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名人 名人故事 安史之乱分明是安禄山和史思明发动的 史思明到底是什么人

安史之乱分明是安禄山和史思明发动的 史思明到底是什么人

时间:2024-10-30 06:30:01 来源:旭珠
  • 中文名:史思明(703年~761年)
  • 别名:原姓阿史那,名崒干
  • 民族:突厥
  • 出生地:河北省涿州市
  • 出生日期:公元703年
  • 逝世日期:公元761年
  • 主要成就:发动安史之乱 讨伐奚和契丹
  • 官职:平卢军兵马使 范阳节度使
  • 地位:归义王→妫川王→大周元王→大燕皇帝
  • 中文名:安禄山(703年-757年)
  • 字号:字轧荦山
  • 国籍:唐朝
  • 民族:粟特
  • 出生地:营州柳城(今辽宁省朝阳)
  • 出生日期:703年1月22日
  • 逝世日期:757年1月29日
  • 职业:三镇节度使、大燕皇帝
  • 地位:柳城郡公→东平郡王→大燕皇帝
  • 谥号:光烈皇帝

还不了解:安史之乱的读者,下面历史名人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世人为什么只提安禄山,不提史思明?他在“安史之乱”中做了什么?

从著名历史学家王世贞的口中和《剑桥中国隋唐史》的记载中,可以看出史思明是这样一个胸怀宽广的人才。可以说,如果他的儿子史朝义,没有密谋杀害他,唐代可能已经被史思明推翻了。

这样一个获得如此高赞誉的人,当人们提到他参与的“安史之乱”时,往往会被忽略。相反,人们经常提到安禄山----安史之乱中的另一个人物,在谋略和才能上远不如史思明。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史思明为什么要被不如自己的安禄山碾压呢?

当我们谈论安史之乱时,安禄山是首先被我们所想到的,而不是史思明。这并不是说史思明不如安禄山,而是说安禄山太引人注目了。以及在名气上,安禄山确实是要出众很多。

原因很简单。安禄山比史思明更得到皇帝的心。在唐玄宗皇帝面前,安禄山不再是野心勃勃的,而是一个可以被别人揉捏的球。再加上安禄山和杨贵妃之间的离奇过去,他在民间声名鹊起。

安禄山很胖,有着传奇的经历。经过多年的艰苦努力,他成为了一名大唐三镇省特使,手握重兵,受到唐玄宗的信任。

历史记录:“晚年他很胖,腹部垂在膝盖上,体重330斤。只有当他举起肩膀时,他才能移动。”不可否认,安禄山是权力游戏中最好的玩家。他文武双全。他甚至不把皇帝放在眼里。他害怕成为李林甫。虽然安禄山是一个300多公斤的胖子,但他的肚子过了他的膝盖,但安禄山跳起胡舞却能像苍蝇一样流动自如。

此外,杨贵妃和唐玄宗还为安禄山举行了生日宴会,杨贵妃为安禄山举行了为期三天的沐浴仪式。这件事曾经让无数人感到惊讶,那就是比杨贵妃大一轮以上的安禄山,竟然拜杨贵妃为母。更可笑的是,在天宝十年(751年),也就是安禄山生日后的第三天,杨贵妃特地命令安禄山举行一个洗三仪式。这个仪式最初是为新生婴儿洗尘而举行的。

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场景。安禄山,假装是个婴儿,被杨皇妃放在一个大浴缸里,并亲自迎接他。仪式结束后,他命令人把安禄山像婴儿一样裹在襁褓里,放在一个彩色的轿子里,抬着他来回走动。当时,这是众所周知的,而安禄山,打扮成婴儿,是完全出了名的。

因此,在安史之乱中,安禄山的戏份最重,也最引人注目。史思明也是一个老谋深算的老狐狸,但他相对圆滑。安禄山死后,史思明接过接力棒,开始了下半场。

与安禄山相比,史思明可以说是非常严肃的。人们只记得他,因为唐玄宗曾经给他起了个名字。此外,就时间而言,安禄山在领导起义和身居高职方面都比史思明,早得多。

史思明和安禄山两人是发小。他们曾经一起去山上偷山羊,一起参军吃苦,一起在宫廷中担任要职。在天宝统治期间,史思明屡立战功,被任命为维和人员。唐玄宗亲自召见史思明,请求重用。天宝十一年,在安禄山的帮助下,史思明被提升为平陆人。

唐玄宗对安禄山很好,对史思明也很好,但是狼就是狼,不管它们吃多少肉,它们总有一天不满足。羽翼丰满时,安禄山果断举旗造反,史思明是他麾下头号猛将。

公元755年,史思明征服饶阳州县,公元756年,常山被征服。史思明领袖统兵,是一个精英和卓越的战士,在中原几乎是不可战胜的。大致上,只有郭子仪李光弼能暂时阻止他的进步。公元756年,唐肃宗的李亨在灵武即位,开始派兵抵抗叛军。公元757年,病重双目失明,被次子徐杀害。此时此刻,唐军和叛军正处于僵持状态。李亨派出郭子仪和李光弼,先后收复长安和洛阳。

安庆绪继安禄山之后成为伪燕的第二任皇帝。叛军本身就是叛军,和官军不一样。另外,安庆绪的水平有限,很多将领都不愿意在他的手下办事。史思明是其中之一。看见史思明兵力强大,不听调遣,安庆绪打算杀了史思明,接管他的大军。

他命令五千骑兵到范阳,准备剿灭史思明。而史思明给他们钱穿,送这些士兵回家,如果他们不想回家,他们将被纳入史思明大军。显然姜还是老的辣。所以最后安庆绪不仅没有把史思明打败,还被他挖走了很多士兵。

