邬思道真的是雍正的一枚棋子吗?真相是什么
- 本名:爱新觉罗·胤禛
- 所处时代:清朝
- 民族族群:满族
- 出生地:北京紫禁城永和宫
- 出生时间:1678年12月13日
- 去世时间:1735年10月8日
- 主要作品:《雍邸集》
- 主要成就:平定罗卜藏丹津叛乱,推行改土归流、火耗归公等改革,设立军机处
- 庙号:世宗
- 年号:雍正
- 谥号:宪皇帝
- 陵寝:清泰陵
- 前任:康熙帝(爱新觉罗·玄烨)
- 后任:乾隆帝(爱新觉罗·弘历)
- 在位时间:1722年—1735年
邬思道与雍正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历史名人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
邬思道作为皇四子胤禛的“智囊”,在胤禛参与夺嫡过程中乃至皇位承继的最后阶段都做出了巨大而且不可替代的贡献。皇四子胤禛有惊无险地接过皇位以后,之所以想要除掉邬思道,也足以说明邬思道对于胤禛阴暗面的强有力补充。
在《雍正王朝》的演绎中,康熙皇帝对于皇八子胤禩府中江湖术士张明德说的话,一清二楚;皇四子胤禛“江南募捐”过程中,第三子弘时病重,康熙皇帝一清二楚;甚至,连朝臣挪借国库欠款的去向,康熙皇帝也一清二楚;对于四爷府中,一位如此重要的“世子师傅”,康熙皇帝会不知道?
暂且不论清朝历史上有着对世子师傅记录在案的规定;暂且不论《雍正王朝》原著中,皇长子胤褆和皇三子胤祉对邬思道的倍加推崇、康熙皇帝和邬思道的数言之缘;单就《雍正王朝》电视剧中的演绎,就足以说明,康熙皇帝不但很清楚邬思道的存在,而且,还在“知而不道”的状态保持下,完成了数次大局设定和皇子势力平衡。
就笔者同热心粉丝们的交流统计来看,对于邬思道这个神秘人物,是除皇十三子胤祥外,最为令人着迷和捉摸不定的“大智近妖”人物所在。
对于邬思道的来处,《雍正王朝》中只是数言带过,并未作出明确说明。根据二月河先生的原著描写,邬思道乃系康熙三十八年,顺天府乡试舞弊中,众多落榜举人闹事的带头人。之后,邬思道被下狱数年,等到太后崩逝,大赦天下,才侥幸被年羹尧救出。
在《雍正王朝》的演绎中,康熙皇帝和邬思道自始至终都没有接触,康熙皇帝也从来没有提及这个被自己下狱的举人;邬思道也只是通过局势的时刻变化、康熙皇帝文章的深入研读,才似乎走入了康熙皇帝的内心。
表面来看,康熙皇帝似乎并不清楚皇四子胤禛身后有一个为其制定夺嫡策略、规划夺嫡路线的“智囊”存在。
那么,事实果真如此吗?
当然不是!
康熙皇帝不但知道邬思道的存在,而且故意保持“知而不道”的状态,通过对邬思道的心思和阴谋的精准把握乃至消息可以透露,成功将皇四子胤禛扶上了皇位。
笔者认为,至少有三件事,可以说明康熙皇帝明确知晓邬思道的存在!01 “江南募捐”归来,康熙皇帝的话中有话
“江南募捐”尚未归来,康熙皇帝就已经决定开展对国库欠款的追缴事宜,而且从其对皇八子胤禩等众位皇子奏请皇四子胤禛担任追比大臣的提议并未拒绝,反而很欣慰、很满意的态度来看,康熙皇帝之所以决定追缴国库欠款,正是因为他看到了“江南募捐”过程中,皇四子胤禛的“孤臣”表现,也只有胤禛这样的“孤臣”才能真正完成对欠款的追缴。
更重要的是,也只有“追缴国库欠款”这样极易得罪全体朝臣的差事,才能让康熙皇帝看到皇四子胤禛身上的“孤臣”精神是不是沽名钓誉,是不是能够进入康熙皇帝对皇储人选的考察范围。
既然已经对皇四子胤禛寄予厚望,已经将其纳入皇储人选的考虑范围,康熙皇帝会不知道“追比国库欠款”能够进一步考察胤禛的同时,也会让胤禛彻底落入被彻底孤立的境地吗?这样的考察是不是代价有点大?
康熙皇帝当然知道,所以,他在年羹尧当回京城以后,才做出了追缴国库欠款的决定。
为什么?
