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当初敢造李渊的反 朱棣为何做不到
- 中文名:朱棣(1360~1424)
- 别称:明成祖,永乐大帝
- 国籍:中国明朝
- 民族:汉族
- 出生地:应天(今江苏南京)
- 出生日期:1360年5月2日(庚子年)
- 逝世日期:1424年8月12日
- 主要成就:编修《永乐大典》,经营东北;派郑和下西洋,占领安南,五征漠北
- 代表作品:《御制弘仁普济天妃宫诗》
- 在位时间:1402年至1424年
- 庙号:太宗(嘉靖时改为成祖)
- 谥号:启天弘道高明肇运圣武神功纯仁至孝文皇帝
- 年号:永乐
- 陵墓:长陵
- 前任:朱允炆(明惠宗)
- 继任:朱高炽(明仁宗)
- 姓名:李世民(599.1.23~649.7.10)
- 别称:唐太宗,天可汗
- 国籍:唐朝
- 民族:汉族
- 出生地:陕西武功别馆(今陕西省武功县)
- 出生日期:公元599年1月23日(己卯年)
- 逝世日期:公元649年7月10日
- 主要成就:文韬武略,平定乱世,开疆扩土,贞观之治,求贤纳谏,宽厚爱民
- 代表作品:《帝范》,《贞观政要》等
- 在位时间:公元626年登基(在位23年)
- 庙号:太宗
- 谥号: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
- 尊号:天可汗(唐周边各民族尊称)
- 年号:贞观
- 上一任皇帝:李渊(唐高祖)
- 下一任皇帝:李弘(唐义宗)
- 姓名:李渊(公元566~公元635)
- 别名:李叔德
- 国籍:唐朝
- 民族:汉族
- 出生地:长安
- 出生日期:公元566年十二月初六(1月13日)
- 逝世日期:公元635年
- 职业:唐朝皇帝
- 主要成就:晋阳起兵 建立唐朝 抗击东突厥
- 庙 号:高祖
- 谥 号:神尧大圣大光孝皇帝
- 年号:武德
- 在位:618年6月18日-626年9月4日
- 陵墓:献陵
- 下一位皇帝:李世民(唐太宗)
为何李世民敢向李渊造反,而朱棣不敢对朱元璋下手?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李世民是历史上非常有名的一位皇帝,唐朝的第一个盛世就是他开创的。他不仅在唐朝的经济文化有着很大的作用,还对文化交流以及对外贸易上,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唐朝的建立,李世民是功不可没的,能力也是有目共睹。
然而,李渊并没封他为太子,因此才有了后面的玄武门之变。明朝时期,朱棣和他有着相同经历。他的父亲朱元璋在长子去世后,本来按照顺位轮到他们竞争皇位,朱元璋却把皇位给了长孙。
朱棣心中虽然不服气,但也没敢在父亲在世时候造反。那么,是什么原因让李世民敢向李渊造反,而他不敢在朱元璋在位时造反呢?
