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有几个儿子?揭秘这14位皇子的结局
- 姓名:李世民(599.1.23~649.7.10)
- 别称:唐太宗,天可汗
- 国籍:唐朝
- 民族:汉族
- 出生地:陕西武功别馆(今陕西省武功县)
- 出生日期:公元599年1月23日(己卯年)
- 逝世日期:公元649年7月10日
- 主要成就:文韬武略,平定乱世,开疆扩土,贞观之治,求贤纳谏,宽厚爱民
- 代表作品:《帝范》,《贞观政要》等
- 在位时间:公元626年登基(在位23年)
- 庙号:太宗
- 谥号: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
- 尊号:天可汗(唐周边各民族尊称)
- 年号:贞观
- 上一任皇帝:李渊(唐高祖)
- 下一任皇帝:李弘(唐义宗)
今天历史名人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李世民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
李世民是历史上非常出名的千古一帝,而他的儿子我们却很少听说。他有14个儿子,但没有一个儿子有一个好的结局,三个儿子被杀,三个儿子自杀,还有三个儿子夭折,还有两个儿子被贬为庶民流放他地,一个儿子被幽闭。下面就来一一介绍李世民14个儿子的悲惨结局。
大儿子承乾
李世民的大儿子生于承乾殿,所以取名为承乾。他的儿子从小就有足疾,不过是一个比较聪明比较乖巧的人,可长大之后性格大变,非常的好女色,整日游手好闲。他还是一个两面派,在李世民面前非常的老实,表现出忠诚的一面,回到自己寝宫后就开始讽刺自己老子。后来他因为足疾很怕李世民废了他的太子之位,于是有谋逆造反的想法,结果被人告密,被关进大牢里判处死刑。
二儿子李宽
二儿子刘宽出生后就过继给了叔父李智云,很早就夭折了,并没有什么过多的记载。
三儿子李恪
李恪是隋炀帝的女儿杨妃所生。李恪文武双全,是一个大才子,能力也非常的强,在朝廷中的威望也非常的高。唐太宗想立他为太子,可遭到了长孙无忌的反对,长孙无忌本想让承乾或者李泰做太子,可没有看到希望,这两人都已经死了,所以长孙无忌想扶持九子李治。于是长孙无忌用谋逆的罪名陷害李恪,导致他在监狱中冤死。李恪在李世民儿子中算是威望最高的人,最后却被人陷害冤死在牢狱中。
四儿子李泰
李泰被封为魏王之后,开始有了想夺太子之位的想法,李泰跟太子各怀鬼胎,私自培植党羽,都想谋害对方。不过后来李承乾被关入大牢之后,李泰也被“幽闭”了起来,35岁的时候,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五儿子李佑
李佑自幼就不务正业,经常跟一帮小地痞鬼混在一起,喜欢游山玩水,善于打猎。唐太宗怪之前的长史没有很好的教育李佑,于是换了权万纪担任长史去教育他,但是李佑较为叛逆,不仅不听权万纪的教诲,反而派人把权万纪暗杀了,并且发动了叛乱。结果失败,李佑被唐太宗贬为庶人,流放。
六儿子李愔
李愔是一个不务正业的人,在老百姓心目中的地位也非常的低,经常为非作歹,不听李世民的教诲。李愔性格暴躁,就是一个放荡的公子哥,李世民对他非常的失望,也非常的生气,于是将他贬为庶民。
七儿子李恽
李恽死的非常冤屈,有人说他有谋反的想法,于是他非常的害怕自杀了。
八儿子李贞
李贞也是一个才子,文武双全,可是他跟其他两个皇子一起联合起来想要谋杀武则天,最后被发现服毒自尽了。
九儿子李治
李治被封为太子,后来做了皇帝,也就是唐高宗。他非常的宠爱武则天,以至于武则天最后统治大权当上皇帝,杀害了很多李氏家族的人。
十儿子李慎
李慎生性比较乖巧,虽然从小好学,但是在魄力方面,是个非常懦弱胆小的人。李贞要求他一起联合谋反武则天,他不敢,生怕武则天杀了他,可最后武则天还是没有留他活命。
