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妃被称辛者库贱婢是因为什么?
良妃,卫氏,满洲正黄旗人,内管领阿布鼐女,康熙帝妃嫔。跟着历史名人小编一起探寻。
辛者库是包衣的一种,和包衣佐领一样,为皇室服务。
辛者库虽然是奴才的意思,可是满清官员在皇帝面前都称奴才,例如和珅在乾隆皇帝面前就是满口奴才。
辛者库出身的人身份也不是那么低贱。他们可以有自己的家奴,佣人。他们可以参加科举,做官。不是所有辛者库的人都是罪人。
大将军年羹尧的祖先是明朝官吏。其祖年有升与年仲隆父子,于崇德五年至七年松锦会战中被俘,族人被收编入汉军包衣佐领下,成为包衣奴才。
后来,年氏一家受尽皇帝恩宠。年遐龄任工部侍郎、湖广巡抚;一等公、太傅。其子年羹尧中了进士,官至四川总督、川陕总督、抚远大将军,加封太保、一等公。其女儿就是《甄嬛传》里的贵妃——华妃。
百龄是辛者库出身,后来升任大学士。
辛者库出身的人也可以高官厚禄。
在清代,有许多皇帝侧妃、庶妃都是辛者库出身,例如康熙定妃(十二阿哥胤祹生母);雍正敦肃皇贵妃年氏、谦妃(六阿哥弘曕生母);乾隆孝仪纯皇后、嘉庆华妃等,她们都是包衣奴才出身。
唯独良妃被称为辛者库贱婢。
清朝那么多辛者库出身的后妃,都很尊贵,唯独良妃被称为辛者库贱婢。
还珠格格里的令妃,就是包衣奴才出身。她死后被封为孝仪纯皇后。
令妃魏佳氏,本为魏氏,是内管领魏清泰的女儿,原属满洲正黄旗包衣,后被乾隆帝抬入满洲镶黄旗,即“抬旗”。她就是电视剧《延禧攻略》里魏璎珞。
令妃后来成为贵妃,死后被追封为皇后。没有人贬低令妃的身份,也没有人说她是贱婢。
敦肃皇贵妃年氏,因为她,雍正皇帝给他们全家抬旗,成为汉军镶黄旗人。年妃被封为皇贵妃。
《清列代后妃传稿》记载:良妃卫氏,满洲正黄旗,包衣人内管领阿布鼐之女。按八旗通志,满洲正黄旗包衣第三参领所属第七管领。
这些出身包衣的后妃,只有良妃,被康熙皇帝说成是辛者库贱婢。
太子被废,八阿哥是呼声最高的新太子人选,但康熙说:“胤禩未曾更事,近又罹难,且其母家亦甚微贱,尔等其再思之。”
康熙对良妃应该是爱恨交加。
电视剧《寂寞空庭春欲晚》里,良妃和纳兰容若原是一对恋人。康熙爱良妃,但是良妃心里有纳兰,因此康熙对良妃的感情十分纠结,又爱又恨。
历史上的康熙对良妃的感情也很矛盾。
一方面,康熙爱良妃。
《清代十三朝宫闱秘史》记载:“(良妃卫氏)美艳冠一宫,宠幸无比,且体有异香,洗之不去,即使唾液亦含芬芳气。”
康熙起初应该是喜欢良妃的,否则良妃不会20岁就生下八阿哥胤禩。
康熙给了良妃死后哀荣。
50岁的良妃去世了,康熙亲自主持良妃初满月礼祭祀典礼。亲自撰写了两篇祭文,亲自祭奠,举酒哀悼。
皇太后、皇太妃、皇后等的祭祀礼仪皇帝会亲自出席,妃嫔大臣等的祭祀礼仪皇帝很少参加。康熙亲自主持良妃祭典,足间康熙对良妃的感情。
一方面,康熙恨良妃。
良妃生子之后,大约皇帝不再宠幸她,但是还在给她升职,从嫔,升到妃。良妃封妃是单独册封的,不是统一册封。
可见康熙皇帝对良妃不断施恩,大约是希望良妃知恩图报吧!
良妃死后,康熙皇帝骂皇八子胤禩为“辛者库贱婢所生,自幼心高阴险”。
辛者库贱婢这句话应该是康熙说的气话。
胤禩是康熙喜欢的孩子。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康熙封四位阿哥为贝子。八阿哥胤禩为多罗贝勒,是其中最年轻的一位。康熙经亲自培养,栽培老八。
良妃是康熙钦封的妃子,不久前还主持良妃的丧仪,如今却骂良妃的“辛者库贱婢”了,可见皇帝是气糊涂了。
作为一个精明的皇帝,竟然因为良妃而糊涂了,由此可见良妃的重要性,她能左右皇帝的喜怒哀乐。皇帝对良妃的感情是爱恨交织。
康熙和良妃之间到底有着怎样的爱恨纠葛,他们自己大约都不清楚。事到如今,后人更是无法知道真相。大多数都是猜测而已。本文也只是根据史料和电视剧进行猜测。润杨希望他们是有情人。
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华丽深邃的紫禁城,掩埋的是清梦一席,热泪两行。康熙与良妃可曾也是一对有过爱,有过怨,有过恨的一对怨偶?
