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张郃之事膝盖中箭为何会死?真相是什么?
张郃是三国时期曹魏阵营中曹操手下的良将,以街亭之战大破马谡名扬天下。今天历史名人小编带来了一篇文章,希望你们喜欢。
古时候,弓箭是军队的一大杀器,它可以让士兵不用短兵相接,便可射杀敌军,是古代军队非常青睐的武器。而作为被弓箭打击的军队,其实是很惨的,因为一旦被射中,在混乱的战场中,这个人很可能就会因得不到及时的医治而死去。不过凡事也有特例,比如三国时期的关羽和张郃,关羽被射中额头,结果成功活了下来,张郃被射中膝盖,却直接死去了,令人颇为惊奇!
按照正常的思维,头颅乃是人体非常脆弱的位置,一旦头颅受伤,很可能因此去世。而膝盖虽然也是身体的重要部位,不过即便膝盖受伤,其实也并不致命!比如很多人因为事故截肢,但人家最后也能活了下来。那么为何到了关羽张郃这里,情况会如此不同呢?为何同样是中箭,关羽额头中箭没死,张郃膝盖中箭却死了呢?
事实上,之所以会产生这种令人诧异的效果,主要是有两个原因!
一、防护不同
关羽额头中箭,是在和庞德的交手过程中。不过古人对于头颅的防护,其实还是比较到位的,战场混乱,流箭乱飞,为了不被流箭射中而倒霉的死去,古代将领大多会戴头盔,这对弓箭会产生很大的削弱作用。事实上,即便是现代战场,很多军队仍然非常重视头盔的研制,因为这能很大程度拯救一个士兵的性命!
《三国志》:德常曰:“我受国恩,义在效死。我欲身自击羽。今年我不杀羽,羽当杀我。”后亲与羽交战,射羽中额。
从三国志的记载来看,在和关羽的交手过程中,庞德确实是一箭射中了关羽的额头,不过根据后来关羽的表现来看,很可能庞德只是射中了关羽的头盔,箭支的冲击力被头盔挡住了,并没有伤及关羽的头颅。所以说在外人看来,关羽是被射中了,但事实上关羽并未受伤!
不同于关羽,张郃的受伤之处,防护就没有那么健全了。受限于古代工艺和生产力的限制,其实并不是每个作战的士兵都能够穿上铁甲作战,一般情况下,只有高级将领和特殊军队才有铁甲。而且这些铁甲都只是防护人体的重要部位,比如头部、胸部和腹部,对于人体的下肢,铁甲的防护力度并不是非常大。
古时候西方世界有那种全身甲,把全身都包围起来了,这样就不容易被箭支射伤,但由此也会让一个人的灵活性降低,古时候中国王朝面对的对手,大多数并没有大规模装备铁甲的能力,所以中国古代铁甲大部分都不是全包的,而主要是防护上半身。
这样的话,弓箭射中张郃膝盖就比较好理解了,因为防护弱嘛!按道理说,就算射中膝盖,只要好生救治,其实也不会死去的,不过当时曹军处于被伏击的状态,张郃根本得不到及时的救助,所以最终因箭伤去世!
《三国志》:诸葛亮复出祁山,诏郃督诸将西至略阳,亮还保祁山,郃追至木门,与亮军交战,飞矢中郃右膝,薨,谥曰壮侯。
二、弓箭不同
除了防护不同,关羽和张郃中的箭也可能有很大的不同!大家都知道,诸葛亮这个人非常擅长发明,他在指挥北伐期间,发明打造了众多的先进武器,令曹魏吃了不小的亏。这里面有一件大杀器便是连弩!在此之前,弩这种武器虽然强大,但是不能连发,而经过诸葛亮改进的弩,竟然可以连发,在战场立下了不小的功劳。既然诸葛亮会改进连弩,自然也会改进箭支的,所以说张郃中的箭很可能与关羽中的箭完全不同!
