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卓如果不死,三国会是什么样?
- 中文名:董卓
- 别 称董太师、董仲颖
- 字 号仲颖
- 国籍:中国(东汉)
- 民族:汉族
- 出生地:颍川郡纶氏县(今河南登封)
- 出生日期:?
- 逝世日期:公元192年5月22日
- 主要成就:与羌族大小百余战;北芒救驾;专擅朝政,威震天下
- 官职:太师,相国
- 封爵:郿侯
还不知道三国最厉害的胖子董卓的读者,下面历史名人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他武艺高强,勇武过人,威震羌胡,凭一己之力统治着最混乱最剽悍的陇西地盘,成为天下第一军阀;他废立过汉朝皇帝,睡过天下第一美女,统帅过天下第一勇将,后世背负着国贼的骂名。
他是董卓。一个如果不早死,天下必将为之改变的大人物。
一、董卓的武艺。
关于董卓同学的外貌,连环画、影视剧里都一个模子:大腹便便的胖子。
但,就算是胖子,他也是个人见人惧的灵活死胖子。
玩过《三国志》游戏的都知道,董卓武力值、统帅值很强,风哥用董卓单挑时居然轻松达成30连胜,在三国前期除了吕布、关羽、张飞等寥寥数人外所向无敌。而说起统率,董卓旗下的西凉骑兵,战场上简直如同BUG。
这非常符合史实。
《后汉书》记载:卓膂力过人,双带两鞬,左右驰射,为羌胡所畏。
“双带两鞬”就是坐骑两边各挂一个箭筒,方便左右开弓,这在当时,是武艺高强的将领标配。能让剽悍的羌胡畏惧,不是一般的厉害。
董卓是陇西临洮(今甘肃省岷县)人,这是一个与西北羌人接壤的边远地区,民风粗野剽悍,董卓也不例外。
他出身一个富豪家庭,“少好侠,尝游羌中”,性格粗猛有谋略。凭借左右开弓的骑射武艺,粗野有谋的性格,他在西北羌人中的名气特别大,“羌人豪帅”都是他的座上宾,他的身边聚集了一批身份复杂的亡命之徒。
因为素有威望,董卓被大汉朝廷任命为州兵马掾一职,这是一个边防的治安长官。
黑道、白道通吃的董卓,成为闻名陇西的风云儿。
二、董卓的军事能力
董卓的发家史,就是一部讨伐羌、胡的剽悍战史。
《英雄记》记载“卓数讨羌、胡,前后百余战”,《吴书》也记载“卓领兵骑讨贼,大破之,斩获千计。”
汉桓帝、灵帝年间,西羌不断发生暴乱,在焦头烂额的朝廷平乱过程中,一直活跃着董卓灵活死胖子的高大身影。
从羽林郎、军司马、广武令、郡守北部都尉、西域戌已校尉,到并州刺史、河东太守。董卓官职的一步步高升,是靠人血、战功挣来的。
董卓为汉室立下的最大功绩,来自于平定了韩遂之乱。
韩遂在《三国演义》里是个大配角,但在真实历史上却是个一度威震一方的枭雄。
汉灵帝中平三年(185年),羌胡内部发生兵变,时任凉州从事的韩遂取得兵权,联合周边的马腾、王国等人,合兵十数万进攻三辅,声势浩大,势不可挡。两年之内,韩遂、马腾的叛军攻到陈仓(今陕西省宝鸡市),危及长安和洛阳。
汉灵帝急忙拜董卓为前将军,与左将军皇甫嵩共同解陈仓之围,大败韩遂、马腾,平定了一次危在旦夕的叛乱。
董卓达到了地方军阀事业的巅峰。
论身份,他是朝廷重臣、平叛上将;
论地盘,整个陇西都是他的势力范围;
论军队,他拥有一支以凉州人为主体、兼杂胡人骑兵的混合军团——中原人惧称为西凉铁骑。
羽翼日丰的董卓,越发野心勃勃。这时的陇西,已经满足不了天下第一军阀的胃口了,他开始放眼洛阳——
天下的鼎,有多重?
三、董卓的野望
董卓是汉代第一个以地方军阀身份把持中央大权的BOSS。
话说,董卓既不是大将军何进那样的外戚,又不是袁绍袁术那样的累代公侯,甚至不是曹操那样出身权贵家族,作为一个偏远地方的诸侯,他是怎样做到的?
公元189年四月,汉灵帝刘宏驾崩,年幼的少帝刘辩继位,何太后垂帘听政,她的哥哥大将军何进主持朝政。以张让为首的宦官却不买账,为了控制皇权,何进和张让的权力斗争进入白热化。
何进下了一步臭棋,为了诛杀张让等宦官势力,他密令手握重兵的董卓进京清君侧。
董卓喜不自胜,这相当于收到了一个盛宴的邀请函。
天下,我董卓名正言顺的前来赴宴了!
