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皇帝到底有多勤奋?过年都忙着批奏折
- 本名:爱新觉罗·胤禛
- 所处时代:清朝
- 民族族群:满族
- 出生地:北京紫禁城永和宫
- 出生时间:1678年12月13日
- 去世时间:1735年10月8日
- 主要作品:《雍邸集》
- 主要成就:平定罗卜藏丹津叛乱,推行改土归流、火耗归公等改革,设立军机处
- 庙号:世宗
- 年号:雍正
- 谥号:宪皇帝
- 陵寝:清泰陵
- 前任:康熙帝(爱新觉罗·玄烨)
- 后任:乾隆帝(爱新觉罗·弘历)
- 在位时间:1722年—1735年
今天历史名人小编给大家带来雍正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在清朝的皇帝中,要说勤政那是个顶个,和其他朝代的皇帝比起来,清朝的皇帝们可以算得上工作比较尽心的了。但若是说最勤政的皇帝,非雍正帝莫属!
为什么这样说呢?咱们还是要从雍正过年来说。现代的人都是喜欢过年的,为啥?因为有假放,多则十天半个月,少则也有三五天,没假的咱也有三倍工资。清朝的皇帝也是有假放的,按照正常情况,皇帝都会从每年的腊月二十六开始“封玺”“封笔”,就是收拾好吃饭的家伙,回家去陪太后、妃嫔们团聚过年,等到5天之后的正月初一,皇帝再“开笔“开玺””开始上班了。
这是别的皇帝,过年也有5天假放,是有点少,但总比没有强。即便是假日少,“工作狂人”雍正皇帝还是觉得时不我待。按理说,熬了那么些年,与众皇子们勾心斗角,好不容易拿下皇位,在头一年怎么着也要好好轻松一下才对,但是在雍正元年(1723)年的正月初一这天,雍正帝正常上班,还连批了11道谕旨,训诫各级官员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正月初二,关心孤寡老人,命各地督抚严查朝廷赏赐给孤寡老人的银两有没有到位,并且令年羹尧回京述职……
从这一年开始,雍正皇帝就开始了自己勤政的帝王职业生涯。据历史学家统计,雍正皇帝在位12年零8个月,仅仅是朱批奏折就留下了41000多件,在他在位的这4200多天里,平均下来每天就要批阅10份奏折,并且雍正帝批阅奏折是随来随批,常常在夜间还在批阅奏折,直到看得眼睛发涩,直掉眼泪。这样的工作,哪怕是在新年的头一天,雍正皇帝也没有停下来,工作量保持在平均水平以上。
并且,看过清朝皇帝批阅过的奏折都知道,大多数的皇帝批阅过的奏折多少则寥寥几个字,多的也就几句话,大多数是“知道了”、“另有旨”、“依议”。可是雍正皇帝批阅过的奏折,通常批语少的也有几百字,多的就有一两千字,这个字数就相当于现在的一篇文章了,甚至有的时候雍正帝写下的批语会比大臣上奏的正文还要多。这就说明了雍正皇帝的忙,是确确实实的忙,没有“放水”走过场。
就算是到了春节的这个“太平”时期,各地官员送上来的奏折会相应减少,雍正帝也会下令给各级官员们就现在的国家大事,每个人呈上一份奏折,还规定“不可互相通知访问,亦不可商之亲友,各据己见奏闻”。大过年的还要这样辛苦加班,雍正帝也是没谁了。
要说雍正帝如此勤政是跟谁学的呢?常言道“老子英雄儿好汉”,没错,雍正帝的一生勤政正是和他的父亲康熙皇帝学习的。康熙皇帝从14岁开始亲政一直到去世之前,除了三大节日、生病、重大事件之外,几乎每一天都会听政。就算是在康熙18年北京发生了大地震,康熙皇帝依旧上早朝,临朝听政。康熙皇帝说“一岁之中,昧爽视朝,无有虚日。亲断万机,披览奏章。由此可见,清朝皇帝的职业素养是相当的高啊,雍正帝更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正是凭借着雍正皇帝的“忙”,才“忙”出清朝的康乾盛世。
