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亮祖身为功臣又手握免死金牌 朱元璋为何还要处死他
- 姓 名:朱元璋(1328.10.21~1398.6.24)
- 别 名:重八兴宗国瑞
- 国 籍:中国明朝
- 民 族:汉族
- 出生地: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
- 出生日期:1328年10月21日(戊辰年)
- 逝世日期:1398年6月24日
- 职 业:皇帝
- 主要作品《大明太祖高皇帝御注道德真经》《御制皇陵碑》《周颠仙人传》等
- 主要成就:推翻蒙元统治,恢复华夏政权;结束民族压迫,恢复民族平等;剿灭群雄,驱逐胡元,建立明朝;加强中央集权,确立一世一元制;发展经济,恢复生产,开创洪武之治;重视文化教育,整顿吏治;恢复朝贡体系,提出“不征之国”
- 即位地点:应天(南京)
- 在位时间:1368年1月23日—1398年6月24日
- 即位年龄:40岁
- 在位时间:31年
- 享 年:71岁
- 庙 号:太祖
- 谥 号:高皇帝
- 年 号:洪武
- 陵 寝:明孝陵
对开国功臣朱亮祖无谋反之心,手握免死铁券,为何还被朱元璋处死?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名人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开国功臣朱亮祖犯下死罪,亮出免死金牌脱罪,朱元璋却说立斩不赦,那这些免死金牌有什么用?朱亮祖到底犯了多大的罪,即使手握免死铁券还被杀无赦?那跟随朱元璋建国的其他功臣都怎么样了?他们的免死金牌也变成催命符了吗?
朱亮祖
朱亮祖所犯之罪
在公元1380年,朱元璋便把朱亮祖抓到了京城,直接在朝堂上处死。但是朱亮祖并没有谋逆之心,亮出免死金牌也没用,但朱元璋不顾大臣为朱亮祖求饶,依旧下令将他斩立决。其实这不能怪朱元璋心狠手辣,只能说朱亮祖自作自受。
公元1368年朱元璋称帝后,朱亮祖率军北上将元朝赶出中原。天下太平以后,朱元璋召集群臣,嘉奖这一批开国功臣,并赐予“免死金牌”,朱亮祖被封为永嘉侯,几年后被派往两广地区镇守。
朱亮祖自以为山高皇帝远,在镇守地方做了朱元璋无法容忍的事情,触碰到了老朱的底线。朱亮祖与当地豪强狼狈为奸,非法收取地主的钱财,贪污受贿,欺压百姓。朱亮祖还克扣粮饷,很多农民工都被活活累死。
道同被赐死
朱亮祖家中的小妾仗势欺人,朱亮祖不管不顾,甚至还推波助澜。就因为他是开国功臣,位高权重,很多人不敢指责他。而县令道同昂刚正不阿,一直阻拦朱亮祖的行为,朱亮祖还对道同威逼利诱,但清廉的道同不为所动,因此也得罪了朱亮祖。
后来道同逮捕了鱼肉百姓的恶霸,将他们示众游街,这些恶霸们为了保命贿赂朱亮祖。朱亮祖组建饭局命令道同将罪犯放了,道同拒绝放出罪犯,指责朱亮祖贪污枉法,朱亮祖不顾他的反对,直接将囚犯放走,根本不顾明朝法律。
道同对朱亮祖的所作所为忍无可忍,准备上奏到朝廷弹劾朱亮祖,没想到朱亮祖先下手,污蔑道同辱骂功臣,不明真相的朱元璋下旨赐死道同。
朱元璋
朱亮祖以为自己可以高枕无忧,但赐死道同的圣旨下发后,朱元璋才收到弹劾朱亮祖的奏折,朱元璋这才知道事情的真相,下令追回圣旨却为时已晚,清官道同已被处死。朱元璋雷霆大怒,因为他身为一个皇帝,却被朱亮祖戏耍,杀了一位清廉的好官员。
为了安慰被错杀的道同,也为了震慑朝臣,朱元璋下令将朱亮祖抓回朝廷,一路上当地的百姓高兴至极。朱元璋此生最痛恨的就是贪官污吏,他在文武百官面前痛斥朱亮祖的罪行,下令斩除朱亮祖以泄民愤。
最终朱亮祖被拉去午门当即斩死,即便他是开国功臣,即便他有免死金牌,但皇帝要他死,他不得不死,这一切只能怪朱元璋贪污受贿,这样的结局朱亮祖罪有应得!
免死金牌真的有用吗
朱亮祖在朝廷恼羞成怒,大骂朱元璋兔死狗烹,这究竟是为什么?在朱元璋最痛恨贪官污吏的明朝,朱亮祖凭什么敢这么做?有人说他和朱元璋是兄弟,有人说他功高盖主,事情的真相是什么?免死金牌真的只是催命符吗?
