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江上梁山之后公孙胜为什么就走了?原因是什么
- 中文名:公孙胜
- 梁山座次:4
- 星 位:天闲星
- 绰 号:入云龙
- 其他名称:公孙一清
- 登场作品:《水浒传》
- 性 别:男
- 武 器:松纹古定剑
- 主要成就:斗法破高廉 消灭田虎
- 师 父:罗真人
- 追 封:斗忠武郎
- 职 务:斗掌管机密军师
- 兵 器:斗松纹古定剑
- 中文名:宋江
- 梁山座次:第一名
- 星 位:天魁星
- 绰号:呼保义、及时雨、孝义黑三郎、黑宋江
- 其他名称:宋公明
- 登场作品:《水浒传》
- 年 龄:三旬
- 性 别:男
- 身 高:六尺
- 朝 代:北宋
- 祖 籍:山东郓城县宋家村
- 官 爵:武德大夫,兼楚州安抚使
- 主要成就:两赢童贯、三败高俅、征四寇
- 相关事迹:领导梁山起义、南征北战、征辽国、征田虎、征王庆、征方腊
- 父 亲:宋太公
- 弟 弟:宋清
- 官 职:武德大夫、楚州安抚使
大家好,说起公孙胜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
《水浒传》是一部让小编从小看到大的名著,电视剧版的也没少看。以前读《水浒传》,觉得梁山好汉们的日子过得非常的逍遥洒脱,他们劫富济贫,救助穷苦百姓。在梁山上,他们一起大碗喝酒,大块吃肉,重友情,讲义气,没有勾心斗角,没有利益冲突,过着世外桃源般的生活,上梁山是一种享受。但是长大了重读《水浒传》,却发现年幼时自己的想法太过单纯,根本没有看懂水浒。不管日子如何的逍遥,人与人之间的争斗中从未停止过,各种心机和暗斗,以及任性的自私让小编重新认识了水浒。
水浒中的各路好汉都是因为各种原因无法在社会中立足了才被迫上了梁山,这就注定了梁山小团体的不稳定性,每个人物都各有各的心思和打算,总之都会跟自己的利益扯上关系。其中有个人就看透了这其中的奥秘,并将自己置身事外,最终得以善终。
宋江是怎么上的梁山呢?当时他因为帮助晁盖逃跑而受到了晁盖一条黄金的报答还有一份书信,这些都被阎婆惜看到了,以此要挟宋江,最后宋江无奈只能杀了阎婆惜。宋江杀人之后又被陷害入狱,最后被锦毛虎燕顺、矮脚虎王英、白面郎君郑天寿三人所救,最后又因为回家奔丧途中再次被擒,发配江州途中,被梁山人马所救。
梁山早就想让宋江入伙了,但是宋江却不想去,还要以死明志。最后关键的导火线就是宋江在浔阳楼提了一首诗,被黄文炳陷害成反诗,被判处了死刑。真是让人不省心啊,还是在梁山好汉晁盖等冒着生命危险劫法场把他救了出来。
这下宋江本应该感恩戴德好好地随着他们一起去梁山,谁知道他硬要找黄文炳报仇,还让晁盖他们两次犯险去杀黄文炳。因为劫了一次法场,官兵们肯定已经有所警惕了,有人提出从长计议,但是宋江却自顾自地反驳了回去,最后晁盖等众人没有办法拒绝,只能率领兄弟们去杀了黄文炳。上了梁山后,宋江坐上了第二把交椅,仅次于晁盖,他还洋洋自得觉得自己的地位在梁山已经确立了,毕竟有这么多的人为了他赴汤蹈火。但是这其中有一个人却并不把他当回事,选择冷眼旁观,这个人就是公孙胜,绰号入云龙。
公孙胜和晁盖本是结义兄弟,曾经和晁盖一起夺取了生辰纲,然后一起入伙上了梁山,这份情谊可以说要比宋江多多了。但是现在的宋江在公孙胜眼中却成了一个巨大的威胁,他在慢慢取代自己这些元老级的人物。而且这个宋江的身份本身就与他们不同,他原本是朝廷中人,自己和晁盖却是实实在在的江湖中人,江湖和朝廷本就是两条平行无交叉的线,应交织在一起必然会出乱子,所以他并不喜欢宋江。当初救宋江出来已经实属不易,竟然还要自己的兄弟们以身犯险去帮他报仇,这种为了一己私利而不顾兄弟的人他万万是看不上的。
