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显:明代著名抗倭名将,个人武力值最高
今天历史名人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刘显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
明朝中期嘉靖年间,邻国日本进入战国时期,战败的封建主们组织武士劫掠我国沿海地区,而当时朝廷政治腐败,土地兼并严重导致卫所兵员流矢,战斗力极差,倭寇登陆沿海地区烧杀抢掠,祸患日益严重。在这一时期涌现了一批著名的抗倭名将,战功赫赫,威名远播,其中最著名的莫过于“俞龙戚虎”的戚继光和俞大猷,但若论作战勇猛、个人武力之强还得数名将刘显。
刘显是江西南昌人,天生魁梧强壮,臂力奇大,少年时家里穷的揭不开锅,他的饭量又大,所以整天挨饿,后来实在忍不了,准备在一个废旧祠堂上吊自杀,谁知一连死了几次都没死成,心想可能是神仙护佑,便收起了轻生的想法。听说蜀地年景好些,好过活,就偷偷跑到了四川,因为略通文章,所以在一间私塾里面做了老师,教童子稚儿识字。
嘉靖十八年(1539年),四川举行武科比试,刘显冒充四川籍人士参加了考试,竟然中了武举人,从此便投身行伍。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四川叙府发生苗蛮叛乱,刘显跟随巡抚张皋征讨平叛,四处冲杀,勇猛无敌,亲手斩杀叛军五十多人,生擒叛军首领三人,此战后刘显名声大躁,从小兵一下升官到副千户。
当时南京设立有振武营,专门征剿倭寇,兵部尚书张鏊举荐刘显负责领兵训练,升任都指挥佥事,有一年盛夏,倭寇大举袭扰江苏一带,直逼泗州城。刘显奉命围剿,他先在山坡底下埋伏精兵,然后亲率四个骑兵诱敌,倭寇出兵追击,一番激战后手下一人被斩杀,刘显的坐骑也被倭寇射了一箭,刘显拔出箭矢,反手射出就将追兵中的弓箭手击杀,诱到包围圈之后,伏兵一拥而上大败倭寇主力,又命人将倭寇所乘的船只捣毁,倭寇无路可逃,几乎全军覆没,这一战后,刘显官升三级,升任江浙副总兵。
后来倭寇再次劫掠江苏,刘显率数千精兵全歼倭军,斩首六百余人。巡抚李遂却说这是上次刘显平倭不力,刘显被罢官停职。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南京振武营因为军饷拖欠发生兵变,侍郎黄懋官被士卒杀死,刘显奉命前去安抚,因为刘显曾经当过他们的长官,骁勇善战,很有威望,士卒们都很敬佩,所以俯首听命。
福建倭寇闯入江西地区,一路烧杀劫掠,百姓被残害屠杀数以万计,刘显出兵围剿,在潘阳湖大破贼寇。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广东福建一带倭患四起,刘显被任命为广东总兵,与参将戚继光一起围剿倭寇,连破倭寇占领的横屿、福清、牛田等据点六十余处,杀敌无数,彻底剿灭了广东福建一带的贼寇。
后来,从日本本土又新来了大批倭兵,不仅人数众多还凶猛善战,在江苏沿海登陆以攻陷了兴化城,刘显领军逼近兴化时见倭寇已经占领了城池,没敢贸然攻城,因此被弹劾,从此戴罪立功。第二年,倭寇又占据平海卫,朝廷以谭纶为御史统领征讨,以刘显为左军,俞大猷为右军,自领中军,戚继光为先锋,一举攻破平海卫,接着收复兴化,此战共斩杀五千余人,倭患尽平,战后刘显不仅官复原职,还出任狼山总兵,统制江浙一带。
