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进为什么会失去官职?真相是什么
- 中文名:柴进
- 排 位:第十
- 星 号:天贵星
- 绰 号:小旋风
- 别 名:柴大官人、小旋风
- 国 籍: 中国
- 民 族: 汉族
- 出生地:沧州横海郡
- 职 业:武节将军,横海军沧州都统制
- 信 仰:四海之内皆兄弟
- 主要成就:宵夜簪花入皇宫 檀州攻破土星阵 巧计火炮击縻貹 江南卧底做驸马
- 梁山职司掌管钱粮头领
- 出 身:后周皇帝嫡派子孙
- 武 器:穿心透骨点钢枪
- 出 处:《水浒传》
说到柴进,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
梁山好汉是一帮怎样的人?这个话题其实已经不再新鲜,因为只要读过原著的朋友都会知道,书中的“好汉”并没有读者预想的那么完美,他们不是嫉恶如仇的大侠,比如李逵杀红眼后连百姓都杀,武松连一个无辜的道童也能下得去狠手;他们武功也不一定很高,比如三脚猫功夫的孔明孔亮,又比如闲汉白胜也能混上山;甚至还有不怎么讲义气的人的,比如王英为了清风寨知寨夫人能和燕顺火拼起来,所以梁山好汉只是一帮在乱世中为了生存下去而凑在一起的狠人。
而在故事的结尾,大部分梁山好汉其实都是不得善终的,即便有三十来号人在征方腊后活下来,却也难免遭到各种迫害,比如宋江、卢俊义被杀害,在所有的好汉中,有一位好汉原本是可以享受荣华富贵的,然而他却因为自己的选择而失了官职沦为平民,就因为他背叛了兄弟。
一、
梁山好汉中得了善终的其实没几个,真正能够得到善终的人其实都是有原因的,比如呼延灼、关胜、朱仝,他们就得到了不错的官职,为何他们能够得到这般待遇?原因很简单,他们原本就是朝廷的人,沦落到梁山还应该算是因为那帮被他们称兄道弟的人给坑了。
除了原本就是官军出身的人之外,还有一类人也得了善终,那就是脱离了梁山的好汉,比如“入云龙”公孙胜,他是个修道之人,在书中可谓神通广大,甚至不少人认为征方腊时若是他在场的话梁山可以少死很多人,然而他却早早脱身,最终得了善终。
又比如征方腊后脱身的“浪子”燕青,他没有被即将得到的“封赏”蒙蔽双眼,他果断选择脱离梁山,并且也如他预言一般,朝廷果然对他们实施了“鸟尽弓藏”之事,反观不听劝的卢俊义就知道燕青有多聪明。
其实除了公孙胜和燕青之外原本还有一位好汉也可以荣华富贵的过下半生,可惜他没有做出正确的选择。
二、
背叛兄弟之人
其实梁山之上背叛兄弟的好汉还真不少,前文提到过的见色忘义的王英只是其中之一,还有“白日鼠”白胜也可以说是背叛过兄弟的,毕竟他被屈打成招道出了晁盖等人是他同伙的事实。
还有最早一批上梁山的元老,那“旱地忽律”朱贵、“摸着天”杜迁、“云里金刚”宋万这三人也可以说是背叛了他们曾经的大哥“白衣秀士”王伦的,毕竟王伦被杀的时候他们是因为胆怯而不敢与晁盖、林冲等人对抗,王伦死后又立马与晁盖等人称兄道弟。
但本文要指的那位好汉并不是以上提到的五人之一,而那人背叛的兄弟也不是梁山的兄弟,那人名为柯引,熟悉原著的朋友已经知道他是谁了。
三、
柯引就是“小旋风”柴进,他在梁山上排行第十,而柯引是他化身为卧底潜入方腊阵营时所用的别名而已,而柴进背叛的人就是他的兄弟方杰。
柴进是方腊的女婿,方杰是方腊的侄子,两人同属方腊阵营时自然是兄弟,然而柴进最终却是在方杰走投无路的时候给了他最后一击,帮梁山众人击杀了方杰,最终也促成了梁山击败方腊这一事实,有人要说了,柴进本就是梁山的人,作为梁山的卧底,他与众好汉里应外合除掉方杰和方腊是立了大功,为何说他愚蠢?其实原因很简单。
梁山在宋江的统领下始终还是替大宋卖命的,而柴进作为前朝皇室后裔,他祖先的江山就是被大宋太祖赵匡胤夺去,虽然后者许柴氏荣华富贵,但在书中也看到了,柴进还是被人欺压,就连丹书铁券都不好使,说白了,他皇室后裔的身份始终是皇帝的眼中钉,他完全没有理由替朝廷卖命,从人物设定来看,柴进加入方腊阵营不该是去当卧底,而是真心投诚才对,因为梁山好汉之间的感情其实并不牢靠,从人物情感的角度来看,柴进完全没理由这般为宋江或者说是为大宋卖命。
