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去病究竟是被害死的还是病死的 霍去病死因之谜揭秘
- 中文名:霍去病(前140~前117年)
- 别称:霍票姚,骠骑,霍将军,冠军侯
- 国籍:西汉
- 民族:汉族
- 出生地:河东平阳(今山西临汾西南)
- 出生日期: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
- 逝世日期:元狩六年(公元前117年)
- 职业:大司马,骠骑将军
- 主要成就:打通河西走廊,河西受降,漠北之战封狼居胥
- 主要作品:《霍将军渡河操》
- 名言:匈奴未灭,何以家为
- 爵位:冠军侯
- 谥号:景桓
- 相关事件:封狼居胥
- 享年:24岁(虚岁)
- 葬处:霍去病墓(陕西省兴平县东北)
对霍去病之死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名人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司马迁的春秋笔法,在霍去病的死上,只简单地写了一个“卒”字,没有前因后果,留给了后人对霍去病扑朔迷离的死因的猜测。
虽然很多解释说“卒”代表着善终,但是毕竟那个横扫漠北、封狼居胥的冠军侯,骠骑将军大司马,年仅24岁的霍去病,在人生巅峰的时刻,如白驹过隙,匆匆的3年战场风光生涯就此彻底结束,让人无法信服其中因由。虽然霍去病同父异母的弟弟霍光曾经说霍去病是病死的,可以合理解释为什么一代将星突然消逝,或许这是唯一的真相。但是把霍去病放到他生前的权力格局中来看,霍去病的死或许有更多的因素。霍去病是大将军卫青的外甥,他的母亲曾经和卫子夫一样,只是平阳公主家的一个歌姬。只是命运殊途,霍去病的出生和他的舅舅卫青一样低贱,更关键的是他还是一个黑户。
可以说没有平阳公主和卫家这份亲情提供的机遇,他不会出现在汉武帝近臣侍中的行列。就更不可能在17岁时,作为票姚校尉,两次随卫青击匈奴于漠南,得到历练了。其实《汉武大帝》中,对霍去病的死的理解,不但客观陈述了史实——病死的。而且还掺杂了权力格局和权谋较量。个人觉得还是比较到位的。刘彻培养霍去病时,实际上就是带着强烈的目的,“朕不能只有一个卫青。”无论是用于平衡卫青,还是打算拿他作为卫青在军中的接班人。汉武帝刘彻对霍去病是报以非常大的期望的。霍去病的性格张扬、好斗,和卫青的沉稳、低调形成了强烈的反差。他在刘彻的眼里霍去病越是张扬、好斗,就比卫青更简单,更容易驾驭。所以一方面时刻刻意话里有话提醒、打压卫青,而另一方面偏纵霍去病,也是刘彻平衡甥舅关系的重要手段。此刻或是卫青可以隐忍不发,但是其实从平阳公主的态度,就可以看出来,平阳及卫家开始产生了强烈的被取代的危机感。
所以平阳公主动不动摔脸子给霍去病,也就成为了常态。原因很简单,平阳根据霍去病的性格,选择了打压而不是拉拢。就像当初,自己选择嫁给卫青,那是因为卫青的性格比较沉稳,比较内敛,懂得感恩。在《汉武大帝》中,为了成全卫青和李广的正面形象作了改编。卫青为了实现李广做先锋的梦想,违背了汉武帝刘彻不允许李广做先锋的旨意,让李广当先锋伪装汉军主力牵制敌人,李广因而是战死的。而李广在正史中是因为战后总结,认为卫青陷害自己而气愤自杀的。所以这决定了李敢打到卫青府上,并且打伤卫青的合理性。现实中,卫青应该是有愧的。但是这也最终把霍去病逼上了绝路。
在剧中,霍去病杀李敢正是因为被平阳公主不待见之后,才愤而发生的事情。而霍去病杀了李敢之后,刘彻的态度终于发生了巨变。刘彻恨的是霍去病辜负了自己,因为刘彻还要继续重用霍去病,但是出了这样的事,霍去病在军中的前途基本上也就算是完了。但是刘彻还是刻意想保霍去病的,一方面宣布李敢是被鹿角顶死的;一方面让他去朔方躲起来。但是就在这个过程当中,霍去病突然病死了。
实际上霍去病在身体死亡之前,他无论是仕途还是亲情,其实都已经“死”了。这就是霍去病的悲剧所在。可以说这番操作,平阳公主的狠才是“杀人不见血”。这或许也可以解释,为什么卫青死后,整个卫家都被诛灭了;为什么后来霍去病的弟弟霍光能够成为托孤大臣?
