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雉和审食其是什么关系 吕雉真的给刘邦戴过绿帽子吗
- 姓名:吕雉(前241年~前180年)
- 别称:吕后、汉高后、吕太后
- 字号:娥姁
- 国籍:中国(汉朝)
- 民族:汉族
- 出生地:单父(今山东省单县)
- 出生日期:前241年(辛酉年)
- 逝世日期:公元前180年8月18日
- 宗教信仰:黄老之学
- 主要成就:与刘邦共定天下,临朝称制十六年,为“文景之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 谥号:高皇后
- 姓名:刘邦(256.12.28~195.6.1)
- 别名:刘季、汉高祖、汉高帝
- 民族:汉族
- 出生地:沛郡丰邑中阳里(今徐州丰县)
- 主要成就:反抗暴政,推翻秦朝,楚汉之争取得胜利,建立汉朝
- 代表作品:《大风歌》《鸿鹄歌》
- 逝世年龄:62岁
- 谥号:高皇帝
- 庙号:太祖
- 陵墓:长陵
对吕雉绿帽子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名人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吕雉有没有给刘邦戴绿帽子,她和审食其究竟有没有暧昧关系?
吕雉有可能给刘邦戴绿帽子,吕雉的出轨对象根据《史记》记载可能是审食其,而刘邦即使了解这件事,也很可能睁只眼闭只眼,抱着“要想生活过得去,身上必须带点绿”的想法。
那么吕雉吕后真的给刘邦戴绿帽子了吗?且看下面解说。
刘邦、吕后和审食其三人的关系
现代人怀疑吕后可能给刘邦戴绿帽子的事主要是认为吕后出轨辟阳侯审食其,主要是出于《史记》所记载吕后可能和审食其有暧昧关系。
因为审食其被刘邦封为辟阳侯,而审食其和吕后的绯闻在历史上被传的是非常广泛,所以后世也把大臣与后、妃私通称为“辟阳之宠”。
审食其是刘邦的同乡,与刘邦交情比较深厚,而且审食其面目清秀,能说会道,所以深得刘邦喜爱。
后来刘邦起兵反抗暴秦,因家中无人照应,所以用审食其为舍人,请他代理家务。其实说白了就是帮刘邦照顾他老爹刘太公和媳妇儿吕雉。
刘邦常年在外起兵,审食其和吕后绯闻就出来了
因此审食其和吕后绯闻就这么出来了,大家想啊,根据史书记载吕后嫁给刘邦时不过二十来岁,而刘邦已经年过四旬,后来两人生下一子一女,再之后刘邦就趁乱世起兵反秦去了,这一去就是七年,三年反暴秦,四年与项羽楚汉争霸。
这七年之中,吕后可是陪着公公外加年幼的子女独守空房。所以受刘邦委托经常来照顾他们的审食其,自然而然就会和吕后闹出绯闻了。
吕后与他日夕聚谈,视若亲人,渐渐的眉来眼去,渐渐的目逗心挑,当时太公已经年老,子女又皆年幼,于是两人互相勾搭,瞒过老翁幼儿,竟演了一出露水姻缘。一番偷试,便成习惯,好在刘邦由东入西,去路越远,音信越稀。两人情感渐深,俨如一对患难夫妻,昼夜不舍。
即使后来刘邦家眷被项羽所掠,在楚营身为抵押之品,审食其与吕雉依然同寝共食,也未稍露破绽,真是一位偷香的妙手。到了刘邦称帝,在吕后怂恿下,封审食其为辟阳侯。审食其感念吕后,从此在床上更加尽心尽力。
当然,以上这些纯粹是历史绯闻,都是后世人附会之,那么这些历史绯闻怎么传出来的呢?肯定得有一些依据,才能传出来,那就是《史记》。
《史记》传出了吕后和审食其的绯闻
据《史记.郦生陆贾传》中记载:“辟阳侯幸吕太后,人或毁辟阳侯于孝惠帝,孝惠帝大怒,下吏,欲诛之。吕太后惭,不可以言。大臣多害辟阳侯行,欲遂诛之。”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在刘邦死后辟阳侯审食其得宠于吕后,就有人在刘邦和吕后的儿子汉惠帝面前诋毁审食其,汉惠帝于是大怒,将审食其抓了起来,欲杀掉他。吕后得知后想替审食其求情,但是心中羞惭,不能出面说话。而审食其平日嚣张跋扈,让朝中大臣都很反感,所以大家都盼着他被杀。
就因为“吕太后惭,不可以言”这句话被人认为这是作为母亲被儿子了解与他人有奸情心中惭愧,所以吕后没敢提审食其求情等于默认了奸情。
除了这些《史记》中还记载了吕后刻意排挤右丞相王陵,使其被迫病退,吕后随即扶持陈平做了右丞相,然后提携审食其为左丞相。
审食其这个左丞相却从来不处理政务,只负责太后宫中之事,类似郎中令。但是,审食其由于得到太后的宠幸,实际上主理朝政,公卿大臣们都通过他来办事。
其实太史公所著的《史记》是非常可观严谨,他没有对某些事进行明显定论,就像审食其和吕后的这段记载,这段话其实也并不能说明吕后和审食其有什么暧昧。
要了解当初刘邦不止托付了审食其照看家里,也托付了二哥刘仲帮忙照看,所以说吕雉能接触到的男人不止审食其,还有二伯哥。
如果她真和审食其有什么关系,给刘邦戴了绿帽子,那么能瞒过老父刘太公瞒过年幼的子女,但是能瞒过正当壮年的刘仲吗?真以为刘邦一家子除了刘邦都是傻吗?
