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城破后,耶律齐为什么会反投蒙古?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历史名人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襄阳城破后,耶律齐为什么会反投蒙古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
丐帮,这个充满了武侠气息的帮派其实不单单存在于金庸武侠小说中,在真实历史上,丐帮也曾一度存在于历史中。毕竟,再怎么繁荣昌盛的时代,乞丐还是少不了的一层社会阶级,丐帮也因此未曾断了传承。
而在金庸笔下历代丐帮帮主中,耶律齐一直是很多人矛头攻击的对象。很多人怀疑在襄阳城破后,耶律齐反投了蒙古。在笔者看来,这或许并非无稽之谈,从郭靖过去的经历上,我们便可以理解,耶律齐反投蒙古,这也是顺理成章。
耶律齐本是辽国贵族,可在神雕的历史线里,这个国家已经被金国所灭。耶律齐的祖父被迫迁到蒙古,并且得了蒙古皇帝的赏识,成了蒙古宰相。在执掌蒙古这艘大船期间,耶律齐的祖父带领蒙古铁骑灭了金国,也算是报了血海深仇。
本来耶律一家虽然已经亡国,可是耶律齐祖父在蒙古却也是担任着重要职位,荣华富贵并不难得。但由于在政治斗争中失势,耶律齐祖父被杀,耶律一家再次仓惶出奔,这次他们的目的地是势衰的南宋。
正是在南宋,耶律齐结识并娶了郭芙,因此以外族的身份获得了中原武林的认可,并且继承了黄蓉的丐帮帮主之位。在神雕结尾,耶律齐率领丐帮继续前行,杨过则是归隐山林,故事在此完结。
神雕一作并没有直言耶律齐的结局,而在续作倚天屠龙记中,金庸也没有交代耶律齐的结局,所以,笔者通过分析,得出了耶律齐有归元的可能。
其实,耶律齐归齐一事并不是什么可耻的事。毕竟,耶律齐本就不是宋朝人,和蒙古之间也没有什么灭国之恨,本身耶律齐一家也曾在蒙古为官。所以,耶律齐重归蒙古,并不会受到多少心理上的阻碍。而就南宋来说,耶律齐对其也没有什么归属感,他娶了郭芙之后,为南宋守了二十多年的襄阳城,这已经是仁至义尽了。
所以在城破后,耶律齐已经没有义务继续为宋奔走,而理应该为自己耶律家考虑一二。
从某种程度上说,郭靖回归南宋和耶律齐重归蒙古并无多少区别。郭靖童年时曾寄居在蒙古内陆,并且在机缘巧合下被蒙古大汗看重,甚至险些娶了大汗的女儿当了驸马。在成年后,郭靖也曾带领蒙古大军讨伐金国。可是,在蒙古攻宋时,郭靖并没有选择两不相帮,而是回归故土,奋战在抗蒙的前线。
对于耶律齐来说,南宋并没有多少情感上的联系,故国灭亡后,自己要考虑的仅仅是妻子和家族的未来。再者,蒙古统一的大势已经是不可逆的,耶律齐在襄阳城破后已经没有义务为南宋守城,所以他选择了大势所趋的蒙古。
在神雕开头,完颜萍身负国恨家仇,她本是金国人,所以协助蒙古灭金的耶律家族也是仇敌。她无数次想要刺杀耶律齐。对于完颜萍,耶律齐的看法却是她也是个可怜人。金国灭辽,蒙古灭金,这番因果循环让耶律齐早早跳出了狭隘的民族主义思想,所以,耶律齐眼中的蒙古未必就是不义。
其次,从真实历史上,笔者认为可以由此反推出耶律齐回归蒙古的结论。因为金庸历史一向是主张尊敬真实历史。金庸笔下武侠小说人物固然是拥有各种超凡的力量,可却无法影响历史的进程。金庸以真实历史为框架,也不会挑出它的框架。
比如说全真教,在真实历史上,这个教派便是选择了投奔蒙古并改名换姓。而神雕中全真教一度是江湖中的武功大派,一朝而灭本不现实。可为了遵从历史,所以,在倚天一作中,这个教派被抹去,成了历史上的过去式。
