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尚香与刘备的悲剧婚姻是谁导致的?
- 中文名:孙夫人(戏剧中为孙尚香)
- 别 名:枭姬,弓腰姬,孙安
- 国 籍:三国(吴)
- 民 族:汉
- 出生地:吴郡富春(今浙江富阳)人
- 职 业:蜀汉国主夫人
- 主要成就:加强孙刘联盟
- 父:孙坚
- 兄:孙策、孙权
- 配偶:刘备
- 母:三国志没提,三国演义为吴国太
- 中文名:刘备(161~223.6.10)
- 别名:汉昭烈帝、汉先主、刘玄德、刘皇叔
- 国籍:中国
- 民族:汉
- 出生地:涿郡涿县(今河北涿州)
- 出生日期:公元161年7月16日
- 逝世日期:公元223年6月10日
- 主要成就:夺取两川、建立蜀汉、对抗曹操
- 庙号:烈祖
- 谥号:昭烈皇帝
- 在位 :221年4月—223年6月10日
孙尚香的故事大家了解吗?今天历史名人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
孙夫人,本是江东郡主,正史中并无其名字具体所称,京剧一出折子戏《甘露寺》中称其名为孙尚香,本文我们姑且称其为孙尚香。
孙尚香的大哥孙策是名动一时的英雄豪杰,二哥孙权是一代霸主,她天之娇女,自幼聪敏尚武,无忧无虑。孙尚香本来应该是快活的,但穿梭在三国那个权谋交错的时代,周转于野心与利益之间,无疑是一个政治斗争的牺牲品,她的一生可谓命运凄惨!
在历史中,孙尚香和刘备的婚姻从一开始就是悲剧式的。当时刘备的甘夫人病故,孙权想联合蜀国共同抗曹,便想出了联姻的计策。而孙夫人却不甘于嫁给刘备,只因哥哥逼迫才勉强答应,正是这桩联姻注定了孙尚香一生的凄惨命运。
孙尚香嫁于刘备时还是年方十九的姑娘,而刘备已是年近半百、数婚再娶的老头子了。《三国志》中写道:“妹才捷刚猛,有诸兄之风,侍婢百馀人,皆亲执刀侍立,先主每入,衷心常凛凛。”先主是指刘备,从这简短的几句话可以看出,他们的相处并不和谐,刘备每次进孙尚香房间,都心中发寒,这从一定程度上看出孙尚香的抵触情绪,婚后夫妻间的感情便可想而知了。
孙尚香嫁给刘备后,由于其特殊身份,也一直未得到蜀国人的信任,这从《三国志·蜀志·法正传》中诸葛亮所言也可以看出:“主公之在公安也,北畏曹公之强,东惮孙权之逼,近则惧孙夫人生变于肘腋之下”。祸生肘腋这个成语也由此传出,来比喻事变或危险就发生在身边。
孙尚香与刘备的夫妻情分只维系了两年,公元211年刘备进军益州,夫妻俩自此便天各一方,再无相见。当时,孙权听到刘备西入益州的消息,便派船来接妹妹,孙夫人本打算带刘备的儿子刘禅返回吴郡娘家,张飞、赵云部署军队在长江拦截孙权的船队,才把刘禅带回荆州。
至于孙尚香为什么要把刘备的儿子抱走,其目的自然是将刘备唯一的儿子当人质,她这么做也有可能是孙权授意而为之,后来张飞、赵云“勒兵截江”,可见是强行从孙尚香处夺回阿斗的,从此,孙刘联姻不欢而散。
两国联盟破裂之后,夫妻从此断绝了关系,自此之后,孙尚香也于历史之中销声匿迹,没有人知道她最后的结局究竟如何,在毛宗岗版本的小说《三国演义》中,说夷陵之战后有讹言传入吴,说刘备已死,孙夫人伤心不已,望西痛哭,投江而死。这毕竟是小说之言,仅供娱乐。
而重返吴郡的孙尚香这时候才21岁,此后的岁月中,孙尚香必将一方面承受寂寞孤苦,另一方面则背负着一种强大的精神压力。在东吴人眼里,她始终是敌国国主刘备的夫人,在蜀国人心中,她是东吴的奸细。
因此,刘备在蜀地称帝后,并未给曾经的正妻孙尚香什么封号,而是册立偏将军吴懿的妹妹为皇后,他就这样把这位曾经的妻子遗忘的干干净净。刘禅继位后,也没追赠她为皇太后,蜀汉的史官仅称她为“夫人”,并未给她单独立传。
据说,民间对孙尚香称呼为枭姬娘娘,或灵泽夫人,并给她建祠纪念,这也许正是民间百姓对她的不幸遭遇的一种惋惜与同情!
