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秦是为何会被暗杀?他又是如何找到凶手的?
- 中文名: 苏秦(公元前337年~公元前284年)
- 别 名: 季子
- 所处时代: 战国
- 民 族: 汉族
- 出生地: 雒阳(今河南洛阳)
- 出生日期:公元前337年
- 逝世日期:公元前284年
- 职 业: 纵横家
- 主要作品《苏子》
- 主要成就:游说六国合纵抗秦,身任六国宰相
- 师 承: 鬼谷子
- 同 门:张仪
苏秦是比张仪还要出色的纵横家,让历史名人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那刀光剑影的年代。
春秋战国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大乱世,也正是在这个乱世之中,各个诸侯国为了富国强兵,而不得不选择礼贤下士,因此那时的底层百姓们,得以凭借才学一步登天,这都是非常常见的一件事情。而在那众多的逆袭者之中,有这么一个人,他的光芒超越了当时全天下的英雄以及领袖。
苏秦,己姓,苏氏,名秦,字季子,他是雒阳人。他是战国时期著名的纵横家、外交家以及谋略家。对于外交家和谋略家,相信大家都是很熟悉的了,但是又有多少人知道纵横家是干什么的呢?
纵横家,是谋圣鬼谷子所创立的一个学术流派。是在战国时期以从事政治外交活动为主的一派,《汉书·艺文志》中将其列为“九流十家”之一。
在春秋战国时期,“纵横家”是指春秋战国时期一个独特的谋士群体,他们可以称之为中国五千年中,最早也是最特殊的外交政治家。他们朝秦暮楚,事无定主,反复无常,设第划谋多是从主观的政治要求出发。
而苏秦在早年时便投入了鬼谷子门下,学习纵横之术。学成后游历多年,却是潦倒而归。甚至连家人都私下讥笑他,不治生产而只逞口舌之利,舍本逐末。
据《战国策·秦策一》记载:(苏秦)说秦王书十上而说不行,黑貂之裘弊,黄金百斤尽,资用乏绝,去秦而归,羸縢履蹻,负书担橐,形容枯槁,面目犁黑,状有愧色。归至家,妻不下紝,嫂不为炊。父母不与言。苏秦喟叹曰:“妻不以我为夫,嫂不以我为叔,父母不以我为子,是皆秦之罪也。”
于是苏秦找到了《周书阴符》,并伏案钻研。最终在一年后,揣摩出了合纵连横之术,苏秦认为凭此,就可以去游说当世君王了。
之后,苏秦便开始了第二次周游列国,这次他选择目标,变为了山东六国,他向各国推销他的“合纵术”,即号召六国结盟以共抗秦国。
而苏秦此次游说列国,虽然说是遭遇过了不少的挫折,但他最终还是成功地劝说六国君主,使其同意他的意见,并订立了联盟抗秦的大战略。而在六国结盟后,便公推苏秦为合纵长,并让他担任了六国的国相。同时担任六个国家的国相,苏秦可谓是“飞上枝头变凤凰”了。
之后,苏秦担任了六国国相长达十五年时间,而在此期间,秦国因为畏惧六国联盟的实力,竟然都不敢出函谷关作战,由此也可见苏秦的影响力之大。
原本人们都以为压制住秦国的苏秦,可以在功成身退后老去。没想他的传奇人生竟然是以被刺杀而落幕的!
