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最忠义的人真的是关羽吗?是谁更甚关羽百倍?
- 中文名:关羽(162年~220年)
- 别名:关云长,关长生,关公
- 所处时代:东汉末年
- 民族:汉
- 出生地:河东郡解良县(今山西运城)
- 出生日期:162年(延熹三年六月),待考
- 逝世日期:220年初(建安二十四年冬)
- 职业:将领
- 主要成就:白马斩颜良,襄樊败于禁,杀庞德、威震华夏
- 官职:前将军 假节钺
- 封爵:汉寿亭侯
- 谥号:壮缪侯
今天历史名人小编为大家带来臧洪的忠义事迹,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
关羽,从三国开始历朝历代都是“忠义”的代名词,在小说《三国演义》中他“人在曹营心在汉”,面对曹操高官厚禄的诱惑不忘旧主,千里走单骑,惊天地泣鬼神。历史上的关羽虽然没有这么“多情”,但也被人称作“忠义千秋”,成为封建统治者最喜闻乐见的经典人物。但是在与关羽同时代的人中,有不少人其实远比关羽忠义,但这些人却因为种种原因被埋没在了历史长河中,鲜为人知。今天我们要说的这个人就是汉末三国真正的忠义之士:臧洪。
臧洪(160年―195年),字子源(一作子原),广陵郡射阳县人,汉末群雄之一。为人雄气壮节,曾为关东联军设坛盟誓,共伐董卓。袁绍非常看重臧洪,先后让他治理青州和担任东郡太守,臧洪在这些地方政绩卓越,深得百姓拥护。
臧洪家族世代为官,此人身材雄伟,指向高远,颇有气节。我们熟知的“讨伐董卓联军”,其发起人貌似是曹操,其实,中原地区最先组建联军起兵反抗董卓的人是臧洪。臧洪看董卓专权,便以自己名门望族的身份联合了州刺史刘岱、豫州刺史刘伷、陈留太守张邈、东郡太守乔瑁、广陵太守张超等五人,组建了“中原反董联军。”臧洪亲自宣读檄文:“汉室不幸,皇纲失统,贼臣董卓乘衅纵害,祸加至尊,虐流百姓,大惧沦丧社稷,翦覆四海。”史书称,当时臧洪“辞气慷慨,涕泣横下”,在场的义军官兵无不被他的情绪感动,纷纷激昂慷慨,要誓死保护大汉江山。
讨董联军解散后,群雄争霸战争开始。曹操围攻张超,张超向臧洪求援,臧洪当时在袁绍麾下,他向袁绍借兵,袁绍不借,结果张超被曹操攻灭,全家被杀。臧洪因此与袁绍决裂。袁绍亲自引兵进攻臧洪,臧洪被围,拒不投降。城中粮草将尽,左右人劝臧洪说:“您与袁绍本无过节,就因为张超而决裂,现在张超已经死了,袁绍要劝降您,您何苦顽抗呢?”臧洪慷慨陈词,说:“袁绍心怀不轨,不是大汉忠臣,而且他坑死我好友张超,我为了朋友之义也绝对要顽抗到底。”
最后弹尽粮绝,臧洪竟然杀死自己的爱妾做成肉粥,分给将士饮食,全军上下皆悲泣。臧洪曾对手下说:“今天这事是我和袁绍的事,与你们无关,你们不用陪我送死,你们出城逃命去吧。”但麾下将士被臧洪的精神感动,皆誓死跟随臧洪抵抗袁绍,最后城中饿死八千多人,竟无一人投降。城破后,袁绍生擒臧洪,问:“现在你服了我吗?我希望你能归顺我。”臧洪大骂袁绍:“你袁家四世三公,世代为汉朝官吏,现在天下大乱,汉室衰微,你不想着复兴汉室,保护幼主,反而心怀不轨,枉杀忠良。张超是我好友,向我求救,你竟然看着他被灭族而不派兵,因此陷我于不义之中,就你这样的人,我怎么可能服你?又怎么会归顺你?”
