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胜:最后一位遭到朱元璋毒手的开国功臣
- 姓 名:朱元璋(1328.10.21~1398.6.24)
- 别 名:重八兴宗国瑞
- 国 籍:中国明朝
- 民 族:汉族
- 出生地: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
- 出生日期:1328年10月21日(戊辰年)
- 逝世日期:1398年6月24日
- 职 业:皇帝
- 主要作品《大明太祖高皇帝御注道德真经》《御制皇陵碑》《周颠仙人传》等
- 主要成就:推翻蒙元统治,恢复华夏政权;结束民族压迫,恢复民族平等;剿灭群雄,驱逐胡元,建立明朝;加强中央集权,确立一世一元制;发展经济,恢复生产,开创洪武之治;重视文化教育,整顿吏治;恢复朝贡体系,提出“不征之国”
- 即位地点:应天(南京)
- 在位时间:1368年1月23日—1398年6月24日
- 即位年龄:40岁
- 在位时间:31年
- 享 年:71岁
- 庙 号:太祖
- 谥 号:高皇帝
- 年 号:洪武
- 陵 寝:明孝陵
跟着历史名人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冯胜。
常言道,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传奇皇帝朱元璋建立大明之后,开始大肆屠杀开国功臣。正所谓“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但凡朱元璋猜测是将来可能是威胁大明江山的人,就会对其斩草除根。蓝玉一案几乎将军队在的知名将领一网打尽,傅友德更是被逼杀了两个儿子之后自杀,朱元璋曾经所封的11位公爵,57侯爵中,活到最后没被杀的只有汤和、耿炳文和郭英三人。而最后一位遭到朱元璋毒手的开国功臣冯胜(冯国胜),朱元璋几乎没用任何借口就被直接“赐死”。
1.冯胜的荣与辱
冯胜与胡惟庸、徐达、常遇春一样,都是安徽定远人,在朱元璋还在跟随郭子兴东奔西跑时,冯国用、冯国胜两兄弟就来投奔他,冯国用可以说是朱元璋的政治启蒙老师,建议朱元璋攻取帝王之都金陵,然后以此为根据地,进取天下,的计策就来源于冯国用,但是冯国用,36岁时就死了。
冯国用死后,由于冯国用的子嗣尚小,于是由冯国胜继忍冯国用的官职,但是冯国用在政治上的才能却不如其兄,却喜欢研究兵法。在跟随大将军徐达在苏北作战时,因轻敌冒进,导致1000多士兵丧命,还被朱元璋打了屁股。之后渐渐的改掉了自己轻敌的毛病,与诸将合力打败了张士诚军。
在人才辈出的明朝早期,冯胜一直跟随徐达等人东征西讨,在朱元璋大封天下时,冯胜被封为宋国公,食禄3000石,成为大明帝国建立之初第一批被册封的六大公爵之一。
徐达、常遇春等一代名将要么病死,要么被罚后,冯胜逐渐得到重用,洪武二十年正月,朱元璋第八次北征蒙古时,朱元璋任命冯胜为征虏大将军,统帅大明军,围攻东北蒙元残余势力,冯胜不负重托,逼降了纳哈出的20万大军和无数的牛马辎重。但是就在朱元璋要重奖他时,却有人检举揭发冯胜藏匿了许多良马,派门人向纳哈出之妻依次酌酒,以求大珠异宝。朱元璋大怒,没收冯胜的大将军印,命他在凤阳建宅居住,定期上京朝见,从此之后,冯国胜再也没有统率过大军。
“(冯)胜自是不复将大兵矣”。
但是很快,朱元璋就再次给冯胜机会,让他远征云南曲靖,取得胜利。洪武二十五年,“(受)命籍太原、平阳民为军,立卫屯田。皇太孙立,加太子太师,此时的冯胜可以说是风光无限。
2.自动归隐
