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辽威震江东为什么还当不了都督?原因是什么
- 中文名:张辽(公元169年~公元222年)
- 别名:张文远
- 国籍:曹魏
- 民族:汉族
- 出生地:雁门马邑(今山西朔州)
- 出生日期:公元169年(己酉年)
- 逝世日期:公元222年
- 职业:将领
- 主要成就:阵斩蹋顿,大破乌桓;合肥之战,威震江东
- 典 故:张辽止啼;登锋陷阵
- 官位:前将军、征东将军
- 封爵:晋阳侯、关内侯
- 谥号:刚侯
对张辽威震江东,为何至死连独当一面的都督都做不了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名人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张辽,字文远,是三国时期曹魏的名将。他本从属于吕布,后投降于曹操,并且屡建战功,以武勇晋为五子良将之一。
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东吴孙权率领十万大军大举进攻张辽等人驻守的合肥,吴军可谓是志在必得。当时张辽等人手上只有7000多人,敌我众寡悬殊,形势已经危如累卵。
这时,张辽突然想到曹操在征讨张鲁前,曾经给过自己一个锦囊,说“敌至乃发”。张辽认为现在就是打开之时,只见上面写道:“若孙权军来到,张、李将军出战;乐将军守护军,不得与战。”诸将皆为此感到疑惑。此时张辽便说:“曹公远征在外,待其救兵来时,敌军必定已攻破我们了。所以曹公教我等众将,待敌军未合便逆(迎)而击之,摧折敌军锋锐,以安众人之心,然后方可坚守。成败之机,在此一战,诸君何须疑惑?”
孙权大军虽然有数量优势,但尚未集结完成,若挫其先锋,后继的吴军不攻自破,曹公的计谋的确出神入化。但是问题却在于,张辽等人是否能击破吴军先锋。
曹军除了数量处于劣势外,张辽、乐进和李典还互相不服,关系恶劣,更可怕的是他们还是平级的,互不统帅。在大敌当前之际,张辽牵头,与乐进、李典互相和解、同仇敌忾,共同击敌。
张辽首先挑选800精锐步卒,趁夜率军杀入茫茫多的吴军之中,如入无人之境。张辽在吴军阵营三进三出,甚至还杀到了孙权面前,扬言要和孙权单挑。在大发了一阵豪言后,张辽率领军队杀出重围,吴军无人能挡,从此吴军士气大衰。
随后,孙权攻打合肥十余日,终不可能克敌,于是回师东吴,孙权本人自己断后。没想到张辽突然率军杀出,直取孙权本人,几乎将孙权擒获。此战后,张辽以800破十万而名声大振,成为曹魏东部防线的屏障。张辽屡次击败吴军,威震江东,小儿闻张辽之名不敢夜啼。
然而,张辽立下了如此功勋,为何却不能独当一面,成为假节钺,镇守一方的大都督呢?
曹魏为了满足军事需要,设置了都督诸州军事之职。都督是代表中央分驻各地的军事长官,所领是不同于州郡兵的中央军队,拥有一定行政权和财权,能够在对付吴蜀的战争中便宜从事,不用即时与中央通气。曹魏主要分中、东、西、北四镇。
北方防线主要是为了对付鲜卑、乌丸、高句丽等少数民族,这个战场不重要。中部都督区在襄阳一线,专门对付荆州的吴军,西部都督区主要在关中、凉州,警备蜀国的威胁,东部都督区仍然监视东吴,防备盘踞在江东的吴军。而张辽属于东部战区。
终张辽一生,一直未能担任都督,最高官职是前将军。他的顶头上司先是夏侯惇,而后是曹休。说到军事才能,夏侯惇和曹休自然不能和张辽相比,那么为何张辽不能成为都督呢?