01李世民与玄武门之变
李世民十八岁时,就开始跟着李渊一起起兵,不但能力很强,而且还为李渊出谋划策。在李渊的眼里,他不仅仅是儿子,还是自己身边一名不可或缺的将士。在建立唐朝这一过程中,许多非常重大的战役,都是他带领士兵打下来的。
因此,他的才能除了李渊欣赏之外,很多大臣也十分信任他。唐朝建立后,中原这片领土上仍然存在许多分割势力,形势也极其不稳定。
为了扫清这些阻碍,李世民先后发动了四次大型战争,每一次战役的难度系数非常高。在历经无数次化险为夷后,他成功剿灭了刘武周、薛举、王世充等重要割据势力。正因为他取得了战役的成功,才让唐朝的领土不断扩大,还掌握了朝政大权。
所以,他当之无愧成为了唐朝最有风头的一个人物,且朝廷中大部分的贤臣很看好他,朝中的各大势力不断向他靠拢。李渊见状,顿时感到自己的皇位受到了威胁,便处处打压他的势力。
一开始,李世民并不理解父亲为何这样做,直到后来他将太子封给了他的哥哥李建成,他才明白父亲是嫉妒自己的能力远远超过了他。不仅李渊嫉妒他的才能,就连太子李建成也如此。
他觉得自己的太子位坐得不够安稳,其中最大障碍就是李世民。于是,他便伙同对其不满的齐王元吉,还收买了李渊身边的人来抹黑李世民,从而达到占领李世民兵权的目的。不仅如此,他还给李世民下毒,想要将其毒死,不过并没有成功。
李世民本来就对李渊立太子这一事很不满,再加上这些种种针对他的行为,彻底惹怒了他。随后,便拉开了玄武门之变的帷幕,李建成一心只想干掉他,便跑去向李渊告发。
他得知这一消息后,干脆先发制人,带领士兵埋伏在玄武门,进而采用诱骗术引诱李建成他们前来。能力的悬殊注定了结局,只见他一声令下,士兵们直接把李建成等人围剿了起来,并干脆利索地除掉了他们。
除掉李建成等人后,李世民还率兵进宫控制住了李渊,并且威逼他将皇位让给自己,李渊眼看不妙,也就同意让出了皇位。李世民登基后的第二年,将年号改为贞观,这也就是史上人人知晓的“贞观之治”。
02朱棣与靖难之役
明朝时期,一位有着和李世民同样遭遇的皇帝,他就是朱棣。看过他们故事的都知道,两人都属于才华横溢、战略高明的皇帝。虽然都是通过造反夺取了政权,但时间上却大不相同。
朱棣是在其父亲死后,才敢进行这一系列的举动。早年间,朱元璋在外征战时,他年龄还很小,并没有参与到战争中。而他真正参与到朱元璋军队的时候,已经20岁了。
他的能力在军队中不算多么出众,士兵们也没有过多在意他,因此他也没有什么军事大权。等到朱元璋打下明朝这一片江山的时候,他上有哥哥朱标,下有一群弟弟们,造反称帝这事想都不敢想。
并且朱元璋和他的感情十分深厚,他们经常在一起谈论军事,哥哥朱标对他更是爱护倍至。家人对自己如此的宠爱,朱棣又有什么理由造反呢?
不幸的是,被封为皇太子的朱标英年早逝,依照规定,皇太子应该由朱棣来。然而,朱元璋临死前却把皇位的继承权给了他的孙子,父亲的这一决定,让朱棣的心里多多少少都有些不服气,但当下还是选择尊重。
年幼的朱允炆登上皇位后,在面对各大诸王势大的问题常常感到头疼不已。于是,便选择听从内阁人员的提议,先后对各大诸王的势力进行剥削。由于使用手段太过于残暴,导致湘王在自己的封地惨死,这让朱棣也感受到了威胁。
本来,他还想用装傻来逃过一劫,奈何朱允炆根本就不给他留余地。甚至还派人监视着他,不允许他有任何的小动作,如果有立马将其斩杀。朱棣眼看着自己越来越被动,干脆选择了造反,打着靖难之名发动了战役。
朱允炆自认为兵力已经足够强悍,然而,与朱棣在交战中屡屡战败。朱棣虽然次次取胜,但由于自己手中的兵力不足,一开始被打压在北方无法进攻。
后来,他选择放弃自己后方的大本营直攻南京城,趁朱允炆毫无防备,取得了靖难战争的胜利,且成功拿下政事大权。朱棣登基后,还为明朝开创了永乐盛世。
