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宪有多厉害?用兵如神,曾大败东吴军神
历史名人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三国最后的一位蜀将罗宪,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三国时期,蜀汉是最先灭亡的一方。公元263年,魏国兵分三路,发动了灭蜀之战。曹魏名将邓艾,率二千兵马直逼成都城下,无奈的后主刘禅,反缚双手,出城投降,这个历任四十二年的政权,匆匆画上了句号。然而就在蜀汉灭亡之后,其大将军姜维虽已奉命投降,却凭借自己的努力,策反了魏将钟会,为复国做出了最后的努力。只可惜钟会行事不周,最终兵败,姜维也被乱军所杀。后人提起这段历史,大都为姜维而唏嘘,称其为蜀汉最后的义士。其实真正为蜀汉战斗到最后一刻的人,并非姜维,而是一个名不经传的蜀将。
此人名为罗宪,字令则,是蜀汉后期的将领,刘禅还是太子的时候,他曾担任过太子舍人一职,后改任尚书吏部郎等职。罗宪是一个正直严谨,光明磊落的人,因此当宦官黄皓干政的时候,不肯阿谀奉承的他,被贬出了成都,到巴东担任太守,屯兵永安城,直到蜀汉灭亡。如果仅是对黄皓不假辞色,他无法被称之为蜀汉最后的义士,那么他到底有哪些成就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一、蜀汉灭亡之后,依旧恪尽职守
魏军开始灭蜀之后,他的顶头上司阎宇,被召回成都迎敌。阎宇临走之前,给罗宪留了两千兵马,让他镇守永安。就在阎宇离开之后不久,蜀汉兵败的消息传到了永安,这个时候,城中的官员和百姓都非常慌乱,一些官吏甚至开始弃官逃亡。罗宪却没有慌,他把传出成都兵败这一消息的人斩杀掉,稳定住了城中的形势。
后来刘禅被俘,蜀汉灭亡的消息传来,他只能接受现实。但是他没有为自己铺垫任何后路,而是率领自己部下的兵马,临都亭三日,向已经灭亡的朝廷表示了自己的忠心。之后继续驻守永安城。
二、三败吴军,死守城池
虽然吴蜀两国一直是盟友,但是蜀汉灭亡之后,吴国就开始趁火打劫了。当时吴国派盛曼为将,率军西进,打着救援蜀汉的名义前来接管永安。此事让罗宪非常愤怒,他斥责盛道:“本朝倾覆,吴为唇齿,不恤我难而徼其利,背盟违约。且汉已亡,吴何得久,宁能为吴降虏乎!”意思是说,吴国本是蜀汉的盟友,在蜀汉灭亡的时候,不但没有生出怜悯之心,反而对蜀汉兴兵,这是背弃盟友的表现。蜀汉灭亡之后,吴国不可能长久,自己无论如何也不会降吴。吴军当然不会因为罗宪的斥责而退兵,于是双方开始交战,令吴国没想到的是,罗宪虽然兵少,其士卒却个个拼死力战,所以盛曼败了。
此时魏将邓艾、钟会已死相继被诛,蜀汉成了无主之地,吴国经受不住这个诱惑,所以在盛曼兵败之后,他们又派出了步协,前去攻打永安。步协是东吴重臣步骘之子,算是出身名门,他应该是有些本事。步协到达战场之后,的确让罗宪感到了危机,可是当他攻城的时候,还是被出城迎战的罗宪击败了。
步协兵败之后,东吴恼羞成怒,再次派出了三万援军,这次领兵的人是陆抗。陆抗是东吴名将陆逊之子,对战罗宪之前,他曾在寿春大败魏军;对战罗宪之后,他曾在江陵与晋朝名将羊祜交手,并攻破了叛将步阐所守的军事要塞。由此可见,陆抗算是一代军神。然而如此人物,对上罗宪之后,却无功而返了。他率军围困了永安城六个月,而且城内瘟疫横行,可是他依旧没能成功击破这座城池。
抵御住陆抗的攻击时,罗宪已经到了极限,如果再无援军,他就无力回天了,这个时候有人劝他逃走,他却毅然拒绝,誓曰:“夫为人主,百姓所仰,危不能安,急而弃之,君子不为也,毕命於此矣”,打算死守城池。后来曹魏派来援军,击退了陆抗,罗宪向曹魏投诚,先后为魏、晋两朝效命。
