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布与袁术的恩怨到底有多深?
- 中文名:袁术(155年~公元199年)
- 别名:公路
- 国籍:东汉
- 民族:汉族
- 出生地:汝南汝阳
- 出生日期:155年
- 逝世日期:199年
- 职业:军阀,皇帝
- 主要成就:与孙坚共破董卓,称雄淮南
- 重要事件:建安二年(197)称帝,建号仲氏
- 中文名:吕布(161~198)
- 别名:飞将、吕温侯、吕奉先
- 国籍:中国(东汉)
- 民族:汉族
- 出生地:五原郡九原县(今内蒙古包头)
- 逝世日期:建安第三年十二月癸酉
- 职业:武将,割据军阀
- 主要成就:诛杀董卓,击破张燕,大败袁术
- 爵位:温侯
- 职位:奋武将军,假节,徐州牧
今天历史名人小编给大家带来袁术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吕布杀了董卓,王允将自己的“温侯”让给了他,任职奋武将军,与王允共执朝政。
一介武人,毫无家世,吕布可谓到达了人生的顶点,意气风发。
然而,吕布的好日子只过了两个月,李傕大军不满朝廷对凉州军的待遇,围攻长安。
城破后,吕布仅率数百骑仓皇出逃。
临出逃,吕布还不忘携带他的战利品——董卓的头颅,“以卓头系马鞍”,出武关,直奔南阳。
之所以要带这个“累赘”,跟吕布的目的地有关。
吕布打算投靠南阳的袁术,而袁氏一门几乎被董卓屠戮殆尽。因此,董卓的头,就是一个很好的礼物。
袁术似乎并不领情,《三国志》记载:
术恶其反复,拒而不受。
送礼还是被拒之门外的吕布,只能北投袁绍。
这是吕布和袁术的第一次近距离接触,可惜对双方来说,这都不是一次愉快的体验。
从吕布后来的行为看,这个仇,吕布显然没有忘记。
吕布与袁术的第二次接触,是在3年之后的徐州。
吕布后来投袁绍、投张杨、夺曹操的兖州,被曹操赶出兖州后,又投刘备,夺了刘备的徐州。
特别有缘的是,这个时候,袁术也被袁绍、曹操一路从南阳赶到了扬州。
吕布占徐州,曹操占兖州,袁术占了扬州的一部分,三者相互接壤。
三大巨头之间,还有一个尴尬的人,就是失去了徐州的刘备。他被吕布“好心”安置于小沛。
而小沛,则位于兖州、徐州、扬州的交界处。西为曹操,东为吕布,南面的一小部分,还和袁术的扬州接壤。
显然,吕布给刘备小沛,并非善心大发,而是让其帮自己对付曹操,这和刘表收容张绣和后来的刘备一个心理。
在这种心态下,刘备在一定意义上成了吕布的“小弟”。袁术想来动刘备,吕布自然要为小弟出头。
袁术派纪灵率领步兵和骑兵三万人进攻刘备,吕布则带少量兵马支援,吓住纪灵后,吕布为二人成功调解,著名的“辕门射戟”就是发生在这时候。
袁术虽恼,但是需要吕布的力量共抗曹操,于是为自己的儿子求娶吕布的女儿。
出于对曹操的共同不顺眼,以及弱鸡抱团取暖的策略,吕布同意了袁术的请求。
然而袁术的如意算盘被沛相陈珪破坏了。
陈珪,就是那个因吃多了生鱼片而挂掉的陈登的父亲。他劝吕布不要与袁术联合,因为袁术称帝,与之联合,必定“受天下不义之名”。
吕布一听有道理,再加上记恨当年袁术不收容自己,于是追回已经在半路的女儿。
袁术的使者韩胤也从天堂到地狱,被械送许昌,当作叛逆的爪牙斩首于市。
被折了脸面的袁术勃然大怒,派大军进攻吕布。吕布却用了陈珪的反间计,成功击败袁术大军。后又水陆并进,攻向寿春,一路掳掠。
袁术派兵迎击,收获满满的吕布军却掉头北渡淮河,吕布还写信讽刺袁术,嘲笑他“鼠窜寿春,无出头者”,只能看着自己“虎步淮南”。
死要面子的袁术亲率五千兵马在淮河上“扬兵淮上”,吕布军却在淮水以北看着他们耍猴戏,大笑而还。
在袁术的“仲氏”朝廷和东汉的小朝廷之间,吕布似乎选择了正统的东汉朝廷,连投名状都有了。
然而,正如陈登向曹操所说,吕布“诚难久养”,吕布不久后又“复叛为术”,站到了袁术那一边。
然而自从吕布悔婚斩使,他与袁术之间出现了一道深深的裂痕。
也许这道裂痕,从吕布逃出长安,袁术不纳的时候,就已经形成了。
只不过,第一次出现裂痕,是吕布怨恨袁术,第二次出现裂痕,却是袁术怨恨吕布。
这种怨恨,导致吕布被曹操兵围下邳,袁术还是不发一兵一卒,坐看成败,而忘记了弱鸡应报团取暖的策略。
之后的剧情,就是《三国演义》中大家熟悉的剧情:白门楼吕奉先殒命。
袁术也没逍遥多久,只比吕布多活了一年。在投奔袁绍的途中,被曹操派刘备截杀,不得不返回淮南等死。
袁术死的时候,想喝一口蜜浆而不可得,于是哀叹:
袁术至于此乎!
