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二娘为什么会被武松捉弄?原因是什么
- 中文名:孙二娘
- 绰号: 母夜叉
- 梁山座次:103
- 星号:地壮星
- 国 籍:中国
- 民 族:汉族
- 出生地:孟州(今河南省孟州市南)
- 梁山职务:梁山驻西山酒店迎宾使兼消息头领
- 死 因: 被杜微的飞刀所杀
- 武 器:柳叶双刀、迷魂镖
- 丈夫:张青
- 出 处:《水浒传》
- 中文名:武松
- 梁山座次:14
- 星 位:天伤星
- 绰 名: 武二郎、行者、武行者、武都头
- 民 族: 汉族
- 出生地:清河县(今河北省邢台市)
- 职 业: 梁山好汉
- 主要成就:景阳冈打虎;斗杀西门庆,醉打蒋门神;大闹飞云浦,血溅鸳鸯楼;刀劈飞天蜈蚣,击杀耶律得重;斩杀贝应夔、方貌
- 封 号:清忠祖师
- 梁山职位:步军头领
- 兵 器:雪花镔铁戒刀
每当一提起孙二娘总会想起电视里面的那位,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
《水浒传》里,武松调戏孙二娘的这一段其实非常的耐人寻味,也是书中的精华。那么孙二娘为何会被武松调戏?且听羽评郡主细细道来。
原文中武松称自己之所以调戏孙二娘,是故意而为,因为武松觉得“孙二娘不是好人,自打自己进来,孙二娘就死死的盯着自己得包裹,所以武松故意说一些风凉话,好让孙二娘下手。
我们再看看孙二娘这边,孙二娘当时已经被武松擒拿,并表示歉意,说自己下手的原因是因为武松的包裹重,很有可能里面都是金银珠宝;其次就是因为武松调戏的那些话,所以心中有怒气,这才下手。
两人都有理由,武松因为孙二娘看起来不是好人才言语调戏,孙二娘看武松调戏自己才下蒙汗药,照这么看来还是武松的错了,毕竟《武水浒传》里描述孙二娘外貌的文字还是挺多的,并没有描述孙二娘盯着武松的包裹看。所以得出结论,应该就是武松认为孙二娘不是良家妇女,而是一个卖弄风骚的女子,既然是这样,调戏下过过瘾。
接下来我们再来看看,武松为什么说孙二娘不是良家妇女?他是从哪里看出孙二娘不是良人?
“门前窗槛边坐著一个妇人,露出绿纱衫儿来,头上黄烘烘的插著一头钗环,鬓边插著些野花。见武松同两个公人来到门前,那妇人便走起身来迎接,下面系一条鲜红生绢裙,搽一脸胭脂铅粉,敞开胸脯,露出桃红纱主腰,上面一色金纽。”
这是《水浒传》里描述孙二娘的文字,当然这个肯定是从武松的主观意识描述的,远看时孙二娘露出衣衫,武松就觉得没有修养,头戴金钗又让武松觉得贪财重利;近看孙二娘裙子是大红色,浓妆艳抹,最主要的是敞开胸怀,连肚兜都露出来了,武松更加断定孙二娘就不是什么好女子。
所以说如果是你看到眼前有一个这样的女子,哪怕是现在,你可能都觉得这个女人不正经。要知道在宋朝,大多女子还是在家中,不怎么出门,抛头露面的女子并不多,也以后老百姓才会出门,即使出门,那也是穿着非常保守,哪里会像孙二娘那样。
因此武松调戏孙二娘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她穿衣突出,让武松主观认为这样的女子就是可以调戏的,那么我们再来看看武松是如何调戏孙二娘的?
孙二娘端来了馒头…………
武松:“酒家,你这馒头是人肉的,是狗肉的?”