虽然罗宪最终还是投降了,但是他的确为蜀汉坚持到了最后一刻,为永安战斗到了最后一刻,他的忠义与他的个人能力一样,不容否定。公元265年(泰始元年),罗宪入朝,司马炎下诏说:“罗宪忠烈果敢刚毅,有才略器干,可赐给鼓吹。”又赐他山玄玉佩剑。
-
司马懿“阴养死士三千”时为什么没人发现?原因是什么 2024-01-12
-
孙策临终为什么传给弟弟孙策 交到自己儿子手里不好吗 2024-01-24
-
西晋统一天下后,三国的后裔怎么样了? 2024-01-23
-
刘禅为何不用五虎上将后裔?五虎上将后裔都有谁? 2024-01-19
-
关羽和张飞相比,刘备更看重谁? 2024-01-21
-
诸葛亮与诸葛瑾是什么关系?他是什么结局 2024-01-11
朝代 | 都城 | 建立者 | ||
---|---|---|---|---|
夏朝 | 安邑 | 大禹 | ||
商朝 | 亳 | 商汤 | ||
周朝 | 西周 | 镐京 | 周武王姬发 | |
东周 | 洛邑 | 周平王姬宜臼 | ||
春秋 | - | - | ||
战国 | - | - | ||
秦朝 | 咸阳 | 始皇帝嬴政 | ||
西楚 | 彭城 | 西楚霸王项羽 | ||
汉朝 | 西汉 | 长安 | 汉高帝刘邦 | |
新 | 常安 | 王莽 | ||
玄汉 | 宛城 洛阳 长安 |
汉更始帝刘玄 | ||
东汉 | 洛阳 | 汉光武帝刘秀 | ||
三国 | 曹魏 | 洛阳 | 魏文帝曹丕 | |
蜀汉 | 成都 | 汉昭烈帝刘备 | ||
东吴 | 建业 | 吴大帝孙权 | ||
晋朝 | 西晋 | 洛阳 | 晋武帝司马炎 | |
东晋 | 建康 | 晋元帝司马睿 | ||
五胡十六国 | - | 见五胡十六国表 | ||
南 北 朝 |
南朝 | 刘宋 | 建康 | 宋武帝刘裕 |
萧齐 | 建康 | 齐高帝萧道成 | ||
萧梁 | 建康 | 梁武帝萧衍 | ||
南陈 | 建康 | 陈武帝陈霸先 | ||
北朝 | 北魏 | 平城 | 魏道武帝拓跋珪 | |
洛阳 | 魏孝文帝拓跋宏 | |||
东魏 | 邺 | 魏孝静帝元善见 | ||
西魏 | 长安 | 魏文帝元宝炬 | ||
北齐 | 邺 | 齐文宣帝高洋 | ||
北周 | 长安 | 周孝闵帝宇文觉 | ||
隋朝 | 大兴 | 隋文帝杨坚 | ||
唐朝 | 长安 | 唐高祖李渊 | ||
五代 十国 |
后梁 | 开封 | 后梁太祖朱温 | |
后唐 | 洛阳 | 后唐庄宗李存勖 | ||
后晋 | 开封 | 后晋高祖石敬瑭 | ||
后汉 | 开封 | 后汉高祖刘暠 | ||
后周 | 开封 | 后周太祖郭威 | ||
十国 | - | 见五代十国表 | ||
宋朝 | 北宋 | 开封 | 宋太祖赵匡胤 | |
南宋 | 临安 | 宋高宗赵构 | ||
契丹 辽朝 西辽 |
上京 汴京 虎思斡耳朵 |
辽太祖耶律阿保机 辽太宗耶律德光 辽德宗耶律大石 |
||
大理国 | 太和城 | 大理太祖段思平 | ||
西夏 | 兴庆府 | 夏景宗李元昊 | ||
金朝 | 会宁 | 金太祖完颜阿骨打 | ||
中都 | 海陵王完颜亮 | |||
开封 | 金宣宗完颜珣 | |||
元朝 | 大都 | 铁木真 元世祖忽必烈 |
||
明朝 | 北京 | 明太祖朱元璋 | ||
清朝 | 盛京 北京 |
清太祖努尔哈赤 清太宗皇太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