不过,董卓大军还在路上时,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何进却被张让率先杀死,宫廷大乱,少帝刘辩和陈留王刘协半夜出逃至黄河渡口。
董卓第一次见到两个少年时,就动了废立皇帝的心。当然,刘协更聪明更年幼不是理由,而是董卓要打自己的牌。还有比立一个新皇帝更伟大的事业吗?
玩了一辈子刀枪的董卓深知:枪杆子里面出政权。
首先,为了震慑洛阳那班锦衣玉食的昏庸之辈,军事天才董卓摆出了一个迷魂阵:
初进洛阳,董卓只带了三千西凉骑兵,但为了给洛阳人造成假象,他命令部下每隔几天就趁夜悄悄溜出城外,第二天早上再旌旗招展浩浩荡荡开进洛阳,这样源源不断演了几次戏后,朝廷官员们都被董卓如此“强大”的军事实力震慑得五体投地。
第二步,董卓派心腹将领吕布杀掉京城卫戍部队长官,接收了京城的防卫部队。
有强大的军事后盾做保障,董卓便开始施展拳脚了。
他先迫使朝廷任命自己为司空,接着召集文武百官,悍然宣布废掉少帝刘辩,将他贬为弘农王(不久后毒死),立陈留王刘协为新皇帝,即为汉献帝。
改立皇帝,董卓自然“功劳最大”,于是他将自己升迁为三公之一的太尉,掌管全国军事,后又自封郡侯,拜国相,跃居三公之首,掌宰相权。这时的董卓,虽名为国相,但“赞拜不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权倾一时,实际上就是皇帝。
四、董卓的压力
做到这一切骇人听闻的大事,当然需要人支持,董卓并不是匹夫之勇,他手下人才济济。
李傕、郭汜、张济、樊稠、牛辅、董越、胡轸、段煨(西凉系)、徐荣、吕布(洛阳系),这些将领均是董卓嫡系,一时之雄,能征惯战之辈。
我们经常会说董卓杀了多少大臣,实际上,他提拔的大臣远远多于他杀掉的。满朝公卿,没有不沾光的。
比如拉拢司徒黄琬、司空杨彪、吏部尚书周铋、侍中伍琼、尚书郑公业、长史何颥等,还抬举那些被贬斥的陈蕃、窦武等官员,甚至擢升他们的子孙。一时之间,“幽滞之士,多所显拔”。文学家蔡邕,被董卓识才惜才,“三日之间,周历三台”,以至于董卓死后不惜危险扶尸大哭一场。
但是,就算这样,还有很多不服的?怎么办?
杀。
对不服自己的官员,董卓毫不客气,手段毒辣地诛灭三族,杀鸡儆猴。袁绍和曹操是董卓拉拢失败的两个人,但他们机灵,都连夜逃走避祸。
董卓的压力,来自外部的军事上。
公元190年,渤海太守袁绍、冀州牧韩馥、兖州刺史刘岱等10余家诸侯起兵反对董卓,这也是我们熟悉的一段历史。一开始,董卓军全胜:长沙太守孙坚在梁地被董卓部将徐荣击败,颍州太守李旻被生擒,河内太守王匡则被董卓派兵突袭,几乎全军覆没。
第二年(191年),孙坚军再度讨伐,击败了胡轸和吕布,逼近洛阳。董卓亲自率军出战,也被孙坚击败。
这场军事上的败仗,才是董卓走下没落的起点。为了避开诸路大军的围攻,董卓决定迁都长安。
在长安,董卓走到了生命的尽头。
四、董卓之死
后世提起董卓的身死名裂,总说因为他暴虐。比如三国志的作者陈寿就点评道:“董卓狼戾贼忍,暴虐不仁,自书契已来,殆未之有也。”
董卓的确暴虐,比如他在酒席宴上突然杀人,他的部下在老百姓集会上杀人掠财奸淫妇女,他还在迁都长安时焚烧洛阳皇宫,发掘皇家陵墓和公卿坟冢——但是,这些事曹操也干过,丝毫不比他逊色。
董卓之失败,败在以下几点。
第一、身为“番将”的董卓初进洛阳,根基不牢时,先废立了皇帝,这就政治上、人心上丢了分。后人评价道:董卓地兼形胜,手握兵钤,颠而不扶,祸则先唱。兴晋阳之甲,君侧未除;入洛阳之宫,臣节如扫。至乃发掘园寝,逼辱妃嫔。太后之崩,岂称天命!宏农之废,孰谓人心?
