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术和袁绍为什么没有联合呢?
- 姓名:袁绍(?~公元202)
- 别名:本初
- 国籍:汉朝
- 民族:汉族
- 出生地:汝南汝阳(今河南商水南)
- 逝世日期:公元202年
- 职业:大将军、冀州牧
- 主要成就:统一河北,成为汉末最强的诸侯
- 治理河北政宽,百姓德之
- 葬处:冀州
- 爵位:邺侯
- 容貌:姿貌威容
- 中文名:袁术(155年~公元199年)
- 别名:公路
- 国籍:东汉
- 民族:汉族
- 出生地:汝南汝阳
- 出生日期:155年
- 逝世日期:199年
- 职业:军阀,皇帝
- 主要成就:与孙坚共破董卓,称雄淮南
- 重要事件:建安二年(197)称帝,建号仲氏
袁术和袁绍为什么没有联合呢?下面历史名人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
在三国时期的汝南袁氏,祖上四世三公,豪门世族。当时袁家兄弟袁绍和袁术都是割据一一方的大军阀,而且还是最大的军阀。袁绍占据了幽州、并州、青州、冀州等地,统一了大半个北方地区,更是号称拥兵百万,战将千员,谋士更是如云。而袁术则是占据江淮,就连江东地区的孙坚都是他手下的一个小马仔。其他的军阀跟他们任何一位相比,那压根都是没有可比性,如果当时这哥俩联合起来,大半个中国就算是统一了。
但真实的情况却是这哥俩相互拆台,结果被曹操给逐一攻破。也就是踩着袁家兄弟的血迹,曹操一步步,把自己给建立成为中国最大的军阀,最终实现了曹魏代汉的大业。那么问题就来了,袁家兄弟为什么相互联合起来,共同打天下呢?从他们的血缘关系讲,袁绍和袁术算是亲哥俩,同父异母的亲哥俩,袁家兄弟,袁绍比袁术要大,按理说袁术应该要尊重哥哥。但事实上,袁术不但不尊重袁绍,遇到人还就对袁绍不敬,称他为“奴婢之子”。
因为袁绍虽然是哥哥,但他的母亲身份却太过低微,是袁家的一个奴婢;而袁术的命好,他母亲是袁逢的嫡妻。但是按照宗法规定,袁术是至高无上的嫡子,更是拥有着袁家政治遗产的继承权,袁绍虽然年长,但身份却低微,所以,袁术是很看不起袁绍的。自然也就不会想着和他进行联合。而袁绍也是很生气,更是及其看不起轻薄无知的袁术,这哥俩就这样互相看不起,因此也联合不了。
而且当时袁家的子弟都喜欢吹牛,喜欢到处进行炫耀,袁家兄弟,在自家“四世三公”的这个金字招牌的熏陶下,一个个都自命不凡。自然他们都想着自己做老大,想让别人给自己当跟班,包括自己的亲兄弟。当时袁绍利用大将军何进混的那段时间,给自己攒下了一个渤海太守的军阀地位,从此,袁绍天高皇帝远,可以自己独霸一方,并且逐渐做大。而袁术的起点更高,刚开始就是虎贲中朗将,格外勇猛,就连董卓给个后将军的职位都没正眼看,直接自己跑到南阳拉杆子。所以,这哥俩都认为自己自命不凡,但自命不凡过头了就不好了,跟董卓不合作,这哥俩就没办法合作。
哥俩不但不合作,还时不时相互掐架。哥俩虽然因为军阀混战,以及地缘上的关系,没打得头破血流的程度,但小动作从来没断过。初平二年,袁术派孙坚攻打董卓,袁绍一看有机会,乘孙坚不在,派人偷袭了孙坚的大本营阳城。这是哥俩第一次撕破脸的搏杀,群殴人数几万人,袁术的手下公孙瓒,差点就要了袁绍的命。第二年,双方战斗升级,袁绍拉来曹操做盟友,袁术诚邀刘备、陶谦友情赞助。这场拉锯战打了打了一年多,双方都损失惨重。因此,袁绍想要希望占据冀州,进而吞并袁术的江淮地区,而袁术也希望拿下冀州,以此能染指北方。
其实,小编感觉,也就是在哥俩相互撕的时候,自己身后的跟班一个个开始悄悄做大。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乘着袁家兄弟互撕的阶段,悄悄吞并了真空地带,并且还以官渡之战,成功并购了袁氏集团。袁家兄弟也没有了往日的威风,立马成了过街老鼠,最后走投无路的袁术,死得很是凄惨,而袁绍也没能好到哪里去,自己好不容易攒下来的家业,被自己给捐出去了大半,最终也郁郁而终,被曹操钻了空子,家业全部都被收购而去。
综上所述,小编认为,这就是袁家兄弟,本来是可以凭借这自己祖上的产业,兄弟协力,完全是可以做到纵横天下,气吞山河。奈何袁绍和袁术,这哥俩却偏偏互相看不起,互相拆台,结果把一手好的基础给打得稀碎,真是太可惜了,大家感觉呢?
