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褚是怎么儿子的死埋下伏笔的?真相是什么
- 中文名:许褚
- 别称:虎痴、虎侯
- 字名:仲康
- 国籍:曹魏
- 民族:汉族
- 出生地:谯国谯县
- 职业:武将
- 主要成就:渭水救曹操,吓退马, 曹魏开国功臣
- 官爵:武卫将军
- 封爵:关内侯、万岁亭侯、牟乡侯
- 谥号:壮侯
- 相貌:长八尺余,腰大十围,容貌雄毅
许褚是怎么儿子的死埋下伏笔的你知道吗?不知道没关系,历史名人小编告诉你。
建安二年(197年),典韦随曹操攻打宛城张绣,张绣投降,但因为曹操不顾部下反对强行纳张绣婶婶为妾,张绣深感羞辱举兵反叛,典韦为掩护曹操逃走被敌众包围不幸战死,曹操因为痛失爱将非常难过,而就在这一年,许褚投靠了曹操,接替典韦成为了曹操的护卫,之后多次救得曹操性命。
第一次救曹操性命是在建安四年(199年),当时曹操在官渡正和袁绍对峙,曹操的部下徐他被袁绍收买,意图暗杀曹操,但因为许褚在身边一直不敢下手,有一次,徐他等人准备趁着许褚回家休息的空隙偷偷潜入曹操帐中谋杀曹操,而许褚当天一回家就感到心神不宁,所以就立刻回到了曹操身边,徐他等人进帐看到许褚大惊失色,而曹操也表示并没有召见他们,许褚察觉出了异样,立刻将他们全部斩杀。
第二次救曹操性命是在建安十六年(211年),许褚跟随曹操征讨关中,与韩遂、马超于潼关交战,曹操大军渡河时,马超率领一万多人前来截杀,许褚为了掩护曹操渡河,一边用身体帮曹操挡箭,一边用手推船渡河,曹操这才得以逃生,而许褚也因此身中数箭,幸亏当时身披重甲,不然又要成为下一个典韦了。
第三次救曹操同样是在建安十六年,韩遂、马超想要与曹操议和,约定双方单独见面,不得带士兵同行,所以曹操仅仅只带了许褚一人。马超本来是计划在见面时凭借高超的武艺将曹操劫持,但看到曹操身边一人身高八尺,背厚如虎,腰壮如熊,怕他就是曹操身边大名鼎鼎的许褚,所以不敢贸然动手,为了谨慎起见,他问了一下曹操:“曹公虎侯安在?”曹操指了指身边的许褚,只见许褚怒目而视,气势逼人,马超只得作罢。
许褚不仅数次救过曹操性命,还跟随曹操征战,立过无数战功,他一生坚守本分,只忠于曹操一人,从不与其他谋士或武将往来,一直陪伴到曹操去世。曹丕登基后,为表彰他的功绩封他为武卫将军,到了曹睿即位,又封他为牟乡侯,他的子孙们也得到了封赏,许褚算是幸运的,年轻时候的打拼在晚年得到了回报,但是在他死后,他的儿子就没有这么幸运了。
许褚的儿子叫许仪,一生比较平庸,相比于他的父亲许褚并没有一点拿得出手的功绩。景元三年(262年),魏元帝曹奂任命钟会为镇西将军兴兵伐蜀,时任牙门将军的许仪为了证明自己自愿请求担任先锋为大军开路,先锋的职责就是逢山开路,遇水搭桥,扫清前路障碍,以保证后军能安稳前行,可是当钟会经过一座桥时,桥面突然塌陷了,钟会差点坠马。于是钟会一怒之下下令将许仪斩首,以正军法。许仪虽然办事不力,但其实罪不至死,而且他的父亲许褚战功赫赫,许仪也有承袭的爵位在身,为何钟会就敢不顾部下反对毅然杀掉他呢?
