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唯一成人的嫡子永璂的婚事为什么会被推迟?
- 中文名:爱新觉罗·弘历
- 别名:乾隆帝、清高宗
- 国籍:中国(清朝)
- 民族:满族
- 出生地:北京雍亲王府(雍和宫)
- 出生日期:康熙五十年八月十三日(1711年9月25日)
- 逝世日期:嘉庆四年正月初三日(1799年2月7日)
- 职业:皇帝
- 信仰:佛教
- 主要成就:巩固和发展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平定大小和卓、灭准噶尔汗国
安定西藏、平定大小金川
整饬吏治、重视农业、兴修水利、发展汉学
始置伊犁将军,完善治理新疆
主持编修《四库全书》等大型文化典籍 - 代表作品:《乐善堂全集》《御制诗集》等
- 前任:雍正帝(爱新觉罗胤禛)
- 后任:嘉庆帝(爱新觉罗颙琰)
- 庙号:高宗
- 谥号:纯皇帝
- 生母:孝圣宪皇后(钮祜禄氏)
- 皇后:孝贤纯、纯帝继、孝仪纯
- 在位:60年
- 轶事典故:十八般兵器、乾隆帝南巡
- 前期主要大臣:张廷玉、鄂尔泰、傅恒
- 后期主要大臣:纪昀、刘墉、阿桂
- 相关重要武臣:岳钟琪、福康安、海兰察
- 逝世地:北京故宫养心殿
- 封爵:和硕宝亲王(1736年以前)
- 陵寝:清裕陵
永璂的婚事为什么会被推迟。下面历史名人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
封建王朝时期,统治者最重视的便是嫡子,继承人也一般会在嫡子中产生,然而,正是由于这种优越的身份以及继承皇位的可能,使嫡子的一切都充满了变数,君不见康熙所册立的皇太子胤礽被两次废黜,最终凄惨地死于幽所。今天笔者要讲的这位嫡子,下场同样十分凄惨,他就是乾隆唯一成人的嫡子皇十二子永璂。
乾隆一共有四位嫡子,分别是孝贤皇后所生的皇次子永琏、皇七子永琮和继后所生的皇十二子永璂和皇十三子永璟。其中,永琏、永琮和永璟都没有活过十岁,只有皇十二子永璂活到了成年,然而,就是这唯一成人的嫡子,不但没有继承皇位,还落得一个英年早逝的下场。
乾隆十七年四月,刚被册立皇后两年的那拉氏在翊坤宫生下了一位小皇子,当时那拉氏已经35岁了,这却是她的第一个孩子,而且这个孩子拥有嫡子身份,由此更显得弥足珍贵,为此,龙颜大悦的乾隆挥毫泼墨写下一首诗作以祝贺此子的降生,没过多久,这位排行第十二的皇子便有了一个名字:永璂。
在永璂出生之前,乾隆一直想将皇位传给孝贤皇后所生的嫡子永琏、永琮,无奈这两位嫡子都是早年夭折,永璂的降生再次让乾隆看到了传位于嫡子的曙光,而且,从此之后,那拉氏的皇后之位更加稳固,她又给乾隆生下一儿一女,即五公主与十三阿哥永璟,不过,这两位皇子皇女皆早逝,永璂是唯一幸存的嫡子。
从乾隆二十年开始,人老珠黄的皇后那拉氏渐渐地失去了皇帝的宠爱,代之而起的是令妃魏氏,当时令妃宠冠六宫,十年内接连生下六个子女,尤其是皇十五子永琰的降生,令那拉氏感到十分不安,乾隆似乎有意将皇位传于十五阿哥永琰。
乾隆三十年,震惊大清国的继后剪发事件发生,就在这次事件之前,乾隆还刚刚为永璂定下了亲事,女方是来自蒙古的一名王公之女,姓博尔济吉特氏。然而,继后剪发之后便被打入冷宫,待遇也是一天不如一天,按照计划,永璂与博尔济吉特氏的婚礼将于乾隆三十一年十一月份举行,但当时冷宫中的那拉氏已经病入膏肓,乾隆并没有提前为永璂举办婚礼的打算,就这样,那拉氏带着未能见到儿子成亲的遗憾离开了人世,时间为乾隆三十一年七月十四日。
那拉氏去世后,按照祖制,永璂需要为母亲服丧27个月,因此他的婚事只得往后推迟,一直到乾隆三十五年,永璂才与博尔济吉特氏完婚,此时,那拉氏已经去世四年了。
更令人想不到的是,此后永璂再也没能得到父亲乾隆的器重,不但没有任何封爵,就连职位也没给一个,乾隆只是让他负责编纂《御制满蒙文鉴》总纲,其他没有任何任命。
