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膑被庞涓剔去膝盖骨,他后来是怎么报复的?
跟着历史名人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孙膑。
嫉妒是一剂毒药,它会使人丧失理智,做错误的事,即使是“苟富贵,无相忘”的同门师兄弟,也可能因为嫉妒,反目成仇,做出伤害对方之事。孙膑和庞涓这对同门师兄弟,就是因为嫉妒,做出了伤害对方之事。庞涓害怕孙膑取代自己,所以诬陷孙膑谋反,导致孙膑被处以膑刑和黥刑。
事后孙膑如何报复庞涓的?
一、庞涓陷害孙膑
孙膑和庞涓都鬼谷子的学生,他俩关系很好,还约定将来不论谁发达了,都要记得提携另一个。学有所成后,庞涓先孙膑一步下山,并到魏国受到了魏王的重用。孙膑的才能在庞涓之上,所以庞涓发达后,害怕孙膑到魏国威胁自身地位,不敢依照他们的约定,将孙膑推荐给魏王。
墨子发现了孙膑的才能,将其推荐给了魏王。在魏王的追问下,庞涓被迫请孙膑下山一起辅佐魏王。
孙膑到魏国后,魏王要封他官做,但庞涓担心孙膑会取代他,所以暗中使坏,没有让魏王给孙膑封官。之后庞涓又诬告孙膑谋反,导致孙膑被处以膑刑和黥刑,成了一个不能行走的废人。
将领不能行走、不能骑马,自然就不能为将了,庞涓见孙膑已成废人,威胁不了他了,所以没对他赶尽杀绝,这让孙膑有了复仇的希望。齐国使臣出使赵国时,发现了孙膑,并将其秘密带回了齐国。
孙膑是个很有才能的人,他很快受到了齐王和齐国大将田忌的重用,孙膑还成了田忌的心腹谋士。
二、围魏救赵
围魏救赵是孙膑对庞涓报复的开始。
公元前354年,赵国攻打卫国,由于卫国是魏国的盟国,所以魏国出兵干预此事,魏王让庞涓率兵攻打赵国。魏国的魏武卒实力很强,再加上他们有庞涓这个才能出众的统帅,赵国很快被魏军击败。
赵国遭遇危险时,赵王向齐国求救,希望他们出兵帮助赵国对抗魏国。唇亡齿寒,赵国被魏王灭掉,齐国也会成为魏国的下一个目标,到时候齐国就危险了,所以齐王决定派田忌和孙膑率兵去帮助赵国。
田忌准备在赵国边境和魏军决战,但孙膑认为这是不明智的选择,魏国魏武卒战斗力很强,齐军和他们交战,不一定能打过他们,即使击败魏军了,也是伤敌一千,自损八百,不划算,所以孙膑建议田忌进攻魏国。
庞涓带着魏军主力攻打赵国,此时魏国国内空虚,他们趁机攻打魏国,庞涓也必会派兵救援魏国,这个时候,他们在半路设伏等待庞涓,不但可解赵国之围,还能以逸待劳击败魏军。田忌按照孙膑所说的做了,打了个慌忙前来支援的魏军措手不及,大败魏军,庞涓也输给了孙膑。
三、射杀庞涓
公元前342年,庞涓率兵攻打韩国,韩国实力不如魏国,所以他们也向齐国求救,希望齐国出兵帮助他们。
有了上次的成功经验,这次田忌和孙膑再次率兵攻打魏国。庞涓知道这是孙膑的阳谋,但魏国的安危比攻打韩国更重要,所以他不得不率兵救援魏国。有了上次的前车之鉴,这次庞涓有了防备,但孙膑还是棋高一筹,他利用齐兵害怕魏兵的心理,让士兵通过减灶的方法,制造了齐军逃跑的假象。
庞涓到魏国境内后,让人清点齐军做饭的灶台数量,第一天有10万个,第二天有5万个,第三天只剩三万个了,灶台越少,说明吃饭的人越少,吃饭的人越少,说明齐军逃跑的士兵也多。
做饭灶台的大量减少,让庞涓误以为,齐军因为害怕魏武卒,已经大量逃跑,所以放松了警惕,让士兵全力追击被他们“吓破胆”的齐军,这恰恰中了孙膑的计。
庞涓追至马陵时,道路变得非常窄,两旁都是峻隘险阻,这为齐军藏匿提供了良好条件。道路中间横着一棵大树,挡住了魏军,树干上还被人刻了字,庞涓命人取来火把,准备查看白木上的字时,齐军看到火光后,瞬间万箭齐发。
