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厥如何提升自己在晋国的地位?韩氏逐渐发展为晋国六大族之一
- 本名:韩厥
- 别名:韩献子
- 所处时代:春秋中期
- 民族族群:华夏族
- 出生地:晋国
- 出生日期:春秋中期
- 逝世日期:春秋晚期
- 主要成就:一生侍奉晋国五朝国君,战国韩国奠基始祖。
- 字号:贤之
- 谥号:献父韩輿(韩子舆)
- 职位:晋国中军将(执政)
韩厥,生卒年不详,姬姓,韩氏,名厥,因其谥号献,故亦称韩献子。他是韩武子韩万的玄孙,韩赇伯的曾孙,韩定伯韩简的孙子,韩舆(亦称韩子舆)之子,春秋中期晋国卿大夫。接下来历史名人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韩厥始为晋国赵氏家臣,后位列八卿之一,至晋悼公时,升任晋国执政,战国时期韩国的先祖。前573年,晋悼公重组四军八卿,晋悼公任韩厥为执政大夫兼中军元帅。韩厥迎来人生事业的巅峰,成为晋国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正卿,在政坛混迹近40年之久的韩厥印证赵盾昔日的预言。一生侍奉晋灵公、晋成公、晋景公、晋厉公、晋悼公五朝,是位稳健的政治家。
外战建勋
晋楚邲之战
在赵盾权倾朝野的20年间,韩厥一直稳居三军司马一职,其执法刚正不阿,受到了赵盾、郤缺、荀林父、士会、郤克历任正卿的尊重,这样的人物担任晋国的军事法官再适合不过了。韩厥对晋国的贡献大家都是有目共睹。
前597年,正卿郤缺寿终,中军佐荀林父执政。晋国进行了人员的大面积调整以准备与楚庄王的决战,在这次六卿大夫如下:
中军将 | 荀林父 | 中军佐 | 先榖 | 中军大夫 | ||
上军将 | 士会 | 上军佐 | 郤克 | 上军大夫 | 巩朔 | 韩穿 |
下军将 | 下军佐 | 栾书 | 下军大夫 | 荀首 |
韩厥与荀林父、士会、郤克等贤臣一致,对晋国的内讧忧心忡忡,建议元帅荀林父退兵。后中军佐先榖擅自带兵过河,韩厥作为三军司马急忙向荀林父要求率全军紧追先榖,晋国全军陷入被动。
荀林父率全军渡河,成为了邲之战中大败的起点。但是韩厥没有责任,作为一个司马,管理全军的秩序。当遇到先榖这样连中军元帅都敢不顾的混小子,韩厥自然是没有办法的。
他能够做的就是向元帅报告,先榖违纪。这一点他及时的做到了。
在这场晋国人的耻辱之战中,韩厥同晋国三军及其霸业一同沉默了……
齐晋鞌之战
晋楚争霸,楚庄王问鼎中原,晋国人则回到了汾河谷地,作深刻的反省自查。 晋国霸业中衰,给了年轻的齐顷公注射了一针强心剂,他乐观的认为齐桓公的霸业又有希望了。
齐顷公在齐鲁大地上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使得鲁国、卫国都不堪重负。齐顷公青年气盛,目空一切,前591年,晋国郤克、鲁国季孙行父、卫国孙良夫前往朝见齐顷公,齐顷公竟然戏弄三位外臣,尤其是晋国的郤克,回去后无时无刻不在思量着报仇。半年后,晋国的正卿士会告老,郤克执政,伐齐提上日程。
