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元霸真正的死因是什么?是李世民毒杀的吗
- 姓名:李世民(599.1.23~649.7.10)
- 别称:唐太宗,天可汗
- 国籍:唐朝
- 民族:汉族
- 出生地:陕西武功别馆(今陕西省武功县)
- 出生日期:公元599年1月23日(己卯年)
- 逝世日期:公元649年7月10日
- 主要成就:文韬武略,平定乱世,开疆扩土,贞观之治,求贤纳谏,宽厚爱民
- 代表作品:《帝范》,《贞观政要》等
- 在位时间:公元626年登基(在位23年)
- 庙号:太宗
- 谥号: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
- 尊号:天可汗(唐周边各民族尊称)
- 年号:贞观
- 上一任皇帝:李渊(唐高祖)
- 下一任皇帝:李弘(唐义宗)
- 中文名:李元霸(599年~614年)
- 别名:李玄霸
- 国籍:隋唐
- 民族:汉族
- 出生地:陇西成纪
- 出生日期:公元599年
- 逝世日期:公元614年
- 主要成就:天下第一好汉,战无不胜,手撕天下第二宇文成都和天下第六伍天锡,三锤秒杀天下第三裴元庆,击杀120万大军 、窦建德手中夺取玉玺
- 武器:800斤双锤
- 坐骑:万里烟云罩
- 父亲:李渊
- 母亲:窦皇后
- 胞兄:李建成、李世民、李元吉
- 恩公:秦琼
- 师父:紫阳真人
- 原型:李玄霸
- 登场作品:《说唐全传》
- 逝世地:潼关
- 后代:魏王李泰
- 兵器:擂鼓瓮金锤
- 所处朝代:隋朝、唐朝
大家好,这里是历史名人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李元霸的故事,欢迎关注哦。
在隋唐时期的江湖上,李元霸是第一好汉,武功之高已经进入天神的状态了,宇文成都作为第二好汉,但跟李元霸差距太大,李元霸把一条手臂伸直,让宇文成都来搬动,结果宇文成都"用尽平生之力一扯,只挣得浑身上下骨头夹夹的响,莫想动得他分毫。"而李元霸"随手一摇",宇文成都就"翻筋斗仰后一跤"。
从这情节来看,恐怕十个宇文成都也打不赢李元霸,而隋朝第三好汉裴元庆,跟宇文成都差距就小很多,他曾先后两次打败宇文成都,虽然他占了有利条件,但就算两人真正较量,起码也要一百招之后才能分胜负吧,可见跟其他好汉想必,李元霸对他们是碾压式的。
李元霸的师傅曾告诫他:"若他日对敌之时,遇见使鎏金镗的万不可伤他性命,否则必定不得善终。"可李元霸却连杀了两个使鎏金镗的人,一个是伍天锡,另一个是宇文成都,后来李元霸就被稀里糊涂死了,原文记载李元霸之死非常奇特:
"元霸大怒,把锤指天大叫:'呔!你天为何这般可恶,照少爷的头响也!'说罢,把锤往空中一撩,抬头一看,那四百斤重的锤掉将下来,扑的一声,正中在元霸脸上,翻身跌下马来。
柴绍吃了一惊,连忙来扶,只见一阵怪风,卷得飞沙走石,尘土冲天,霹雳之声,火光乱滚。柴绍避入人家檐下。少停,风住雨止,出来一看,只见元霸的金盔金甲多在地上,那两锤与马影不见,不知去向了。柴绍放声大哭,收拾了金冠金甲,并传国玉玺与众王子的降书降表,回转长安。"
李元霸就这样死了,他死的时候只有柴绍一人看见,而且还是"死不见尸"的,他只带了李元霸的偷窥和铠甲回去,而李元霸被自己的铁锤砸死,也是从柴绍嘴里说出来的,那么柴绍是什么人?他是后来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一直跟着秦王李世民打仗,属于李世民的亲信,于是可以大胆推测,柴绍受了李世民的指使,暗中杀了李元霸。
有人可能会问,李元霸是李世民的三弟,他为什么要杀弟弟?很简单,因为李世民要争夺皇位,他的竞争者本来只有李建成,可后来李元霸竟然也培养了自己的势力,最明显的便是他收了梁师泰当小弟,梁师泰是挂锤庄庄主,他变成李元霸的开路将军后,挂锤庄的势力就成了李元霸的私人力量了。
梁师泰武功也很高,曾打败过单雄信,当他被伍天赐杀后,李元霸顿时大怒,直接冲过去一锤,把伍天赐的虎口震开,伍天赐本来想逃,李元霸却没给他机会,直接用铁锤把他砸落下马,然后"赶上按住脚,双手一撕,分为两开。"李元霸竟把伍天赐给活活撕了,这是多大的仇,多大的怨?