当时事情的起因,是因为苏秦与燕易王的母亲有私,而此事也被燕易王知道了,但他却更加的厚待苏秦。但是,苏秦依然害怕被杀,于是就提议前去齐国,以提高燕国地位,此事也得到了燕易王同意。于是,苏秦假装得罪了燕王逃到齐国,齐宣王任用他为客卿。
在齐宣王去世,齐湣王继位,苏秦就劝湣王厚葬宣王以表明孝顺,大兴土木以表明得志。但是其目的却是搞垮齐国,从而使燕国获利。
之后,苏秦便被人刺杀了。
据《史记·卷六十九·苏秦列传第九》记载:其后齐大夫多与苏秦争宠者,而使人刺苏秦,不死,殊而走。齐王使人求贼,不得。苏秦且死,乃谓齐王曰:“臣即死,车裂臣以徇于市,曰‘苏秦为燕作乱于齐’,如此则臣之贼必得矣。”
而当时齐国的众大夫因争宠,而派人刺杀苏秦,苏秦重伤未死。齐王派人捉拿凶手,没抓到。苏秦将死时,要求齐王以“帮助燕国在齐国从事反间活动”为名,将他车裂于市,并悬赏行刺之人以使贼人出现。而为了获取奖赏,凶手便会自己露面。齐王采纳了苏秦的方法,果真抓到了刺客,并杀了他为苏秦报仇。
苏秦在这件事上,发挥了自己身为谋略家的风范,也显示了他自身的谋略。在自己受到了致命伤之后,他没有慌张,也头脑冷静的知道自己是无法被治愈的,于是他镇定地想出利用自己的死亡,来为自己报仇的方法。不可谓不让人震惊和敬佩。
-
楚灵王生活在哪个历史?当时社会是什么样的? 2024-09-18
-
田穰苴有哪些成就,能让太史公为他立传? 2024-05-21
-
白起被秦昭襄王赐死后,他被葬在了哪里? 2024-02-25
-
王翦对秦国有怎样的功绩?为何被列为战国四大名将之一? 2024-10-20
-
赵武灵王被困沙丘长达三个月 最后为何会被活活饿死 2023-12-27
-
太子丹最后的结局是什么?最后是怎么死的? 2024-08-07
朝代 | 都城 | 建立者 | ||
---|---|---|---|---|
夏朝 | 安邑 | 大禹 | ||
商朝 | 亳 | 商汤 | ||
周朝 | 西周 | 镐京 | 周武王姬发 | |
东周 | 洛邑 | 周平王姬宜臼 | ||
春秋 | - | - | ||
战国 | - | - | ||
秦朝 | 咸阳 | 始皇帝嬴政 | ||
西楚 | 彭城 | 西楚霸王项羽 | ||
汉朝 | 西汉 | 长安 | 汉高帝刘邦 | |
新 | 常安 | 王莽 | ||
玄汉 | 宛城 洛阳 长安 |
汉更始帝刘玄 | ||
东汉 | 洛阳 | 汉光武帝刘秀 | ||
三国 | 曹魏 | 洛阳 | 魏文帝曹丕 | |
蜀汉 | 成都 | 汉昭烈帝刘备 | ||
东吴 | 建业 | 吴大帝孙权 | ||
晋朝 | 西晋 | 洛阳 | 晋武帝司马炎 | |
东晋 | 建康 | 晋元帝司马睿 | ||
五胡十六国 | - | 见五胡十六国表 | ||
南 北 朝 |
南朝 | 刘宋 | 建康 | 宋武帝刘裕 |
萧齐 | 建康 | 齐高帝萧道成 | ||
萧梁 | 建康 | 梁武帝萧衍 | ||
南陈 | 建康 | 陈武帝陈霸先 | ||
北朝 | 北魏 | 平城 | 魏道武帝拓跋珪 | |
洛阳 | 魏孝文帝拓跋宏 | |||
东魏 | 邺 | 魏孝静帝元善见 | ||
西魏 | 长安 | 魏文帝元宝炬 | ||
北齐 | 邺 | 齐文宣帝高洋 | ||
北周 | 长安 | 周孝闵帝宇文觉 | ||
隋朝 | 大兴 | 隋文帝杨坚 | ||
唐朝 | 长安 | 唐高祖李渊 | ||
五代 十国 |
后梁 | 开封 | 后梁太祖朱温 | |
后唐 | 洛阳 | 后唐庄宗李存勖 | ||
后晋 | 开封 | 后晋高祖石敬瑭 | ||
后汉 | 开封 | 后汉高祖刘暠 | ||
后周 | 开封 | 后周太祖郭威 | ||
十国 | - | 见五代十国表 | ||
宋朝 | 北宋 | 开封 | 宋太祖赵匡胤 | |
南宋 | 临安 | 宋高宗赵构 | ||
契丹 辽朝 西辽 |
上京 汴京 虎思斡耳朵 |
辽太祖耶律阿保机 辽太宗耶律德光 辽德宗耶律大石 |
||
大理国 | 太和城 | 大理太祖段思平 | ||
西夏 | 兴庆府 | 夏景宗李元昊 | ||
金朝 | 会宁 | 金太祖完颜阿骨打 | ||
中都 | 海陵王完颜亮 | |||
开封 | 金宣宗完颜珣 | |||
元朝 | 大都 | 铁木真 元世祖忽必烈 |
||
明朝 | 北京 | 明太祖朱元璋 | ||
清朝 | 盛京 北京 |
清太祖努尔哈赤 清太宗皇太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