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李渊是最憋屈的开国皇帝?真相是什么
- 姓名:李渊(公元566~公元635)
- 别名:李叔德
- 国籍:唐朝
- 民族:汉族
- 出生地:长安
- 出生日期:公元566年十二月初六(1月13日)
- 逝世日期:公元635年
- 职业:唐朝皇帝
- 主要成就:晋阳起兵 建立唐朝 抗击东突厥
- 庙 号:高祖
- 谥 号:神尧大圣大光孝皇帝
- 年号:武德
- 在位:618年6月18日-626年9月4日
- 陵墓:献陵
- 下一位皇帝:李世民(唐太宗)
今天历史名人小编给大家准备了为什么说李渊是最憋屈的开国皇帝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
我们喜欢历史的朋友都知道,但凡是自己打下天下的开国帝王,无一不是文韬武略、睥睨天下的大伽级人物。也正因为如此,几乎所有的开国帝王都因其创业的功业,即使在当皇帝期间有很多值得后人诟病的话柄,但人们总是会选择性的失明和忽略,谁让他们拥有了自带光环的加成属性呢?但是却有一个开国帝王,他开创的王朝简直是封建王朝的盛世,但他却在历史上成为一个存在感不高的开国皇帝,这个人就是李渊,人们在提到他的时候只会想起这个人是太宗皇帝李世民的父亲,居然悲惨到沦为儿子的背景板。这其中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
显赫的家庭出身,造就的前半生的安逸局面。贵为开国皇帝的李渊的家庭出身却是很多人所不知道的。人们不知道他的爷爷是西魏八柱国之一的李虎,不知道他身上流的是鲜卑贵族的血液,不知道他的表哥竟然就是那个亡国之君杨广……造成这一切的根本原因,还是因为他显赫的家庭出身,使得他的前半年几乎全部是在安逸享乐中度过。
而历史上其它的开国帝王,与他有着完全不同的家庭出身和成长经历,他七岁的时候就承袭了世袭的封号,被封为唐国公,而在像他这样大的时候,刘邦应该是在偷鸡摸狗,朱元璋应该还在放牛……这些英雄人物所经历的事情对于北魏贵族出身的他简直是不可思议,因为他完全没有成长的动力,也没有成长的空间啊!已经这么高的位置了,再往上就是皇帝了,他小小年纪就想干这个,那是基本上不靠谱的事情。
生出了一众优秀的儿子,遮盖了父亲的光芒。我们大家都知道星星不是不发光,而是太阳的光芒太盛了,李渊何其有幸生了这么几个如狼似虎的儿子,但他又何其不幸这几个儿子的光芒太盛、以致显示不出他的存在。在真实的历史中李渊从小饱读诗书,长大后骑马挽弓无所不能,就连他的老婆窦皇后都是他射箭射的射来的,当时还叫窦惠的这个女子可是搞了个比武招亲,结果射术了得的李渊欣然拔得头筹,不仅迎娶了美娇娘,而且结上了窦氏家族这样一大势力。
在长大出仕以后,他曾经担任过杨坚的殿前侍卫,可见他的武艺也是受到当时皇帝的认可的,被时人称为天下第一神射。他不光武艺高强,而且颇有谋略,当年在太原的隐忍那其实也是一种过人的本事。但由于时代的原因,他的前半生基本还处于不为人们所关注的南北朝时期,而他的几个儿子却都生在了尽显英雄本色的隋朝末年,并且个个都为大唐的创建立下了不朽的功勋。
晋阳起兵过于顺利,实现统一用时过短。我们知道这历朝历代的开国帝王们为了能够坐下江山,起兵打仗的时间不可谓不长,比如朱元璋就打了长达十五年的仗才坐了天下。而李渊从太原起兵到攻进长安,仅仅用了几个月的时间,而再到废掉自己所立的傀儡杨侑也不过是次年五月的事情,这起兵过于顺利,以至于他在历史上并没有留下太多过人的业绩。事实上他在起兵初期在史书包括旧唐书上还是有所记载的。