刘显作战勇猛,威武难挡,与戚继光并称为“俞龙戚虎”的俞大猷文武双全,曾只身挑战少林寺众武僧,个人武力超强,但兵部尚书谭纶却评价他说:“精悍驰骋,俞(俞大猷)不如刘(刘显),”可见刘显之猛。倭寇之乱平定以后,刘显还奉命平定了四川九丝山的都掌蛮之乱,九丝山地形复杂,明朝成立以后曾多次出兵围剿不见成效,刘显出征时,只身与都掌蛮肉搏,亲手斩杀数百人,都掌蛮闻其名而丧胆,最终被刘显大军剿灭。万历九年(1581年)刘显去世,享年66岁。明朝中期嘉靖年间,邻国日本进入战国时期,战败的封建主们组织武士劫掠我国沿海地区,而当时朝廷政治腐败,土地兼并严重导致卫所兵员流矢,战斗力极差,倭寇登陆沿海地区烧杀抢掠,祸患日益严重。在这一时期涌现了一批著名的抗倭名将,战功赫赫,威名远播,其中最著名的莫过于“俞龙戚虎”的戚继光和俞大猷,但若论作战勇猛、个人武力之强还得数名将刘显。
刘显是江西南昌人,天生魁梧强壮,臂力奇大,少年时家里穷的揭不开锅,他的饭量又大,所以整天挨饿,后来实在忍不了,准备在一个废旧祠堂上吊自杀,谁知一连死了几次都没死成,心想可能是神仙护佑,便收起了轻生的想法。听说蜀地年景好些,好过活,就偷偷跑到了四川,因为略通文章,所以在一间私塾里面做了老师,教童子稚儿识字。
嘉靖十八年(1539年),四川举行武科比试,刘显冒充四川籍人士参加了考试,竟然中了武举人,从此便投身行伍。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四川叙府发生苗蛮叛乱,刘显跟随巡抚张皋征讨平叛,四处冲杀,勇猛无敌,亲手斩杀叛军五十多人,生擒叛军首领三人,此战后刘显名声大躁,从小兵一下升官到副千户。
当时南京设立有振武营,专门征剿倭寇,兵部尚书张鏊举荐刘显负责领兵训练,升任都指挥佥事,有一年盛夏,倭寇大举袭扰江苏一带,直逼泗州城。刘显奉命围剿,他先在山坡底下埋伏精兵,然后亲率四个骑兵诱敌,倭寇出兵追击,一番激战后手下一人被斩杀,刘显的坐骑也被倭寇射了一箭,刘显拔出箭矢,反手射出就将追兵中的弓箭手击杀,诱到包围圈之后,伏兵一拥而上大败倭寇主力,又命人将倭寇所乘的船只捣毁,倭寇无路可逃,几乎全军覆没,这一战后,刘显官升三级,升任江浙副总兵。
后来倭寇再次劫掠江苏,刘显率数千精兵全歼倭军,斩首六百余人。巡抚李遂却说这是上次刘显平倭不力,刘显被罢官停职。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南京振武营因为军饷拖欠发生兵变,侍郎黄懋官被士卒杀死,刘显奉命前去安抚,因为刘显曾经当过他们的长官,骁勇善战,很有威望,士卒们都很敬佩,所以俯首听命。
福建倭寇闯入江西地区,一路烧杀劫掠,百姓被残害屠杀数以万计,刘显出兵围剿,在潘阳湖大破贼寇。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广东福建一带倭患四起,刘显被任命为广东总兵,与参将戚继光一起围剿倭寇,连破倭寇占领的横屿、福清、牛田等据点六十余处,杀敌无数,彻底剿灭了广东福建一带的贼寇。
后来,从日本本土又新来了大批倭兵,不仅人数众多还凶猛善战,在江苏沿海登陆以攻陷了兴化城,刘显领军逼近兴化时见倭寇已经占领了城池,没敢贸然攻城,因此被弹劾,从此戴罪立功。第二年,倭寇又占据平海卫,朝廷以谭纶为御史统领征讨,以刘显为左军,俞大猷为右军,自领中军,戚继光为先锋,一举攻破平海卫,接着收复兴化,此战共斩杀五千余人,倭患尽平,战后刘显不仅官复原职,还出任狼山总兵,统制江浙一带。
