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身为朝廷之中的一个重臣 曾国藩为什么却是借钱过日子
- 中文名:曾国藩
- 别名:曾子诚、曾传豫、曾伯涵、涤生
- 国籍:中国
- 民族:汉族
- 出生地:湖南长沙府湘乡县
- 出生日期:公元1811年11月26日(辛未年)
- 逝世日期:公元1872年3月12日
- 职业:政治家、战略家、理学家、文学家
- 毕业院校:湘乡私塾
- 信仰:理学
- 主要成就:创立湘军,平定太平天国;洋务运动的发起者之一;晚清四大名臣之首;晚清散文“湘乡派”创立人
- 代表作品:《治学论道之经》《持家教子之术》《冰鉴》《曾国藩家书》
- 封爵官职:两江总督、直隶总督、翰林庶吉士
- 封爵:一等毅勇侯
- 追赠:太傅
- 谥号:文正
今天历史名人小编给大家带来曾国藩有多穷,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不知道大家对于曾国藩这个人有多少了解,其实曾国藩这个人虽然说生在清朝快要完结的时候,但确实它并不能够算是一个贪官污吏,在那个时候的清朝,大多数的官员都知道这个朝代活不长了,所以说开始拼命的敛财,但是曾国藩从来不加入他们的队伍,今天我们就来跟大家一起分享一下关于曾国藩的那一些事情,其实曾国藩这个人一辈子都比较的节俭,节俭到什么程度,大家可能根本无法想象得到,如果大家看过曾国藩这个人的日记的话,就会发现他在日记当中很多次的篇幅都写到了关于借钱的字样,堂堂朝廷当中的一个重臣居然要靠借钱度日,说出来大家都不相信吧。
但事实上中国饭真的把自己的日子过到了这样的地步上,他借钱并不是为了出去赌钱或者花天酒地,而是为了家庭的开支,也就是说朝廷的薪水根本就不足以支撑曾国藩整个家庭的收入,所以说他必须得去跟人家借钱,好在曾国藩这个人一辈子比较清廉,所以说他在朝廷当中,大家还是比较尊敬他,都愿意借点钱给他,虽然说大家都知道这个钱借出去肯定收不回来了,但是仍然愿意以借钱的名义资助一点曾国藩,
大家都知道在那个时候古代的官员上朝是要用轿子的,许多的州官来到京城上朝的时候都用的是极其奢华的轿子,但是曾国藩却一直都是一顶破轿子送他去上朝的,
曾经还发生过一些官员不认识曾国藩的教子,还顶撞过曾国藩。曾国藩这样子其实是有原因的,大家如果了解过清朝的官员收入比例的话,就会知道,其实朝廷的薪水在官员的收入当中只占了很少的一部分。
特别是康熙皇帝当年改过一次朝政的官员收入方面的条例,所以说这些官员们如果全部靠朝廷颁发的薪水根本是不够用的,那么他们选择的是怎么办呢?其实在清朝主要分成了两批官员,第一批叫做州官州官是散落在中国各地的那些支线以及官员,他们虽然说权利比较小,只能够统治自己辖区内的百姓,但是他们的油水多,而且没有在皇帝跟前,贪污腐败的机会也比较大,所以他们是比较有钱的,还有一种叫做京官,这种人虽然说掌管着整个国家的权力,但是由于他们的薪水被严格限制,所以说他们的薪水是很低的,州官常常需要找京官帮忙办事,那么就少不了要给一些好处钱。
一来二去的这个钱就变成了固定的,比如说有些州官会借着碳火费以及纳凉费这种可笑的名义来给一些京官送钱,希望金冠能够帮助到他们一些事情。而军官们自然也用着自己手里面的权力去和这些州官勾结在一起,曾国藩这个人从来不和这些人伙同在一起,他一直都不去收官的钱,他的钱自然也就不够用了,另外有一些灰色的收入,曾国藩也不会去碰,哪怕这个收入是皇帝的许可,他也不会去,那比如说在军队当中的俸禄,军队当中的人员流动是比较大的。
