮阴(今江苏淮安)
- 出生日期:公元前231年(辛丑年)
- 逝世日期:公元前196年
- 职业:大将军、左丞相
- 主要成就:虏魏、破代、平赵、下燕、定齐
- 潍水杀龙且,垓下破项羽
- 封爵:齐王→楚王→淮阴侯
- 姓名:刘邦(256.12.28~195.6.1)
- 别名:刘季、汉高祖、汉高帝
- 民族:汉族
- 出生地:沛郡丰邑中阳里(今徐州丰县)
- 主要成就:反抗暴政,推翻秦朝,楚汉之争取得胜利,建立汉朝
- 代表作品:《大风歌》《鸿鹄歌》
- 逝世年龄:62岁
- 谥号:高皇帝
- 庙号:太祖
- 陵墓:长陵
今天历史名人小编给大家带来手握重兵的韩信,为何不起兵反叛刘邦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名人小编一起看一看。
至少有两次反叛刘邦的机会,第一次是刘邦跟项羽对峙于鸿沟之时,第二次是钟离昧逃到楚国之时,当时的韩信为楚王,第一次韩信压根就没有反叛的想法,只是想趁机从刘邦那里捞点好处。第二次的韩信是有那么点心动的,但是最终没有选择反叛,为什么这两次机会韩信都选择沉默呢?这跟韩信个人理想有很大的关系,韩信也是想为将的,并没有想成为君的想法,他最终目标是想象姜子牙一样可以位列诸侯。他并不想当周天子,你看当年韩信跟刘邦的对话,韩信是怎么说的?他建议刘邦啊,以天下的城邑封赏有功之臣!
封赏城邑这话就非常明显了,就是让刘邦效仿周天子实行分封制,城邑就是城池啊,赏给功臣城池,那不就是让功臣们在各自的城池内建立独立的王国吗?功臣自然也包括了韩信本人吗?那么你想在鸿沟之约时,刘邦已经封韩信为齐王了,这个时候的韩信已经如愿所偿了,成为了一方诸侯,他自然不愿意在反叛刘邦了,而在第二次就是钟离昧逃到韩信那里时情况就有点不同了,这会的韩信就是再迟钝,他也不会意识到一点危机都没有,当时整个大汉都充斥这‘清除异姓诸侯王’ 的流言蜚语,一直被刘邦通缉的钟离昧又跑到了韩信这。
钟离昧曾经是项羽麾下的大将!刘邦此时肯定是要斩草除根的,这个时候韩信有两个选择交出钟离昧,保住自己一时的平安,或者干脆直接跟钟离昧一起反叛,当时钟离昧都说了我要是一死啊,韩信下一个死的肯定是你,我钟离昧在你韩信身边,刘邦他不敢动你原因非常简单,我钟离昧在,韩信你就有可能造反,刘邦是不敢轻举妄动的,如果你杀了钟离昧,当你见到刘邦时,他肯定是要拿下你的,防止后患,你韩信的功劳太大了,三分之二的大汉领土,都是韩信打下来的,能力又强,将来真反叛了谁是他的对手啊,而且韩信还这么年轻,刘邦肯定是不放心的。
结果这韩信呀选择了再次相信对他有知遇之恩的刘邦,钟离昧终于看到韩信如此顽固,而且韩信还要拿自己的首级去献给刘邦,就当着韩信的面自刎身亡了,与此同时另一头朝廷上一堆人叫嚷着要出兵灭了韩信,只有陈平冷笑了一声说在座的各位在韩信眼里啊都是垃圾,你们谁打得过韩信呢?这个时候就连刘邦本人在内都认怂了,这也是实情啊,陈平这时候就接着献计,他让刘邦假装去云梦泽旅游趁机让韩信放下戒心,再找机会召见韩信一举拿下刘邦就以计行事,韩信果然中计被刘邦不费一兵一卒就手到擒来,韩信也从楚王被刘邦降为了淮阴侯。
自此这韩信,就成为了刘邦的笼中之鸟了,韩信被诛杀呢,也就成了早晚的事儿了,那么韩信为什么会不听钟离昧之言起兵造反呢?这只能说明韩信本人太天真了,他还天真地以为自己功劳大,刘邦会念在这个功劳上,不会把他怎么样,他甚至还幻想着当自己献上了钟离昧的首级,刘邦还会封赏他,就连亲手献上钟离昧首级的这个蠢技也是韩信听信了他的谋士之言,兵仙韩信是军事上的天才,但是在洞察人心上真的是蠢才。
