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维发动北伐为何没有成功?原因是什么?
- 中文名:姜维
- 别名:姜伯约
- 字号:伯约
- 国籍:蜀汉
- 民族:汉族
- 出生地:天水冀县(今甘肃甘谷东南)
- 出生日期:202年
- 逝世日期:264年
- 职业:将领
- 主要成就:洮西大破王经,据守剑阁阻挡住钟会大军
- 代表作品:《蒲元别传》
- 爵位:当阳亭侯,平襄侯
- 追封:开明王(西魏)
姜维的一生为蜀汉政权的巩固和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接下来历史名人小编带你详细了解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
诸葛亮去世之后,姜维继承诸葛亮遗志,继续率军北伐,姜维作为蜀汉政权的后起之秀,智勇双全,军事能力也是非常不错的,而且将士们斗志高昂,可是,为什么和曹魏交战,总是战败呢?姜维最终惨死,令人不胜惋惜。
姜维数次北伐,都没有成功,除了几次和魏国打平、小胜之外,好几次都战败了,姜维为什么没能打败曹魏?
姜维至少有三次战败,可以分析一下姜维为何北伐不能成功的原因。
第一次战败,在延熙十九年(256年)春,姜维被升为大将军,大权在握,姜维整顿兵马,与镇西大将军胡济两路出兵,约定在上邽会合,但是,最后胡济却没有来,姜维在段谷被邓艾击败,损失惨重。
《三国志 姜维传》记载:十九年春,就迁维为大将军。更整勒戎马,与镇西大将军胡济期会上邽,济失誓不至,故维为魏大将邓艾所破於段谷,星散流离,死者甚众。
第二次战败,在景耀五年(262年),姜维率军出汉、侯和,被邓艾击败,姜维只得退驻沓中。
《三国志 姜维传》记载:五年,维率众出汉、侯和,为邓艾所破,还住沓中。
第三次战败,在景耀六年(263年),姜维被邓艾击败,退驻阴平。
《三国志 姜维传》记载:月馀,维为邓艾所摧,还住阴平。
按理来说,姜维的武艺高强,军事才能非凡,是文武双全的将才,而且,所率的将士们都是斗志很高的,为什么还老打败仗呢?
先说姜维的将士们斗志高昂,证据在哪里呢?
在《三国志 姜维传》记载:寻被后主敕令,乃投戈放甲,诣会於涪军前,将士咸怒,拔刀砍石。
当姜维收到后主刘禅的命令,让他们投降时,姜维的将士们都拔起刀剑挥砍石头,发泄心头的愤怒。
从将士们这一举动可以看出,将士们都是不甘心投降的,他们还想继续战斗,但是,因为是皇帝下令让他们投降,他们也没有办法,只能无奈投降。
所以说,姜维有军事才能,将士们有斗志,不怕打仗,敢打硬仗,这样的队伍,应该是经常打胜仗才对,为何经常战败呢?为何没能打败魏国呢?
原因有以下几点,其一,蜀汉皇帝昏庸无能,这是致命的硬伤。
前线将士们还在拼命打仗,后方皇帝先投降了,可以想象这皇帝有多昏庸?