-
历史上的夏侯惇实力一般,曹操为何还重用他? 2023-12-24
-
曹操当初为什么要杀华佗 仅仅是因为开颅手术吗 2024-01-10
-
魏文帝曹丕的老婆是谁儿子是谁 曹丕是怎么死的 2023-12-14
-
为什么后世很多人对田豫不熟悉?他为曹魏做了哪些贡献? 2023-12-25
-
汉献帝两次谋杀曹操都失败了 曹操为什么不杀汉献帝 2024-01-03
-
董允为什么会让刘禅那么信任他?他做了什么 2024-01-10
朝代 | 都城 | 建立者 | ||
---|---|---|---|---|
夏朝 | 安邑 | 大禹 | ||
商朝 | 亳 | 商汤 | ||
周朝 | 西周 | 镐京 | 周武王姬发 | |
东周 | 洛邑 | 周平王姬宜臼 | ||
春秋 | - | - | ||
战国 | - | - | ||
秦朝 | 咸阳 | 始皇帝嬴政 | ||
西楚 | 彭城 | 西楚霸王项羽 | ||
汉朝 | 西汉 | 长安 | 汉高帝刘邦 | |
新 | 常安 | 王莽 | ||
玄汉 | 宛城 洛阳 长安 |
汉更始帝刘玄 | ||
东汉 | 洛阳 | 汉光武帝刘秀 | ||
三国 | 曹魏 | 洛阳 | 魏文帝曹丕 | |
蜀汉 | 成都 | 汉昭烈帝刘备 | ||
东吴 | 建业 | 吴大帝孙权 | ||
晋朝 | 西晋 | 洛阳 | 晋武帝司马炎 | |
东晋 | 建康 | 晋元帝司马睿 | ||
五胡十六国 | - | 见五胡十六国表 | ||
南 北 朝 |
南朝 | 刘宋 | 建康 | 宋武帝刘裕 |
萧齐 | 建康 | 齐高帝萧道成 | ||
萧梁 | 建康 | 梁武帝萧衍 | ||
南陈 | 建康 | 陈武帝陈霸先 | ||
北朝 | 北魏 | 平城 | 魏道武帝拓跋珪 | |
洛阳 | 魏孝文帝拓跋宏 | |||
东魏 | 邺 | 魏孝静帝元善见 | ||
西魏 | 长安 | 魏文帝元宝炬 | ||
北齐 | 邺 | 齐文宣帝高洋 | ||
北周 | 长安 | 周孝闵帝宇文觉 | ||
隋朝 | 大兴 | 隋文帝杨坚 | ||
唐朝 | 长安 | 唐高祖李渊 | ||
五代 十国 |
后梁 | 开封 | 后梁太祖朱温 | |
后唐 | 洛阳 | 后唐庄宗李存勖 | ||
后晋 | 开封 | 后晋高祖石敬瑭 | ||
后汉 | 开封 | 后汉高祖刘暠 | ||
后周 | 开封 | 后周太祖郭威 | ||
十国 | - | 见五代十国表 | ||
宋朝 | 北宋 | 开封 | 宋太祖赵匡胤 | |
南宋 | 临安 | 宋高宗赵构 | ||
契丹 辽朝 西辽 |
上京 汴京 虎思斡耳朵 |
辽太祖耶律阿保机 辽太宗耶律德光 辽德宗耶律大石 |
||
大理国 | 太和城 | 大理太祖段思平 | ||
西夏 | 兴庆府 | 夏景宗李元昊 | ||
金朝 | 会宁 | 金太祖完颜阿骨打 | ||
中都 | 海陵王完颜亮 | |||
开封 | 金宣宗完颜珣 | |||
元朝 | 大都 | 铁木真 元世祖忽必烈 |
||
明朝 | 北京 | 明太祖朱元璋 | ||
清朝 | 盛京 北京 |
清太祖努尔哈赤 清太宗皇太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