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治能在众皇子之中脱颖而出,他究竟靠的什么?
- 中文名:李治(628~683)
- 别称:小名雉奴
- 字号:字为善
- 国籍:中国(唐朝)
- 民族:汉族
- 出生地:长安
- 出生日期:公元628年
- 逝世日期:公元683年
- 职业:唐朝皇帝
- 主要成就:开创永徽之治,灭高句丽、西突厥等,唐朝版图达到极盛,唐朝疆域在其统治时期达到巅峰,设立安东、安南、单于都护府
- 年号:永徽、显庆、麟德、总章、弘道等
- 谥号:天皇大圣大弘孝皇帝
- 庙号:高宗
- 享年:五十五岁
- 在位时间:649年7月15日-683年12月27日
- 陵墓:乾陵
今天历史名人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李治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
大家都知道在我国的历史上曾经出现过一位搅动风云的女皇帝,她就是“武则天”。说起则天女皇就不得不说一下李治这位皇帝了,唐朝之所以能出现唯一的女皇帝,跟李治有直接的关系。就在当时的李治罢免了长孙无忌和和褚遂良等人的官职后。李治才算将权利集中到了自己的手里。
既然当时的李治是如此的懦弱,那么聪明的李世民为什么还要立李治为储君呢?接下来小编就与大家分析一下。当时的李世民知道李治懦弱,不是合适的人选,当时的储君人选还有四位,他们分别是,长子李承乾、三子李恪、四字李泰、五子李佑,而李恪和李佑又分别是杨妃和阴妃所生,属于庶出,所以在继承权上就不会被优先考虑。
其实,当时的唐太宗一开始是将李承乾当作储君对待,给他请了当时朝中的名臣当侍讲,督促他学习,对他管理很严格,可是渐渐地李承乾开始叛逆,尤其是在他的男宠被李世民杀了之后,父子之间久出现了很大的出隔阂,又加上当时的李承乾患有脚疾,感到很自卑。当他看到自己的父亲开始宠爱李泰时,自己的心里就更加不平衡,时时刻刻担心自己会被废掉太子之位。
可是当时,按照唐朝的规矩,藩王要去自己的封地,就是避免威胁到太子的地位,但是唐太宗却又舍不得李泰,就让他长住京城。李泰也确实很有文采,写了《括地志》一书,太宗看后一时兴起,就给了他很大的赏赐,当时李泰的规格已经超过了太子的用度,这时的李泰显然看到自己在太宗心中的份量提升了,觉得这就是夺嫡争宠的好机会,于是趁热打铁,继续博得太宗的欢心。
当时的唐太宗虽然明确的表示不会废掉李承乾,但是,随后的李佑谋反,被太宗赐死的事情,就刺激到了李承乾的敏感神经,而当时李佑谋逆的导火索就是杀了自己的老师权万纪,当时的李承乾也曾做过这件事,他刺杀过跟自己争宠的弟弟李泰,但是没有成功,他觉自己已经于李泰撕破脸皮了,那就索性做到底,于是李承乾就找来了侯君集、李元昌、杜荷等人,密谋再来一次玄武门之变,但是姜还是老的辣,唐太宗早已得知消息,就将李承乾一伙人逮捕。
李世民并没有匠李承乾处死,只是将他贬为庶人,当时的李泰已经知道李承乾再也没有翻身的机会了,就更加的献媚李世民。可是当太宗问他登基之后怎么对待李治和李承乾时,他就以“杀子传弟”回应,当时的就得到了太宗口头立他为太子的允诺,但是很快唐太宗就醒悟,认为李泰登基之后不会善待李承乾和李治二人,于是李世民在权衡之下,就选了当时懦弱的李治 当皇帝。