-
卫绾是一位怎样的人 卫绾有哪些优点 2023-12-14
-
和亲被迫嫁给七十岁老头,细君公主最后结局怎么样? 2024-01-02
-
王莽为何杀光自己的儿子? 2023-12-13
-
刘盈和刘恒是什么关系 窦漪房窦太后喜欢刘盈吗 2023-12-14
-
西汉博士谏大夫王吉“言宜慢,心宜善”的故事 2023-12-12
-
当初抢夺项羽尸体的人都有谁 其中谁的造化最大 2023-12-24
朝代 | 都城 | 建立者 | ||
---|---|---|---|---|
夏朝 | 安邑 | 大禹 | ||
商朝 | 亳 | 商汤 | ||
周朝 | 西周 | 镐京 | 周武王姬发 | |
东周 | 洛邑 | 周平王姬宜臼 | ||
春秋 | - | - | ||
战国 | - | - | ||
秦朝 | 咸阳 | 始皇帝嬴政 | ||
西楚 | 彭城 | 西楚霸王项羽 | ||
汉朝 | 西汉 | 长安 | 汉高帝刘邦 | |
新 | 常安 | 王莽 | ||
玄汉 | 宛城 洛阳 长安 |
汉更始帝刘玄 | ||
东汉 | 洛阳 | 汉光武帝刘秀 | ||
三国 | 曹魏 | 洛阳 | 魏文帝曹丕 | |
蜀汉 | 成都 | 汉昭烈帝刘备 | ||
东吴 | 建业 | 吴大帝孙权 | ||
晋朝 | 西晋 | 洛阳 | 晋武帝司马炎 | |
东晋 | 建康 | 晋元帝司马睿 | ||
五胡十六国 | - | 见五胡十六国表 | ||
南 北 朝 |
南朝 | 刘宋 | 建康 | 宋武帝刘裕 |
萧齐 | 建康 | 齐高帝萧道成 | ||
萧梁 | 建康 | 梁武帝萧衍 | ||
南陈 | 建康 | 陈武帝陈霸先 | ||
北朝 | 北魏 | 平城 | 魏道武帝拓跋珪 | |
洛阳 | 魏孝文帝拓跋宏 | |||
东魏 | 邺 | 魏孝静帝元善见 | ||
西魏 | 长安 | 魏文帝元宝炬 | ||
北齐 | 邺 | 齐文宣帝高洋 | ||
北周 | 长安 | 周孝闵帝宇文觉 | ||
隋朝 | 大兴 | 隋文帝杨坚 | ||
唐朝 | 长安 | 唐高祖李渊 | ||
五代 十国 |
后梁 | 开封 | 后梁太祖朱温 | |
后唐 | 洛阳 | 后唐庄宗李存勖 | ||
后晋 | 开封 | 后晋高祖石敬瑭 | ||
后汉 | 开封 | 后汉高祖刘暠 | ||
后周 | 开封 | 后周太祖郭威 | ||
十国 | - | 见五代十国表 | ||
宋朝 | 北宋 | 开封 | 宋太祖赵匡胤 | |
南宋 | 临安 | 宋高宗赵构 | ||
契丹 辽朝 西辽 |
上京 汴京 虎思斡耳朵 |
辽太祖耶律阿保机 辽太宗耶律德光 辽德宗耶律大石 |
||
大理国 | 太和城 | 大理太祖段思平 | ||
西夏 | 兴庆府 | 夏景宗李元昊 | ||
金朝 | 会宁 | 金太祖完颜阿骨打 | ||
中都 | 海陵王完颜亮 | |||
开封 | 金宣宗完颜珣 | |||
元朝 | 大都 | 铁木真 元世祖忽必烈 |
||
明朝 | 北京 | 明太祖朱元璋 | ||
清朝 | 盛京 北京 |
清太祖努尔哈赤 清太宗皇太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