刘显作战勇猛,威武难挡,与戚继光并称为“俞龙戚虎”的俞大猷文武双全,曾只身挑战少林寺众武僧,个人武力超强,但兵部尚书谭纶却评价他说:“精悍驰骋,俞(俞大猷)不如刘(刘显),”可见刘显之猛。倭寇之乱平定以后,刘显还奉命平定了四川九丝山的都掌蛮之乱,九丝山地形复杂,明朝成立以后曾多次出兵围剿不见成效,刘显出征时,只身与都掌蛮肉搏,亲手斩杀数百人,都掌蛮闻其名而丧胆,最终被刘显大军剿灭。万历九年(1581年)刘显去世,享年66岁。
-
同为抗倭名将的俞大猷为什么没有戚继光出名 2023-12-19
-
万贞儿为什么从一个婢女到受尽皇上宠爱?不惜为她废掉漂亮皇后 2024-01-07
-
明朝第一位皇太后是谁?揭秘张氏的传奇人生 2024-01-07
-
朱载垕真的没有自己的陵墓吗?最后竟葬在自己爷爷的陵墓中 2024-01-04
-
海瑞的一生是怎样的?为什么他空有本事却得不到重用? 2023-12-28
-
朱元璋准备赐徐达一座大房子,徐达如何拒绝的? 2024-01-04
朝代 | 都城 | 建立者 | ||
---|---|---|---|---|
夏朝 | 安邑 | 大禹 | ||
商朝 | 亳 | 商汤 | ||
周朝 | 西周 | 镐京 | 周武王姬发 | |
东周 | 洛邑 | 周平王姬宜臼 | ||
春秋 | - | - | ||
战国 | - | - | ||
秦朝 | 咸阳 | 始皇帝嬴政 | ||
西楚 | 彭城 | 西楚霸王项羽 | ||
汉朝 | 西汉 | 长安 | 汉高帝刘邦 | |
新 | 常安 | 王莽 | ||
玄汉 | 宛城 洛阳 长安 |
汉更始帝刘玄 | ||
东汉 | 洛阳 | 汉光武帝刘秀 | ||
三国 | 曹魏 | 洛阳 | 魏文帝曹丕 | |
蜀汉 | 成都 | 汉昭烈帝刘备 | ||
东吴 | 建业 | 吴大帝孙权 | ||
晋朝 | 西晋 | 洛阳 | 晋武帝司马炎 | |
东晋 | 建康 | 晋元帝司马睿 | ||
五胡十六国 | - | 见五胡十六国表 | ||
南 北 朝 |
南朝 | 刘宋 | 建康 | 宋武帝刘裕 |
萧齐 | 建康 | 齐高帝萧道成 | ||
萧梁 | 建康 | 梁武帝萧衍 | ||
南陈 | 建康 | 陈武帝陈霸先 | ||
北朝 | 北魏 | 平城 | 魏道武帝拓跋珪 | |
洛阳 | 魏孝文帝拓跋宏 | |||
东魏 | 邺 | 魏孝静帝元善见 | ||
西魏 | 长安 | 魏文帝元宝炬 | ||
北齐 | 邺 | 齐文宣帝高洋 | ||
北周 | 长安 | 周孝闵帝宇文觉 | ||
隋朝 | 大兴 | 隋文帝杨坚 | ||
唐朝 | 长安 | 唐高祖李渊 | ||
五代 十国 |
后梁 | 开封 | 后梁太祖朱温 | |
后唐 | 洛阳 | 后唐庄宗李存勖 | ||
后晋 | 开封 | 后晋高祖石敬瑭 | ||
后汉 | 开封 | 后汉高祖刘暠 | ||
后周 | 开封 | 后周太祖郭威 | ||
十国 | - | 见五代十国表 | ||
宋朝 | 北宋 | 开封 | 宋太祖赵匡胤 | |
南宋 | 临安 | 宋高宗赵构 | ||
契丹 辽朝 西辽 |
上京 汴京 虎思斡耳朵 |
辽太祖耶律阿保机 辽太宗耶律德光 辽德宗耶律大石 |
||
大理国 | 太和城 | 大理太祖段思平 | ||
西夏 | 兴庆府 | 夏景宗李元昊 | ||
金朝 | 会宁 | 金太祖完颜阿骨打 | ||
中都 | 海陵王完颜亮 | |||
开封 | 金宣宗完颜珣 | |||
元朝 | 大都 | 铁木真 元世祖忽必烈 |
||
明朝 | 北京 | 明太祖朱元璋 | ||
清朝 | 盛京 北京 |
清太祖努尔哈赤 清太宗皇太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