当然,这清朝的衰落也和皇帝们对政务的态度有一定的关系,大学问家韩愈也曾说过:“业精于勤,荒于嬉”。雍正帝常年半夜批奏章,大过年也照样忙碌,才把清朝送上了巅峰,但是他儿子乾隆帝就差了点。当初平定大小金川战役时正赶上过年,乾隆帝封笔了,除夕的下午,一个边关加急奏报就送到了乾隆帝手中,乾隆帝以举行了封笔仪式为由,找来大臣,口述旨意,这才下旨。由于乾隆帝的过度挥霍、连年征战,清朝也开始从乾隆末年走了下坡路。
-
豪格为什么没有当皇帝?为何输给年仅6岁的顺治帝? 2023-12-29
-
她是康熙未生育子女的皇后,最后结局如何? 2024-01-04
-
乾隆后宫来历不明的妃子,死后画像价值连城 2024-01-02
-
为什么说孝献皇后是清朝最特别的皇后?可惜英年早逝 2024-01-01
-
慈禧太后与天下第一菜的故事 2023-12-13
-
雍正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为什么年号要叫“雍正” 2023-12-19
朝代 | 都城 | 建立者 | ||
---|---|---|---|---|
夏朝 | 安邑 | 大禹 | ||
商朝 | 亳 | 商汤 | ||
周朝 | 西周 | 镐京 | 周武王姬发 | |
东周 | 洛邑 | 周平王姬宜臼 | ||
春秋 | - | - | ||
战国 | - | - | ||
秦朝 | 咸阳 | 始皇帝嬴政 | ||
西楚 | 彭城 | 西楚霸王项羽 | ||
汉朝 | 西汉 | 长安 | 汉高帝刘邦 | |
新 | 常安 | 王莽 | ||
玄汉 | 宛城 洛阳 长安 |
汉更始帝刘玄 | ||
东汉 | 洛阳 | 汉光武帝刘秀 | ||
三国 | 曹魏 | 洛阳 | 魏文帝曹丕 | |
蜀汉 | 成都 | 汉昭烈帝刘备 | ||
东吴 | 建业 | 吴大帝孙权 | ||
晋朝 | 西晋 | 洛阳 | 晋武帝司马炎 | |
东晋 | 建康 | 晋元帝司马睿 | ||
五胡十六国 | - | 见五胡十六国表 | ||
南 北 朝 |
南朝 | 刘宋 | 建康 | 宋武帝刘裕 |
萧齐 | 建康 | 齐高帝萧道成 | ||
萧梁 | 建康 | 梁武帝萧衍 | ||
南陈 | 建康 | 陈武帝陈霸先 | ||
北朝 | 北魏 | 平城 | 魏道武帝拓跋珪 | |
洛阳 | 魏孝文帝拓跋宏 | |||
东魏 | 邺 | 魏孝静帝元善见 | ||
西魏 | 长安 | 魏文帝元宝炬 | ||
北齐 | 邺 | 齐文宣帝高洋 | ||
北周 | 长安 | 周孝闵帝宇文觉 | ||
隋朝 | 大兴 | 隋文帝杨坚 | ||
唐朝 | 长安 | 唐高祖李渊 | ||
五代 十国 |
后梁 | 开封 | 后梁太祖朱温 | |
后唐 | 洛阳 | 后唐庄宗李存勖 | ||
后晋 | 开封 | 后晋高祖石敬瑭 | ||
后汉 | 开封 | 后汉高祖刘暠 | ||
后周 | 开封 | 后周太祖郭威 | ||
十国 | - | 见五代十国表 | ||
宋朝 | 北宋 | 开封 | 宋太祖赵匡胤 | |
南宋 | 临安 | 宋高宗赵构 | ||
契丹 辽朝 西辽 |
上京 汴京 虎思斡耳朵 |
辽太祖耶律阿保机 辽太宗耶律德光 辽德宗耶律大石 |
||
大理国 | 太和城 | 大理太祖段思平 | ||
西夏 | 兴庆府 | 夏景宗李元昊 | ||
金朝 | 会宁 | 金太祖完颜阿骨打 | ||
中都 | 海陵王完颜亮 | |||
开封 | 金宣宗完颜珣 | |||
元朝 | 大都 | 铁木真 元世祖忽必烈 |
||
明朝 | 北京 | 明太祖朱元璋 | ||
清朝 | 盛京 北京 |
清太祖努尔哈赤 清太宗皇太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