因为,年羹尧返回京城的同时,把邬思道也带回来了!
康熙皇帝想要看到皇四子胤禛的“孤臣”形象,还必须保证他不会落入尴尬境地,这就要求胤禛身边必须有一个可以指导其注意这些问题的“智囊”才行。
康熙皇帝怎么知道邬思道跟随年羹尧来到了京城?
皇四子胤禛返回京城以后,向康熙皇帝汇报江南之行事宜的时候,康熙皇帝对于胤禛“甘为孤臣”的态度大加赞赏,然后问道:“听说,你这次从江南就带回一个孤臣来?”
康熙皇帝是听谁说的?
而且,那些在江南地区赞颂皇四子胤禛的歌谣,康熙皇帝也一清二楚,这说明康熙皇帝的眼线和卧底早已经遍布天下,遍布于每一位皇子的身份。
康熙皇帝能清除的知道皇四子胤禛带回了一个田文镜,又怎么会不知道年羹尧带回了一个邬思道呢!
也正是因为知道了邬思道的到来,才让康熙皇帝在“知而不道”的状态下,放心的让皇四子胤禛担负了“追比国库欠款”的差事。02 皇四子胤禛“故意染病”,康熙皇帝不知道其背后用意?
和“追比国库欠款”一样,在“花钱买命案”案发以后,康熙皇帝会不清楚,查办此案的人,肯定会背负扳倒太子的罪名,会成为众矢之的,甚至会成为不被自己所容的所在?
康熙皇帝之所以想让皇四子胤禛站出来接下这个差事,就是想让朝臣们看到皇四子胤禛并非以“孤臣”形象逢迎朕心,并非是太子一党,他是真正一心为国、一心为公的正面形象。
但是,康熙皇帝对于胤禛的期望也只是让其站出来表明个态度就行了,而并非真正接下这个“烫手的山芋”。
如果真这样打算的话,康熙皇帝在皇四子胤禛主动提出接下这个差事的时候,就会立马答应,而不是“看看派谁去吧”!
皇四子胤禛主动提出接下“清查冤狱”差事以后,身处四爷府的邬思道立马得到了消息,就连皇四子胤禛也纳闷的自言自语道:“谁透露的消息呢?”
这个透露消息的人,就是康熙皇帝派来的!
康熙皇帝听到了皇四子胤禛的表态,目的已经达到,才会派人将消息透露给邬思道。也只有邬思道能在最后阶段“拦住”胤禛想要接下差事的念头。
只不过,康熙皇帝不知道的是皇四子胤禛早就想到了自己的前面,甚至不惜用“自残”的方式完成“自我保全”!
所以,在得知皇四子胤禛得了“伤寒”以后,康熙皇帝的震惊表情并也不是出于对胤禛突然患病的不解,而是对于邬思道能够给出如此“苦肉计”的震惊。
03 热河狩猎,弘历的惊人表现,康熙皇帝并不诧异?
得知了太子胤礽“卖官鬻爵”的罪行,康熙皇帝忍了;掌握了太子胤礽参与“花钱买命案”后,康熙皇帝忍了;但对于胤礽的失望和废黜其太子之位的念头,康熙皇帝已经明确了!
康熙皇帝为什么在这个时候选择去热河狩猎?
太子胤礽在热河狩猎途中,又被撞破了和康熙后宫嫔妃的偷情;太子亲信凌普又带着热河驻军包围热河行宫;康熙皇帝随即将胤礽的太子之位废黜,这一切,是不是太过巧合?
更关键的是,康熙皇帝在皇子们狩猎过程中,为何要将外藩送给太子胤礽的礼物——玉如意,作为狩猎最优者的奖品?
康熙皇帝真就不知道,如此一来就严重刺激太子胤礽,会挑起其余皇子尤其是地位迅速上升、明显得到信任和倚重的皇八子胤禩对于太子位置的觊觎、渴望?
这就是康熙皇帝对于废黜太子、平衡皇子势力的全局安排,大局规划!
那么,这一切和弘历有什么关系?
原本该属太子的玉如意,代表了什么?
代表的就是太子之位!