宋江上了梁山坐上了第二把交椅,公孙胜不想看到这一切,就主动提出要回家孝敬母亲,下山去。当时公孙胜还在宴会上提出了这个想法,但是宋江却不同意,让他把母亲接到梁山来。公孙胜见此借口不行,只能随便敷衍一下,找了个借口就下山了。此时的公孙胜只想快点离开,他不想跟宋江共事,他认为宋江心并不在梁山,迟早会跟自己的兄弟晁盖背道而驰的。后来晁盖一死,宋江坐拥了梁山,成为了当家。宋江当了家,公孙胜再也不想回梁山了。
最后,宋江果然还是接受了朝廷的诏安,又回归了官场,被朝廷利用,最后害的梁山兄弟们死伤无数,108位好汉最后所剩无几。幸亏公孙胜已经及时退出梁山了,保全了自己。在众多梁山兄弟被朝廷利用害死的时候,公孙胜却可以远离是非,逍遥快活地度过了自己的后半生。公孙胜不愧是最聪明的梁山好汉了。
-
赵昀是什么身世?最有作为的皇帝之一 2024-01-01
-
范仲淹与豆瓣汤的故事 2023-12-12
-
朱武坏事做尽,为什么最后会选择出家? 2024-01-06
-
葬送梁山的头号凶手是谁?曾对武松坦白 2024-01-14
-
历史上唯一一个与皇帝修成“金婚”的皇后 2023-12-11
-
安道全真的是梁山高手吗?如果他在,林冲徐宁可能幸存 2024-01-11
朝代 | 都城 | 建立者 | ||
---|---|---|---|---|
夏朝 | 安邑 | 大禹 | ||
商朝 | 亳 | 商汤 | ||
周朝 | 西周 | 镐京 | 周武王姬发 | |
东周 | 洛邑 | 周平王姬宜臼 | ||
春秋 | - | - | ||
战国 | - | - | ||
秦朝 | 咸阳 | 始皇帝嬴政 | ||
西楚 | 彭城 | 西楚霸王项羽 | ||
汉朝 | 西汉 | 长安 | 汉高帝刘邦 | |
新 | 常安 | 王莽 | ||
玄汉 | 宛城 洛阳 长安 |
汉更始帝刘玄 | ||
东汉 | 洛阳 | 汉光武帝刘秀 | ||
三国 | 曹魏 | 洛阳 | 魏文帝曹丕 | |
蜀汉 | 成都 | 汉昭烈帝刘备 | ||
东吴 | 建业 | 吴大帝孙权 | ||
晋朝 | 西晋 | 洛阳 | 晋武帝司马炎 | |
东晋 | 建康 | 晋元帝司马睿 | ||
五胡十六国 | - | 见五胡十六国表 | ||
南 北 朝 |
南朝 | 刘宋 | 建康 | 宋武帝刘裕 |
萧齐 | 建康 | 齐高帝萧道成 | ||
萧梁 | 建康 | 梁武帝萧衍 | ||
南陈 | 建康 | 陈武帝陈霸先 | ||
北朝 | 北魏 | 平城 | 魏道武帝拓跋珪 | |
洛阳 | 魏孝文帝拓跋宏 | |||
东魏 | 邺 | 魏孝静帝元善见 | ||
西魏 | 长安 | 魏文帝元宝炬 | ||
北齐 | 邺 | 齐文宣帝高洋 | ||
北周 | 长安 | 周孝闵帝宇文觉 | ||
隋朝 | 大兴 | 隋文帝杨坚 | ||
唐朝 | 长安 | 唐高祖李渊 | ||
五代 十国 |
后梁 | 开封 | 后梁太祖朱温 | |
后唐 | 洛阳 | 后唐庄宗李存勖 | ||
后晋 | 开封 | 后晋高祖石敬瑭 | ||
后汉 | 开封 | 后汉高祖刘暠 | ||
后周 | 开封 | 后周太祖郭威 | ||
十国 | - | 见五代十国表 | ||
宋朝 | 北宋 | 开封 | 宋太祖赵匡胤 | |
南宋 | 临安 | 宋高宗赵构 | ||
契丹 辽朝 西辽 |
上京 汴京 虎思斡耳朵 |
辽太祖耶律阿保机 辽太宗耶律德光 辽德宗耶律大石 |
||
大理国 | 太和城 | 大理太祖段思平 | ||
西夏 | 兴庆府 | 夏景宗李元昊 | ||
金朝 | 会宁 | 金太祖完颜阿骨打 | ||
中都 | 海陵王完颜亮 | |||
开封 | 金宣宗完颜珣 | |||
元朝 | 大都 | 铁木真 元世祖忽必烈 |
||
明朝 | 北京 | 明太祖朱元璋 | ||
清朝 | 盛京 北京 |
清太祖努尔哈赤 清太宗皇太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