前589年,齐顷公再次向卫国、鲁国发动攻势,季孙行父与孙良夫向晋景公求救,经过了长达8年的修整,晋国已经回复了些许元气。郤克率领晋军800乘出师伐齐,大军横跨黄河扎营,这时候元帅郤克手下的一名将官违反法纪,韩厥依然是执法如山,下令将其问斩,郤克听说后,立刻前往想救下那名将官,结果来的时候韩厥已经行刑了,郤克只能叹息。这个时候郤克作为一个老道的政治家,出面为韩厥分担压力,将这名将官的首级传示众人。
这只是鞌之战前的一个小插曲。15年过去了,执政从赵盾换成了郤克,韩厥仍然坚持严格执法,即便是执政大臣在军法面前也是唯韩厥是从。
鞌之战中,齐顷公不知天高地厚,心浮气躁,被晋军击败,便想逃跑。司马韩厥窥见此景,便奋不顾身的单车冲向齐顷公,齐顷公被韩厥追逐,连放几箭射死了韩厥的御戎与车右,韩厥依然不退缩,最终俘获了齐顷公的战车,将齐顷公一行全部俘虏。爱耍小聪明的齐顷公与车右逢丑父交换身份,才将韩厥忽悠,得以仓皇逃回临淄。
尽管没有捉住真的顷公,但仍然是大功一件,韩厥因为这次破齐,几俘齐侯使他跨越了职业生涯的最大鸿沟。
升任为卿
前588年,齐顷公来到晋国绛都朝见晋景公,席间,齐顷公盯着韩厥看。韩厥:“您还记得我?”顷公:“当然,别看你把衣服换了。”韩厥:“我在战斗中不怕牺牲,就是为了今天两国君主在这个殿堂上开怀畅饮啊!来,我敬您一杯!”
在会盟中,齐顷公又耍起小孩子脾气,要尊晋景公为王,景公虽然婉言拒绝了,但心里的虚荣心着实满足了一番。
景公虽然没有称王,却决定要扩大晋国的军队编制,将原本的三军六卿扩编为六军十二卿,美其名曰奖励鞌之战中立下战功之臣。实际上是晋国卿族实力的膨胀,以及晋景公强烈的虚荣心。
景公设置六军十二卿如下:
中军将 | 郤克 | 中军佐 | 荀首 | 新中军将 | 韩厥 | 新中军佐 | 赵括 |
上军将 | 荀庚 | 上军佐 | 新上军将 | 士朔 | 新上军佐 | 韩穿 | |
下军将 | 栾书 | 下军佐 | 赵同 | 新下军将 | 荀骓 | 新下军佐 | 赵旃 |
这套阵容是晋国历史上最庞大的卿士机构,在原先的六卿基础上再添三支新军,韩厥因为在作战中表现优异,被评选为新军六卿之首,算是进入了卿士行列,基本实现了质的跨越。之后韩厥勤勤恳恳,忧心为国,步步高升。
议定新都
晋景公在位时期,晋国的卿族日益做大,已初现尾大不掉之时,晋景公前期霸业被楚国截取就是六卿相互倾轧的效果。随着晋景公政治资历的增长,对强族的信赖大打折扣,栾书执政后,为了发展栾氏,栾书利用职务之便,打压政敌,韩厥始终如同世外高人,对权臣的专横不屑一顾。景公对从不参与卿族内讧的韩厥欣赏有加。
前585年春,晋景公号召群臣,决定迁都,远离这个已被强卿势力盘根错节的绛城,新的都城安置在何处,引起了一次争论,多数臣僚提议迁都郇瑕氏(荀氏的封地,“郇”通“荀”),韩厥当时任中军主将,同时掌管宫中的事(且为仆大夫)。虽不参与世卿斗争,但其毕竟也同为众卿之一,坚决反对迁都郇瑕氏。他对晋景公说道:土薄水浅,垃圾容易聚集而不好流散。那样,居民生活必定愁苦,生活愁苦则身体衰弱,很容易发生风湿脚肿的疾病。不如迁都到新田(在今山西省侯马市),那里土厚水深,居住不容易生病,还有汾、浍两条河水可以及时流散污染物。并且,那里的居民顺从国家政令教导,迁到那里,子孙十代都可以安享其利。那种认为郇瑕氏物产丰富的观点是不可取的,因为山、泽、林是国家的宝贵资源,如果国都过于富饶,人民生活就会变得骄佚。接近矿产,众多百姓就会纷纷设法开采获利,这样国家反而失去了专营权,朝廷财政就会紧张,晋国何以安定?
