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逼死刚继位的哥哥,上位后竟然成一代明君
- 本名:卫武公
- 所处时代:周朝
- 民族族群:华夏族
- 出生时间:约公元前852年
- 去世时间:公元前758年
- 主要作品:《懿》《抑》《宾之初筵》
- 主要成就:施行康叔政令,使民和睦安定;勤王有功,晋升公爵。
- 职业:卫国国君
- 在位时间:公元前812年—公元前758年
- 谥号:武公(全谥睿圣武公)[2]
今天历史名人小编给大家带来了卫武公的一些故事,欢迎阅读评论。
卫武公名姬和,父亲卫釐侯是卫国第九代国君,他在位时没有什么作为,却为卫国埋下了一个兄弟相争的祸患。姬和的母亲是卫釐侯的宠姬,爱屋及乌之下,他也深受父亲喜爱,经常受到财物等赏赐。在卫国诸公子中,国君继承人是姬和的哥哥姬馀,不过他在父亲面前,得宠程度显然比不过弟弟姬和。
备受父亲宠爱的姬和,可不是一个甘心位居人下的公子,他早就对无法继承国君之位耿耿于怀。因此,卫釐侯在位时,姬和就利用雄厚的财力暗中蓄养了不少的死士,这是他手中的筹码,准备将来伺机而动,争夺国君之位。
公元前815年,在位近四十年时间的卫釐侯病逝,姬馀顺理成章地继承了国君之位,也就是卫共伯。他和父亲一样,对表面上温顺谦恭的弟弟姬和非常的喜爱,也不时赏赐他财物,可是姬和看错了这个弟弟,他的一番好心,丝毫没有阻止姬和的野心。就在继位的一年后,他就落得了身死的下场。
这年是卫釐侯一周年祭日,卫共伯与众多臣子到父亲墓前祭奠,姬和也在其中,他知道机会终于来了。就在卫共伯祭奠父亲的过程中,姬和命令身边的死士趁着侍卫松懈的时机,暴起发难行刺卫共伯,好在侍卫们反应够快,拼死阻挡了死士的行刺,卫共伯在慌乱之下退到了父亲的墓中。然而,姬和这一次准备充足,他根本没有给卫共伯反击的机会,率领死士紧随而至,绝望中,卫共伯拔剑自杀。
由于事发突然,跟随卫共伯前来祭奠的大臣,只能眼睁睁看着卫共伯被姬和逼死,况且他们即使有心,也无力阻拦。眼看大势已去,正所谓识时务者为俊杰,大臣们纷纷请求姬和继承国君之位。就这样,姬和通过这场残酷的流血政变,成为卫国第十一任国君。
姬和继位之后,没有贪图享乐,而是踌躇满志,准备大干一场。他重新施行老祖宗康叔当年的治国方针,选贤任能,励精图治,卫国国力蒸蒸日上。不仅如此,在卫国强大之后,姬和还积极谋求提升在诸侯中的地位,而西周的灭亡就给了他一个机会。
公元前771年,曾经上演了“烽火戏诸侯”闹剧的周幽王,被自己给作死了,绵延数百年的西周也为他做了陪葬,眼看周朝王室灭亡在即。姬和收到消息后,知道这是一次良机,于是亲自率领卫国军队出兵勤王。卫国与其他诸侯国联手击退了灭亡西周的犬戎。此后,周幽王之子周平王迁都洛邑,在此过程中,姬和鞍前马后的奔波,出了不少力。他的努力也得到了回报,东周建立后,周平王对姬和感激涕零,将他的爵位提升为公爵,卫国在诸侯中的声望大增,卫武公实现了他的政治愿望。
卫武公在位期间,是卫国历史上最强盛的时期。虽然得国不正,但是卫武公取得的成就,足以抵消他之前的作为。不仅如此,许多历史上的英明君主晚年都会出现昏聩的情况,卫武公却始终能够保持初心,到了生命最后几年,还在虚心纳谏,着实令人钦佩。这个在位足足54年时间的国君,是卫国历史上最有作为的君主,他死之后,卫国沦为三流小国,数百年间没能实现突破,最终亡于秦朝之手。