如果非说审食其和吕后有关系,那他俩是患难之交的关系。
审食其和吕后算是患难之交
审食其在刘邦常年在外征战之际,负责照顾吕后和刘太公一家老小,肯定会被吕后非常感激。
而且历史上的刘邦是非常自私,他经常干出为了逃命抛妻弃子的行为,就比如当年刘太公和吕后外加刘邦子女全部被项羽所抓,刘邦就是能不要脸好不顾惜全父亲和妻子的安危。
而当时被项羽所抓的还有审食其,在项羽军中被羁押的两年,是审食其对吕后及其年幼的子女还有年迈的刘太公不离不弃。
所以按照这么来看,审食其对吕后在患难之际不离不弃,先不管他们俩有没有暧昧,至少在普通人来说,这个朋友是不是交定了,这算不算是患难之交。
史记》只是客观记载,并非定性
其实很容易就能看出《史记》记载的这段事并不是说明审食其和吕后有私情。
如果有人想搞倒审食其,绝不可能以这种事去向汉惠帝打小报告,因为以此为理由告审食其不仅取证极为困难,而且,一旦坐实,皇家脸面何在?汉惠帝会不会连告密者也一块整死呢?
审食其位极人臣极得吕后宠信之后,确实没有低调收敛自己,而是极有可能是犯了真正的法度,以至于罪名太大,连吕后也觉得他做得过分,脸上挂不住面,不好意思替他求情。
其实看后面记载,群臣都很反感审食其,希望汉惠帝诛杀了他,但是如果审食其真是因为和吕后有暧昧,而群臣应该为尊者讳,不会公然审判诛戮审食其。
所以审食其是恃宠而骄,弄权犯法,获取死之道。这应当是惠帝震怒、必置他于死地的主因。吕后之“惭,不可以言”,主要是因为审食其罪情严重,吕后欲救不能。
审食其平日飞扬跋扈,得罪了不少当朝大臣。因此,当审食其被汉惠帝下狱的时候,大臣们都希望审食其得到应有的惩罚,没有一个人愿意为他出面求情。
汉惠帝朝政的特点是汉惠帝与吕后都有很大的权力。汉惠帝是皇帝,处罚大臣是其皇帝的职责;吕后不能直接干预朝政,只能通过汉惠帝间接行事,而此事偏偏是汉惠帝震怒之下亲自处理。
而吕后独掌朝政是在汉惠帝去世之后。因此,人们的不满不会告到太后那儿,不等于没人告到惠帝那儿。
而且审食其最后并没有真被汉惠帝所杀,如果真是让汉惠帝得知审食其与吕后有暧昧关系的话,那么为了皇家颜面,汉惠帝是绝不可能饶恕审食其。
所以这段记载并不代表吕后真的和审食其联手给了刘邦一顶绿帽子。
写在最后
这段历史传闻由于年代久远,其实吕雉真的和审食其有没有过私情已经很难考证,不过就观历史上刘邦的所作所为,即使吕雉真的和审食其有了一腿,也毫不为怪。
刘邦在建立汉朝之后,已经逐渐越来越不喜欢吕雉了,他身边美女如云。吕雉在宫中只负责留守,过上了守活寡的日子,与刘邦的情分也渐行渐远。
而且当初在彭城之战后,刘邦本可以派人去沛县接回吕雉和家人,共享天伦之乐。但他却贪图彭城中项羽的后宫佳丽,日夜做乐,完全不顾吕雉的闺房孤独之苦。
并且在逃亡路上,刘邦还多次要扔掉儿女和妻子以及老父,就是这样一个好色自私,完全没有做到丈夫责任的人,造就了吕雉一生中绝大多数时间的感情空白和孤独。
因此,即便吕雉和审食其在相互扶持中发生过什么,也完全是有情可原。毕竟审食其就算是刘邦给自己找的替身,替他尽到丈夫、儿子、父亲的职责去照顾一家老小。
用我们现代人角度来看,还得祝贺吕雉找到患难真爱。
而且即便历史上吕雉真的审食其有了一腿,刘邦在世也不能说什么,毕竟是他负吕雉太多,没准刘邦出于对吕雉的愧疚,还能默许她和审食其的这一腿呢,没准刘邦就是要想生活过得去,身上必须带点绿。