03结语
同样作为开国皇帝之子,朱棣和李世民终究存在着很大差距。李世民还没成为皇帝前,能力早已超过李渊,而朱棣与朱元璋能力相差实在太大,造反肯定没有什么好结果。
但不得不说,李世民和朱棣都被世人堪称为明君,分别开创了贞观之治和永乐盛世。
-
长孙皇后被李世民喜爱是因为什么? 2024-05-21
-
武则天的家世背景怎么样?武则天的性格是如何养成的? 2024-02-27
-
姚崇为何能被称为名相?对唐朝有哪些贡献? 2024-06-28
-
唐太宗为什么要三难禄东赞?真相是什么? 2024-08-06
-
唐朝名将李孝恭和李世民的关系 李孝恭和李靖谁的战功大? 2023-12-17
-
李隆基从连杀三个儿子到霸占儿媳 李隆基为何如此丧心病狂 2024-04-26
朝代 | 都城 | 建立者 | ||
---|---|---|---|---|
夏朝 | 安邑 | 大禹 | ||
商朝 | 亳 | 商汤 | ||
周朝 | 西周 | 镐京 | 周武王姬发 | |
东周 | 洛邑 | 周平王姬宜臼 | ||
春秋 | - | - | ||
战国 | - | - | ||
秦朝 | 咸阳 | 始皇帝嬴政 | ||
西楚 | 彭城 | 西楚霸王项羽 | ||
汉朝 | 西汉 | 长安 | 汉高帝刘邦 | |
新 | 常安 | 王莽 | ||
玄汉 | 宛城 洛阳 长安 |
汉更始帝刘玄 | ||
东汉 | 洛阳 | 汉光武帝刘秀 | ||
三国 | 曹魏 | 洛阳 | 魏文帝曹丕 | |
蜀汉 | 成都 | 汉昭烈帝刘备 | ||
东吴 | 建业 | 吴大帝孙权 | ||
晋朝 | 西晋 | 洛阳 | 晋武帝司马炎 | |
东晋 | 建康 | 晋元帝司马睿 | ||
五胡十六国 | - | 见五胡十六国表 | ||
南 北 朝 |
南朝 | 刘宋 | 建康 | 宋武帝刘裕 |
萧齐 | 建康 | 齐高帝萧道成 | ||
萧梁 | 建康 | 梁武帝萧衍 | ||
南陈 | 建康 | 陈武帝陈霸先 | ||
北朝 | 北魏 | 平城 | 魏道武帝拓跋珪 | |
洛阳 | 魏孝文帝拓跋宏 | |||
东魏 | 邺 | 魏孝静帝元善见 | ||
西魏 | 长安 | 魏文帝元宝炬 | ||
北齐 | 邺 | 齐文宣帝高洋 | ||
北周 | 长安 | 周孝闵帝宇文觉 | ||
隋朝 | 大兴 | 隋文帝杨坚 | ||
唐朝 | 长安 | 唐高祖李渊 | ||
五代 十国 |
后梁 | 开封 | 后梁太祖朱温 | |
后唐 | 洛阳 | 后唐庄宗李存勖 | ||
后晋 | 开封 | 后晋高祖石敬瑭 | ||
后汉 | 开封 | 后汉高祖刘暠 | ||
后周 | 开封 | 后周太祖郭威 | ||
十国 | - | 见五代十国表 | ||
宋朝 | 北宋 | 开封 | 宋太祖赵匡胤 | |
南宋 | 临安 | 宋高宗赵构 | ||
契丹 辽朝 西辽 |
上京 汴京 虎思斡耳朵 |
辽太祖耶律阿保机 辽太宗耶律德光 辽德宗耶律大石 |
||
大理国 | 太和城 | 大理太祖段思平 | ||
西夏 | 兴庆府 | 夏景宗李元昊 | ||
金朝 | 会宁 | 金太祖完颜阿骨打 | ||
中都 | 海陵王完颜亮 | |||
开封 | 金宣宗完颜珣 | |||
元朝 | 大都 | 铁木真 元世祖忽必烈 |
||
明朝 | 北京 | 明太祖朱元璋 | ||
清朝 | 盛京 北京 |
清太祖努尔哈赤 清太宗皇太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