-
老子为何出关?老子出关所去何处? 2023-12-22
-
流亡公子重耳(晋文公) 2023-12-08
-
古代四大妖姬之一褒姒的身世,周幽王死后褒姒去哪了? 2023-12-14
-
晏婴为何在齐国进入“危急存亡之秋”时刻,以礼治国? 2023-12-25
-
后楚怀王熊心是谁 后楚怀王为何会被称为义帝 2023-12-19
-
史上最虚荣的富二代——信陵君 2023-12-13
朝代 | 都城 | 建立者 | ||
---|---|---|---|---|
夏朝 | 安邑 | 大禹 | ||
商朝 | 亳 | 商汤 | ||
周朝 | 西周 | 镐京 | 周武王姬发 | |
东周 | 洛邑 | 周平王姬宜臼 | ||
春秋 | - | - | ||
战国 | - | - | ||
秦朝 | 咸阳 | 始皇帝嬴政 | ||
西楚 | 彭城 | 西楚霸王项羽 | ||
汉朝 | 西汉 | 长安 | 汉高帝刘邦 | |
新 | 常安 | 王莽 | ||
玄汉 | 宛城 洛阳 长安 |
汉更始帝刘玄 | ||
东汉 | 洛阳 | 汉光武帝刘秀 | ||
三国 | 曹魏 | 洛阳 | 魏文帝曹丕 | |
蜀汉 | 成都 | 汉昭烈帝刘备 | ||
东吴 | 建业 | 吴大帝孙权 | ||
晋朝 | 西晋 | 洛阳 | 晋武帝司马炎 | |
东晋 | 建康 | 晋元帝司马睿 | ||
五胡十六国 | - | 见五胡十六国表 | ||
南 北 朝 |
南朝 | 刘宋 | 建康 | 宋武帝刘裕 |
萧齐 | 建康 | 齐高帝萧道成 | ||
萧梁 | 建康 | 梁武帝萧衍 | ||
南陈 | 建康 | 陈武帝陈霸先 | ||
北朝 | 北魏 | 平城 | 魏道武帝拓跋珪 | |
洛阳 | 魏孝文帝拓跋宏 | |||
东魏 | 邺 | 魏孝静帝元善见 | ||
西魏 | 长安 | 魏文帝元宝炬 | ||
北齐 | 邺 | 齐文宣帝高洋 | ||
北周 | 长安 | 周孝闵帝宇文觉 | ||
隋朝 | 大兴 | 隋文帝杨坚 | ||
唐朝 | 长安 | 唐高祖李渊 | ||
五代 十国 |
后梁 | 开封 | 后梁太祖朱温 | |
后唐 | 洛阳 | 后唐庄宗李存勖 | ||
后晋 | 开封 | 后晋高祖石敬瑭 | ||
后汉 | 开封 | 后汉高祖刘暠 | ||
后周 | 开封 | 后周太祖郭威 | ||
十国 | - | 见五代十国表 | ||
宋朝 | 北宋 | 开封 | 宋太祖赵匡胤 | |
南宋 | 临安 | 宋高宗赵构 | ||
契丹 辽朝 西辽 |
上京 汴京 虎思斡耳朵 |
辽太祖耶律阿保机 辽太宗耶律德光 辽德宗耶律大石 |
||
大理国 | 太和城 | 大理太祖段思平 | ||
西夏 | 兴庆府 | 夏景宗李元昊 | ||
金朝 | 会宁 | 金太祖完颜阿骨打 | ||
中都 | 海陵王完颜亮 | |||
开封 | 金宣宗完颜珣 | |||
元朝 | 大都 | 铁木真 元世祖忽必烈 |
||
明朝 | 北京 | 明太祖朱元璋 | ||
清朝 | 盛京 北京 |
清太祖努尔哈赤 清太宗皇太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