-
蔡伦是什么出身?是哪个时期的? 2024-08-12
-
汉武帝对钩弋夫人如此宠爱 汉武帝最后为何还要处死她 2024-10-21
-
贾谊是什么结局?活了多少岁? 2024-08-07
-
陈平是个什么样的人?关于他的评价如何? 2024-07-29
-
光武帝刘秀一生的污点是什么?刘秀对郭圣通有感情吗? 2024-01-03
-
苏武被匈奴扣押一共放了多少年的羊? 2024-05-31
朝代 | 都城 | 建立者 | ||
---|---|---|---|---|
夏朝 | 安邑 | 大禹 | ||
商朝 | 亳 | 商汤 | ||
周朝 | 西周 | 镐京 | 周武王姬发 | |
东周 | 洛邑 | 周平王姬宜臼 | ||
春秋 | - | - | ||
战国 | - | - | ||
秦朝 | 咸阳 | 始皇帝嬴政 | ||
西楚 | 彭城 | 西楚霸王项羽 | ||
汉朝 | 西汉 | 长安 | 汉高帝刘邦 | |
新 | 常安 | 王莽 | ||
玄汉 | 宛城 洛阳 长安 |
汉更始帝刘玄 | ||
东汉 | 洛阳 | 汉光武帝刘秀 | ||
三国 | 曹魏 | 洛阳 | 魏文帝曹丕 | |
蜀汉 | 成都 | 汉昭烈帝刘备 | ||
东吴 | 建业 | 吴大帝孙权 | ||
晋朝 | 西晋 | 洛阳 | 晋武帝司马炎 | |
东晋 | 建康 | 晋元帝司马睿 | ||
五胡十六国 | - | 见五胡十六国表 | ||
南 北 朝 |
南朝 | 刘宋 | 建康 | 宋武帝刘裕 |
萧齐 | 建康 | 齐高帝萧道成 | ||
萧梁 | 建康 | 梁武帝萧衍 | ||
南陈 | 建康 | 陈武帝陈霸先 | ||
北朝 | 北魏 | 平城 | 魏道武帝拓跋珪 | |
洛阳 | 魏孝文帝拓跋宏 | |||
东魏 | 邺 | 魏孝静帝元善见 | ||
西魏 | 长安 | 魏文帝元宝炬 | ||
北齐 | 邺 | 齐文宣帝高洋 | ||
北周 | 长安 | 周孝闵帝宇文觉 | ||
隋朝 | 大兴 | 隋文帝杨坚 | ||
唐朝 | 长安 | 唐高祖李渊 | ||
五代 十国 |
后梁 | 开封 | 后梁太祖朱温 | |
后唐 | 洛阳 | 后唐庄宗李存勖 | ||
后晋 | 开封 | 后晋高祖石敬瑭 | ||
后汉 | 开封 | 后汉高祖刘暠 | ||
后周 | 开封 | 后周太祖郭威 | ||
十国 | - | 见五代十国表 | ||
宋朝 | 北宋 | 开封 | 宋太祖赵匡胤 | |
南宋 | 临安 | 宋高宗赵构 | ||
契丹 辽朝 西辽 |
上京 汴京 虎思斡耳朵 |
辽太祖耶律阿保机 辽太宗耶律德光 辽德宗耶律大石 |
||
大理国 | 太和城 | 大理太祖段思平 | ||
西夏 | 兴庆府 | 夏景宗李元昊 | ||
金朝 | 会宁 | 金太祖完颜阿骨打 | ||
中都 | 海陵王完颜亮 | |||
开封 | 金宣宗完颜珣 | |||
元朝 | 大都 | 铁木真 元世祖忽必烈 |
||
明朝 | 北京 | 明太祖朱元璋 | ||
清朝 | 盛京 北京 |
清太祖努尔哈赤 清太宗皇太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