乾隆三十八年,乾隆给永璂请了一位师傅,名叫钱大昕,是著名的语言学家,钱大昕曾经为永璂讲学两年,并对永璂作出评价:“天资淳粹,至性过人。”由此可见,永璂的资质并非那么不堪,只是碍于母亲那拉氏的缘故而得不到父亲的器重。
乾隆四十一年,饱受十年冷眼相待的永璂离开了人世,年仅25岁,令人想不到的是,乾隆不但没有赠予永璂任何爵位,还下旨用宗室例治丧,这简直就是一种羞辱呀!不得不说,这一切都是“母债子偿”的结果。
永璂去世后不久,乾隆便命人在朱华山为这个儿子随便找了一块墓地下葬了,后来这座墓地被命名为十二贝勒园寝(注:永璂被嘉庆追封为贝勒)。
-
雍正儿子中最聪明的一个是谁?保全了子孙的荣华富贵 2024-01-07
-
皇太极将亲姐姐莽古济凌迟,背后到底什么原因? 2024-01-05
-
清朝历史上最悲剧的皇帝,勤政节俭却成最丧权辱国的君主 2023-12-08
-
乾隆一生所爱是谁?他却看不透,最后害了自己 2024-01-15
-
大清朝最幸福的女人,当上太后享尽荣华富贵 2023-12-25
-
雍正上位后为什么要赐死郭络罗氏?原因是什么 2024-01-16
朝代 | 都城 | 建立者 | ||
---|---|---|---|---|
夏朝 | 安邑 | 大禹 | ||
商朝 | 亳 | 商汤 | ||
周朝 | 西周 | 镐京 | 周武王姬发 | |
东周 | 洛邑 | 周平王姬宜臼 | ||
春秋 | - | - | ||
战国 | - | - | ||
秦朝 | 咸阳 | 始皇帝嬴政 | ||
西楚 | 彭城 | 西楚霸王项羽 | ||
汉朝 | 西汉 | 长安 | 汉高帝刘邦 | |
新 | 常安 | 王莽 | ||
玄汉 | 宛城 洛阳 长安 |
汉更始帝刘玄 | ||
东汉 | 洛阳 | 汉光武帝刘秀 | ||
三国 | 曹魏 | 洛阳 | 魏文帝曹丕 | |
蜀汉 | 成都 | 汉昭烈帝刘备 | ||
东吴 | 建业 | 吴大帝孙权 | ||
晋朝 | 西晋 | 洛阳 | 晋武帝司马炎 | |
东晋 | 建康 | 晋元帝司马睿 | ||
五胡十六国 | - | 见五胡十六国表 | ||
南 北 朝 |
南朝 | 刘宋 | 建康 | 宋武帝刘裕 |
萧齐 | 建康 | 齐高帝萧道成 | ||
萧梁 | 建康 | 梁武帝萧衍 | ||
南陈 | 建康 | 陈武帝陈霸先 | ||
北朝 | 北魏 | 平城 | 魏道武帝拓跋珪 | |
洛阳 | 魏孝文帝拓跋宏 | |||
东魏 | 邺 | 魏孝静帝元善见 | ||
西魏 | 长安 | 魏文帝元宝炬 | ||
北齐 | 邺 | 齐文宣帝高洋 | ||
北周 | 长安 | 周孝闵帝宇文觉 | ||
隋朝 | 大兴 | 隋文帝杨坚 | ||
唐朝 | 长安 | 唐高祖李渊 | ||
五代 十国 |
后梁 | 开封 | 后梁太祖朱温 | |
后唐 | 洛阳 | 后唐庄宗李存勖 | ||
后晋 | 开封 | 后晋高祖石敬瑭 | ||
后汉 | 开封 | 后汉高祖刘暠 | ||
后周 | 开封 | 后周太祖郭威 | ||
十国 | - | 见五代十国表 | ||
宋朝 | 北宋 | 开封 | 宋太祖赵匡胤 | |
南宋 | 临安 | 宋高宗赵构 | ||
契丹 辽朝 西辽 |
上京 汴京 虎思斡耳朵 |
辽太祖耶律阿保机 辽太宗耶律德光 辽德宗耶律大石 |
||
大理国 | 太和城 | 大理太祖段思平 | ||
西夏 | 兴庆府 | 夏景宗李元昊 | ||
金朝 | 会宁 | 金太祖完颜阿骨打 | ||
中都 | 海陵王完颜亮 | |||
开封 | 金宣宗完颜珣 | |||
元朝 | 大都 | 铁木真 元世祖忽必烈 |
||
明朝 | 北京 | 明太祖朱元璋 | ||
清朝 | 盛京 北京 |
清太祖努尔哈赤 清太宗皇太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