其二,宦官专权,皇帝太听信宦官的误导。
景耀六年(263年),姜维听说钟会治兵关中,立即上表刘禅,派遣张翼、廖化分别驻守阳安关口和阴平桥头,防患于未然。但宦官黄皓迷信鬼神,劝说刘禅敌军不会到来,而蜀汉群臣也都不知道这件事。结果,魏军五路伐蜀,等到钟会将向骆谷,邓艾将入沓中时,后主刘禅才派廖化支援沓中,张翼和董阙支援阳安关口。
宦官如此弄权,耽误了国家大事。
其三,魏国实在太强大,邓艾和钟会很会打仗。
魏国的实力比蜀汉强大多了,土地和人口都比蜀汉大好几倍,经济也比蜀汉发达,总兵力是蜀汉的三四倍,姜维心有余而力不足。
-
刘备要是光复汉室又会怎么样 汉献帝又会是什么下场 2024-06-27
-
胡质:三国时期曹魏官员,他的一生经历了什么? 2024-05-04
-
刘备死后诸葛亮掌权 诸葛亮为何没有选择称帝 2024-07-31
-
这两位都是降蜀之将,为什么待遇截然不同? 2024-02-01
-
草船借箭吴魏为什么都只是精神上的胜利? 2024-01-31
-
赵云:三国时期蜀汉名将,被后世赞为有大臣局量的儒将 2024-04-30
朝代 | 都城 | 建立者 | ||
---|---|---|---|---|
夏朝 | 安邑 | 大禹 | ||
商朝 | 亳 | 商汤 | ||
周朝 | 西周 | 镐京 | 周武王姬发 | |
东周 | 洛邑 | 周平王姬宜臼 | ||
春秋 | - | - | ||
战国 | - | - | ||
秦朝 | 咸阳 | 始皇帝嬴政 | ||
西楚 | 彭城 | 西楚霸王项羽 | ||
汉朝 | 西汉 | 长安 | 汉高帝刘邦 | |
新 | 常安 | 王莽 | ||
玄汉 | 宛城 洛阳 长安 |
汉更始帝刘玄 | ||
东汉 | 洛阳 | 汉光武帝刘秀 | ||
三国 | 曹魏 | 洛阳 | 魏文帝曹丕 | |
蜀汉 | 成都 | 汉昭烈帝刘备 | ||
东吴 | 建业 | 吴大帝孙权 | ||
晋朝 | 西晋 | 洛阳 | 晋武帝司马炎 | |
东晋 | 建康 | 晋元帝司马睿 | ||
五胡十六国 | - | 见五胡十六国表 | ||
南 北 朝 |
南朝 | 刘宋 | 建康 | 宋武帝刘裕 |
萧齐 | 建康 | 齐高帝萧道成 | ||
萧梁 | 建康 | 梁武帝萧衍 | ||
南陈 | 建康 | 陈武帝陈霸先 | ||
北朝 | 北魏 | 平城 | 魏道武帝拓跋珪 | |
洛阳 | 魏孝文帝拓跋宏 | |||
东魏 | 邺 | 魏孝静帝元善见 | ||
西魏 | 长安 | 魏文帝元宝炬 | ||
北齐 | 邺 | 齐文宣帝高洋 | ||
北周 | 长安 | 周孝闵帝宇文觉 | ||
隋朝 | 大兴 | 隋文帝杨坚 | ||
唐朝 | 长安 | 唐高祖李渊 | ||
五代 十国 |
后梁 | 开封 | 后梁太祖朱温 | |
后唐 | 洛阳 | 后唐庄宗李存勖 | ||
后晋 | 开封 | 后晋高祖石敬瑭 | ||
后汉 | 开封 | 后汉高祖刘暠 | ||
后周 | 开封 | 后周太祖郭威 | ||
十国 | - | 见五代十国表 | ||
宋朝 | 北宋 | 开封 | 宋太祖赵匡胤 | |
南宋 | 临安 | 宋高宗赵构 | ||
契丹 辽朝 西辽 |
上京 汴京 虎思斡耳朵 |
辽太祖耶律阿保机 辽太宗耶律德光 辽德宗耶律大石 |
||
大理国 | 太和城 | 大理太祖段思平 | ||
西夏 | 兴庆府 | 夏景宗李元昊 | ||
金朝 | 会宁 | 金太祖完颜阿骨打 | ||
中都 | 海陵王完颜亮 | |||
开封 | 金宣宗完颜珣 | |||
元朝 | 大都 | 铁木真 元世祖忽必烈 |
||
明朝 | 北京 | 明太祖朱元璋 | ||
清朝 | 盛京 北京 |
清太祖努尔哈赤 清太宗皇太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