在元朝末年这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借此崭露头角的人,不止朱元璋这个开国皇帝,还有很多其他的能人异士,其中就包括开国功臣朱亮祖。
朱亮祖朱元璋都姓朱,但并不是亲戚关系,只是同乡,朱亮祖自幼习武,并且头脑聪明,在乱世中也有着很强的自保能力。元朝末年各地纷纷揭竿起义,试图推翻暴乱,朱亮祖为了保护家乡召集兵力自卫。
朱元璋起义
后来朱亮祖遇到了猛人朱元璋,不仅丢掉了宁国府,他本人也俘获了。朱元璋得知朱亮祖骁勇善战,将他留在身边,朱亮祖为了保命赶紧答应下来。
但实际上他受降只是权宜之计,不久之后便再次归顺元朝廷,占据了宁国府,而此时朱元璋正在攻打金陵府,根本无暇顾及叛徒朱亮祖。
朱元璋攻下金陵以后,并没有忘记朱亮祖反叛之事,下令徐达和常遇春再次围攻宁国府,在这次的战役中,朱亮祖的军事才能被激发了,鲜有败绩的常遇春竟在战中受伤。气急败坏的朱元璋身披战甲,亲自带兵生擒了朱亮祖。
朱元璋登上皇位
都说优秀的将领都求贤若渴,朱元璋也一样,他并没有杀死朱亮祖,反而重用朱亮祖。朱亮祖自此效忠朱元璋,在征讨陈友谅等割据势力中立下了大功。
朱元璋能够得到皇位,主要靠的是手下骁勇善战的将士们,因此朱元璋登基以后,第一件事就是给跟随自己征战四方的将士,论功行赏,并且给他们加官进爵,同时还赐给他们丹书铁券。
如果这些追随他的开国大臣犯了法,遭到锦衣卫的追杀时,可以在关键时刻亮出“免死金牌”。为此不少大臣们都想费尽心思得到一战,就连一些将退休的大臣,还向朱元璋求一枚丹书铁券,为求报自己子孙后代的性命。
丹书铁券
但是在明朝这张保命符,对于王公大臣来说可就成了催命符。这和朱元璋本人的性格有着很大的关系,众所周知朱元璋是从平民当上的皇帝,但他生性多疑,为了保全自己打下的江山,在晚年的时候大开杀戒,诛杀了很多功臣,那些开国大将也没能幸免。
贪污受贿是老朱零容忍的,这些功臣基本都触犯了朱元璋的底线,即便拥有免死金牌,但游戏的规则是朱元璋定的,朱元璋让他们死,他们不得不死,免死金牌也成了一张催命符。
朱元璋为何杀死功臣
开国功臣李善长也曾获得两张免死金牌,但朱元璋想杀他,免死金牌又有什么用?不管是朱亮祖还是李善长,他们都触及皇帝的底线,不得不死。那么李善长犯了什么罪?朱元璋又是怎样对待其他功臣的?
李善长
大明开国宰相李善长只因在监狱中写了四句诗,就被朱元璋直接赐死,免死金牌都救不了他,实在让人唏嘘不已。但这只是朱元璋赐死他的直接原因,李善长76岁难逃一死,也是被故人胡惟庸所牵连。
在朱元璋御赐功臣免死铁券时,李善长得到了两块,这也让他在朝廷中无限风光。随着太子朱标的去世,朱元璋的疑心病更重了,对于大臣也逐渐起了杀心。李善长独断专权的行为,令朱元璋很不满意。
朱元璋借机暗示李善长收敛,李善长终于看清局势,便向朱元璋辞官还乡。虽然李善长身在乡野,但心思还是在朝堂之上,临近回家前向皇帝举荐了胡惟庸。而胡李两家还通过联姻成为了亲家,两家关系十分密切。
胡惟庸
随后在胡惟庸的努力下,他成为了宰相。胡惟庸不仅结党营私,还贪污受贿,在朝堂中他的势力越来越大,他还自以为朱元璋什么都不知道,其实朱元璋早就派锦衣卫监视他的行踪。
后来胡惟庸被抓入大牢,所做的恶事尽数被揭发,一年以后被朱元璋诛杀,胡惟庸的党羽接连被查。公元1390年,以李善长为首的八位开国功臣锒铛入狱。
朱棣奉旨回京后,到大牢中看望李善长,却听说李善长整天在吟诵一首诗:“上蔡东门狡兔肥,李斯何事忘南归。功成不解谋身退,直待咸阳竟属谁”。
李善长被处死
朱棣看到牢房墙上的诗后非常震惊,原诗最后一句本是直待咸阳血染衣,李善长居然改成直待咸阳竟属谁,这分明是在咒骂朱元璋的暴行。
此事被朱元璋知晓后,随后朱元璋便下令昔日跟随他的七位大将阖家斩立决。而李善长被赐自尽,全家也被处死,就算李善长手中有两张免死金牌,朱元璋也没能放过他。