第一,与钟会的背景有关,钟会是魏国的相国钟繇之子,在朝廷势力非常庞大,所以养成了钟会嚣张跋扈、睚眦必报的性格,“竹林七贤”之一的嵇康就是因为得罪他而被他构陷而死,钟会在灭蜀后因为谋反被处死;第二,与许褚的性格有关,许褚当年一心只为曹操办事,为了避嫌从来不与其他人来往,而且还因此得罪了很多人,所以这就为后面许仪的死埋下了伏笔,许仪在朝中没有任何势力,也没有父亲生前的好友可以帮衬,钟会杀他自然是没有任何顾忌。
所以说,一个人无论有多么得出众,都必须要发展自己的交际圈,个人的力量终归是有限的,而集体的力量却是无限大的,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
刘禅投降后蜀汉就灭亡了 刘禅的余生又是怎么度过的 2024-01-02
-
黄月英跟诸葛瞻在诸葛亮死后是什么结局? 2024-01-04
-
三国史上的卧龙诸葛亮神机妙算背后的四位高参 2023-12-23
-
举贤任能人心所向一代明主——孙权 2023-12-13
-
诸葛亮为什么要下令处死刘琰?真相是什么 2023-12-31
-
三国第一美女:历史上貂蝉是否存在 2023-12-09
朝代 | 都城 | 建立者 | ||
---|---|---|---|---|
夏朝 | 安邑 | 大禹 | ||
商朝 | 亳 | 商汤 | ||
周朝 | 西周 | 镐京 | 周武王姬发 | |
东周 | 洛邑 | 周平王姬宜臼 | ||
春秋 | - | - | ||
战国 | - | - | ||
秦朝 | 咸阳 | 始皇帝嬴政 | ||
西楚 | 彭城 | 西楚霸王项羽 | ||
汉朝 | 西汉 | 长安 | 汉高帝刘邦 | |
新 | 常安 | 王莽 | ||
玄汉 | 宛城 洛阳 长安 |
汉更始帝刘玄 | ||
东汉 | 洛阳 | 汉光武帝刘秀 | ||
三国 | 曹魏 | 洛阳 | 魏文帝曹丕 | |
蜀汉 | 成都 | 汉昭烈帝刘备 | ||
东吴 | 建业 | 吴大帝孙权 | ||
晋朝 | 西晋 | 洛阳 | 晋武帝司马炎 | |
东晋 | 建康 | 晋元帝司马睿 | ||
五胡十六国 | - | 见五胡十六国表 | ||
南 北 朝 |
南朝 | 刘宋 | 建康 | 宋武帝刘裕 |
萧齐 | 建康 | 齐高帝萧道成 | ||
萧梁 | 建康 | 梁武帝萧衍 | ||
南陈 | 建康 | 陈武帝陈霸先 | ||
北朝 | 北魏 | 平城 | 魏道武帝拓跋珪 | |
洛阳 | 魏孝文帝拓跋宏 | |||
东魏 | 邺 | 魏孝静帝元善见 | ||
西魏 | 长安 | 魏文帝元宝炬 | ||
北齐 | 邺 | 齐文宣帝高洋 | ||
北周 | 长安 | 周孝闵帝宇文觉 | ||
隋朝 | 大兴 | 隋文帝杨坚 | ||
唐朝 | 长安 | 唐高祖李渊 | ||
五代 十国 |
后梁 | 开封 | 后梁太祖朱温 | |
后唐 | 洛阳 | 后唐庄宗李存勖 | ||
后晋 | 开封 | 后晋高祖石敬瑭 | ||
后汉 | 开封 | 后汉高祖刘暠 | ||
后周 | 开封 | 后周太祖郭威 | ||
十国 | - | 见五代十国表 | ||
宋朝 | 北宋 | 开封 | 宋太祖赵匡胤 | |
南宋 | 临安 | 宋高宗赵构 | ||
契丹 辽朝 西辽 |
上京 汴京 虎思斡耳朵 |
辽太祖耶律阿保机 辽太宗耶律德光 辽德宗耶律大石 |
||
大理国 | 太和城 | 大理太祖段思平 | ||
西夏 | 兴庆府 | 夏景宗李元昊 | ||
金朝 | 会宁 | 金太祖完颜阿骨打 | ||
中都 | 海陵王完颜亮 | |||
开封 | 金宣宗完颜珣 | |||
元朝 | 大都 | 铁木真 元世祖忽必烈 |
||
明朝 | 北京 | 明太祖朱元璋 | ||
清朝 | 盛京 北京 |
清太祖努尔哈赤 清太宗皇太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