-
三国多老将,66岁的邓艾带了多少人灭蜀? 2024-06-07
-
曹操不惜南下发起战争的真相是什么?真的是为了二乔吗 2024-02-04
-
三国时期最好色的大臣是谁?75岁还生了个儿子 2023-12-28
-
董允为什么会让刘禅那么信任他?他做了什么 2024-01-10
-
在三国后期谁才是当之无愧的第一猛将?是姜维吗? 2024-11-06
-
曹植作为曹丕王位的对手 曹丕继位后是怎么对待曹植的 2024-07-14
朝代 | 都城 | 建立者 | ||
---|---|---|---|---|
夏朝 | 安邑 | 大禹 | ||
商朝 | 亳 | 商汤 | ||
周朝 | 西周 | 镐京 | 周武王姬发 | |
东周 | 洛邑 | 周平王姬宜臼 | ||
春秋 | - | - | ||
战国 | - | - | ||
秦朝 | 咸阳 | 始皇帝嬴政 | ||
西楚 | 彭城 | 西楚霸王项羽 | ||
汉朝 | 西汉 | 长安 | 汉高帝刘邦 | |
新 | 常安 | 王莽 | ||
玄汉 | 宛城 洛阳 长安 |
汉更始帝刘玄 | ||
东汉 | 洛阳 | 汉光武帝刘秀 | ||
三国 | 曹魏 | 洛阳 | 魏文帝曹丕 | |
蜀汉 | 成都 | 汉昭烈帝刘备 | ||
东吴 | 建业 | 吴大帝孙权 | ||
晋朝 | 西晋 | 洛阳 | 晋武帝司马炎 | |
东晋 | 建康 | 晋元帝司马睿 | ||
五胡十六国 | - | 见五胡十六国表 | ||
南 北 朝 |
南朝 | 刘宋 | 建康 | 宋武帝刘裕 |
萧齐 | 建康 | 齐高帝萧道成 | ||
萧梁 | 建康 | 梁武帝萧衍 | ||
南陈 | 建康 | 陈武帝陈霸先 | ||
北朝 | 北魏 | 平城 | 魏道武帝拓跋珪 | |
洛阳 | 魏孝文帝拓跋宏 | |||
东魏 | 邺 | 魏孝静帝元善见 | ||
西魏 | 长安 | 魏文帝元宝炬 | ||
北齐 | 邺 | 齐文宣帝高洋 | ||
北周 | 长安 | 周孝闵帝宇文觉 | ||
隋朝 | 大兴 | 隋文帝杨坚 | ||
唐朝 | 长安 | 唐高祖李渊 | ||
五代 十国 |
后梁 | 开封 | 后梁太祖朱温 | |
后唐 | 洛阳 | 后唐庄宗李存勖 | ||
后晋 | 开封 | 后晋高祖石敬瑭 | ||
后汉 | 开封 | 后汉高祖刘暠 | ||
后周 | 开封 | 后周太祖郭威 | ||
十国 | - | 见五代十国表 | ||
宋朝 | 北宋 | 开封 | 宋太祖赵匡胤 | |
南宋 | 临安 | 宋高宗赵构 | ||
契丹 辽朝 西辽 |
上京 汴京 虎思斡耳朵 |
辽太祖耶律阿保机 辽太宗耶律德光 辽德宗耶律大石 |
||
大理国 | 太和城 | 大理太祖段思平 | ||
西夏 | 兴庆府 | 夏景宗李元昊 | ||
金朝 | 会宁 | 金太祖完颜阿骨打 | ||
中都 | 海陵王完颜亮 | |||
开封 | 金宣宗完颜珣 | |||
元朝 | 大都 | 铁木真 元世祖忽必烈 |
||
明朝 | 北京 | 明太祖朱元璋 | ||
清朝 | 盛京 北京 |
清太祖努尔哈赤 清太宗皇太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