皇帝是九五至尊,神之儿子,至高无上的宝座。几千年来,因为它产生了无数的争议。作为一个精瘦的人,史思明自然想尝尝当皇帝的滋味。公元758年,局势稍微稳定了一些,唐肃宗着手废除史思明,因为双方都很清楚这是一个多事之秋,只有先下手才可能胜利。只有杀了唐肃宗和史思明才能安心,然而史思明绝对不是那么好对付的。

从古至今,让人印象最深的永远是各行各业第一,而第二是从来没有被太关注过的人。起初,是安禄山起义并成功夺取了王位。那时候,史思明充其量是一位战功卓著的伟大将军。直到安庆绪密谋杀害安禄山并成为皇帝,史思明才真正开始了他自己的皇帝之路。

在计谋和战略上,史思明根本不比安禄山差。与安庆绪不和后,史思明决定自己称帝。他起初假装寻求安庆绪皇帝的和平,但事实上他已经计划好了身后的一切,所以安庆绪别无选择,只能在李光弼遇刺的威胁下寻求史思明的帮助。史思明只是碰巧发兵,在老百姓的意志下顺势称帝。

坐在宝座上的史思明,不仅没有放过安庆绪,还一个个杀死了他所有的亲人。在这一点上,史思明可以说是垄断了权力。但是,这样两个有着这样野心的人才,最后却被自己的骨肉所惩罚。

史思明有很多儿子,但他最喜欢的是史朝清。为了让他的小儿子成为太子,他曾多次试图摆脱更能鼓舞士气的史朝义。在这种想法下,史思明经常给史朝义,制造麻烦,他很少给史朝义好脸色。上元二年(761年),史朝义在与卫伯玉的战斗中失利。

这让史思明找到了一个机会,训斥了史朝义,并放下了他的狠话:“当把叛贼平反后时,就要杀死史朝义"史朝义听到这个消息,他再也不能忍受了。他加入了其他人谋反,杀死了史思明,并登基为皇帝。为了救他自己的命,史朝义和他的将军们一起成功地俘虏了史思明。安禄山和史思明是当之无愧的兄弟,甚至他们的死亡方式也是如此相似。不久,史思明被史朝义绞死,并结束了他的生命。

随着史思明的死亡,叛军失去了他们的支柱,安史之乱很快被平息,但藩镇的分裂局势开始,这成为唐代的噩梦。史思明不如安禄山出名的主要原因是,这次叛乱应该是安禄山,的混乱,而史思明只是在安禄山的基础上继续叛乱。

人们不了解史思明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安禄山是领袖,而人们对这段历史的理解是,直到杨贵妃被杀,人们对后面的历史都不太感兴趣。 史思明只是一个隐藏在幕后的阴谋家。众所周知,安禄山赢得了青睐。不能说有些东西放不上台面。在安史大乱的早期,史思明并不那么出名,安禄山死后,史思明才真正掌权。

安禄山有11个儿子,宠坏了他最小的儿子,这让他的第二个儿子安庆绪绪,非常不高兴。因此,他杀死了安禄山自己作为当地的皇帝。安禄山死后,史思明回到范阳。安禄山抢走的财宝都在范阳的老窝里。史思明想独占它们。在设计并杀死安庆绪绪,之后,史思明最终登上了历史舞台,先是向唐肃宗,投降,然后起义,最后被他的儿子谋朝篡位。

总的来说,为什么史思明没有那么出名?因为一切都是安禄山在叛乱初期做的,安禄山代表了这一点。然而,人们对位于故事结尾的史思明,并不感兴趣,他也没有存在感。而且即使有,也会因为没有记忆点而很快被遗忘。这个结果只能归功于他出来的太晚。

结语:我相信大多数人对“安史之乱”的主要记忆在于杨贵妃的故事。在了解杨贵妃死在马嵬驿的什么地方后,他们没有兴趣去探索。美丽的故事结束后,安史之乱在每个人的脑海中,当你提到安禄山,你可能仍然会想起他荒谬的过去和他的第一次叛乱和成功登上王位。

标题:安史之乱分明是安禄山和史思明发动的 史思明到底是什么人
链接:https://www.lishimingren.com/gushi/13024.html
版权:文章转载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推荐阅读
更多
唐朝皇帝列表

唐朝(618年—907年),是中国封建社会继隋朝之后的强盛王朝,历经289年,...

唐朝

唐朝(618—907年),是中国封建历史上最辉煌璀璨,统一时间最长,是公认的...

伊尹,中国第一个奴隶出身的宰相

伊尹(约公元前16世纪)又名挚,是中国第一个奴隶出身的宰相。他帮助商汤统一了国家,又帮太甲中兴商朝,世人尊为元

2024-10-30
100个历史典故读懂中国历史

1、大约四千七百多年前,轩辕(即黄帝)联合炎帝战胜九黎族蚩(chi)尤,蚩尤俘虏被称为黎民,之后黄帝打败炎帝族,成为中原

2024-10-30
姜太公钓鱼

盘庚死后又传了十一个王,最后一个王叫做纣(音zhòu)纣原来是一个相当聪敏,又有勇力的人。他早年曾经亲自带兵和东夷

2024-10-30
勾践卧薪尝胆

吴王阖闾打败楚国,成了南方霸主。吴国跟附近的越国(都城在今浙江绍兴)素来不和。公元前496年,越国国王勾践即位

2024-10-30
梦周公的典故来源

梦周公这个典故出自于《论语.述而》。 周公是西周初期的一位政治家,他辅助成王摄政,为周朝立下了重大功勳,后世

2024-10-30
晋朝皇帝列表

晋朝皇帝列表晋朝(265—420年),是中国历史上九个大一统朝代之一,分为西晋与东晋两个时期。它上承三国,下启

2024-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