此时的韩厥多多少少认同了自己的臣卿身份,对迁都的分析也入木三分,深得晋景公赞赏,晋景公同意迁都新田,韩氏逐渐发展成为晋国的六大族之一。
-
吴起简介:战国初期军事家,因变法得罪守旧贵族而惨遭杀害 2024-12-27
-
韩文侯在位时期,他是如何促进经济发展的? 2025-01-22
-
曾经英武的齐桓公,为什么会黯然离场? 2024-03-20
-
毛嫱一生是什么样的?有什么故事? 2024-08-06
-
历史上伍子胥的一生是什么样的?他是如何为父报仇的? 2024-04-08
-
韩信之前都没有打过仗 萧何是怎么知道韩信的能力的 2024-12-28
朝代 | 都城 | 建立者 | ||
---|---|---|---|---|
夏朝 | 安邑 | 大禹 | ||
商朝 | 亳 | 商汤 | ||
周朝 | 西周 | 镐京 | 周武王姬发 | |
东周 | 洛邑 | 周平王姬宜臼 | ||
春秋 | - | - | ||
战国 | - | - | ||
秦朝 | 咸阳 | 始皇帝嬴政 | ||
西楚 | 彭城 | 西楚霸王项羽 | ||
汉朝 | 西汉 | 长安 | 汉高帝刘邦 | |
新 | 常安 | 王莽 | ||
玄汉 | 宛城 洛阳 长安 |
汉更始帝刘玄 | ||
东汉 | 洛阳 | 汉光武帝刘秀 | ||
三国 | 曹魏 | 洛阳 | 魏文帝曹丕 | |
蜀汉 | 成都 | 汉昭烈帝刘备 | ||
东吴 | 建业 | 吴大帝孙权 | ||
晋朝 | 西晋 | 洛阳 | 晋武帝司马炎 | |
东晋 | 建康 | 晋元帝司马睿 | ||
五胡十六国 | - | 见五胡十六国表 | ||
南 北 朝 |
南朝 | 刘宋 | 建康 | 宋武帝刘裕 |
萧齐 | 建康 | 齐高帝萧道成 | ||
萧梁 | 建康 | 梁武帝萧衍 | ||
南陈 | 建康 | 陈武帝陈霸先 | ||
北朝 | 北魏 | 平城 | 魏道武帝拓跋珪 | |
洛阳 | 魏孝文帝拓跋宏 | |||
东魏 | 邺 | 魏孝静帝元善见 | ||
西魏 | 长安 | 魏文帝元宝炬 | ||
北齐 | 邺 | 齐文宣帝高洋 | ||
北周 | 长安 | 周孝闵帝宇文觉 | ||
隋朝 | 大兴 | 隋文帝杨坚 | ||
唐朝 | 长安 | 唐高祖李渊 | ||
五代 十国 |
后梁 | 开封 | 后梁太祖朱温 | |
后唐 | 洛阳 | 后唐庄宗李存勖 | ||
后晋 | 开封 | 后晋高祖石敬瑭 | ||
后汉 | 开封 | 后汉高祖刘暠 | ||
后周 | 开封 | 后周太祖郭威 | ||
十国 | - | 见五代十国表 | ||
宋朝 | 北宋 | 开封 | 宋太祖赵匡胤 | |
南宋 | 临安 | 宋高宗赵构 | ||
契丹 辽朝 西辽 |
上京 汴京 虎思斡耳朵 |
辽太祖耶律阿保机 辽太宗耶律德光 辽德宗耶律大石 |
||
大理国 | 太和城 | 大理太祖段思平 | ||
西夏 | 兴庆府 | 夏景宗李元昊 | ||
金朝 | 会宁 | 金太祖完颜阿骨打 | ||
中都 | 海陵王完颜亮 | |||
开封 | 金宣宗完颜珣 | |||
元朝 | 大都 | 铁木真 元世祖忽必烈 |
||
明朝 | 北京 | 明太祖朱元璋 | ||
清朝 | 盛京 北京 |
清太祖努尔哈赤 清太宗皇太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