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望之:他是萧何的后代,最后为什么被逼自杀?
- 中文名:萧何(约公元前257~公元前193)
- 别称:萧相国
- 国籍:中国(汉朝)
- 民族:汉族
- 出生地:沛丰邑(今江苏丰县)
- 出生日期:约公元前257年(乙亥年)
- 逝世日期:公元前193年7月8日
- 职业:丞相、政治家
- 主要成就:辅佐刘邦建立汉朝,制定汉律
- 代表作品:《九章律》
- 谥号:文终侯
- 地位:西汉开国第一功臣,汉初三杰之一
今天历史名人小编给大家准备了萧望之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
他是萧何的后代,也是皇帝的老师,却被污陷被逼自杀,他就是萧望之,汉宣帝的托孤大臣之一,最后却被逼自杀。
萧望之是萧何的第七代孙,从小就非常聪明,也是从小受到了数不尽的疼爱。为人非常好学,在汉宣帝时,跟随霍光后又被丞相魏相看中,收为门生,最后被宣帝重用,任用他为太子太傅,教太子读书。
公元前49年冬,汉宣帝病重,因为想到太子刘奭的性格不适合做帝王,所以他就想的找几个有能力的重臣辅助他。选了三个人:史高、萧望之、周堪共同来辅佐太子,汉宣帝少年非常坎坷,知道百姓的难处,为了使国家更加安定,实在用心良苦。
可太子刘奭却是一个喜欢弹琴鼓瑟,吹萧弄笛的人,更是对音律非常精通,喜好书法,能写一手漂亮的篆书,但就是对国事不关心。但太子刘奭非常倚重萧望之,登基后更是重用,推行仁政。却冷落了三位托孤大臣之一的史高,并与萧望之产生了矛盾,并与当时的一个宦官石显勾结在一起
石显,原是一个纨绔子弟,后来犯了罪被处以宫刑当了太监。但是在宣帝时期,宣帝不喜欢宦官还刻意打压,所以他一直没有什么出息,但是汉元帝不一样,他却非常信任宦官。这个石显非常圆滑,很会做人,更有一个搭档弘恭和他一起为非作歹。但是元帝很信任他,每天和他是形影不离,慢慢的让他进入了权力的中心,有时候还会将朝廷政务托付给石显,石显已经和萧望之平起平坐了。萧望之也注意到石显,就给元帝上了一封奏折,内容大致说:“太监不能参与朝政,更不能在朝廷重要的部门做官,这是我们汉朝的祖制,应立刻罢免这些太监的官职。”可是元帝竟把这封奏折让石显看了,从此惹下了这个小人,不过同在权力中心,即使没有这个奏折,石显也会对萧望之动手。
萧望之被逼服毒自杀
因萧望之为人正直,找下不什么证据能扳倒他,所以他就污陷萧望之结党营私,还污蔑皇帝没有才能,让皇帝将他治罪。就这样萧望之因为几个宦官的几句话,就被下了大狱。其实元帝当时只是让廷尉查一下,可他们却敢戏弄皇帝,直接把萧望之下了大狱。后来元帝好长时间见不到萧望之了才知道被下了大狱,这才让人放了出来。虽然放了,可却被免职了。
后来元帝又重新启用了萧望之,但是又被石显们污陷,元帝又把萧望之关进了大狱。身为皇帝的老师,教导了他八年,还是托孤大臣,且年过六十。还要这二次受辱于人,萧望之气愤不已,服毒自尽。
元帝听说自己的老师死了,顿时是泪流满面啊,饭也吃不下了。就责问石显这些太监,可是石显巧为自己辩解,元帝也无可奈何,只能让石显他们脱掉帽子谢罪而已。干掉了萧望之,石显在朝廷中更加无人敢惹,后来汉元帝还给石显加官至中书令,一时之间朝野上下人人自危。石显专横朝廷长达十六年之久,致使西汉王朝日渐衰弱。