《三国志》:亮长于巧思,损益连弩,木牛流马,皆出其意。
当时张郃遭到诸葛亮的伏击,被箭射中膝盖,按照正常情况来说,只要及时止血,张郃应该能坚持退出战场的,但是最终张郃却因此而死,原因很可能是他当时的血止不住!诸葛亮很可能发明了一种专门放血的弓箭,这种箭口插入人体后,一旦拔出,简单的包扎根本没有用,最终张郃很可能因失血过多而死!
-
赤壁之战后周瑜是怎么取得荆州的?真相是什么 2024-01-02
-
三国时期刘备为何不派张飞去镇守荆州? 2024-06-18
-
汉献帝是什么样的皇帝 汉献帝最后为何禅让给曹丕 2024-06-28
-
赵云为什么会追随落魄的刘备?原因是什么 2024-01-19
-
关羽和张飞违抗军令都没事 马谡违抗军令为何会被杀 2024-04-30
-
曹魏五子良将中能,正面打败关羽的人是谁? 2024-05-01
朝代 | 都城 | 建立者 | ||
---|---|---|---|---|
夏朝 | 安邑 | 大禹 | ||
商朝 | 亳 | 商汤 | ||
周朝 | 西周 | 镐京 | 周武王姬发 | |
东周 | 洛邑 | 周平王姬宜臼 | ||
春秋 | - | - | ||
战国 | - | - | ||
秦朝 | 咸阳 | 始皇帝嬴政 | ||
西楚 | 彭城 | 西楚霸王项羽 | ||
汉朝 | 西汉 | 长安 | 汉高帝刘邦 | |
新 | 常安 | 王莽 | ||
玄汉 | 宛城 洛阳 长安 |
汉更始帝刘玄 | ||
东汉 | 洛阳 | 汉光武帝刘秀 | ||
三国 | 曹魏 | 洛阳 | 魏文帝曹丕 | |
蜀汉 | 成都 | 汉昭烈帝刘备 | ||
东吴 | 建业 | 吴大帝孙权 | ||
晋朝 | 西晋 | 洛阳 | 晋武帝司马炎 | |
东晋 | 建康 | 晋元帝司马睿 | ||
五胡十六国 | - | 见五胡十六国表 | ||
南 北 朝 |
南朝 | 刘宋 | 建康 | 宋武帝刘裕 |
萧齐 | 建康 | 齐高帝萧道成 | ||
萧梁 | 建康 | 梁武帝萧衍 | ||
南陈 | 建康 | 陈武帝陈霸先 | ||
北朝 | 北魏 | 平城 | 魏道武帝拓跋珪 | |
洛阳 | 魏孝文帝拓跋宏 | |||
东魏 | 邺 | 魏孝静帝元善见 | ||
西魏 | 长安 | 魏文帝元宝炬 | ||
北齐 | 邺 | 齐文宣帝高洋 | ||
北周 | 长安 | 周孝闵帝宇文觉 | ||
隋朝 | 大兴 | 隋文帝杨坚 | ||
唐朝 | 长安 | 唐高祖李渊 | ||
五代 十国 |
后梁 | 开封 | 后梁太祖朱温 | |
后唐 | 洛阳 | 后唐庄宗李存勖 | ||
后晋 | 开封 | 后晋高祖石敬瑭 | ||
后汉 | 开封 | 后汉高祖刘暠 | ||
后周 | 开封 | 后周太祖郭威 | ||
十国 | - | 见五代十国表 | ||
宋朝 | 北宋 | 开封 | 宋太祖赵匡胤 | |
南宋 | 临安 | 宋高宗赵构 | ||
契丹 辽朝 西辽 |
上京 汴京 虎思斡耳朵 |
辽太祖耶律阿保机 辽太宗耶律德光 辽德宗耶律大石 |
||
大理国 | 太和城 | 大理太祖段思平 | ||
西夏 | 兴庆府 | 夏景宗李元昊 | ||
金朝 | 会宁 | 金太祖完颜阿骨打 | ||
中都 | 海陵王完颜亮 | |||
开封 | 金宣宗完颜珣 | |||
元朝 | 大都 | 铁木真 元世祖忽必烈 |
||
明朝 | 北京 | 明太祖朱元璋 | ||
清朝 | 盛京 北京 |
清太祖努尔哈赤 清太宗皇太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