历史名人小编认为,单纯来说,在当时避免武则天专政的情况发生的最佳的人选,应该是李恪,当时的太宗都认为李恪在众众兄弟中是最像自己。随后李恪就在李治称帝第三年,因为“房遗爱谋反”一案受到牵连被杀。不知道李世民在知道了,因为自己选了李治当皇帝,才导致最后的武则天专政的结果后。心情会怎样。
-
仆固怀恩:平叛安史之乱的大功臣,最后结局如何? 2024-01-27
-
杜如晦是怎么的人,杜如晦的儿子是的谋反了吗 2023-12-17
-
唐中宗李显为何那般宠爱韦后?为何宠爱安乐公主? 2023-12-30
-
武则天没做皇帝前对娘家人毫不手软 为何做皇帝后又提拔他们 2024-01-11
-
唐顺宗的人生到底有多悲催 做了26年太子,皇位没有坐热就下台了 2024-01-17
-
杨玉环:她只是个贪玩儿的女子 2023-12-12
朝代 | 都城 | 建立者 | ||
---|---|---|---|---|
夏朝 | 安邑 | 大禹 | ||
商朝 | 亳 | 商汤 | ||
周朝 | 西周 | 镐京 | 周武王姬发 | |
东周 | 洛邑 | 周平王姬宜臼 | ||
春秋 | - | - | ||
战国 | - | - | ||
秦朝 | 咸阳 | 始皇帝嬴政 | ||
西楚 | 彭城 | 西楚霸王项羽 | ||
汉朝 | 西汉 | 长安 | 汉高帝刘邦 | |
新 | 常安 | 王莽 | ||
玄汉 | 宛城 洛阳 长安 |
汉更始帝刘玄 | ||
东汉 | 洛阳 | 汉光武帝刘秀 | ||
三国 | 曹魏 | 洛阳 | 魏文帝曹丕 | |
蜀汉 | 成都 | 汉昭烈帝刘备 | ||
东吴 | 建业 | 吴大帝孙权 | ||
晋朝 | 西晋 | 洛阳 | 晋武帝司马炎 | |
东晋 | 建康 | 晋元帝司马睿 | ||
五胡十六国 | - | 见五胡十六国表 | ||
南 北 朝 |
南朝 | 刘宋 | 建康 | 宋武帝刘裕 |
萧齐 | 建康 | 齐高帝萧道成 | ||
萧梁 | 建康 | 梁武帝萧衍 | ||
南陈 | 建康 | 陈武帝陈霸先 | ||
北朝 | 北魏 | 平城 | 魏道武帝拓跋珪 | |
洛阳 | 魏孝文帝拓跋宏 | |||
东魏 | 邺 | 魏孝静帝元善见 | ||
西魏 | 长安 | 魏文帝元宝炬 | ||
北齐 | 邺 | 齐文宣帝高洋 | ||
北周 | 长安 | 周孝闵帝宇文觉 | ||
隋朝 | 大兴 | 隋文帝杨坚 | ||
唐朝 | 长安 | 唐高祖李渊 | ||
五代 十国 |
后梁 | 开封 | 后梁太祖朱温 | |
后唐 | 洛阳 | 后唐庄宗李存勖 | ||
后晋 | 开封 | 后晋高祖石敬瑭 | ||
后汉 | 开封 | 后汉高祖刘暠 | ||
后周 | 开封 | 后周太祖郭威 | ||
十国 | - | 见五代十国表 | ||
宋朝 | 北宋 | 开封 | 宋太祖赵匡胤 | |
南宋 | 临安 | 宋高宗赵构 | ||
契丹 辽朝 西辽 |
上京 汴京 虎思斡耳朵 |
辽太祖耶律阿保机 辽太宗耶律德光 辽德宗耶律大石 |
||
大理国 | 太和城 | 大理太祖段思平 | ||
西夏 | 兴庆府 | 夏景宗李元昊 | ||
金朝 | 会宁 | 金太祖完颜阿骨打 | ||
中都 | 海陵王完颜亮 | |||
开封 | 金宣宗完颜珣 | |||
元朝 | 大都 | 铁木真 元世祖忽必烈 |
||
明朝 | 北京 | 明太祖朱元璋 | ||
清朝 | 盛京 北京 |
清太祖努尔哈赤 清太宗皇太极 |