原来,曹操一直采取宗室领都督职的政策。为了掌控兵权,控制地方,压制恶性膨胀的士族,曹操只让曹氏和夏侯氏担任都督,曹仁坐镇襄阳,主镇中部,夏侯渊坐镇关西,曹休坐镇江东,形成了宗室防御体系,对曹魏内外的安定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终张辽一生,都无法染指都督这个职位。
然而,当老一辈曹魏宗室去世后,后继者变得越来越不给力,只剩下曹真还能独当一面,夏侯楙这样的简直是来搞笑的。此后,都督也不再是宗室的专属职位,许多外姓人也能担当,其中就包括后来阴谋夺权的司马懿。
由于宗室不给力,最后他们的首领竟然是平庸的曹爽,最终他在高平陵之变中被司马懿打倒,而曹魏最终也走上了绝路。
所以,张辽当不了都督只能说他没赶上好时候,如果他能活到曹睿的时代,并且身体能堪一用,都督一职肯定是跑不了的。
-
关羽如何不靠武功实现从武将到“武圣”的蜕变 2023-12-09
-
俗话说郭嘉不死,卧龙不出 历史上郭嘉真的比诸葛亮还强吗 2023-12-31
-
在乱世中志士们都挑选自己的君主 诸葛亮为什么会选择刘备 2023-12-28
-
司马懿“阴养死士三千”时为什么没人发现?原因是什么 2024-01-12
-
曹丕赐死甄宓后,为什么要在她口中塞满米糠? 2024-01-09
-
三国史上曹魏一代名将张辽:其实他原来本不姓张 2023-12-08
朝代 | 都城 | 建立者 | ||
---|---|---|---|---|
夏朝 | 安邑 | 大禹 | ||
商朝 | 亳 | 商汤 | ||
周朝 | 西周 | 镐京 | 周武王姬发 | |
东周 | 洛邑 | 周平王姬宜臼 | ||
春秋 | - | - | ||
战国 | - | - | ||
秦朝 | 咸阳 | 始皇帝嬴政 | ||
西楚 | 彭城 | 西楚霸王项羽 | ||
汉朝 | 西汉 | 长安 | 汉高帝刘邦 | |
新 | 常安 | 王莽 | ||
玄汉 | 宛城 洛阳 长安 |
汉更始帝刘玄 | ||
东汉 | 洛阳 | 汉光武帝刘秀 | ||
三国 | 曹魏 | 洛阳 | 魏文帝曹丕 | |
蜀汉 | 成都 | 汉昭烈帝刘备 | ||
东吴 | 建业 | 吴大帝孙权 | ||
晋朝 | 西晋 | 洛阳 | 晋武帝司马炎 | |
东晋 | 建康 | 晋元帝司马睿 | ||
五胡十六国 | - | 见五胡十六国表 | ||
南 北 朝 |
南朝 | 刘宋 | 建康 | 宋武帝刘裕 |
萧齐 | 建康 | 齐高帝萧道成 | ||
萧梁 | 建康 | 梁武帝萧衍 | ||
南陈 | 建康 | 陈武帝陈霸先 | ||
北朝 | 北魏 | 平城 | 魏道武帝拓跋珪 | |
洛阳 | 魏孝文帝拓跋宏 | |||
东魏 | 邺 | 魏孝静帝元善见 | ||
西魏 | 长安 | 魏文帝元宝炬 | ||
北齐 | 邺 | 齐文宣帝高洋 | ||
北周 | 长安 | 周孝闵帝宇文觉 | ||
隋朝 | 大兴 | 隋文帝杨坚 | ||
唐朝 | 长安 | 唐高祖李渊 | ||
五代 十国 |
后梁 | 开封 | 后梁太祖朱温 | |
后唐 | 洛阳 | 后唐庄宗李存勖 | ||
后晋 | 开封 | 后晋高祖石敬瑭 | ||
后汉 | 开封 | 后汉高祖刘暠 | ||
后周 | 开封 | 后周太祖郭威 | ||
十国 | - | 见五代十国表 | ||
宋朝 | 北宋 | 开封 | 宋太祖赵匡胤 | |
南宋 | 临安 | 宋高宗赵构 | ||
契丹 辽朝 西辽 |
上京 汴京 虎思斡耳朵 |
辽太祖耶律阿保机 辽太宗耶律德光 辽德宗耶律大石 |
||
大理国 | 太和城 | 大理太祖段思平 | ||
西夏 | 兴庆府 | 夏景宗李元昊 | ||
金朝 | 会宁 | 金太祖完颜阿骨打 | ||
中都 | 海陵王完颜亮 | |||
开封 | 金宣宗完颜珣 | |||
元朝 | 大都 | 铁木真 元世祖忽必烈 |
||
明朝 | 北京 | 明太祖朱元璋 | ||
清朝 | 盛京 北京 |
清太祖努尔哈赤 清太宗皇太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