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众多名将中,有哪些人最后的结局是战死沙场?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今天历史名人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在正史中,三国有四位名将战死沙场,真正做到了马革裹尸,按理来说,作为武将,战死沙场是最好的归宿,但是,谁死的最不值呢?谁死的最憋屈呢?
这里面按战死的先后顺利排列。
颜良是河北四庭柱之首,孔融称赞颜良勇冠三军。
颜良虽猛,但是,在万马军中,被关羽斩杀。
《三国志 关羽传》记载:羽望见良麾盖,策马刺良於万众之中,斩其首还,绍诸将莫能当者,遂解白马围。
建安五年(200年),袁绍派大将颜良进攻白马(今河南滑县),曹操派张辽和关羽为先锋,关羽看到颜良的麾盖,策马在万军之中,将颜良斩杀。
还有一种说法,当时曹操率军分开渡河,奇袭白马,颜良大惊,仓促迎战,被关羽斩杀。
《三国志 武帝纪》记载:公乃引军兼行趣白马,未至十馀里,良大惊,来逆战。使张辽、关羽前登,击破,斩良。
颜良因为轻敌战死,但是,死于关羽之手,也算值得了。
第二位战死沙场的是夏侯渊。
夏侯渊是曹魏名将,是曹操西部战线的军事统帅,擅长打运动战,千里奔袭作战,有虎步关右的美誉。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在汉中定军山一战中,夏侯渊因为轻敌,加上黄忠太猛,被黄忠斩杀。
《三国志 黄忠传》记载:建安二十四年,於汉中定军山击夏侯渊。渊众甚精,忠推锋必进,劝率士卒,金鼓振天,欢声动谷,一战斩渊,渊军大败。
还有一种说法,当时刘备军趁夜里烧围鹿角,夏侯渊派张郃守卫东围,夏侯渊亲自守卫南围,张郃作战失利,夏侯渊分兵救援张郃,自己带几百人去修鹿角,被刘备军突袭,夏侯渊随即战死。
《三国志 夏侯渊传》记载:二十四年正月,备夜烧围鹿角。渊使张郃护东围,自将轻兵护南围。备挑郃战,郃军不利。渊分所将兵半助郃,为备所袭,渊遂战死。
夏侯渊因为轻敌战死,死于黄忠之手,也算是值得了。
第三位战死沙场的是关羽。
关羽作为刘备手下首席大将,镇守荆州,在襄樊之战中,水淹七军,吓得曹操甚至想迁都,威震华夏。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关羽在樊城和曹操大将曹仁、于禁、徐晃等作战,孙权从背后偷袭荆州,关羽腹背受敌,最终在魏、吴双方的联合进攻下,兵败被杀。
当时,关羽被徐晃的援军击败,关羽退走,这时,孙权占据了江陵,守将糜芳和士仁投降了孙权,关羽丢失大后方,士卒离散,走投无路,兵败被杀。
《三国志 关羽传》记载:权已据江陵,尽虏羽士众妻子,羽军遂散。权遣将逆击羽,斩羽及子平于临沮。
还有一种说法,当时,孙权派朱然和潘璋切断关羽归路,关羽在临沮被潘璋部将马忠擒获,然后被杀。
一代名将关羽,在曹操和孙权的联手之下,战死了,非常可惜。
第四位战死沙场的是张郃。
张郃作为曹魏五子良将之一,以用兵巧变著称,张郃料战势地形,无不如计,连诸葛亮等都非常忌惮他。
太和五年(231年),诸葛亮第四次北伐,张郃率军到略阳迎战,诸葛亮退守祁山,张郃追到木门,与诸葛亮军交战,箭射中了张郃右膝,张郃战死。
《三国志 张郃传》记载:诸葛亮复出祁山,诏郃督诸将西至略阳,亮还保祁山,郃追至木门,与亮军交战,飞矢中郃右膝,薨。
还有一种说法,建兴九年(231年),诸葛亮第四次北伐,因为粮草用尽,只得退军,张郃率军追击,诸葛亮设下埋伏,张郃在木门,进入了诸葛亮的埋伏圈,弓弩齐发,张郃及其部下全被诸葛亮军射死。