比如一次他遇到敌军的时候,面对敌众我寡的情况,临危不惧,连发七十箭,而箭箭命中敌人,随着箭响对方阵营就有七十人被射中,这也让对方为之胆寒,从而让他得以从容退身。此外在起兵过程中,李渊起到的主要作用是坐镇后方,在前面冲锋陷阵的主要就是李世民等几个儿子。父子在这里面的作用和萧何与韩信当时的角色相差无几,但人们所能记住的往往是台前而忽略幕后。
此外在处理几个儿子的问题时,过于拘于“立长不立幼”的陈规,导致李世民在玄武门发动兵变,竟然将他这个老子完全蒙在鼓里,这一历史瞬间注定让李世民留下污名,但也给人们形成了李渊软弱无能的视觉冲击,使得他在退位后,从此退出了历史舞台,而人们却渐渐地淡忘了历史的本来面目。
-
唐朝宰相崔佑甫是怎么样的人,历史评价如何 2023-12-18
-
武则天在丧失皇帝权力后 为什么就停止化妆了 2023-12-10
-
李成器为什么会主动把皇位让给给弟弟?原因是什么 2024-01-26
-
大唐第一女战神平阳昭公主,智商与实力成正比 2024-01-04
-
李承乾自幼深得李世民宠爱又是太子 李承乾为什么还要造反 2023-12-31
-
李世民的托孤大臣是谁?结果差点葬送掉李家江山 2024-01-12
朝代 | 都城 | 建立者 | ||
---|---|---|---|---|
夏朝 | 安邑 | 大禹 | ||
商朝 | 亳 | 商汤 | ||
周朝 | 西周 | 镐京 | 周武王姬发 | |
东周 | 洛邑 | 周平王姬宜臼 | ||
春秋 | - | - | ||
战国 | - | - | ||
秦朝 | 咸阳 | 始皇帝嬴政 | ||
西楚 | 彭城 | 西楚霸王项羽 | ||
汉朝 | 西汉 | 长安 | 汉高帝刘邦 | |
新 | 常安 | 王莽 | ||
玄汉 | 宛城 洛阳 长安 |
汉更始帝刘玄 | ||
东汉 | 洛阳 | 汉光武帝刘秀 | ||
三国 | 曹魏 | 洛阳 | 魏文帝曹丕 | |
蜀汉 | 成都 | 汉昭烈帝刘备 | ||
东吴 | 建业 | 吴大帝孙权 | ||
晋朝 | 西晋 | 洛阳 | 晋武帝司马炎 | |
东晋 | 建康 | 晋元帝司马睿 | ||
五胡十六国 | - | 见五胡十六国表 | ||
南 北 朝 |
南朝 | 刘宋 | 建康 | 宋武帝刘裕 |
萧齐 | 建康 | 齐高帝萧道成 | ||
萧梁 | 建康 | 梁武帝萧衍 | ||
南陈 | 建康 | 陈武帝陈霸先 | ||
北朝 | 北魏 | 平城 | 魏道武帝拓跋珪 | |
洛阳 | 魏孝文帝拓跋宏 | |||
东魏 | 邺 | 魏孝静帝元善见 | ||
西魏 | 长安 | 魏文帝元宝炬 | ||
北齐 | 邺 | 齐文宣帝高洋 | ||
北周 | 长安 | 周孝闵帝宇文觉 | ||
隋朝 | 大兴 | 隋文帝杨坚 | ||
唐朝 | 长安 | 唐高祖李渊 | ||
五代 十国 |
后梁 | 开封 | 后梁太祖朱温 | |
后唐 | 洛阳 | 后唐庄宗李存勖 | ||
后晋 | 开封 | 后晋高祖石敬瑭 | ||
后汉 | 开封 | 后汉高祖刘暠 | ||
后周 | 开封 | 后周太祖郭威 | ||
十国 | - | 见五代十国表 | ||
宋朝 | 北宋 | 开封 | 宋太祖赵匡胤 | |
南宋 | 临安 | 宋高宗赵构 | ||
契丹 辽朝 西辽 |
上京 汴京 虎思斡耳朵 |
辽太祖耶律阿保机 辽太宗耶律德光 辽德宗耶律大石 |
||
大理国 | 太和城 | 大理太祖段思平 | ||
西夏 | 兴庆府 | 夏景宗李元昊 | ||
金朝 | 会宁 | 金太祖完颜阿骨打 | ||
中都 | 海陵王完颜亮 | |||
开封 | 金宣宗完颜珣 | |||
元朝 | 大都 | 铁木真 元世祖忽必烈 |
||
明朝 | 北京 | 明太祖朱元璋 | ||
清朝 | 盛京 北京 |
清太祖努尔哈赤 清太宗皇太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