-
关羽投降曹操是假的吗 为什么都说关羽是投降于大汉 2024-07-31
-
历史上诸葛亮掌权后为何没有攻打东吴? 2024-03-19
-
郭嘉到底有什么魅力,为什么能让曹操为其折服? 2023-12-27
-
许褚当初和蜀汉五虎将中的四位交过手 其中许褚的胜败如何 2024-09-30
-
曹植作为曹丕王位的对手 曹丕继位后是怎么对待曹植的 2024-07-14
-
诸葛亮最后一计骗了世人两千年 诸葛亮都做了什么 2024-07-09
朝代 | 都城 | 建立者 | ||
---|---|---|---|---|
夏朝 | 安邑 | 大禹 | ||
商朝 | 亳 | 商汤 | ||
周朝 | 西周 | 镐京 | 周武王姬发 | |
东周 | 洛邑 | 周平王姬宜臼 | ||
春秋 | - | - | ||
战国 | - | - | ||
秦朝 | 咸阳 | 始皇帝嬴政 | ||
西楚 | 彭城 | 西楚霸王项羽 | ||
汉朝 | 西汉 | 长安 | 汉高帝刘邦 | |
新 | 常安 | 王莽 | ||
玄汉 | 宛城 洛阳 长安 |
汉更始帝刘玄 | ||
东汉 | 洛阳 | 汉光武帝刘秀 | ||
三国 | 曹魏 | 洛阳 | 魏文帝曹丕 | |
蜀汉 | 成都 | 汉昭烈帝刘备 | ||
东吴 | 建业 | 吴大帝孙权 | ||
晋朝 | 西晋 | 洛阳 | 晋武帝司马炎 | |
东晋 | 建康 | 晋元帝司马睿 | ||
五胡十六国 | - | 见五胡十六国表 | ||
南 北 朝 |
南朝 | 刘宋 | 建康 | 宋武帝刘裕 |
萧齐 | 建康 | 齐高帝萧道成 | ||
萧梁 | 建康 | 梁武帝萧衍 | ||
南陈 | 建康 | 陈武帝陈霸先 | ||
北朝 | 北魏 | 平城 | 魏道武帝拓跋珪 | |
洛阳 | 魏孝文帝拓跋宏 | |||
东魏 | 邺 | 魏孝静帝元善见 | ||
西魏 | 长安 | 魏文帝元宝炬 | ||
北齐 | 邺 | 齐文宣帝高洋 | ||
北周 | 长安 | 周孝闵帝宇文觉 | ||
隋朝 | 大兴 | 隋文帝杨坚 | ||
唐朝 | 长安 | 唐高祖李渊 | ||
五代 十国 |
后梁 | 开封 | 后梁太祖朱温 | |
后唐 | 洛阳 | 后唐庄宗李存勖 | ||
后晋 | 开封 | 后晋高祖石敬瑭 | ||
后汉 | 开封 | 后汉高祖刘暠 | ||
后周 | 开封 | 后周太祖郭威 | ||
十国 | - | 见五代十国表 | ||
宋朝 | 北宋 | 开封 | 宋太祖赵匡胤 | |
南宋 | 临安 | 宋高宗赵构 | ||
契丹 辽朝 西辽 |
上京 汴京 虎思斡耳朵 |
辽太祖耶律阿保机 辽太宗耶律德光 辽德宗耶律大石 |
||
大理国 | 太和城 | 大理太祖段思平 | ||
西夏 | 兴庆府 | 夏景宗李元昊 | ||
金朝 | 会宁 | 金太祖完颜阿骨打 | ||
中都 | 海陵王完颜亮 | |||
开封 | 金宣宗完颜珣 | |||
元朝 | 大都 | 铁木真 元世祖忽必烈 |
||
明朝 | 北京 | 明太祖朱元璋 | ||
清朝 | 盛京 北京 |
清太祖努尔哈赤 清太宗皇太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