十一儿子李嚣
李嚣在他六岁的时候就夭折了。
十二儿子李简
李简也非常的不幸,也是英年早逝,早早的夭折。
十三儿子李福
李福虽然没有被迫害,但他的一生碌碌无为,也没有什么大的作为,是一个非常平庸很无能的人。
十四儿子李明
在唐太宗晚年的时候,李明试图跟其他人一起谋反,想要夺得皇位,但最后被发现,被迫自杀了。
纵观唐太宗的14个儿子,有大部分儿子是因为想要谋权篡位被迫自杀,或者是贬为庶民。皇家子弟虽然非常多但难能有文武双全,心智非常端正的人,这一点让我们觉得非常可惜。封建帝制的统治者,他们也想用自己的权利来提高儿子的地位,但没有想到适得其反。
-
历史上最负盛名的谏臣魏徵为什么是后门的门神 2023-12-17
-
唐德宗时期宰相常衮是不是忠臣 2023-12-19
-
顾命大臣是什么?历史上能善终的人却是凤毛麟角 2024-01-14
-
出身高贵却成唐朝最惨公主,驸马对她一言难尽 2024-01-03
-
苏定方的功绩怎么样?唐朝真正的第一神将,曾一人扫荡三国 2024-01-15
-
在男尊女卑的古代 慈禧和武则天是如何成功翻身的 2024-01-08
朝代 | 都城 | 建立者 | ||
---|---|---|---|---|
夏朝 | 安邑 | 大禹 | ||
商朝 | 亳 | 商汤 | ||
周朝 | 西周 | 镐京 | 周武王姬发 | |
东周 | 洛邑 | 周平王姬宜臼 | ||
春秋 | - | - | ||
战国 | - | - | ||
秦朝 | 咸阳 | 始皇帝嬴政 | ||
西楚 | 彭城 | 西楚霸王项羽 | ||
汉朝 | 西汉 | 长安 | 汉高帝刘邦 | |
新 | 常安 | 王莽 | ||
玄汉 | 宛城 洛阳 长安 |
汉更始帝刘玄 | ||
东汉 | 洛阳 | 汉光武帝刘秀 | ||
三国 | 曹魏 | 洛阳 | 魏文帝曹丕 | |
蜀汉 | 成都 | 汉昭烈帝刘备 | ||
东吴 | 建业 | 吴大帝孙权 | ||
晋朝 | 西晋 | 洛阳 | 晋武帝司马炎 | |
东晋 | 建康 | 晋元帝司马睿 | ||
五胡十六国 | - | 见五胡十六国表 | ||
南 北 朝 |
南朝 | 刘宋 | 建康 | 宋武帝刘裕 |
萧齐 | 建康 | 齐高帝萧道成 | ||
萧梁 | 建康 | 梁武帝萧衍 | ||
南陈 | 建康 | 陈武帝陈霸先 | ||
北朝 | 北魏 | 平城 | 魏道武帝拓跋珪 | |
洛阳 | 魏孝文帝拓跋宏 | |||
东魏 | 邺 | 魏孝静帝元善见 | ||
西魏 | 长安 | 魏文帝元宝炬 | ||
北齐 | 邺 | 齐文宣帝高洋 | ||
北周 | 长安 | 周孝闵帝宇文觉 | ||
隋朝 | 大兴 | 隋文帝杨坚 | ||
唐朝 | 长安 | 唐高祖李渊 | ||
五代 十国 |
后梁 | 开封 | 后梁太祖朱温 | |
后唐 | 洛阳 | 后唐庄宗李存勖 | ||
后晋 | 开封 | 后晋高祖石敬瑭 | ||
后汉 | 开封 | 后汉高祖刘暠 | ||
后周 | 开封 | 后周太祖郭威 | ||
十国 | - | 见五代十国表 | ||
宋朝 | 北宋 | 开封 | 宋太祖赵匡胤 | |
南宋 | 临安 | 宋高宗赵构 | ||
契丹 辽朝 西辽 |
上京 汴京 虎思斡耳朵 |
辽太祖耶律阿保机 辽太宗耶律德光 辽德宗耶律大石 |
||
大理国 | 太和城 | 大理太祖段思平 | ||
西夏 | 兴庆府 | 夏景宗李元昊 | ||
金朝 | 会宁 | 金太祖完颜阿骨打 | ||
中都 | 海陵王完颜亮 | |||
开封 | 金宣宗完颜珣 | |||
元朝 | 大都 | 铁木真 元世祖忽必烈 |
||
明朝 | 北京 | 明太祖朱元璋 | ||
清朝 | 盛京 北京 |
清太祖努尔哈赤 清太宗皇太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