同样,历史上蒙古最终还是选择了给耶律家族平反,所以最后耶律家族重新回归蒙古,成为蒙古的高官。所以由历史反推,却不难得出耶律齐归元的揣度。
在神雕一作中,忽必烈这个野心王爷便依旧记得耶律齐一家。而在神雕结尾,大汗被杨过所杀,忽必烈上位之后,这位堪称明主的野心家自然不会放弃拉拢耶律齐。而此时耶律齐见南宋大半沦落,不论是为了自己家族,亦或者为了帮众的性命,投降或许是唯一的选择。
-
卢俊义为什么还要上梁山"自投罗网"?原因是什么 2024-01-06
-
千古仁君赵祯,为何连心爱的妃子都保护不了? 2024-01-02
-
裴满氏想插手干政,颜宗弼是怎么解决的? 2024-01-08
-
郭靖的原型是谁?攻下700座城池 2024-01-02
-
南唐后主李煜是个怎样的人最后怎么死的 2023-12-16
-
宋江夸赞关胜时,林冲为什么要怪吴用? 2024-01-12
朝代 | 都城 | 建立者 | ||
---|---|---|---|---|
夏朝 | 安邑 | 大禹 | ||
商朝 | 亳 | 商汤 | ||
周朝 | 西周 | 镐京 | 周武王姬发 | |
东周 | 洛邑 | 周平王姬宜臼 | ||
春秋 | - | - | ||
战国 | - | - | ||
秦朝 | 咸阳 | 始皇帝嬴政 | ||
西楚 | 彭城 | 西楚霸王项羽 | ||
汉朝 | 西汉 | 长安 | 汉高帝刘邦 | |
新 | 常安 | 王莽 | ||
玄汉 | 宛城 洛阳 长安 |
汉更始帝刘玄 | ||
东汉 | 洛阳 | 汉光武帝刘秀 | ||
三国 | 曹魏 | 洛阳 | 魏文帝曹丕 | |
蜀汉 | 成都 | 汉昭烈帝刘备 | ||
东吴 | 建业 | 吴大帝孙权 | ||
晋朝 | 西晋 | 洛阳 | 晋武帝司马炎 | |
东晋 | 建康 | 晋元帝司马睿 | ||
五胡十六国 | - | 见五胡十六国表 | ||
南 北 朝 |
南朝 | 刘宋 | 建康 | 宋武帝刘裕 |
萧齐 | 建康 | 齐高帝萧道成 | ||
萧梁 | 建康 | 梁武帝萧衍 | ||
南陈 | 建康 | 陈武帝陈霸先 | ||
北朝 | 北魏 | 平城 | 魏道武帝拓跋珪 | |
洛阳 | 魏孝文帝拓跋宏 | |||
东魏 | 邺 | 魏孝静帝元善见 | ||
西魏 | 长安 | 魏文帝元宝炬 | ||
北齐 | 邺 | 齐文宣帝高洋 | ||
北周 | 长安 | 周孝闵帝宇文觉 | ||
隋朝 | 大兴 | 隋文帝杨坚 | ||
唐朝 | 长安 | 唐高祖李渊 | ||
五代 十国 |
后梁 | 开封 | 后梁太祖朱温 | |
后唐 | 洛阳 | 后唐庄宗李存勖 | ||
后晋 | 开封 | 后晋高祖石敬瑭 | ||
后汉 | 开封 | 后汉高祖刘暠 | ||
后周 | 开封 | 后周太祖郭威 | ||
十国 | - | 见五代十国表 | ||
宋朝 | 北宋 | 开封 | 宋太祖赵匡胤 | |
南宋 | 临安 | 宋高宗赵构 | ||
契丹 辽朝 西辽 |
上京 汴京 虎思斡耳朵 |
辽太祖耶律阿保机 辽太宗耶律德光 辽德宗耶律大石 |
||
大理国 | 太和城 | 大理太祖段思平 | ||
西夏 | 兴庆府 | 夏景宗李元昊 | ||
金朝 | 会宁 | 金太祖完颜阿骨打 | ||
中都 | 海陵王完颜亮 | |||
开封 | 金宣宗完颜珣 | |||
元朝 | 大都 | 铁木真 元世祖忽必烈 |
||
明朝 | 北京 | 明太祖朱元璋 | ||
清朝 | 盛京 北京 |
清太祖努尔哈赤 清太宗皇太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