试想柴进诚心当方腊的驸马,他可以以柯引这个身份当他的驸马,享受本该属于他皇室的荣华富贵,也不至于到了征方腊成功后还因为“方腊驸马”这层身份反而被怀疑了,可以说他完全是费力不讨好,他背叛了兄弟方杰是他一步错棋,如果他背叛的是梁山的“兄弟”,他就会有一个更好的结局。
并非笔者希望柴进背叛梁山,而是从他的身世、经历来看,背叛梁山转投方腊才是他这个角色的人设情理之中会做出的选择。
-
一母亲生两儿都位极人臣当宰相,却一个成清官一个成奸臣 2024-01-02
-
王安石生活邋遢:长期不洗脸不洗澡 外套满是油污 2023-12-11
-
南宋末年武立卿将军植茶“雾里青”的故事 2023-12-14
-
宋江如果没有接受招安会怎么样?是什么结局 2024-01-17
-
宋朝的奢靡之风 2023-12-15
-
武松在杀潘金莲钱为什么要扯掉她的衣裳? 2024-01-16
朝代 | 都城 | 建立者 | ||
---|---|---|---|---|
夏朝 | 安邑 | 大禹 | ||
商朝 | 亳 | 商汤 | ||
周朝 | 西周 | 镐京 | 周武王姬发 | |
东周 | 洛邑 | 周平王姬宜臼 | ||
春秋 | - | - | ||
战国 | - | - | ||
秦朝 | 咸阳 | 始皇帝嬴政 | ||
西楚 | 彭城 | 西楚霸王项羽 | ||
汉朝 | 西汉 | 长安 | 汉高帝刘邦 | |
新 | 常安 | 王莽 | ||
玄汉 | 宛城 洛阳 长安 |
汉更始帝刘玄 | ||
东汉 | 洛阳 | 汉光武帝刘秀 | ||
三国 | 曹魏 | 洛阳 | 魏文帝曹丕 | |
蜀汉 | 成都 | 汉昭烈帝刘备 | ||
东吴 | 建业 | 吴大帝孙权 | ||
晋朝 | 西晋 | 洛阳 | 晋武帝司马炎 | |
东晋 | 建康 | 晋元帝司马睿 | ||
五胡十六国 | - | 见五胡十六国表 | ||
南 北 朝 |
南朝 | 刘宋 | 建康 | 宋武帝刘裕 |
萧齐 | 建康 | 齐高帝萧道成 | ||
萧梁 | 建康 | 梁武帝萧衍 | ||
南陈 | 建康 | 陈武帝陈霸先 | ||
北朝 | 北魏 | 平城 | 魏道武帝拓跋珪 | |
洛阳 | 魏孝文帝拓跋宏 | |||
东魏 | 邺 | 魏孝静帝元善见 | ||
西魏 | 长安 | 魏文帝元宝炬 | ||
北齐 | 邺 | 齐文宣帝高洋 | ||
北周 | 长安 | 周孝闵帝宇文觉 | ||
隋朝 | 大兴 | 隋文帝杨坚 | ||
唐朝 | 长安 | 唐高祖李渊 | ||
五代 十国 |
后梁 | 开封 | 后梁太祖朱温 | |
后唐 | 洛阳 | 后唐庄宗李存勖 | ||
后晋 | 开封 | 后晋高祖石敬瑭 | ||
后汉 | 开封 | 后汉高祖刘暠 | ||
后周 | 开封 | 后周太祖郭威 | ||
十国 | - | 见五代十国表 | ||
宋朝 | 北宋 | 开封 | 宋太祖赵匡胤 | |
南宋 | 临安 | 宋高宗赵构 | ||
契丹 辽朝 西辽 |
上京 汴京 虎思斡耳朵 |
辽太祖耶律阿保机 辽太宗耶律德光 辽德宗耶律大石 |
||
大理国 | 太和城 | 大理太祖段思平 | ||
西夏 | 兴庆府 | 夏景宗李元昊 | ||
金朝 | 会宁 | 金太祖完颜阿骨打 | ||
中都 | 海陵王完颜亮 | |||
开封 | 金宣宗完颜珣 | |||
元朝 | 大都 | 铁木真 元世祖忽必烈 |
||
明朝 | 北京 | 明太祖朱元璋 | ||
清朝 | 盛京 北京 |
清太祖努尔哈赤 清太宗皇太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