朝臣和外藩王公们对于皇八子胤禩和皇十三子胤祥之间,到底谁该获得奖赏的争论,正是朝臣们对于皇八子胤禩和胤祥背后皇四子胤禛之间太子之位归属的站位态度。
而拥有奖赏之权的康熙皇帝,同样拥有着对新太子人选的绝对决定权,念于对当前局势的考虑,念于对皇子夺嫡情况的压制和缓解,康熙皇帝肯定不会将玉如意给予任何一位皇子。但是,康熙皇帝又必须拿出一个态度,既要向朝臣证明皇八子胤禩并不是自己所选的新太子人选,又不能直接表明对皇四子胤禛的青睐。
所以,将玉如意赏给弘历,才是最佳选择!
邬思道为何在弘时尿急的时候,给弘历“开小灶”,传授给他的话正好在康熙皇帝面前和盘托出?
恐怕,和胤禛“苦肉计”之前的情形一样,康熙皇帝早已经派人对邬思道做出了交代!
-
两姐妹跟一个皇帝的故事 2023-12-13
-
纳兰性德是什么人?康熙欣赏他,却又防备他 2024-01-17
-
胤禵寿礼为什么会是死鹰?康熙为什么不查 2024-01-17
-
隆科多为什么选择皇四子胤禛?背后什么原因? 2024-01-17
-
佟佳氏是怎么被封为皇贵妃的?熬死4位皇帝 2024-01-01
-
清太祖努尔哈赤简介 努尔哈赤的“七大恨”分别是什么? 2023-12-18
朝代 | 都城 | 建立者 | ||
---|---|---|---|---|
夏朝 | 安邑 | 大禹 | ||
商朝 | 亳 | 商汤 | ||
周朝 | 西周 | 镐京 | 周武王姬发 | |
东周 | 洛邑 | 周平王姬宜臼 | ||
春秋 | - | - | ||
战国 | - | - | ||
秦朝 | 咸阳 | 始皇帝嬴政 | ||
西楚 | 彭城 | 西楚霸王项羽 | ||
汉朝 | 西汉 | 长安 | 汉高帝刘邦 | |
新 | 常安 | 王莽 | ||
玄汉 | 宛城 洛阳 长安 |
汉更始帝刘玄 | ||
东汉 | 洛阳 | 汉光武帝刘秀 | ||
三国 | 曹魏 | 洛阳 | 魏文帝曹丕 | |
蜀汉 | 成都 | 汉昭烈帝刘备 | ||
东吴 | 建业 | 吴大帝孙权 | ||
晋朝 | 西晋 | 洛阳 | 晋武帝司马炎 | |
东晋 | 建康 | 晋元帝司马睿 | ||
五胡十六国 | - | 见五胡十六国表 | ||
南 北 朝 |
南朝 | 刘宋 | 建康 | 宋武帝刘裕 |
萧齐 | 建康 | 齐高帝萧道成 | ||
萧梁 | 建康 | 梁武帝萧衍 | ||
南陈 | 建康 | 陈武帝陈霸先 | ||
北朝 | 北魏 | 平城 | 魏道武帝拓跋珪 | |
洛阳 | 魏孝文帝拓跋宏 | |||
东魏 | 邺 | 魏孝静帝元善见 | ||
西魏 | 长安 | 魏文帝元宝炬 | ||
北齐 | 邺 | 齐文宣帝高洋 | ||
北周 | 长安 | 周孝闵帝宇文觉 | ||
隋朝 | 大兴 | 隋文帝杨坚 | ||
唐朝 | 长安 | 唐高祖李渊 | ||
五代 十国 |
后梁 | 开封 | 后梁太祖朱温 | |
后唐 | 洛阳 | 后唐庄宗李存勖 | ||
后晋 | 开封 | 后晋高祖石敬瑭 | ||
后汉 | 开封 | 后汉高祖刘暠 | ||
后周 | 开封 | 后周太祖郭威 | ||
十国 | - | 见五代十国表 | ||
宋朝 | 北宋 | 开封 | 宋太祖赵匡胤 | |
南宋 | 临安 | 宋高宗赵构 | ||
契丹 辽朝 西辽 |
上京 汴京 虎思斡耳朵 |
辽太祖耶律阿保机 辽太宗耶律德光 辽德宗耶律大石 |
||
大理国 | 太和城 | 大理太祖段思平 | ||
西夏 | 兴庆府 | 夏景宗李元昊 | ||
金朝 | 会宁 | 金太祖完颜阿骨打 | ||
中都 | 海陵王完颜亮 | |||
开封 | 金宣宗完颜珣 | |||
元朝 | 大都 | 铁木真 元世祖忽必烈 |
||
明朝 | 北京 | 明太祖朱元璋 | ||
清朝 | 盛京 北京 |
清太祖努尔哈赤 清太宗皇太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