因为伍天赐杀了梁师泰,这就相当于削掉了自己的私人力量,这些力量是他日后要用来争夺皇位的,你说他能不气吗?而李世民把一切悄悄看在眼里,他觉得这个弟弟日后也是一个威胁,所以让柴荣在暗中除掉了他,既然哥哥李建成都能杀,杀个弟弟又算得了什么,皇室争权不都是这样吗,你觉得呢?
-
李靖是谁 红拂女是李靖的老婆吗? 2023-12-17
-
七朝元老郭子仪的结局怎么样?战场老将的大智慧! 2024-01-10
-
大唐侯君集是好是坏,侯君集为什么要谋反 2023-12-20
-
李世民绞尽脑汁找到了武则天 李世民最后为什么不杀武则天 2024-01-01
-
盘点历史上五位官场不倒翁,他们分别是谁? 2024-01-02
-
唐玄宗为什么会相信安禄山?真相是什么 2024-01-07
朝代 | 都城 | 建立者 | ||
---|---|---|---|---|
夏朝 | 安邑 | 大禹 | ||
商朝 | 亳 | 商汤 | ||
周朝 | 西周 | 镐京 | 周武王姬发 | |
东周 | 洛邑 | 周平王姬宜臼 | ||
春秋 | - | - | ||
战国 | - | - | ||
秦朝 | 咸阳 | 始皇帝嬴政 | ||
西楚 | 彭城 | 西楚霸王项羽 | ||
汉朝 | 西汉 | 长安 | 汉高帝刘邦 | |
新 | 常安 | 王莽 | ||
玄汉 | 宛城 洛阳 长安 |
汉更始帝刘玄 | ||
东汉 | 洛阳 | 汉光武帝刘秀 | ||
三国 | 曹魏 | 洛阳 | 魏文帝曹丕 | |
蜀汉 | 成都 | 汉昭烈帝刘备 | ||
东吴 | 建业 | 吴大帝孙权 | ||
晋朝 | 西晋 | 洛阳 | 晋武帝司马炎 | |
东晋 | 建康 | 晋元帝司马睿 | ||
五胡十六国 | - | 见五胡十六国表 | ||
南 北 朝 |
南朝 | 刘宋 | 建康 | 宋武帝刘裕 |
萧齐 | 建康 | 齐高帝萧道成 | ||
萧梁 | 建康 | 梁武帝萧衍 | ||
南陈 | 建康 | 陈武帝陈霸先 | ||
北朝 | 北魏 | 平城 | 魏道武帝拓跋珪 | |
洛阳 | 魏孝文帝拓跋宏 | |||
东魏 | 邺 | 魏孝静帝元善见 | ||
西魏 | 长安 | 魏文帝元宝炬 | ||
北齐 | 邺 | 齐文宣帝高洋 | ||
北周 | 长安 | 周孝闵帝宇文觉 | ||
隋朝 | 大兴 | 隋文帝杨坚 | ||
唐朝 | 长安 | 唐高祖李渊 | ||
五代 十国 |
后梁 | 开封 | 后梁太祖朱温 | |
后唐 | 洛阳 | 后唐庄宗李存勖 | ||
后晋 | 开封 | 后晋高祖石敬瑭 | ||
后汉 | 开封 | 后汉高祖刘暠 | ||
后周 | 开封 | 后周太祖郭威 | ||
十国 | - | 见五代十国表 | ||
宋朝 | 北宋 | 开封 | 宋太祖赵匡胤 | |
南宋 | 临安 | 宋高宗赵构 | ||
契丹 辽朝 西辽 |
上京 汴京 虎思斡耳朵 |
辽太祖耶律阿保机 辽太宗耶律德光 辽德宗耶律大石 |
||
大理国 | 太和城 | 大理太祖段思平 | ||
西夏 | 兴庆府 | 夏景宗李元昊 | ||
金朝 | 会宁 | 金太祖完颜阿骨打 | ||
中都 | 海陵王完颜亮 | |||
开封 | 金宣宗完颜珣 | |||
元朝 | 大都 | 铁木真 元世祖忽必烈 |
||
明朝 | 北京 | 明太祖朱元璋 | ||
清朝 | 盛京 北京 |
清太祖努尔哈赤 清太宗皇太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