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当初三次救过汉献帝 汉献帝又是怎么对待曹操的
- 姓名:曹操(155年~220.3.15)
- 别名:曹孟德、曹吉利、曹阿瞒
- 国籍:三国
- 民族:汉族
- 出生地:沛国谯郡(今安徽亳州)
- 出生日期:155年(乙未年)
- 逝世日期:220年3月15日(庚子年)
- 职业: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
- 主要成就:实行屯田制,安抚流民
- 消灭群雄,统一北方
- 开创建安文学,提倡薄葬
- 代表作品:《观沧海》《龟虽寿》《让县自明本志令》等
- 谥号:武皇帝
- 庙号:太祖
- 陵墓:高陵
- 姓名:刘协(公元181~公元234)
- 别名:汉献帝、山阳公、刘伯和
- 国籍:中国汉朝
- 民族:汉族
- 出生地:洛阳
- 出生日期:181年4月2日(辛酉年)
- 逝世日期:234年4月21日
- 职业:汉朝皇帝、山阳公
- 谥号:孝献皇帝(魏)、孝愍皇帝(蜀汉)
- 在位:189年9月28日—220年11月25日
- 陵墓:禅陵
对曹操和汉献帝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名人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曹操和汉献帝的恩怨,曹操救了汉献帝三次,汉献帝的行为让人愤怒。
很多看过三国的朋友都了解,曹操是著名的奸雄,而汉献帝则是被曹操控制的一个傀儡,这个观点主要是后世提倡封建忠君爱国思想的人提出来的,那么我们以一个普通人的观点来看,看一看曹操和汉献帝究竟有哪些恩怨,曹操和汉献帝究竟谁做的对,谁做的错。曹操是汉朝的大臣后代,他的父亲做到了太尉,曹操在汉灵帝时期也做到了西园八校尉之一,可以说曹操家族是实实在在的汉朝旧臣,这也是很多人都抨击曹操的原因。
那么就让我们先来看一下曹操没有迎接汉献帝之前的天下的情况,当时董卓祸乱朝廷,各方势力都开始拥兵自重,北方的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汉朝的腐败已经不是一年两年的问题了,在之前就爆发了黄巾之乱,所以老百姓汉朝的统治是比较反感的,从黄巾军的人数也能看出来,老百姓对于汉献帝自然不是非常认同的,因此在曹丕废掉汉献帝的时候也没有老百姓反对,反而北方呈现出了一片祥和的局面。
所以说曹操做了北方的霸主,对于北方的老百姓是有好处的,一方面曹操改变了汉朝腐败的局面,呈现了一片建安风骨的局面,另一方面曹操重视生产,让北方的经济恢复的比较好。还有就是曹操的军事才能出色,击败了北方军阀,改变了北方割据混战的局面。这些如果换成汉献帝去做的话,恐怕汉献帝一样也做不到。
曹操没有迎接汉献帝之前,汉献帝连饭都吃不上,当时天下的诸侯非常多,有几个人愿意管一管汉献帝呢?这时候刘皇叔也没有出兵帮助一下汉献帝,反而帮助汉献帝吃上热饭的是曹操,可以说这是曹操对于汉献帝的救命之恩,没有曹操汉献帝可能都要病死饿死了。反观汉献帝,在进入了许昌之后,几次想要夺取曹操的大权,并且多次想要谋杀曹操。曹操虽然每次都杀死了汉献帝的同谋,但是从来没有对汉献帝下手,反而把自己的三个女儿嫁给了汉献帝,这是曹操对于汉献帝的不杀之恩。
曹操自己没有谋朝篡位,但是他的儿子曹丕谋朝篡位了,但是曹操在之前把曹丕的姐妹嫁给了汉献帝,所以曹丕就算是再凶残也不能杀死汉献帝了,这也是曹操保护汉献帝的一个做法。汉献帝退位之后,因为有曹操的女儿的缘故,汉献帝过的还算是不错,甚至做起了医生,这是曹操第三次保住了汉献帝的性命。
