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科多逼供乱政时,张廷玉为什么不拿出诏书?
- 本名:张廷玉(1672~1755)
- 字号:字衡臣、号砚斋
- 所处时代:清朝
- 出生时间:1672年10月29日
- 去世时间:1755年4月30日
- 主要作品:《明史》、《世宗实录》、《大清会典》
- 主要成就:主修《明史》,建立与完善军事和奏章制度
- 祖籍:安徽桐城
- 官职:尚书、保和殿大学士、军机大臣
- 谥号:文和
说到张廷玉,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
事实上,八王逼宫的时候张廷玉如若拿出康熙的遗诏,只会将隆科多彻底逼向八王集团,使得雍正更被动,局面将更混乱。
在《雍正王朝》中,八王逼宫的时候,已经是雍正6年的事情了。此时也是雍正改革进入白热化的时候,朝野内外反对改革的势力在不断纠结聚合。
在逼宫之前,反对势力已经不止一次发难了,而雍正面临的格局是:自己曾经的臂膀年羹尧已死,田文镜也是身陷囹圄,反对自己改革的势力,也扩大到了像李绂那样的读书人和反对自食其力的旗人(这些都是原本中立的力量),而关外的铁帽子王事实上也参与到了这次逼宫。
对于雍正而言,八王此次逼宫异常凶险。因为此次不单单事关改革的成败,是否继续?更关键的是八王意图将整个政体倒退回之前议政王制度,实行原始的军事民主政治,在矛盾重重的现状之下,这极有可能让国家造成巨大分裂,蒙受巨大的损失。
所以维护雍正权威不单单是维护个人权威,更是代表了中央的权威是否能够得以维系。
所以张廷玉站出来驳斥了“八王议政”本身就是一个伪命题,满清的历史上根本不存在”八王议政”。既然不存在“八王议政”,那么你们的要求就是无理取闹,斗争就被压缩在讨论雍正是否合格的问题上,接下来张廷玉又将康熙晚年的国家现状和心愿,再从雍正继位之后取得的成就,从而论证了雍正不但是一个合格之君,而且还是一个有成之君。
这就使得八王集团理屈词穷,穷图匕见了。理论道路走不通了,那只能看刀把子握在谁手里了。那就亮出隆科多这个”大叛徒”,实际上此刻隆科多就是一把刀。
此刻如果张廷玉拿康熙的遗诏,说你隆科多背叛了革命,现在要将你罢官夺爵,下狱抄家。这是非常荒唐的事情,大家都已经不讲理了,都准备动刀子了,你现在来说你们死去的老爹曾经说你们老四是对的,你们要拥护老四。不拥护老四,就要杀头。
试问如果不是胤祥在外围摆平了“刀把子”,此刻谁又能动得了隆科多?他可以九门提督兼领侍卫内大臣,掌控现场的只有隆科多一人,连雍正也奈何不了他,在场所有人的性命都捏在他手里。
当张廷玉拿出那份遗诏的时候,也就是将隆科多彻底逼向八王集团的时候。
在这整个过程当中,其实隆科多的态度一直十分暧昧,非常骑墙的。他只敢将亲兵营换防,而没有进一步动作,事实上他也在观望,究竟谁会胜。
如果此刻,张廷玉突然拿出那份诏书,隆科多就已经被逼没有退路了。他将彻底倒向八王集团,说张廷玉这是矫诏,另外当前的皇帝说话都已经没用了,拿一个前任的皇帝说话,谁又会去买这个账呢?
此刻的隆科多只能够站在张廷玉的反面,然后将张廷玉拿下,而拿下张廷玉的那一刻,也就彻底站向了雍正的对立面。恐惧会让他作出立即动手杀掉或者囚禁雍正,拥立弘时的决定。这就是一条道走到黑。而如果此刻雍正已死,弘时已立,胤祥在外围做再大的工作也无法避免事态的扩大化了。胤祥只能够选择向弘时宣誓效忠;或者进宫剿灭弘时以及允禩,然后派人从江南接回弘历,并宣布拥立弘历。
但是无论哪一种做法,都避免不了大规模的流血和自己的身陷囹圄。
为什么张廷玉拿出遗诏,就把隆科多逼向八王集团,并要做出过激行为?