袁绍被骂的脸红脖子粗,便将臧洪杀死了。臧洪死后,臧洪手下的陈容,起身质问袁绍:“臧洪义士,你为何将其杀死?”说完便奔赴刑场,袁绍想挽留他,说:“你与臧洪不是一类人,你何必这样寻死呢?”陈容说:“我宁愿与臧洪同日而死,也不愿和你袁绍同日而生。”说完慷慨就义。袁军将士无不震撼,袁绍叹息说:“我一天杀了两个义士啊。”又有臧洪曾派两位手下去向吕布求救,他们回来见城池已经被攻破,他们没有逃跑,而是勇敢的冲入袁绍军中赴死,最后双双战死。
这就是臧洪和他部下的故事,看完以后您是不是觉得他比关羽更忠义呢?又有多少人知道其人其事呢?《三国演义》对关羽大书特书,将很多子虚乌有的事情安在了关羽身上,但对臧洪却只字未提,是为什么呢?我想是因为,罗贯中知道,如果将臧洪的事迹写入小说,那么“义绝”就没关羽什么事儿了,臧洪才是真正心念汉室,忠义无双的人物。关羽与其说忠义千秋,倒不如说是封建统治者树立的一个先进典型罢了!
-
吕布有多倒霉?武艺高强却因禁酒被部下反叛 2024-01-15
-
周瑜在三国时期处于怎样的地位?能让三国双雄都恐惧 2023-12-25
-
关羽宁死不进曹营,背后真正原因是什么? 2023-12-25
-
陈寿为什么觉得街亭之败是怪诸葛亮? 2024-01-13
-
“阿斗”刘禅被后人误解千年 是仁德之君 2023-12-09
-
三国孙刘联合抗曹大败曹军会引发那些问题 2023-12-08
朝代 | 都城 | 建立者 | ||
---|---|---|---|---|
夏朝 | 安邑 | 大禹 | ||
商朝 | 亳 | 商汤 | ||
周朝 | 西周 | 镐京 | 周武王姬发 | |
东周 | 洛邑 | 周平王姬宜臼 | ||
春秋 | - | - | ||
战国 | - | - | ||
秦朝 | 咸阳 | 始皇帝嬴政 | ||
西楚 | 彭城 | 西楚霸王项羽 | ||
汉朝 | 西汉 | 长安 | 汉高帝刘邦 | |
新 | 常安 | 王莽 | ||
玄汉 | 宛城 洛阳 长安 |
汉更始帝刘玄 | ||
东汉 | 洛阳 | 汉光武帝刘秀 | ||
三国 | 曹魏 | 洛阳 | 魏文帝曹丕 | |
蜀汉 | 成都 | 汉昭烈帝刘备 | ||
东吴 | 建业 | 吴大帝孙权 | ||
晋朝 | 西晋 | 洛阳 | 晋武帝司马炎 | |
东晋 | 建康 | 晋元帝司马睿 | ||
五胡十六国 | - | 见五胡十六国表 | ||
南 北 朝 |
南朝 | 刘宋 | 建康 | 宋武帝刘裕 |
萧齐 | 建康 | 齐高帝萧道成 | ||
萧梁 | 建康 | 梁武帝萧衍 | ||
南陈 | 建康 | 陈武帝陈霸先 | ||
北朝 | 北魏 | 平城 | 魏道武帝拓跋珪 | |
洛阳 | 魏孝文帝拓跋宏 | |||
东魏 | 邺 | 魏孝静帝元善见 | ||
西魏 | 长安 | 魏文帝元宝炬 | ||
北齐 | 邺 | 齐文宣帝高洋 | ||
北周 | 长安 | 周孝闵帝宇文觉 | ||
隋朝 | 大兴 | 隋文帝杨坚 | ||
唐朝 | 长安 | 唐高祖李渊 | ||
五代 十国 |
后梁 | 开封 | 后梁太祖朱温 | |
后唐 | 洛阳 | 后唐庄宗李存勖 | ||
后晋 | 开封 | 后晋高祖石敬瑭 | ||
后汉 | 开封 | 后汉高祖刘暠 | ||
后周 | 开封 | 后周太祖郭威 | ||
十国 | - | 见五代十国表 | ||
宋朝 | 北宋 | 开封 | 宋太祖赵匡胤 | |
南宋 | 临安 | 宋高宗赵构 | ||
契丹 辽朝 西辽 |
上京 汴京 虎思斡耳朵 |
辽太祖耶律阿保机 辽太宗耶律德光 辽德宗耶律大石 |
||
大理国 | 太和城 | 大理太祖段思平 | ||
西夏 | 兴庆府 | 夏景宗李元昊 | ||
金朝 | 会宁 | 金太祖完颜阿骨打 | ||
中都 | 海陵王完颜亮 | |||
开封 | 金宣宗完颜珣 | |||
元朝 | 大都 | 铁木真 元世祖忽必烈 |
||
明朝 | 北京 | 明太祖朱元璋 | ||
清朝 | 盛京 北京 |
清太祖努尔哈赤 清太宗皇太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