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文帝刘恒在历史上是什么样的?一代圣明君主
- 姓名:刘恒(公元前202~公元前157)
- 别称:汉文帝
- 国籍:中国(汉朝)
- 民族:汉族
- 出生地:长安
- 出生日期:公元前202年
- 逝世日期:公元前157年6月
- 宗教信仰:黄老之学
- 主要成就:稳定汉初封建统治秩序,恢复利发展经济,开创“文景之治”
- 谥号:孝文皇帝
- 庙号:太宗
- 典故:亲尝汤药
- 陵墓:霸陵
- 姓名:刘恒(公元前202~公元前157)
- 别称:汉文帝
- 国籍:中国(汉朝)
- 民族:汉族
- 出生地:长安
- 出生日期:公元前202年
- 逝世日期:公元前157年6月
- 宗教信仰:黄老之学
- 主要成就:稳定汉初封建统治秩序,恢复利发展经济,开创“文景之治”
- 谥号:孝文皇帝
- 庙号:太宗
- 典故:亲尝汤药
- 陵墓:霸陵
汉武帝刘恒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历史名人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
刘恒是汉朝的第4个皇帝,高祖刘邦的第3个儿子,是我国历史上有名的“文景之治”中的文帝,被历代士人盛赞为一代圣明的君主。
汉文帝刘恒深明治国之道,颇具治国之才,他奉行汉初以来的“休养生息”政策,轻徭薄赋,发展生产,安抚百姓,使得全国上下呈现出国富民强的景象。汉文帝大力推行
“安抚边疆,减少征战,发展农业,节俭费用,废除苛刑,教化百姓,杜绝诽谤,虚心纳谏,重用廉吏”
的措施,使得汉王朝出现了国泰民安的盛世。汉文帝刘恒的清明政治为后世之人所敬仰,有关他身世的传说,也让世人好奇万分。
传说公元前204年,刘邦军队打垮了项羽封立的魏王豹,魏王宫中侍女都被掳来进行繁重的劳务。有一次,刘邦巡视偶尔来到织布之处,见一女子清秀沉稳,柔弱可爱,就把她带回了后宫。这个女子姓薄,她父亲与魏王宗室的魏氏女子私通生下的她,薄氏以为被汉王看中,终于有了出头之日,谁曾想汉王转身就将它忘记了,竟从未召幸。
楚汉战争后期,汉军境况好转,好心情的刘芳就与管夫人、赵子儿饮酒取乐,两个美人把当初薄氏与她们约定“尊贵莫忘故人”之语,当成笑料说给刘邦听,刘邦闻听此言,觉得博士的确很可怜,当天晚上就召幸了她。
正在怨恨命运不济之时,突闻汉王驾临,我是战战兢兢迎向汉王,看完看到薄氏瘦弱干枯的身材,平淡无采的面容,顿感兴趣索然,转身欲走。薄氏连忙扯住汉王,禀告昨夜曾梦见苍龙绕身,不知是何征兆。汉王一听,顿时大喜,告诉她是尊贵的征兆,薄氏始得临幸,之后生下了刘恒。薄氏并没有母凭子贵,始终位列诸姬行列,极少被刘邦宠幸,皇子刘恒也不被父亲所喜爱,因此母子二人小心生活,谨慎万分。
刘恒共有兄弟8人,大哥刘飞差点被吕后杀掉,奉献20个县的封土,尊奉吕后的女儿鲁元公主为齐太后,才算苟活安全。2哥惠帝刘盈是吕后亲生子,不幸早逝。3哥如意,戚夫人之子,被吕后毒死。5弟刘恢被吕后逼死,6弟刘友被吕后饿死,7弟刘长因生母早逝,由吕后抚养,才免遭毒手。8弟刘建早逝,唯一的儿子也被吕后害死。
身为老四的刘恒,因为处处小心,“贤智温良” ,深得朝臣爱护,被封代王,薄氏一生不受宠幸,郁郁寡欢,却是不幸中的大幸,她不被吕后妒忌,母子得以保全。
公元前179年,疯狂迫害刘氏子孙的吕后死了!太尉、丞相密谋抄斩吕氏满门,还政于刘氏子孙。大臣们都推举代王刘恒继承皇位,除了因为刘恒为人仁孝宽厚以外,刘恒姥姥家根本没有任何势力,不会出现外戚专权之类的事情也是主要原因。刘恒因为母亲家庭的惨淡,幸运地被推上了帝位。