我们设想一下如果隆科多选择了遵从了康熙的遗诏(虽然这很不符合隆科多的性格和判断),他的结局只会更惨,因为他彻底颠覆了雍正的权威。
因为隆科多已经明确地没有遵守雍正的旨意去办事了。但是的确也没有做过于出格的事情,所以即便失败了,隆科多的罪过,其实还不是特别大。按照雍正的性格,是不会杀了他的,毕竟当初拥立有功。
而此刻当康熙的旨意下达的时候,他却莫名其妙的遵守了。这不就是在堂而皇之地打雍正的脸吗?雍正当了六年的皇帝,竟然不如一个死去六年的皇帝对自己的臣子说话有用。
更可怕的是,康熙的遗诏充分暴露出了,隆科多当初为什么会拥立雍正?不是为了什么恩德,为了什么情谊,就是荣华富贵和身败名裂之间的抉择。这让雍正情何以堪呢?
即便后来险赢了这一场斗争,雍正将永远生活在康熙的这道遗诏的阴影中,又有什么权威来继续支撑改革呢?那就不单单整死隆科多了,连张廷玉也要跟着被整。
-
太平天国第一美女洪宣娇,揭秘其传奇的一生 2024-01-15
-
巴氏在后宫的地位怎么样?为顺治帝生下皇长子 成为生育最多的后妃 2024-01-03
-
晚清名臣张之洞靠什么征服慈禧 2023-12-11
-
王氏身份低微是怎么受尽恩宠的?生育三子 一生幸福 2024-01-04
-
伊尔根觉罗氏为什么会被乾隆吓死?真相是什么 2024-01-13
-
清朝的乾隆皇帝被捕的故事 2023-12-12
朝代 | 都城 | 建立者 | ||
---|---|---|---|---|
夏朝 | 安邑 | 大禹 | ||
商朝 | 亳 | 商汤 | ||
周朝 | 西周 | 镐京 | 周武王姬发 | |
东周 | 洛邑 | 周平王姬宜臼 | ||
春秋 | - | - | ||
战国 | - | - | ||
秦朝 | 咸阳 | 始皇帝嬴政 | ||
西楚 | 彭城 | 西楚霸王项羽 | ||
汉朝 | 西汉 | 长安 | 汉高帝刘邦 | |
新 | 常安 | 王莽 | ||
玄汉 | 宛城 洛阳 长安 |
汉更始帝刘玄 | ||
东汉 | 洛阳 | 汉光武帝刘秀 | ||
三国 | 曹魏 | 洛阳 | 魏文帝曹丕 | |
蜀汉 | 成都 | 汉昭烈帝刘备 | ||
东吴 | 建业 | 吴大帝孙权 | ||
晋朝 | 西晋 | 洛阳 | 晋武帝司马炎 | |
东晋 | 建康 | 晋元帝司马睿 | ||
五胡十六国 | - | 见五胡十六国表 | ||
南 北 朝 |
南朝 | 刘宋 | 建康 | 宋武帝刘裕 |
萧齐 | 建康 | 齐高帝萧道成 | ||
萧梁 | 建康 | 梁武帝萧衍 | ||
南陈 | 建康 | 陈武帝陈霸先 | ||
北朝 | 北魏 | 平城 | 魏道武帝拓跋珪 | |
洛阳 | 魏孝文帝拓跋宏 | |||
东魏 | 邺 | 魏孝静帝元善见 | ||
西魏 | 长安 | 魏文帝元宝炬 | ||
北齐 | 邺 | 齐文宣帝高洋 | ||
北周 | 长安 | 周孝闵帝宇文觉 | ||
隋朝 | 大兴 | 隋文帝杨坚 | ||
唐朝 | 长安 | 唐高祖李渊 | ||
五代 十国 |
后梁 | 开封 | 后梁太祖朱温 | |
后唐 | 洛阳 | 后唐庄宗李存勖 | ||
后晋 | 开封 | 后晋高祖石敬瑭 | ||
后汉 | 开封 | 后汉高祖刘暠 | ||
后周 | 开封 | 后周太祖郭威 | ||
十国 | - | 见五代十国表 | ||
宋朝 | 北宋 | 开封 | 宋太祖赵匡胤 | |
南宋 | 临安 | 宋高宗赵构 | ||
契丹 辽朝 西辽 |
上京 汴京 虎思斡耳朵 |
辽太祖耶律阿保机 辽太宗耶律德光 辽德宗耶律大石 |
||
大理国 | 太和城 | 大理太祖段思平 | ||
西夏 | 兴庆府 | 夏景宗李元昊 | ||
金朝 | 会宁 | 金太祖完颜阿骨打 | ||
中都 | 海陵王完颜亮 | |||
开封 | 金宣宗完颜珣 | |||
元朝 | 大都 | 铁木真 元世祖忽必烈 |
||
明朝 | 北京 | 明太祖朱元璋 | ||
清朝 | 盛京 北京 |
清太祖努尔哈赤 清太宗皇太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