再来看萧望之,一代贤相,又是托孤大臣,还是元帝的老师。却落得个如此地步,我认为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元帝太懦弱且重用宦官,这是根本原因。
-
丙吉:从小小的监狱长到封侯拜相,只因他干了这件事 2024-01-24
-
河北四庭柱之一的高览,他最后结局是什么? 2024-01-07
-
臭名远扬的千古毒妇,昭信在历史上有多恶毒? 2023-12-28
-
刘邦被封“汉王”其实很不爽 汉朝立国背后的神秘传说 2023-12-22
-
刘贺为什么会被废?史上第一个被废的皇帝,27天就下台 2024-01-19
-
周亚夫的妻子是谁 西汉名将周亚夫怎么死的 2023-12-15
朝代 | 都城 | 建立者 | ||
---|---|---|---|---|
夏朝 | 安邑 | 大禹 | ||
商朝 | 亳 | 商汤 | ||
周朝 | 西周 | 镐京 | 周武王姬发 | |
东周 | 洛邑 | 周平王姬宜臼 | ||
春秋 | - | - | ||
战国 | - | - | ||
秦朝 | 咸阳 | 始皇帝嬴政 | ||
西楚 | 彭城 | 西楚霸王项羽 | ||
汉朝 | 西汉 | 长安 | 汉高帝刘邦 | |
新 | 常安 | 王莽 | ||
玄汉 | 宛城 洛阳 长安 |
汉更始帝刘玄 | ||
东汉 | 洛阳 | 汉光武帝刘秀 | ||
三国 | 曹魏 | 洛阳 | 魏文帝曹丕 | |
蜀汉 | 成都 | 汉昭烈帝刘备 | ||
东吴 | 建业 | 吴大帝孙权 | ||
晋朝 | 西晋 | 洛阳 | 晋武帝司马炎 | |
东晋 | 建康 | 晋元帝司马睿 | ||
五胡十六国 | - | 见五胡十六国表 | ||
南 北 朝 |
南朝 | 刘宋 | 建康 | 宋武帝刘裕 |
萧齐 | 建康 | 齐高帝萧道成 | ||
萧梁 | 建康 | 梁武帝萧衍 | ||
南陈 | 建康 | 陈武帝陈霸先 | ||
北朝 | 北魏 | 平城 | 魏道武帝拓跋珪 | |
洛阳 | 魏孝文帝拓跋宏 | |||
东魏 | 邺 | 魏孝静帝元善见 | ||
西魏 | 长安 | 魏文帝元宝炬 | ||
北齐 | 邺 | 齐文宣帝高洋 | ||
北周 | 长安 | 周孝闵帝宇文觉 | ||
隋朝 | 大兴 | 隋文帝杨坚 | ||
唐朝 | 长安 | 唐高祖李渊 | ||
五代 十国 |
后梁 | 开封 | 后梁太祖朱温 | |
后唐 | 洛阳 | 后唐庄宗李存勖 | ||
后晋 | 开封 | 后晋高祖石敬瑭 | ||
后汉 | 开封 | 后汉高祖刘暠 | ||
后周 | 开封 | 后周太祖郭威 | ||
十国 | - | 见五代十国表 | ||
宋朝 | 北宋 | 开封 | 宋太祖赵匡胤 | |
南宋 | 临安 | 宋高宗赵构 | ||
契丹 辽朝 西辽 |
上京 汴京 虎思斡耳朵 |
辽太祖耶律阿保机 辽太宗耶律德光 辽德宗耶律大石 |
||
大理国 | 太和城 | 大理太祖段思平 | ||
西夏 | 兴庆府 | 夏景宗李元昊 | ||
金朝 | 会宁 | 金太祖完颜阿骨打 | ||
中都 | 海陵王完颜亮 | |||
开封 | 金宣宗完颜珣 | |||
元朝 | 大都 | 铁木真 元世祖忽必烈 |
||
明朝 | 北京 | 明太祖朱元璋 | ||
清朝 | 盛京 北京 |
清太祖努尔哈赤 清太宗皇太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