《三国志 诸葛亮传》记载:九年,亮复出祁山,以木牛运,粮尽退军,与魏将张郃交战,射杀郃。
张郃作为曹魏名将,死于诸葛亮之手,也算值得了。
而这四位名将中,死的最不值的就数关羽了,关羽作为万人敌,死于东吴无名鼠辈马忠的手里,简直太憋屈了,令人感到不平。
-
曹髦:曹魏第四位皇帝,他最后怎么死的? 2024-02-23
-
刘备当初对诸葛亮可谓是言听计从 刘备做皇帝后为何态度大变 2024-05-09
-
董卓死后,他手下的五大中郎将和四大校尉结局怎么样了? 2024-03-02
-
如果马谡不守街亭,诸葛亮最心仪的人选是谁? 2024-03-25
-
吕布和黄忠都是射箭的高手 黄忠为什么有三国第一神射手的称号 2023-12-28
-
华佗的医学思想是怎么产生的?“五禽戏”是什么? 2024-02-28
朝代 | 都城 | 建立者 | ||
---|---|---|---|---|
夏朝 | 安邑 | 大禹 | ||
商朝 | 亳 | 商汤 | ||
周朝 | 西周 | 镐京 | 周武王姬发 | |
东周 | 洛邑 | 周平王姬宜臼 | ||
春秋 | - | - | ||
战国 | - | - | ||
秦朝 | 咸阳 | 始皇帝嬴政 | ||
西楚 | 彭城 | 西楚霸王项羽 | ||
汉朝 | 西汉 | 长安 | 汉高帝刘邦 | |
新 | 常安 | 王莽 | ||
玄汉 | 宛城 洛阳 长安 |
汉更始帝刘玄 | ||
东汉 | 洛阳 | 汉光武帝刘秀 | ||
三国 | 曹魏 | 洛阳 | 魏文帝曹丕 | |
蜀汉 | 成都 | 汉昭烈帝刘备 | ||
东吴 | 建业 | 吴大帝孙权 | ||
晋朝 | 西晋 | 洛阳 | 晋武帝司马炎 | |
东晋 | 建康 | 晋元帝司马睿 | ||
五胡十六国 | - | 见五胡十六国表 | ||
南 北 朝 |
南朝 | 刘宋 | 建康 | 宋武帝刘裕 |
萧齐 | 建康 | 齐高帝萧道成 | ||
萧梁 | 建康 | 梁武帝萧衍 | ||
南陈 | 建康 | 陈武帝陈霸先 | ||
北朝 | 北魏 | 平城 | 魏道武帝拓跋珪 | |
洛阳 | 魏孝文帝拓跋宏 | |||
东魏 | 邺 | 魏孝静帝元善见 | ||
西魏 | 长安 | 魏文帝元宝炬 | ||
北齐 | 邺 | 齐文宣帝高洋 | ||
北周 | 长安 | 周孝闵帝宇文觉 | ||
隋朝 | 大兴 | 隋文帝杨坚 | ||
唐朝 | 长安 | 唐高祖李渊 | ||
五代 十国 |
后梁 | 开封 | 后梁太祖朱温 | |
后唐 | 洛阳 | 后唐庄宗李存勖 | ||
后晋 | 开封 | 后晋高祖石敬瑭 | ||
后汉 | 开封 | 后汉高祖刘暠 | ||
后周 | 开封 | 后周太祖郭威 | ||
十国 | - | 见五代十国表 | ||
宋朝 | 北宋 | 开封 | 宋太祖赵匡胤 | |
南宋 | 临安 | 宋高宗赵构 | ||
契丹 辽朝 西辽 |
上京 汴京 虎思斡耳朵 |
辽太祖耶律阿保机 辽太宗耶律德光 辽德宗耶律大石 |
||
大理国 | 太和城 | 大理太祖段思平 | ||
西夏 | 兴庆府 | 夏景宗李元昊 | ||
金朝 | 会宁 | 金太祖完颜阿骨打 | ||
中都 | 海陵王完颜亮 | |||
开封 | 金宣宗完颜珣 | |||
元朝 | 大都 | 铁木真 元世祖忽必烈 |
||
明朝 | 北京 | 明太祖朱元璋 | ||
清朝 | 盛京 北京 |
清太祖努尔哈赤 清太宗皇太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