魏军乱成一团,这个时候,庞涓明白大势已去,他输给了孙膑,所以说完:“遂成竖子之名!”拔剑自刎。齐军再次大胜魏军。庞涓若心胸宽阔些,能容忍下孙膑,以他们师兄弟的能力,定能辅佐魏王干出一番事业,可惜庞涓利令智昏,陷害师兄弟,最终害人害己,还连累了魏国。
-
“千古太后”芈月一生中的三个男人 2023-12-14
-
历史上真实的孟尝君真的名副其实吗? 2023-12-13
-
秦朝灭亡时王翦在做什么 王翦为何没有出来救援 2023-12-28
-
荆轲刺杀技术不是很高超吗 荆轲刺杀秦始皇为什么会失败 2023-12-25
-
春秋战国时期的苏秦和张仪谁更厉害 2023-12-14
-
廉颇是个什么样的人 为何说他晚年叛国其结局如何 2023-12-15
朝代 | 都城 | 建立者 | ||
---|---|---|---|---|
夏朝 | 安邑 | 大禹 | ||
商朝 | 亳 | 商汤 | ||
周朝 | 西周 | 镐京 | 周武王姬发 | |
东周 | 洛邑 | 周平王姬宜臼 | ||
春秋 | - | - | ||
战国 | - | - | ||
秦朝 | 咸阳 | 始皇帝嬴政 | ||
西楚 | 彭城 | 西楚霸王项羽 | ||
汉朝 | 西汉 | 长安 | 汉高帝刘邦 | |
新 | 常安 | 王莽 | ||
玄汉 | 宛城 洛阳 长安 |
汉更始帝刘玄 | ||
东汉 | 洛阳 | 汉光武帝刘秀 | ||
三国 | 曹魏 | 洛阳 | 魏文帝曹丕 | |
蜀汉 | 成都 | 汉昭烈帝刘备 | ||
东吴 | 建业 | 吴大帝孙权 | ||
晋朝 | 西晋 | 洛阳 | 晋武帝司马炎 | |
东晋 | 建康 | 晋元帝司马睿 | ||
五胡十六国 | - | 见五胡十六国表 | ||
南 北 朝 |
南朝 | 刘宋 | 建康 | 宋武帝刘裕 |
萧齐 | 建康 | 齐高帝萧道成 | ||
萧梁 | 建康 | 梁武帝萧衍 | ||
南陈 | 建康 | 陈武帝陈霸先 | ||
北朝 | 北魏 | 平城 | 魏道武帝拓跋珪 | |
洛阳 | 魏孝文帝拓跋宏 | |||
东魏 | 邺 | 魏孝静帝元善见 | ||
西魏 | 长安 | 魏文帝元宝炬 | ||
北齐 | 邺 | 齐文宣帝高洋 | ||
北周 | 长安 | 周孝闵帝宇文觉 | ||
隋朝 | 大兴 | 隋文帝杨坚 | ||
唐朝 | 长安 | 唐高祖李渊 | ||
五代 十国 |
后梁 | 开封 | 后梁太祖朱温 | |
后唐 | 洛阳 | 后唐庄宗李存勖 | ||
后晋 | 开封 | 后晋高祖石敬瑭 | ||
后汉 | 开封 | 后汉高祖刘暠 | ||
后周 | 开封 | 后周太祖郭威 | ||
十国 | - | 见五代十国表 | ||
宋朝 | 北宋 | 开封 | 宋太祖赵匡胤 | |
南宋 | 临安 | 宋高宗赵构 | ||
契丹 辽朝 西辽 |
上京 汴京 虎思斡耳朵 |
辽太祖耶律阿保机 辽太宗耶律德光 辽德宗耶律大石 |
||
大理国 | 太和城 | 大理太祖段思平 | ||
西夏 | 兴庆府 | 夏景宗李元昊 | ||
金朝 | 会宁 | 金太祖完颜阿骨打 | ||
中都 | 海陵王完颜亮 | |||
开封 | 金宣宗完颜珣 | |||
元朝 | 大都 | 铁木真 元世祖忽必烈 |
||
明朝 | 北京 | 明太祖朱元璋 | ||
清朝 | 盛京 北京 |
清太祖努尔哈赤 清太宗皇太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