于是,身体和精神受到双重刺激的袁术呕血数斗而亡。
袁术与吕布的恩怨情仇,至此完结。
-
刘备有几个儿子?刘备的儿子分别是什么结局? 2023-12-29
-
董允为什么会让刘禅那么信任他?他做了什么 2024-01-10
-
甘宁是如何成为顶级武将的? 2023-12-23
-
独眼将军夏侯惇眼睛是怎么瞎的,他的结局如何 2023-12-17
-
不出山却能搅动三国局势:司马徽有多牛? 2023-12-26
-
赵云在江州的故事 2023-12-15
朝代 | 都城 | 建立者 | ||
---|---|---|---|---|
夏朝 | 安邑 | 大禹 | ||
商朝 | 亳 | 商汤 | ||
周朝 | 西周 | 镐京 | 周武王姬发 | |
东周 | 洛邑 | 周平王姬宜臼 | ||
春秋 | - | - | ||
战国 | - | - | ||
秦朝 | 咸阳 | 始皇帝嬴政 | ||
西楚 | 彭城 | 西楚霸王项羽 | ||
汉朝 | 西汉 | 长安 | 汉高帝刘邦 | |
新 | 常安 | 王莽 | ||
玄汉 | 宛城 洛阳 长安 |
汉更始帝刘玄 | ||
东汉 | 洛阳 | 汉光武帝刘秀 | ||
三国 | 曹魏 | 洛阳 | 魏文帝曹丕 | |
蜀汉 | 成都 | 汉昭烈帝刘备 | ||
东吴 | 建业 | 吴大帝孙权 | ||
晋朝 | 西晋 | 洛阳 | 晋武帝司马炎 | |
东晋 | 建康 | 晋元帝司马睿 | ||
五胡十六国 | - | 见五胡十六国表 | ||
南 北 朝 |
南朝 | 刘宋 | 建康 | 宋武帝刘裕 |
萧齐 | 建康 | 齐高帝萧道成 | ||
萧梁 | 建康 | 梁武帝萧衍 | ||
南陈 | 建康 | 陈武帝陈霸先 | ||
北朝 | 北魏 | 平城 | 魏道武帝拓跋珪 | |
洛阳 | 魏孝文帝拓跋宏 | |||
东魏 | 邺 | 魏孝静帝元善见 | ||
西魏 | 长安 | 魏文帝元宝炬 | ||
北齐 | 邺 | 齐文宣帝高洋 | ||
北周 | 长安 | 周孝闵帝宇文觉 | ||
隋朝 | 大兴 | 隋文帝杨坚 | ||
唐朝 | 长安 | 唐高祖李渊 | ||
五代 十国 |
后梁 | 开封 | 后梁太祖朱温 | |
后唐 | 洛阳 | 后唐庄宗李存勖 | ||
后晋 | 开封 | 后晋高祖石敬瑭 | ||
后汉 | 开封 | 后汉高祖刘暠 | ||
后周 | 开封 | 后周太祖郭威 | ||
十国 | - | 见五代十国表 | ||
宋朝 | 北宋 | 开封 | 宋太祖赵匡胤 | |
南宋 | 临安 | 宋高宗赵构 | ||
契丹 辽朝 西辽 |
上京 汴京 虎思斡耳朵 |
辽太祖耶律阿保机 辽太宗耶律德光 辽德宗耶律大石 |
||
大理国 | 太和城 | 大理太祖段思平 | ||
西夏 | 兴庆府 | 夏景宗李元昊 | ||
金朝 | 会宁 | 金太祖完颜阿骨打 | ||
中都 | 海陵王完颜亮 | |||
开封 | 金宣宗完颜珣 | |||
元朝 | 大都 | 铁木真 元世祖忽必烈 |
||
明朝 | 北京 | 明太祖朱元璋 | ||
清朝 | 盛京 北京 |
清太祖努尔哈赤 清太宗皇太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