可以说曹操三次放过了汉献帝,而对于对自己有三次救命之恩的曹操,汉献帝是如何做的呢?他一直想要杀死曹操,而且多次联合大臣谋害曹操,与其说曹操是汉贼,不如说汉献帝忘恩负义。如果曹操不迎接汉献帝,汉献帝恐怕早就被黄巾军杀死了。如果曹操不放过汉献帝,汉献帝早就被曹操的手下杀死了。如果曹操不把女儿嫁给汉献帝,汉献帝能够安度晚年吗?这么来看,汉献帝想要夺权的行为确实让人愤怒。
-
正史中的王允:忠良之臣,英勇之人 2024-09-08
-
孙尚香和刘备在一起三年时间 两人为何连一个孩子都没有 2024-04-15
-
古代东吴投降蜀汉的将领有谁 他们的结局是什么 2024-04-24
-
司马懿一共有几个儿子?他们最后都是什么样的下场? 2024-06-29
-
吕布取得徐州是谁的错?真的是张飞醉酒造成的吗? 2024-02-27
-
关羽跟马超在葭萌关对战的话,会是什么样的结果? 2024-01-24
朝代 | 都城 | 建立者 | ||
---|---|---|---|---|
夏朝 | 安邑 | 大禹 | ||
商朝 | 亳 | 商汤 | ||
周朝 | 西周 | 镐京 | 周武王姬发 | |
东周 | 洛邑 | 周平王姬宜臼 | ||
春秋 | - | - | ||
战国 | - | - | ||
秦朝 | 咸阳 | 始皇帝嬴政 | ||
西楚 | 彭城 | 西楚霸王项羽 | ||
汉朝 | 西汉 | 长安 | 汉高帝刘邦 | |
新 | 常安 | 王莽 | ||
玄汉 | 宛城 洛阳 长安 |
汉更始帝刘玄 | ||
东汉 | 洛阳 | 汉光武帝刘秀 | ||
三国 | 曹魏 | 洛阳 | 魏文帝曹丕 | |
蜀汉 | 成都 | 汉昭烈帝刘备 | ||
东吴 | 建业 | 吴大帝孙权 | ||
晋朝 | 西晋 | 洛阳 | 晋武帝司马炎 | |
东晋 | 建康 | 晋元帝司马睿 | ||
五胡十六国 | - | 见五胡十六国表 | ||
南 北 朝 |
南朝 | 刘宋 | 建康 | 宋武帝刘裕 |
萧齐 | 建康 | 齐高帝萧道成 | ||
萧梁 | 建康 | 梁武帝萧衍 | ||
南陈 | 建康 | 陈武帝陈霸先 | ||
北朝 | 北魏 | 平城 | 魏道武帝拓跋珪 | |
洛阳 | 魏孝文帝拓跋宏 | |||
东魏 | 邺 | 魏孝静帝元善见 | ||
西魏 | 长安 | 魏文帝元宝炬 | ||
北齐 | 邺 | 齐文宣帝高洋 | ||
北周 | 长安 | 周孝闵帝宇文觉 | ||
隋朝 | 大兴 | 隋文帝杨坚 | ||
唐朝 | 长安 | 唐高祖李渊 | ||
五代 十国 |
后梁 | 开封 | 后梁太祖朱温 | |
后唐 | 洛阳 | 后唐庄宗李存勖 | ||
后晋 | 开封 | 后晋高祖石敬瑭 | ||
后汉 | 开封 | 后汉高祖刘暠 | ||
后周 | 开封 | 后周太祖郭威 | ||
十国 | - | 见五代十国表 | ||
宋朝 | 北宋 | 开封 | 宋太祖赵匡胤 | |
南宋 | 临安 | 宋高宗赵构 | ||
契丹 辽朝 西辽 |
上京 汴京 虎思斡耳朵 |
辽太祖耶律阿保机 辽太宗耶律德光 辽德宗耶律大石 |
||
大理国 | 太和城 | 大理太祖段思平 | ||
西夏 | 兴庆府 | 夏景宗李元昊 | ||
金朝 | 会宁 | 金太祖完颜阿骨打 | ||
中都 | 海陵王完颜亮 | |||
开封 | 金宣宗完颜珣 | |||
元朝 | 大都 | 铁木真 元世祖忽必烈 |
||
明朝 | 北京 | 明太祖朱元璋 | ||
清朝 | 盛京 北京 |
清太祖努尔哈赤 清太宗皇太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