孙二娘:“我家馒头,积祖是黄牛的。”
武松:“我见这馒头馅里有几根毛,一像人小便处的毛一般,以此疑忌。”
这话对孙二娘来说,无非就是调戏,在哪个时代能对着一个不了解的女子说出这样的话,可见武松绝对是个闷骚男。
武松再问:“娘子,你家丈夫却怎的不见?”(由洒家改成了娘子,武松有企图)
孙二娘明白武松的意思,于是干脆就假意说:“我丈夫出外做客未回。”
武松接着调戏:“恁地时,你独自一个须冷落。”(又开始关心起孙二娘,企图更加明显)
孙二娘心有怒火:“正是‘灯蛾扑火,惹焰上身’,不是我来寻你!”(意思是不是我想杀你,是你非要惹我,于是才下了蒙汗药)
只是后来武松识破,武松是怎么擒拿孙二娘的,先是直接将孙二娘搂在胸前,再用腿压住孙二娘的下半截,所以说武松调戏孙二娘就是有企图的,一是想看看孙二娘能闹出什么花样,二是看看能不能真的来一次露水夫妻。
除此之外,还和潘金莲有一定的关系
要知道此时的武松因为杀了潘金莲和西门庆,坐了三个月的牢,出来后又看见孙二娘,简直和潘金莲有的一比,所以武松一见到孙二娘心里就有抵触,就想挑事,可以说有点将对潘金莲的怨恨转移到了孙二娘的身上。
好在张青也没有过问,反倒和武松结成兄弟,后来武松和孙二娘的关系也渐渐好了起来,可能是因为之前说了一些非常尴尬的话,反而让两人以后的关系变得更加像是知己。
-
郭靖的原型是谁?攻下700座城池 2024-01-02
-
逼的宋江上梁山的张文是什么结局?最后却得以善终 2024-01-01
-
南唐后主李煜是个怎样的人最后怎么死的 2023-12-16
-
宋仁宗一生有16个孩子,为何没儿子呢? 2024-01-22
-
许贯忠是什么人?智胜吴用,武艺不输武松 2024-01-16
-
赵匡胤一辈子最怕的武将是谁?符彦卿是何许人也? 2024-01-26
朝代 | 都城 | 建立者 | ||
---|---|---|---|---|
夏朝 | 安邑 | 大禹 | ||
商朝 | 亳 | 商汤 | ||
周朝 | 西周 | 镐京 | 周武王姬发 | |
东周 | 洛邑 | 周平王姬宜臼 | ||
春秋 | - | - | ||
战国 | - | - | ||
秦朝 | 咸阳 | 始皇帝嬴政 | ||
西楚 | 彭城 | 西楚霸王项羽 | ||
汉朝 | 西汉 | 长安 | 汉高帝刘邦 | |
新 | 常安 | 王莽 | ||
玄汉 | 宛城 洛阳 长安 |
汉更始帝刘玄 | ||
东汉 | 洛阳 | 汉光武帝刘秀 | ||
三国 | 曹魏 | 洛阳 | 魏文帝曹丕 | |
蜀汉 | 成都 | 汉昭烈帝刘备 | ||
东吴 | 建业 | 吴大帝孙权 | ||
晋朝 | 西晋 | 洛阳 | 晋武帝司马炎 | |
东晋 | 建康 | 晋元帝司马睿 | ||
五胡十六国 | - | 见五胡十六国表 | ||
南 北 朝 |
南朝 | 刘宋 | 建康 | 宋武帝刘裕 |
萧齐 | 建康 | 齐高帝萧道成 | ||
萧梁 | 建康 | 梁武帝萧衍 | ||
南陈 | 建康 | 陈武帝陈霸先 | ||
北朝 | 北魏 | 平城 | 魏道武帝拓跋珪 | |
洛阳 | 魏孝文帝拓跋宏 | |||
东魏 | 邺 | 魏孝静帝元善见 | ||
西魏 | 长安 | 魏文帝元宝炬 | ||
北齐 | 邺 | 齐文宣帝高洋 | ||
北周 | 长安 | 周孝闵帝宇文觉 | ||
隋朝 | 大兴 | 隋文帝杨坚 | ||
唐朝 | 长安 | 唐高祖李渊 | ||
五代 十国 |
后梁 | 开封 | 后梁太祖朱温 | |
后唐 | 洛阳 | 后唐庄宗李存勖 | ||
后晋 | 开封 | 后晋高祖石敬瑭 | ||
后汉 | 开封 | 后汉高祖刘暠 | ||
后周 | 开封 | 后周太祖郭威 | ||
十国 | - | 见五代十国表 | ||
宋朝 | 北宋 | 开封 | 宋太祖赵匡胤 | |
南宋 | 临安 | 宋高宗赵构 | ||
契丹 辽朝 西辽 |
上京 汴京 虎思斡耳朵 |
辽太祖耶律阿保机 辽太宗耶律德光 辽德宗耶律大石 |
||
大理国 | 太和城 | 大理太祖段思平 | ||
西夏 | 兴庆府 | 夏景宗李元昊 | ||
金朝 | 会宁 | 金太祖完颜阿骨打 | ||
中都 | 海陵王完颜亮 | |||
开封 | 金宣宗完颜珣 | |||
元朝 | 大都 | 铁木真 元世祖忽必烈 |
||
明朝 | 北京 | 明太祖朱元璋 | ||
清朝 | 盛京 北京 |
清太祖努尔哈赤 清太宗皇太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