因为一场战争下来谁都不知道会死多少人,所以说那些空出来的军饷,那些军队的指挥官们一般都会揣到自己的口袋里面,但是曾国藩当年就从来都不去要这笔钱,他知道当时的清朝已经岌岌可危了,所以说每当有空出来的军饷,它都返还给国库,连皇帝给他他都不要,所以说这也能够证明曾国藩这个人有多么的清廉。
-
历史上真实的夏雨荷是什么人?并未被乾隆辜负还当上皇贵妃 2024-01-02
-
惇妃:17岁入宫,靠讨好太后得到乾隆宠爱 2024-01-01
-
此女14岁嫁给雍正,一生富贵活到96岁 2024-01-05
-
乾隆登记之后都做了什么事情 雍正要是知道估计跳起来 2024-01-09
-
16岁嫁给88岁的乾隆,最后结局怎么样? 2023-12-27
-
纪晓岚巧设“野菜宴”与“乾隆白菜”的故事 2023-12-15
朝代 | 都城 | 建立者 | ||
---|---|---|---|---|
夏朝 | 安邑 | 大禹 | ||
商朝 | 亳 | 商汤 | ||
周朝 | 西周 | 镐京 | 周武王姬发 | |
东周 | 洛邑 | 周平王姬宜臼 | ||
春秋 | - | - | ||
战国 | - | - | ||
秦朝 | 咸阳 | 始皇帝嬴政 | ||
西楚 | 彭城 | 西楚霸王项羽 | ||
汉朝 | 西汉 | 长安 | 汉高帝刘邦 | |
新 | 常安 | 王莽 | ||
玄汉 | 宛城 洛阳 长安 |
汉更始帝刘玄 | ||
东汉 | 洛阳 | 汉光武帝刘秀 | ||
三国 | 曹魏 | 洛阳 | 魏文帝曹丕 | |
蜀汉 | 成都 | 汉昭烈帝刘备 | ||
东吴 | 建业 | 吴大帝孙权 | ||
晋朝 | 西晋 | 洛阳 | 晋武帝司马炎 | |
东晋 | 建康 | 晋元帝司马睿 | ||
五胡十六国 | - | 见五胡十六国表 | ||
南 北 朝 |
南朝 | 刘宋 | 建康 | 宋武帝刘裕 |
萧齐 | 建康 | 齐高帝萧道成 | ||
萧梁 | 建康 | 梁武帝萧衍 | ||
南陈 | 建康 | 陈武帝陈霸先 | ||
北朝 | 北魏 | 平城 | 魏道武帝拓跋珪 | |
洛阳 | 魏孝文帝拓跋宏 | |||
东魏 | 邺 | 魏孝静帝元善见 | ||
西魏 | 长安 | 魏文帝元宝炬 | ||
北齐 | 邺 | 齐文宣帝高洋 | ||
北周 | 长安 | 周孝闵帝宇文觉 | ||
隋朝 | 大兴 | 隋文帝杨坚 | ||
唐朝 | 长安 | 唐高祖李渊 | ||
五代 十国 |
后梁 | 开封 | 后梁太祖朱温 | |
后唐 | 洛阳 | 后唐庄宗李存勖 | ||
后晋 | 开封 | 后晋高祖石敬瑭 | ||
后汉 | 开封 | 后汉高祖刘暠 | ||
后周 | 开封 | 后周太祖郭威 | ||
十国 | - | 见五代十国表 | ||
宋朝 | 北宋 | 开封 | 宋太祖赵匡胤 | |
南宋 | 临安 | 宋高宗赵构 | ||
契丹 辽朝 西辽 |
上京 汴京 虎思斡耳朵 |
辽太祖耶律阿保机 辽太宗耶律德光 辽德宗耶律大石 |
||
大理国 | 太和城 | 大理太祖段思平 | ||
西夏 | 兴庆府 | 夏景宗李元昊 | ||
金朝 | 会宁 | 金太祖完颜阿骨打 | ||
中都 | 海陵王完颜亮 | |||
开封 | 金宣宗完颜珣 | |||
元朝 | 大都 | 铁木真 元世祖忽必烈 |
||
明朝 | 北京 | 明太祖朱元璋 | ||
清朝 | 盛京 北京 |
清太祖努尔哈赤 清太宗皇太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