汉文帝继位初期,就赏赐功臣,安置亲信,恢复刘氏宗室利益,令列侯离开京师,巩固自己的皇权。刘恒在位23年,推行“与民休息,安定百姓”的政策,和平解决了南粤问题,采取和亲与防御结合之策对付匈奴,减少战争开支。
汉文帝重视农业,降低田税,鼓励生产,还废除酷刑,对民施教,鼓励百姓大胆讲真话,并且重用冯唐、魏尚,尊重刚直敢言之人。
-
刘邦手下到底有什么猛将 韩信为什么不敢造反 2024-01-16
-
霍成君的一生是怎样的,汉宣帝最爱的是霍成君还是许平君? 2023-12-14
-
汉文帝一共有几个儿子?有多少人最后因谋反作乱而死? 2023-12-29
-
历史上的汉文帝刘恒到底有多心机? 2024-01-01
-
王莽为何杀光自己的儿子? 2023-12-13
-
任敖:一个小小的狱吏为何能得到吕雉的青睐? 2023-12-27
朝代 | 都城 | 建立者 | ||
---|---|---|---|---|
夏朝 | 安邑 | 大禹 | ||
商朝 | 亳 | 商汤 | ||
周朝 | 西周 | 镐京 | 周武王姬发 | |
东周 | 洛邑 | 周平王姬宜臼 | ||
春秋 | - | - | ||
战国 | - | - | ||
秦朝 | 咸阳 | 始皇帝嬴政 | ||
西楚 | 彭城 | 西楚霸王项羽 | ||
汉朝 | 西汉 | 长安 | 汉高帝刘邦 | |
新 | 常安 | 王莽 | ||
玄汉 | 宛城 洛阳 长安 |
汉更始帝刘玄 | ||
东汉 | 洛阳 | 汉光武帝刘秀 | ||
三国 | 曹魏 | 洛阳 | 魏文帝曹丕 | |
蜀汉 | 成都 | 汉昭烈帝刘备 | ||
东吴 | 建业 | 吴大帝孙权 | ||
晋朝 | 西晋 | 洛阳 | 晋武帝司马炎 | |
东晋 | 建康 | 晋元帝司马睿 | ||
五胡十六国 | - | 见五胡十六国表 | ||
南 北 朝 |
南朝 | 刘宋 | 建康 | 宋武帝刘裕 |
萧齐 | 建康 | 齐高帝萧道成 | ||
萧梁 | 建康 | 梁武帝萧衍 | ||
南陈 | 建康 | 陈武帝陈霸先 | ||
北朝 | 北魏 | 平城 | 魏道武帝拓跋珪 | |
洛阳 | 魏孝文帝拓跋宏 | |||
东魏 | 邺 | 魏孝静帝元善见 | ||
西魏 | 长安 | 魏文帝元宝炬 | ||
北齐 | 邺 | 齐文宣帝高洋 | ||
北周 | 长安 | 周孝闵帝宇文觉 | ||
隋朝 | 大兴 | 隋文帝杨坚 | ||
唐朝 | 长安 | 唐高祖李渊 | ||
五代 十国 |
后梁 | 开封 | 后梁太祖朱温 | |
后唐 | 洛阳 | 后唐庄宗李存勖 | ||
后晋 | 开封 | 后晋高祖石敬瑭 | ||
后汉 | 开封 | 后汉高祖刘暠 | ||
后周 | 开封 | 后周太祖郭威 | ||
十国 | - | 见五代十国表 | ||
宋朝 | 北宋 | 开封 | 宋太祖赵匡胤 | |
南宋 | 临安 | 宋高宗赵构 | ||
契丹 辽朝 西辽 |
上京 汴京 虎思斡耳朵 |
辽太祖耶律阿保机 辽太宗耶律德光 辽德宗耶律大石 |
||
大理国 | 太和城 | 大理太祖段思平 | ||
西夏 | 兴庆府 | 夏景宗李元昊 | ||
金朝 | 会宁 | 金太祖完颜阿骨打 | ||
中都 | 海陵王完颜亮 | |||
开封 | 金宣宗完颜珣 | |||
元朝 | 大都 | 铁木真 元世祖忽必烈 |
||
明朝 | 北京 | 明太祖朱元璋 | ||
清朝 | 盛京 北京 |
清太祖努尔哈赤 清太宗皇太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