我独自伫立在万人中央,凝睇你的方向,蛾眉这样短,而天涯已那般长……
如梨花般遗世独立的良妃,也许是一代雄主康熙皇帝心头,爱而不得的朱砂痣
-
顺妃:甄嬛的侄女,18岁入宫最后结局如何? 2024-03-01
-
雍正用一块白水煮的肥肉考验弘历,这是为什么呢? 2024-03-09
-
朝鲜进贡了12名美女,多尔衮为何一个也看不上? 2024-02-29
-
嘉庆帝给和珅定的第一条大罪是什么? 2024-07-21
-
康熙嫔妃色赫图氏是什么出身?她最后是什么结局? 2024-03-17
-
历史上顺治为何会对董鄂妃沉迷不已?有何传奇之处 2024-03-17
朝代 | 都城 | 建立者 | ||
---|---|---|---|---|
夏朝 | 安邑 | 大禹 | ||
商朝 | 亳 | 商汤 | ||
周朝 | 西周 | 镐京 | 周武王姬发 | |
东周 | 洛邑 | 周平王姬宜臼 | ||
春秋 | - | - | ||
战国 | - | - | ||
秦朝 | 咸阳 | 始皇帝嬴政 | ||
西楚 | 彭城 | 西楚霸王项羽 | ||
汉朝 | 西汉 | 长安 | 汉高帝刘邦 | |
新 | 常安 | 王莽 | ||
玄汉 | 宛城 洛阳 长安 |
汉更始帝刘玄 | ||
东汉 | 洛阳 | 汉光武帝刘秀 | ||
三国 | 曹魏 | 洛阳 | 魏文帝曹丕 | |
蜀汉 | 成都 | 汉昭烈帝刘备 | ||
东吴 | 建业 | 吴大帝孙权 | ||
晋朝 | 西晋 | 洛阳 | 晋武帝司马炎 | |
东晋 | 建康 | 晋元帝司马睿 | ||
五胡十六国 | - | 见五胡十六国表 | ||
南 北 朝 |
南朝 | 刘宋 | 建康 | 宋武帝刘裕 |
萧齐 | 建康 | 齐高帝萧道成 | ||
萧梁 | 建康 | 梁武帝萧衍 | ||
南陈 | 建康 | 陈武帝陈霸先 | ||
北朝 | 北魏 | 平城 | 魏道武帝拓跋珪 | |
洛阳 | 魏孝文帝拓跋宏 | |||
东魏 | 邺 | 魏孝静帝元善见 | ||
西魏 | 长安 | 魏文帝元宝炬 | ||
北齐 | 邺 | 齐文宣帝高洋 | ||
北周 | 长安 | 周孝闵帝宇文觉 | ||
隋朝 | 大兴 | 隋文帝杨坚 | ||
唐朝 | 长安 | 唐高祖李渊 | ||
五代 十国 |
后梁 | 开封 | 后梁太祖朱温 | |
后唐 | 洛阳 | 后唐庄宗李存勖 | ||
后晋 | 开封 | 后晋高祖石敬瑭 | ||
后汉 | 开封 | 后汉高祖刘暠 | ||
后周 | 开封 | 后周太祖郭威 | ||
十国 | - | 见五代十国表 | ||
宋朝 | 北宋 | 开封 | 宋太祖赵匡胤 | |
南宋 | 临安 | 宋高宗赵构 | ||
契丹 辽朝 西辽 |
上京 汴京 虎思斡耳朵 |
辽太祖耶律阿保机 辽太宗耶律德光 辽德宗耶律大石 |
||
大理国 | 太和城 | 大理太祖段思平 | ||
西夏 | 兴庆府 | 夏景宗李元昊 | ||
金朝 | 会宁 | 金太祖完颜阿骨打 | ||
中都 | 海陵王完颜亮 | |||
开封 | 金宣宗完颜珣 | |||
元朝 | 大都 | 铁木真 元世祖忽必烈 |
||
明朝 | 北京 | 明太祖朱元璋 | ||
清朝 | 盛京 北京 |
清太祖努尔哈赤 清太宗皇太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