在封建年代中,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这些大臣哪里敢和朱元璋抗衡。不管是朱亮祖还是李善长,亦或是其他几位开国功臣,他们虽然手握免死金牌,但是最终的结局都是咎由自取。
他们所做的事情都触及了皇帝的原则,朱元璋为了警醒百官,只能无视免死金牌的作用,将他们一一处死。
-
明朝时期的人才那么多 朱棣为何选郑和这个太监下西洋 2024-02-20
-
与航海家郑和齐名的陈诚,一生五次出使西域 2024-01-07
-
朱标真的是权力最大的太子吗 朱标不死朱棣有机会上位吗 2024-07-18
-
沈万三为帮朱元璋修城墙做了什么事情?最悲剧的炫富 2024-02-06
-
王弼的一生对朱元璋都做出了哪些贡献?他最后的结局如何? 2024-05-24
-
李永芳是什么人?他投降清朝造成了什么样的影响? 2024-05-10
朝代 | 都城 | 建立者 | ||
---|---|---|---|---|
夏朝 | 安邑 | 大禹 | ||
商朝 | 亳 | 商汤 | ||
周朝 | 西周 | 镐京 | 周武王姬发 | |
东周 | 洛邑 | 周平王姬宜臼 | ||
春秋 | - | - | ||
战国 | - | - | ||
秦朝 | 咸阳 | 始皇帝嬴政 | ||
西楚 | 彭城 | 西楚霸王项羽 | ||
汉朝 | 西汉 | 长安 | 汉高帝刘邦 | |
新 | 常安 | 王莽 | ||
玄汉 | 宛城 洛阳 长安 |
汉更始帝刘玄 | ||
东汉 | 洛阳 | 汉光武帝刘秀 | ||
三国 | 曹魏 | 洛阳 | 魏文帝曹丕 | |
蜀汉 | 成都 | 汉昭烈帝刘备 | ||
东吴 | 建业 | 吴大帝孙权 | ||
晋朝 | 西晋 | 洛阳 | 晋武帝司马炎 | |
东晋 | 建康 | 晋元帝司马睿 | ||
五胡十六国 | - | 见五胡十六国表 | ||
南 北 朝 |
南朝 | 刘宋 | 建康 | 宋武帝刘裕 |
萧齐 | 建康 | 齐高帝萧道成 | ||
萧梁 | 建康 | 梁武帝萧衍 | ||
南陈 | 建康 | 陈武帝陈霸先 | ||
北朝 | 北魏 | 平城 | 魏道武帝拓跋珪 | |
洛阳 | 魏孝文帝拓跋宏 | |||
东魏 | 邺 | 魏孝静帝元善见 | ||
西魏 | 长安 | 魏文帝元宝炬 | ||
北齐 | 邺 | 齐文宣帝高洋 | ||
北周 | 长安 | 周孝闵帝宇文觉 | ||
隋朝 | 大兴 | 隋文帝杨坚 | ||
唐朝 | 长安 | 唐高祖李渊 | ||
五代 十国 |
后梁 | 开封 | 后梁太祖朱温 | |
后唐 | 洛阳 | 后唐庄宗李存勖 | ||
后晋 | 开封 | 后晋高祖石敬瑭 | ||
后汉 | 开封 | 后汉高祖刘暠 | ||
后周 | 开封 | 后周太祖郭威 | ||
十国 | - | 见五代十国表 | ||
宋朝 | 北宋 | 开封 | 宋太祖赵匡胤 | |
南宋 | 临安 | 宋高宗赵构 | ||
契丹 辽朝 西辽 |
上京 汴京 虎思斡耳朵 |
辽太祖耶律阿保机 辽太宗耶律德光 辽德宗耶律大石 |
||
大理国 | 太和城 | 大理太祖段思平 | ||
西夏 | 兴庆府 | 夏景宗李元昊 | ||
金朝 | 会宁 | 金太祖完颜阿骨打 | ||
中都 | 海陵王完颜亮 | |||
开封 | 金宣宗完颜珣 | |||
元朝 | 大都 | 铁木真 元世祖忽必烈 |
||
明朝 | 北京 | 明太祖朱元璋 | ||
清朝 | 盛京 北京 |
清太祖努尔哈赤 清太宗皇太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