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为什么要杀掉李重润?真相是什么
- 中文名:武曌(公元624.2.17~公元705.12.16)
- 别名:武则天、武媚娘、武后
- 国籍:中国唐朝
- 民族:汉族
- 出生地:利州,另有长安、洛阳等说
- 出生日期:武德七年(公元624年2月17日)
- 逝世日期:神龙元年(公元705年12月16日)
- 职业:唐朝皇帝、政治家
- 信仰:佛教
- 主要成就:废唐,改国号为周,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正统的女皇帝,上承贞观之治,下启开元盛世
- 代表作品:《臣轨》《如意娘》《神宫大乐》等
- 谥 号:则天大圣皇帝→则天大圣皇后
- 年 号:证圣 圣历 神功 久视 神功 神龙
- 在位时间:690年-705年
- 陵 墓:乾陵
本是帝国的合法继承人,武则天为什么要杀掉孙子李重润?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武则天是中国古代的女皇帝,然而这位女皇帝登基时已经步入老年(67岁),后期已经有些怠政,更多的心思都在张易之、张昌宗兄弟身上,因此二人十分得意忘形、嚣张跋扈,即使李氏皇族和武氏族人也要忍气吞声。公元701年的一天,三位少年人在家里聚会,他们是李重润和武延基、李仙蕙夫妻。
李重润是唐中宗李显的太子,早在高宗时就被立为皇太孙,是武则天的孙子中最有资格继承皇位的,因长相酷似李治,备受武则天宠爱。武延基是武承嗣的儿子,如果皇位侥幸传到武家,一定是武承嗣,武延基就是武家的合法继承人,二人中将来必有一人成为皇帝。李仙蕙是唐中宗第七女,武延基和李仙蕙虽然出身李武两家,但小夫妻的感情很好。
这三个人血统高贵纯正,而且是大唐(武周)绝对的潜力股,当然对嚣张的张易之、张昌宗兄弟十分不满,但也没有什么实际的办法,只是在家里说说二张的坏话,发发牢骚。万万没想到,这几句怨言却被二张的耳目洞察,报告给了二张。二张马上到了武则天那里诉苦,并且添油加醋,武则天一听雷霆大怒,立刻对自己内孙外孙下手了。
《新唐书》记载,三人立即被召集入宫,毙于杖下。《旧唐书》记载,武则天将三人交给中宗李显处置,为了保全剩余家人的性命,李显命人将儿子、女儿、女婿勒死,武则天才满意。李仙蕙死时才17岁,李重润和武延基也不过二十多岁,祸从口出的几句牢骚话就断送了性命。
为什么武则天会杀掉自己的亲孙子,而且是将来最有可能继承皇位的孙子,一般人看起来是为了二张,或者说武则天连儿子都能杀,何况是孙子。这么说也对,不过武则天一个女人统治江山实在是不易,为了个人的统治,武则天可以把一切政治威胁除掉。可到武则天老了,就会关注继承人问题,自己的政治遗产是否能够继承下去,也就是后代对她的评价和态度。
三人发几句牢骚本来无关紧要,但作为皇位的继承人,问题就大了,这摆明了对武则天的统治不满意。一旦他们掌握最高权力,那还不彻底推翻自己的政治主张,全面否定武周,这一辈子白忙活了。于是武则天痛下杀手,以绝后患,表面上是为了二张,实则为了自己后世的历史评价问题。
但三个人一死,问题就来了,李家和武家心慌了。本来以为只有李家和武家争夺江山,现在武则天为了二张能把两家未来的皇位继承人杀了,说不定二张真能成为第三家皇位争夺者。于是李家和武家两大政敌被迫联合,共同对付二张。四年以后,"五王"大臣与武李二家合力诛杀了二张,武则天被迫禅让于中宗李显,大唐江山又回到李家的手里。
-
黄巢为何会造反起义?真相是什么 2023-12-25
-
唐朝开元名相张说是怎样的人 张说是忠臣还是奸臣 2023-12-18
-
位居凌烟阁的开国功臣侯君集,为何最后被推上刑场? 2023-12-10
-
薛仁贵为大唐立了多少战功?薛仁贵是怎么死的? 2024-01-19
-
唐顺宗的人生到底有多悲催 做了26年太子,皇位没有坐热就下台了 2024-01-17
-
李存孝:号称五代十国第一猛将,他的武功有多高? 2024-01-27
朝代 | 都城 | 建立者 | ||
---|---|---|---|---|
夏朝 | 安邑 | 大禹 | ||
商朝 | 亳 | 商汤 | ||
周朝 | 西周 | 镐京 | 周武王姬发 | |
东周 | 洛邑 | 周平王姬宜臼 | ||
春秋 | - | - | ||
战国 | - | - | ||
秦朝 | 咸阳 | 始皇帝嬴政 | ||
西楚 | 彭城 | 西楚霸王项羽 | ||
汉朝 | 西汉 | 长安 | 汉高帝刘邦 | |
新 | 常安 | 王莽 | ||
玄汉 | 宛城 洛阳 长安 |
汉更始帝刘玄 | ||
东汉 | 洛阳 | 汉光武帝刘秀 | ||
三国 | 曹魏 | 洛阳 | 魏文帝曹丕 | |
蜀汉 | 成都 | 汉昭烈帝刘备 | ||
东吴 | 建业 | 吴大帝孙权 | ||
晋朝 | 西晋 | 洛阳 | 晋武帝司马炎 | |
东晋 | 建康 | 晋元帝司马睿 | ||
五胡十六国 | - | 见五胡十六国表 | ||
南 北 朝 |
南朝 | 刘宋 | 建康 | 宋武帝刘裕 |
萧齐 | 建康 | 齐高帝萧道成 | ||
萧梁 | 建康 | 梁武帝萧衍 | ||
南陈 | 建康 | 陈武帝陈霸先 | ||
北朝 | 北魏 | 平城 | 魏道武帝拓跋珪 | |
洛阳 | 魏孝文帝拓跋宏 | |||
东魏 | 邺 | 魏孝静帝元善见 | ||
西魏 | 长安 | 魏文帝元宝炬 | ||
北齐 | 邺 | 齐文宣帝高洋 | ||
北周 | 长安 | 周孝闵帝宇文觉 | ||
隋朝 | 大兴 | 隋文帝杨坚 | ||
唐朝 | 长安 | 唐高祖李渊 | ||
五代 十国 |
后梁 | 开封 | 后梁太祖朱温 | |
后唐 | 洛阳 | 后唐庄宗李存勖 | ||
后晋 | 开封 | 后晋高祖石敬瑭 | ||
后汉 | 开封 | 后汉高祖刘暠 | ||
后周 | 开封 | 后周太祖郭威 | ||
十国 | - | 见五代十国表 | ||
宋朝 | 北宋 | 开封 | 宋太祖赵匡胤 | |
南宋 | 临安 | 宋高宗赵构 | ||
契丹 辽朝 西辽 |
上京 汴京 虎思斡耳朵 |
辽太祖耶律阿保机 辽太宗耶律德光 辽德宗耶律大石 |
||
大理国 | 太和城 | 大理太祖段思平 | ||
西夏 | 兴庆府 | 夏景宗李元昊 | ||
金朝 | 会宁 | 金太祖完颜阿骨打 | ||
中都 | 海陵王完颜亮 | |||
开封 | 金宣宗完颜珣 | |||
元朝 | 大都 | 铁木真 元世祖忽必烈 |
||
明朝 | 北京 | 明太祖朱元璋 | ||
清朝 | 盛京 北京 |
清太祖努尔哈赤 清太宗皇太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