第二、董卓掌握大权后,犯了和李自成一样的错误:被花花世界迷住了双眼。他在长安城旁边修建了高厚达七丈的“郿坞”,装满了金银财宝,自称“事成,雄踞天下,不成,守此足以毕老”,这就流露出宁做富家翁的短浅,丧失了锐气。
第三、手下骄兵悍将的难以控制,这是董卓的直接死因。
我们都知道,董卓是被司徒王允设计,被负责警卫部队的吕布倒戈刺死的。吕布为什么要刺杀自己的主公?
因为董卓太过性烈,连心腹手下都一言不合要随时暴怒,要知道,吕布最终同意刺杀董卓,不是因为所谓貂蝉(貂蝉其人仅是小说家杜撰),是因为董卓“尝小失意,拔手戟掷布”。
-
三国唯一出名的女将军,还跟赵云单挑过 2024-01-03
-
传说中诸葛亮的十大发明 2023-12-23
-
甘宁是如何成为顶级武将的? 2023-12-23
-
刘备最欣赏的5大名将,他们分别是谁呢? 2023-12-26
-
蒯通和韩信是什么关系?他又是什么下场 2024-01-01
-
孙权的领导能力如何?为什么说孙权很不容易? 2023-12-27
朝代 | 都城 | 建立者 | ||
---|---|---|---|---|
夏朝 | 安邑 | 大禹 | ||
商朝 | 亳 | 商汤 | ||
周朝 | 西周 | 镐京 | 周武王姬发 | |
东周 | 洛邑 | 周平王姬宜臼 | ||
春秋 | - | - | ||
战国 | - | - | ||
秦朝 | 咸阳 | 始皇帝嬴政 | ||
西楚 | 彭城 | 西楚霸王项羽 | ||
汉朝 | 西汉 | 长安 | 汉高帝刘邦 | |
新 | 常安 | 王莽 | ||
玄汉 | 宛城 洛阳 长安 |
汉更始帝刘玄 | ||
东汉 | 洛阳 | 汉光武帝刘秀 | ||
三国 | 曹魏 | 洛阳 | 魏文帝曹丕 | |
蜀汉 | 成都 | 汉昭烈帝刘备 | ||
东吴 | 建业 | 吴大帝孙权 | ||
晋朝 | 西晋 | 洛阳 | 晋武帝司马炎 | |
东晋 | 建康 | 晋元帝司马睿 | ||
五胡十六国 | - | 见五胡十六国表 | ||
南 北 朝 |
南朝 | 刘宋 | 建康 | 宋武帝刘裕 |
萧齐 | 建康 | 齐高帝萧道成 | ||
萧梁 | 建康 | 梁武帝萧衍 | ||
南陈 | 建康 | 陈武帝陈霸先 | ||
北朝 | 北魏 | 平城 | 魏道武帝拓跋珪 | |
洛阳 | 魏孝文帝拓跋宏 | |||
东魏 | 邺 | 魏孝静帝元善见 | ||
西魏 | 长安 | 魏文帝元宝炬 | ||
北齐 | 邺 | 齐文宣帝高洋 | ||
北周 | 长安 | 周孝闵帝宇文觉 | ||
隋朝 | 大兴 | 隋文帝杨坚 | ||
唐朝 | 长安 | 唐高祖李渊 | ||
五代 十国 |
后梁 | 开封 | 后梁太祖朱温 | |
后唐 | 洛阳 | 后唐庄宗李存勖 | ||
后晋 | 开封 | 后晋高祖石敬瑭 | ||
后汉 | 开封 | 后汉高祖刘暠 | ||
后周 | 开封 | 后周太祖郭威 | ||
十国 | - | 见五代十国表 | ||
宋朝 | 北宋 | 开封 | 宋太祖赵匡胤 | |
南宋 | 临安 | 宋高宗赵构 | ||
契丹 辽朝 西辽 |
上京 汴京 虎思斡耳朵 |
辽太祖耶律阿保机 辽太宗耶律德光 辽德宗耶律大石 |
||
大理国 | 太和城 | 大理太祖段思平 | ||
西夏 | 兴庆府 | 夏景宗李元昊 | ||
金朝 | 会宁 | 金太祖完颜阿骨打 | ||
中都 | 海陵王完颜亮 | |||
开封 | 金宣宗完颜珣 | |||
元朝 | 大都 | 铁木真 元世祖忽必烈 |
||
明朝 | 北京 | 明太祖朱元璋 | ||
清朝 | 盛京 北京 |
清太祖努尔哈赤 清太宗皇太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