功成名就后的冯胜,看到了功臣一个个被杀,于是选择归隐,前面几次冤狱与“屠杀”似乎都与他毫无关系。但是长时间在战场上驰骋的冯胜因寂寞发明了一种游戏:“在野外埋了一大堆的小口大肚子瓦瓮,然后跨上马背,快马加鞭,在那上面驰骋,其后面拖着战车,那战车轱辘压过埋着的瓦瓮,好似战鼓一般”,这个事情被冯胜的一个亲戚知道,向朱元璋诬告,说冯胜仰望天象,颇有不悦之色,私埋兵器。
正找不到理由杀冯胜的朱元璋随便给了个“私埋兵器罪”将冯胜处死了,但他的后代冯国璋却在数百年之后当上了北洋军阀首领,民国代总统。
由此可见,朱元璋为了朱家的天下,不惜一切代价将任何可能的“危险人物”全部送进地狱,从开始的找借口,到最后的要杀你就杀你,连理由都懒得找了。
-
北京保卫战背后的大功臣,于谦怎么会被杀呢? 2023-12-26
-
吴三桂与陈圆圆是什么关系?她们初见时发生了什么 2024-01-05
-
千古名相张居正的功绩 张居正是怎么死的? 2023-12-17
-
他是大明开国第一名将,最后下场惨不忍睹 2024-01-04
-
沈炼是什么样的人?敢于直言以戏虐权臣为乐 2024-01-07
-
徐达和常遇春都是农民出身,为什么后来那么精通兵法? 2023-12-26
朝代 | 都城 | 建立者 | ||
---|---|---|---|---|
夏朝 | 安邑 | 大禹 | ||
商朝 | 亳 | 商汤 | ||
周朝 | 西周 | 镐京 | 周武王姬发 | |
东周 | 洛邑 | 周平王姬宜臼 | ||
春秋 | - | - | ||
战国 | - | - | ||
秦朝 | 咸阳 | 始皇帝嬴政 | ||
西楚 | 彭城 | 西楚霸王项羽 | ||
汉朝 | 西汉 | 长安 | 汉高帝刘邦 | |
新 | 常安 | 王莽 | ||
玄汉 | 宛城 洛阳 长安 |
汉更始帝刘玄 | ||
东汉 | 洛阳 | 汉光武帝刘秀 | ||
三国 | 曹魏 | 洛阳 | 魏文帝曹丕 | |
蜀汉 | 成都 | 汉昭烈帝刘备 | ||
东吴 | 建业 | 吴大帝孙权 | ||
晋朝 | 西晋 | 洛阳 | 晋武帝司马炎 | |
东晋 | 建康 | 晋元帝司马睿 | ||
五胡十六国 | - | 见五胡十六国表 | ||
南 北 朝 |
南朝 | 刘宋 | 建康 | 宋武帝刘裕 |
萧齐 | 建康 | 齐高帝萧道成 | ||
萧梁 | 建康 | 梁武帝萧衍 | ||
南陈 | 建康 | 陈武帝陈霸先 | ||
北朝 | 北魏 | 平城 | 魏道武帝拓跋珪 | |
洛阳 | 魏孝文帝拓跋宏 | |||
东魏 | 邺 | 魏孝静帝元善见 | ||
西魏 | 长安 | 魏文帝元宝炬 | ||
北齐 | 邺 | 齐文宣帝高洋 | ||
北周 | 长安 | 周孝闵帝宇文觉 | ||
隋朝 | 大兴 | 隋文帝杨坚 | ||
唐朝 | 长安 | 唐高祖李渊 | ||
五代 十国 |
后梁 | 开封 | 后梁太祖朱温 | |
后唐 | 洛阳 | 后唐庄宗李存勖 | ||
后晋 | 开封 | 后晋高祖石敬瑭 | ||
后汉 | 开封 | 后汉高祖刘暠 | ||
后周 | 开封 | 后周太祖郭威 | ||
十国 | - | 见五代十国表 | ||
宋朝 | 北宋 | 开封 | 宋太祖赵匡胤 | |
南宋 | 临安 | 宋高宗赵构 | ||
契丹 辽朝 西辽 |
上京 汴京 虎思斡耳朵 |
辽太祖耶律阿保机 辽太宗耶律德光 辽德宗耶律大石 |
||
大理国 | 太和城 | 大理太祖段思平 | ||
西夏 | 兴庆府 | 夏景宗李元昊 | ||
金朝 | 会宁 | 金太祖完颜阿骨打 | ||
中都 | 海陵王完颜亮 | |||
开封 | 金宣宗完颜珣 | |||
元朝 | 大都 | 铁木真 元世祖忽必烈 |
||
明朝 | 北京 | 明太祖朱元璋 | ||
清朝 | 盛京 北京 |
清太祖努尔哈赤 清太宗皇太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